02.28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作者丨魯翰(書房記團隊作者)

有很多很多的詞,陝北人通常多是逆序表達的,兩個詞可前可後、可正可反隨意調整,土話叫“打顛倒兒”或者“打嘚尦兒(調的分音)”,意思卻一點兒也沒變,有時侯反倒有著重強化和弱化某一頭兒又感覺上還別開生面呢,現代漢語是叫逆序詞。譬如,競爭與“爭競”;煎熬與“熬煎”;手腳與“腳手”;蔬菜與“菜蔬”;熟慣多說“慣熟”; 劐huo開多說“開劐”;損失也說“失損”;力氣也說“氣力”;氣味陝北話是說“味氣”……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人在感受一件東西的時候總是離不得要調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覺,這五類類感覺裡,嗅覺應該是數得上的微弱和飄忽。而陝北土話裡用打比方來表述人物和情景俯拾皆是,哪怕是些細碎末節,極其不容易逮住的渺渺意思,陝北人常常想方設法總會往細法裡說說咂咂。

就拿感受“味氣”來說,陝北人那是擁有著令人異樣的嗅覺和詩人一般的敏感神經。

譬如,碎娃娃身上的幽幽淡淡的味兒,是叫“奶腥氣”。身上散發的汗水味是“汗腥氣”。“老人氣”一是說老人身上細胞老化代謝緩慢所散發的異味,一說是顯擺老資格,如“老人氣圪慉慉吤”。“氣呵呵”形容的是弱不禁風的人和事物。如若有人家不愛好,邋遢“日賴”,家裡有股“惡遢子氣”,一進門裡那就臭得“閟bi氣”。道臭之極是“龐臭(龐,大且雜落)”,“龐骨子老濫臭”。說香,香得噴香,“香爛人腦腦”。陝北酸曲就有:“砂糖冰糖雪花糖,比不上二妹妹的唾沫香”,這麼攝人心魂的味道,究竟唱嘆出了難以言說的神來之妙啊。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有個哄娃娃歌叨“水蘿蔔”的老謎語:“吃個香,咬個脆,嗝嚕上來股大糞味”。食物放久的味兒叫“陳氣”。怪味是說“味兒不正”或者“不是味兒”,有時間也形容內心難過的感受。舊以前陝北苦焦窮困,連放壞的吃食都不捨得撂去,於是留下了“生臭熟不臭,熟臭沒解救”的俗諺。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一氣”是指一陣兒、不間斷的時段或者一股勁。“好得一個鼻窟窿裡出氣”,常用來形容親密知心的關係。“心氣”照例指志氣、心勁兒和氣量。“泰(tǎi ,大)氣”形容展拓、大氣和慷慨等氣派,“順氣”是說氣性和順,稱心遂意之意。“活氣” 指的是生活的生機、活力和順遂的氛圍。為人寬滔叫“大氣”、大道。而知心人、好拜識那是需“脾味相投”。“懾氣”,是說因受委屈或受恐嚇的憋氣。“輸氣”指代承受失敗之後的喪氣。“穰氣”形容人脾性和軟,容易受氣,受人欺負。無由頭受的氣是叫“閒閒氣”。“尋氣”是專故意找麻瘩或鬧彆扭。

民間廣為流傳的《嫑生氣》順口溜如是道:

人生就像一場戲,今世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人人都該去珍惜。為點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人家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沒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而拿味氣論品行道德,應該是陝北話尤其精細、尤其稀罕、尤其了得的路數。例如在吃食以及為人處世方面幼稚的不成熟的味道那是“嫩腥氣”。像有強烈刺激味兒的芥末等,是說“嗆”“衝”“圪沖沖”“衝得人腦仁疼”,也用來形容暴躁性情。把生氣形容為“害氣”“毬氣”“氣戇戇gang”“一冒兩弽she”的“毬脾氣”。腥臭氣是叫“騷氣”,如尿騷氣;也暗指無關痛癢的某種侮慢,所謂“尿脬打人,疼唣不疼,騷氣難聞”。“跑味”也叫“走味”,既指吃食洩氣也會引申到說人。人的面色神態的“氣色”也說“色氣”;貶義說的“毬色氣”,是形容人猥瑣、不上進、“沒態骸”等等。“氣數”,一般指氣運、命運。“氣長”意思是葆有的活力和生命延續而久長。“氣團”“氣圪泡”“氣包蛋”,是指不爭氣、惹人生氣、沒出息的人。“看那也不是蒸糕的氣”,這是成不了氣候的預測和料想。“一肚子兀的氣”,意思是無處發洩的窩囊氣。而“臭得出味嘞”一句,一邊是說東西腐敗惡臭至極,一邊卻是指作事手段糟糕以及人品“日髒”和卑劣的行徑。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在描狀和揭示負面人性方面陝北話是極具批判精神的,類似“小裡小氣”“小家寒氣”“圪酸小氣”“浪裡浪氣”“淘聲鬥氣”等等熟語,蓋為以氣言人,言微旨興。

“人味”,這是陝北人創造的一個意味深長、驚世駭俗的表述,既直指仁風禮至的“人情味”,同時又褒貶分說有沒有“人味”,“人氣行不行”“夠個人與不夠個人”這一道德山峁子的岔路口。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無妨偶然會聞見布頭兒燒燎的味氣,那是一種不見火頭,只煨火燎燙,“焦糊塗烙”,“燎毛凅癴”,刺鼻咳嗆的難聞氣息。陝北綏米一帶的老百姓生乍生就套用“燒布味”來刻畫和諷刺那些在點點絲絲、不值當的“小節意思”上齷齪作事,尷尬為人。往往沾醬醋的光,落打瓷壇的名聲。即便只是些不甚檢點的零敲碎打的毛病和沒情形的出格和丟醜,居然使喚如此辛辣和嚴厲的修辭手段,其道德評判的尖銳可見一斑。

好像柳青曾說過,他就最討厭有“燒布味”的文人。那些在名利和處世等方面“細細絲絲”,那些“想吃油糕怕油嘴”,那些“水腥塌氣”、“毬毛鬼態”,那些“鬼溜乞勢”、“偷私圪搲”……凡此種種不地道的“惡水”人事,黃河畔長大的硬氣的劉老漢,自必小看和惡臓到忿忿不消。

陝北話中的“味氣”文化

“不寒不熱神蕩蕩,東來西去氣綿綿”。陝北人凡事會品,每每細發品驗、玩味以至於確認,居然並不過分依賴眼睛去看,只相信和依靠感覺,因此經年累月使得在煙火生命裡熬煎的心靈變得更透徹、更純粹,他們的人生也更有滋味,更多彩,更囫圇可見。在陝北人的理性世界裡,人是似乎由各色各樣獨特的氣味組成的,穿過芸芸眾生若隱若現、如雲似霧一樣的“味氣”,通過抬舉和讚譽或者不齒和鞭撻,以圖直解人心。

深以為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