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預期是及格,超出預期才是優秀”
很多最後沒有被留下的實習生會抱怨:“我明明每件事都按要求完成了,為什麼還是爭不過同部門的誰誰誰。”答案是你永遠想的是“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而他的工作永遠都想辦法超出預期。
讓整理一份數據,他整理完連數據分析一塊做了;讓他總結新人工作流程,他連需要用到的工具和網站都附上了。
有個前輩就跟我說了這麼一句話,她說,當你是一個實習生的時候,領導交給你一份任務,心裡其實也沒有指望著你能做到多麼牛逼,尤其是對於剛來的新人,期望值沒多少,就想看看能給你打多少分,然後根據你的水平再分派其他的任務。
可能他心裡對你的期望值就是60分,但是如果你最終做到70分,那領導當然會感到驚喜:喲,這小子,挺厲害嘛!如果你每次都能給領導帶來一點驚喜,永遠超出他的預期值,那麼領導會認為你是有潛力的,是可以培養的,那對你當然也就會越來越重視。但相反,如果你每次都不及格,三次失望之後,你就別指望領導會再交給你什麼任務,
每次都超出預期,才更讓人放心地委以重任。
“學會承擔責任的過程,大多伴著疼痛”
另一種典型的學生思維是:不對結果負責,只對過程負責。
記得我有一次實習,當時公司正在操辦一場涉及到公司主要業務的展會。我所在部門接到的兩個任務:一是提供與業務相關的宣傳資料;二是在公司展臺進行宣傳材料的發放與解說。我負責的是整理準備宣傳資料的相關工作,在會展活動開展前一週就做完成了資料,拜託提前去現場的同事幫忙帶上宣傳資料到展臺。
但是活動當天,公司展臺的人聯繫我:“宣傳資料呢?”我聯繫幫忙帶資料的同事,才知道他後來有事請假沒去了。打電話向展臺的人解釋,他說“我不care你這個事,負責宣傳資料的是你。”
就開展會了,而宣傳資料還沒到位,這件事是確定無疑的了。十萬火急,那天在趕往會展中心送資料的路上,我渾身冷汗,直祈禱路況能好一點。瞬間明白了職場裡的“責任”意味著什麼。
在你抱怨別人沒有守信幫你完成的時候,先想想,這事本來該誰來做。
“麻煩別人不可恥,把事情搞砸才可恥”
剛入職場,總是有很多人認為,手頭上的case一定要自己搞定,一旦牽涉到別人,麻煩到同事,就是自己沒有工作能力的表現。況且,有些人天生就怕麻煩別人,比如我。
記得剛實習時,小女孩的倔勁和好強總是開不了口去麻煩別人。經過漫長的心理鬥爭以及迫在眉睫的截止日期,我最終還是拉下臉麻煩前輩姐姐給些意見。事實上,前輩姐姐耐心細緻地指導了我。她笑著說,有什麼不會的再來問呀,當年她的前輩也是這樣照顧她的,這是每個人在職場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即使是細碎的活動安排,你自己一個人默默毫無方向地去瞎摸索有時候不如有經驗的前輩一句指導更有效率。作為一個新人,你的同事對於公司的瞭解比你更多,對於活動項目掌握程度也更高,他們的建議會讓你事半功倍。
你不懂,你不去問,不來麻煩其他人,職場沒有人會主動教你的。
有些任務真的就是主動請教別人就能高效完成的事情。出來工作,效率最重要,自己悶著事情不僅進展緩慢,而且還可能搞砸。
記住,麻煩別人不可恥,默默把事情搞砸才可恥。
當我問到對新人的意見時,有個姐姐給我回了整整一個手機屏幕的話。但後來她又發來一句話:
“其實不需要什麼建議,他們會慢慢變好的。”
而有個哥哥笑著拍拍我:“哈哈,我巴不得新人快點成長起來呢,好陪我們一起加班嘛,哈哈。”
看吧,看似冷冰冰的職場,還是藏著溫暖的照顧的。
作者 | 丸子
圖片來源 | 《legal high》電視劇截圖
閱讀更多 職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