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房地產土地證到規劃、消防、人防等報建全流程中15個行業規則

一、土地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劃要點批覆階段

土地證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這兩個證,加上規劃要點批覆,這幾樣東西領取的先後順序非常有學問。有經驗的同志,一看這幾樣東西的發出時間,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出地塊背後的故事。

一般來說,一塊地,必須要由規劃部門核定規劃要點,頒發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以下簡稱地規證)之後,才能領取土地使用權證。這絕對應該是必須的程序。因為國土部門必須依據規劃部門核定的土地功能及土地使用強度,才能計算出土地出讓金,才能在土地證上寫明土地用途及年限。

但在現實中,這個想法只能是理想狀態。首先,很多地方的國土部門在出讓土地的時候,根本不考慮規劃,直接就整塊出讓了。然後給人家辦出商住用地土地使用權證。這種讓人無法理解的土地出讓模式一度非常盛行。然後受讓了土地的開發商,再去規劃部門軟磨硬泡,無論是修改規劃也好,還是根本沒有規劃都好,反正,土地出讓金是已經交了,剩下的事情規劃部門得給我搞定。 

二、項目公司設立、立項、環境評估、房地產開發資質

這四項幾乎是每一個項目要開始的時候必須要搞的東西。這是我們的特色。不過這裡也有些東西很有趣,與法律的關係也比較大,比如設立項目公司。這裡要注意一下,母公司與其全資子公司之間的土地流轉,不屬於交易。因此,房地產公司可以任意設置項目子公司,在房子賣完後再把它在實體上註銷,只留下一個殼。這種操作模式沒什麼法律風險可言,非常的經濟實用,因此現在我國稍微有點規模的房地產公司都這麼幹。 

立項主要考察的是項目的投資額及可行性。可行性現在各地由於市場經濟的深度不同,所以管理上也不同。有些地方基本上不太管,有些地方就管得非常嚴。而且立項到底需要什麼材料那也是誰都說不清楚的事情。立項與其他程序的先後關係那更是異常隨便的事情。

不過這個事情還是很有靈活性,基本上都是直接去這些部門,譬如去計劃部門,就讓他們推薦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公司,去環保局,就讓他們推薦環境評估報告的編制公司,然後讓這些公司負責把這些手續辦出來。編制費用稍微給多點都沒關係。

三、總平面審查階段

這個階段各地的叫法不一樣,比較多的叫“修建性詳細規劃審查”。這個階段就是審查小區的總平面規劃圖紙,也就是審一個小區的建築物都是怎麼排的,有沒有超過規定的容積率,建築密度是多少,進出小區的道路怎麼安排,是不是符合消防規範。

在這裡舉例說明一下,比如建築密度,看起來很簡單,就是建築物基底面積佔整個小區面積的比例數。比如這個小區是1萬平方米,3000平方米的地面上有建築物,那麼建築密度就是30%。這個計算應該是沒有爭議了。但是3000平方米的建築佔地裡面,有2000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的架空平臺,架空層下是停車位,上面是空中綠化廣場。那麼,2000平方米到底算不算建築基底?之所以限制建築密度,無非就是為了保證綠化,保障居民的休閒空間。現在雖然是在地面上建了東西,但都是綠化,綠化、休閒空間沒有減少,2000平方米不能算在建築密度裡面。空中花園型的架空層到底要不要算建築密度的問題,技術規範沒有限死,有無窮的空間可以鑽研。

再舉個例子,容積率,總建築面積除以淨用地面積。但實踐中一看,什麼是淨用地面積?從哪裡起算?是純粹的土地使用權證載的面積,還是一直到周邊道路的道路中線去?根本說不清楚,怎麼算都行。把淨用地面積一加大,總建築面積自然就水漲船高。

其他譬如消防通道的設置,高層建築四周必須設立環形消防車道。但是這麼一來,小區綠化基本就毀掉了。怎麼辦?設置那種隱形消防車道,上面種草保持綠化,就指著圖紙說這就是一條消防道路。消防車道的載重量那是有非常嚴格的設計要求的,個人不知道這種草地能不能承載得起消防車。

審總平面是整個開發報建過程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活,這個過程一般都要2-3個月,往往都要和規劃部門反覆修改才能通得過。

四、管線綜合審查、排水許可證

管線綜合審查是規劃部門的專業審查內容之一,無論什麼房地產公司,在這個問題上栽跟頭的幾率是一樣的,就跟擊鼓傳花似的,一輪到就死。

管線綜合包括三大項:小區給排水管線、強電線路、弱電線路,這三項綜合起來考慮,根據各項設計規範科學統籌安排,放到同一張圖紙上。上面這三樣東西要科學的話,統統都得在地下走,從地下穿進各棟單體再連接進入千家萬戶。

管線綜合所有的線,都得從外面引進來,跟外面有個接口。但是外面預留的接口經常會變。最常見的是市政排汙管線突然就重新施工,換地方了,哪怕就是水平抬高個幾公分,這個小區的排水因為傾斜度不夠,那也完了。

還有高壓電線的接入口,一開始說得好好的,等到施工完畢,要正式接的時候,突然發現那個變電站已經搬走了,又或者容量已經超了,不能再接,你得從其他地方接,這個時候只能花冤枉錢引,引到多少電算多少電。

排水許可證是市政部門發的,專門針對小區的排水。現在都要求雨汙分流,就是雨水和生活汙水要分兩條管排。這個東西管的是管徑和流量,以及連接市政管線的位置。反過來又影響管線綜合設計。

五、單體審查、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

規劃部門對單體設計的審查非常嚴格,但相對於總平面規劃,容易通過一點。單體設計是在總平面規劃的基礎上,落實單體建築的設計方案。單體方案關鍵就是落實各空間的大小尺寸。目前來說,我國各大城市在車位問題上管得非常嚴格的,要求一般是每戶住宅配一個車位,商業一般是100平方米配一個車位。車位不夠,基本上都別想通過單體審查。

當然,總平面審查期間也會審車位,不過那個階段主要是審經驗值,一般不會很在意車位夠不夠。但是單體階段不一樣,審得非常嚴格。這個時候開發商什麼招都會用上。比如所謂的子母車位,還有的宣稱要做立體機械停車位。不過很多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只要通過單體審查了,這個機械停車裝置那是絕對不會安裝的。

審完單體設計,設計公司再細化一下出建築施工圖,就可以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個過程沒什麼技術含量。

六、消防和人防專項審查

這方面的審查越來越嚴。一般說,各發展商都是委託消防施工企業代理報建。因為這些企業長期和消防部門打交道,跟消防部門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源遠流長,往往由他們出面才能把事情辦成。但是,涉及生命安全的消防規範,基本上沒人敢動手腳。比如12層以上要設置專門的消防電梯,17層以上設置剪刀樓梯,這些強制性規範已經是鐵律。

人防部門屬於政府部門,不是軍隊編制。用於人防用途的那部分地下室也可以搞停車位,但是這部分要被劃出來,不能發產權證。這部分停車位只有使用權。因為人防用途部分的車位只不過是暫用的性質,不能賣,所以開發商會想辦法減少人防面積。

七、節能審查、施工圖審查

節能審查是怎麼審都行。我國現在越來越強調可持續發展,建築節能擺上的位置也越來越高。360度大落地窗、全敞開式陽臺、無封閉式中庭這些設計,在節能方面肯定是不達標的。不過老百姓喜歡。在這裡南北差異非常明顯:北方一般在節能審查上都比較能達標,老百姓在觀念上也比較能接受這個,因為北方有取暖問題,節能不能達標的房子,在冬天要花取暖費。

施工圖審查現在都已經在表面上市場化了,允許開發商自己找資質的施工圖審查單位做審查。施工圖審查單位還必須對審查結果負責。但是,基於我國的審查技術非常的落後,連設計、施工技術都非常落後,因此這個審查實在是見仁見智。

施工圖審查是收費項目,非常貴,所以一直都是名義上的市場化,事實上的壟斷化。施工圖審查時除了給審查費,專家也是必須通過的。

八、餘泥排放許可、噪音排放許可、夜間連續施工許可

餘泥和噪音是最擾民的,但在很多城市,幾乎沒怎麼管。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強了這兩方面的管理。 

餘泥排放現在都歸各大公路管理部門的管理,包括公路、交通、警察。運輸施工餘泥的車輛,只能在規定時間,規定道路上行駛。但在很多時候,根本不可能這麼規範。尤其是工程趕進度的時候,那是日夜得都運泥,沒辦法,只能打通各路神仙。

噪音排放許可,是指只能在規定時間,用規範的、噪音較輕的方式施工。這個是由環境保護部門管理。現在很多城市已經禁止使用錘擊樁了。此外,對那些夜間連續施工的,更要予以管制。現在在一些城市,這個夜間連續施工的管理,就管得非常好,比如廣州和深圳。無論怎麼找關係都難批得下來。如果不報批就夜間開工?那肯定是要被處罰的。但是絕大多數的城市,還處於幾乎沒有管理的地步。

九、質量監督、安全監督

質量監督站和安全監督站都是建設部門下屬機構。拿施工許可證之前,必須得去兩個站辦審批手續。這兩個站的分工很難分清楚。譬如打樁沒按規定程序打,導致樁荷載不達標,這個到底是安全問題還是質量問題?說不清楚。

在現實的操作中,但凡涉及到檢測的,就由質監辦;不需要檢測,一般用肉眼就能發現毛病的,就屬於安監的職責。由於質監搞檢測,比如樁荷載檢測、水泥檢測,這些東西,都是收費項目,所以質監在管理上就沒那麼嚴。

現在有些城市,質量檢測的功能已經開始市場化了,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都能做檢測了。做得比較好的城市是廣州,做個樁檢測的費用,只是周邊城市的三分之一。

十、施工招投標、監理報建

在必須要做施工招投標的時候,這個大家領域比較明白都。

監理招標的程序跟施工招標的程序及做法幾乎一致,不多說了。

監理報建是完成這個監理免招標或招標手續之後的事情,做一個監理規劃和監理細則,交建設部門審核一番,發一個監理審查意見。通過了就是施工許可證了。

十一、施工許可證

施工許可證所需材料基本上是上面全部手續一個彙總。缺一不可。但如果開發商按要求一步步完成所有手續,再來辦施工許可手續的。要這樣的話,沒1年時間辦不下來。

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除了一些管理相對規範和嚴格的大城市,很多的城市都可以在未領取施工許可證的情況下就幹上了很多工作,譬如土方工程,一般都是先動的。這就是一種雙方博弈之後達到的平衡。哪怕是在這些管理相對規範的大城市,也有空子可以鑽,比如基坑支護可以先發一個單獨的施工許可證,然後再發地下室部分的施工許可證,再發地上部分。這麼把一個項目分割成很多部分發證。為什麼?因為這是雙方一起適應,互相妥協的結果。

十二、放線、驗線

圖紙畫出來之後,要把圖紙上的建築物在實地上落實一個具體的位置,這是個技術活,要測量,定座標。這就叫放線。放線一般是規劃部門下屬的測繪院或類似的測繪機構幹,不過有些發達城市也已經把這個工作半市場化了。正式放線的前提是領取了施工許可證。放線後,測繪院會發出一份放線冊。

在工程提前施工,違章施工的場合,都需要做通這個測繪院的工作。讓他們提前來做放線。

放線完畢,施工單位照著這個邊角點施工,完了之後就做驗線。一看這個建築的確是按圖紙建起來的,沒超出邊線,測繪院就出驗線冊。

這個驗線工作跟日後的驗收有莫大的關係。所以測繪院也得要維護好關係,尤其是在提前放線的場合。

十三、預售許可證

預售許可最重要的條件是:高層建築結構完成三分之二,低層建築結構封頂。這個條件跟銀行辦理按揭貸款的條件又不一樣:無論層數高低,全部封頂才能放貸。因此現在高層建築往往在完成三分之二的結構,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後,開發商在推盤時都不積極。因為這個時候,錢也不是很能收得到,只能收兩三成,但是各項交易稅費卻要按足成在當年予以計算。

現在辦預售許可,都要做價格公示。交易價格必須明確到套,單價必須清晰,在交易現場,也禁止再搞什麼5000元/平方米“起”,這種騙人的玩意了。但是,政府沒有對房地產交易價格進行管制。在辦理預售手續時所申報的價格,開發商可以完全不予理會。申報價格直接就是2500元/平方米,隨便怎麼公示。賣的時候照樣賣5000賣8000多,沒有任何法律上或者行政上的責任。

在預售許可方面還有個值得一說的地方就是預測繪。房管部門下屬的房屋測量部門,根據開發商提供的圖紙,事先算一個面積。這個叫預測繪。在竣工之後,到實地測量,就是實測了。

我們都知道,面積上的糾紛往往是日後客戶與開發商之間的主要矛盾。這個矛盾最關鍵的就是這個預測與實測之間的面積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很多,比如施工不規範造成的面積誤差,又或者在圖紙計算上對公用部分的統計有誤差,這些都有可能。

為了避免這種糾紛,各大開發商都開始花很大的精力在做通房屋測量機構的工作上。總之無論到時候實測面積是多少,房屋測量機構都照樣按著當初的預測面積出報告。

十四、關於預售中的土地解押

關於土地解押的問題,這個話題非常敏感。這其中有無數的道道兒。個人對這一塊的玄妙也不是很能理解。

先從土地抵押說起。現在關於土地抵押的規則越來越嚴格了。土地必須在辦理了施工許可證之後才能抵押貸款。這也是開發商為什麼這麼緊張施工許可證的原因。貸款額現在基本上都是根據施工許可證載建築規模來確定和發放的。 

根據現在越來越嚴厲的銷售管理規則,辦理預售許可證時,該地塊不能有任何抵押。但是,何開發商都必然會選擇將土地抵押貸款。這就意味著開發商在辦理預售許可證時面臨著很嚴重的資金壓力:要麼還貸,要麼更換抵押物,不然這個預售許可證就出不來了。 

還貸是幾乎不用考慮的事情,更換抵押物?更加不可能。現在的任務是:即不還貸,又不更換抵押物,又能解押,還要能辦出預售許可證。

兩個辦法:現在絕大多數的城市,國土部門和房管部門都是分離的。在國土部門辦理土地抵押登記,在房管部門辦理預售許可證。房管部門和國土部門之間是有很深刻的仇恨的。這兩個部門不會主動向對方查詢對方的登記資料的。在這些地方,先做通銀行工作,找一個比較合理的能讓雙方的臉面都過得去的藉口,是更換抵押物。更換抵押物的話,原抵押物要先解押,再將新抵押物辦理抵押登記。這個解押和新抵押中間,會有一個抵押物懸空期。這個懸空期是合理的。

無論銀監還是上級什麼部門來查,都可以解釋過去。那麼就利用這個懸空期吧。先以更換抵押物的理由非常合理的將土地解押掉,然後拿著這個註明了已解押字樣的土地證,給房管部門看。房管部門一看,的確如此,於是收材料辦預售許可證了。只要他們一收材料,立馬又把這個土地證重新送進國土部門辦抵押。辦得快的話,只需要懸空半個小時。如果擔心房管部門還會再看看土地證的話,可以先等個1天兩天再去國土部門辦抵押。國土部門與房管部門分離,實在是一項有無數空子可以鑽的制度。 

此外,在可以辦理在建工程抵押的城市(這裡說明一下,在建工程抵押不是每個城市都辦得了。很多城市的房管部門不受理這種抵押登記手續),也可以試試,土地解押,換成地面上的在建工程抵押。同樣是利用懸空期來做事。這種方法在國土與房管合併的地方也能用。

十五、規劃、消防、人防、管線、質量等專項驗收,竣工驗收備案,交樓

規劃驗收主要是驗收各項規劃指標是否超標。在封頂之後,竣工之前,就可以做這項驗收了。這項驗收的前提是做驗線,基本上驗線可以通過,規劃驗收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消防、人防和管線驗收,都是由這幾項專業的施工單位搞定。也只有他們能搞定。開發商自己做這幾項驗收,肯定通不過。這也是開發商不敢得罪這三大專業的施工單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消防和永久用電,舉個例子,我們有一次在報裝的時候,設計好了裝3臺變電箱。施工過程中因為資金壓力比較大,拖了一下電力施工企業的工程款。結果驗收時,供電局無論不肯供電,說這個三臺的設計不合理,要變成四臺。被迫之下,乖乖給了雙倍的電力施工款。

只要不得罪這幾項專業的施工單位,驗收基本上都通過。但是,驗收報告上肯定會留有伏筆,基本上都是這麼個寫法:原則同意通過驗收,但如下問題需要進一步整改云云。 

質量驗收現在非常簡單了。竣工之後,施工單位、開發商、監理單位,合在一起整個驗收報告出來就行了,然後交給質監站備案。這就完成了。質量驗收和各專業驗收都完成了,規劃驗收也搞完了,就是最終的到建設局去搞竣工驗收備案。竣工驗收備案完成,是法定的正式交樓條件了。

房地產報建、土地拓展課程詳情:

3月23-24日:舉辦“快速取得房地產五證、驗收、備案報建技巧全流程案例詳解”暨“全國房地產報建管理師”職業培訓學習(成都班)

4月6-7日: 房地產土地投資拓展工程師”高級職業研修班北京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