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一個成功產品的故事裡總有臺前的喝彩聲和一群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是"擇一事、忠一生"的中國匠人精神。

採訪內容:

Bastian: 親愛的李先生,非常感謝能給我這次機會來就您的工作和鏡頭設計過程提幾個問題。

1. 問:首先,我們想深入瞭解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您的個人背景以及您在老蛙鏡頭的職位嗎?

答:謝謝您對我們老蛙的關注和支持!我是1999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光學光電工程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光學鏡頭設計工作,開發一系列適用於民用照相機、攝像機以及電影用途的光學鏡頭;此外也開發過醫療、工業、安防、手機以及VR用鏡頭。工作中設計內容主要以照相攝影鏡頭為主,如目前大家手頭上用的主流鏡頭,以及用在單反相機上的變焦鏡頭,包括超廣變焦、標準變焦望遠變焦以及超高倍率變焦的鏡頭設計等。

個人由於在大公司裡無法擺脫體制的束縛,實現不了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也就失去了繼續研發的動力和激情,於是就和夥伴們一起嘗試著做一些特殊鏡頭,和攝影師一起交流,開發一些大家想玩的鏡頭。當然,我在老蛙團隊裡就是一個設計師,從最初的指導工作開始,然後逐步成為主力軍了。

2. 問:我們認為您的LAOWA 15mm f/2.0 Zero-D FE是一款趣味十足且多功能的超廣角鏡頭,焦距和最大光圈的組合也非常獨特,這促使我們想要更多地瞭解這款鏡頭的設計過程。據我所知,這是LAOWA的第一個無反鏡頭設計(除了此前的7.5mm 2.0 MFT),對此想了解一下,索尼感光器前面的濾光片對於你的光學設計是否會構成問題,抑或說能輕鬆解決?

答:謝謝您對LAOWA 15mm f/2.0 Zero-D FE感興趣,大家都知道索尼微單機身非常小巧時尚,給攝影師拍攝帶來很多便利。可是市場上現有的超廣角(14-15mm)的鏡頭都非常巨大,配上索尼A7系列機身平衡感非常不好,由此給拍攝帶來了諸多不便,尤其在拍風景時還需要配濾鏡,拍建築的時候則希望畸變儘量得小,因為畸變大就會增加後期工作量。為此我針對微單鏡頭的法蘭距較短這一特點,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將鏡頭光學結構合理地組合,改變一往傳統的單反鏡頭設計理念,將鏡頭前後組的焦距比值合理地組合後,再添加2片非球面(ASP)和三片異常分散鏡片(ED),最終將15mm F2超廣角大光圈鏡頭設計得非常小巧。該鏡頭可以上72mm圓形濾鏡,這樣就實現了體積小巧、畸變近似到零且最大光圈達到F2,這給攝影師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和強大的功能。

至於索尼感光器前面的各種濾光片問題,其實在設計的時候,將濾光片考慮進去對設計來說並沒有難度。只是如果專門針對索尼機身的濾光片設計的話,換到其他品牌的機身上,因為濾光片的厚度不一樣,會導致像面彎曲和邊緣色差,尤其加上廣角鏡頭的出射瞳很近且角度很大,所以格外敏感。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非球面鏡片與球面的區別

3. 問:許多其他的鏡頭製造商似乎完全依靠後期校正來處理圖像的幾何畸變(或其他變形),但您的LAOWA 15mm f2.0作為老蛙"ZERO-D"系列的一員,將畸變率控制在極低的範圍內。說實話,對此我很驚訝。請問是什麼促使您與其他鏡頭廠商反其道而行呢?

答:是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目前開發的鏡頭都是市場中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其實這就是我們的理念,也是我們的追求,因為我們團隊認為,開拓攝影師的攝影範圍,增加攝影師的樂趣才是我們開發產品的使命,而不是一味地去開發市場上雷同的鏡頭,僅僅為了生存而降低品質,拉低市場價格,久而久之攝影鏡頭市場就失去了創新的產品,最後攝影師也沒好玩的有創意的鏡頭可用了。

15mm F2這款鏡頭也是這一設計理念的體現,它不僅僅在體積上做到其他廠家無法達到的水平,畸變控制和光圈配備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理念:獨一無二。

4.問:在40年前,非球面鏡片的應用僅限於一些特殊鏡頭上,而現如今,非球面鏡片在大多數(焦距於85mm)鏡頭中是非常普遍的。通常這些非球面元件對鏡頭的散景效果有不利的影響,導致"洋蔥圈"一樣的焦外效果。所以我想請問LAOWA 15mm f2.0同樣採用了非球面玻璃(2片),卻幾乎不存在這一問題,請問這是怎麼做到的?

答:出現"洋蔥圈"現象是非球面表面痕跡引起的,非球面表面的光潔度和它在光學系統中所處的位置都會影響洋蔥圈的嚴重程度。所以,我們結合這兩個因素,很好地避免了15mm f2.0"洋蔥圈"現象。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洋蔥圈

5.問:蔡司Otus和適馬Art系列鏡頭開啟了一個行業新趨勢,那就是通過堆疊複雜鏡組、生產巨大沉重的鏡頭來為提供最佳畫質及大光圈規格。因此,為了保證15mm f2.0的便攜性,你們是否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讓步?

答:光學設計是一門平衡的藝術,也是一門綜合考慮的藝術。它就像拔河,如果將參加拔河的人個頭按照身高有序的排列,讓力量按照直線疊加、同時發力,那麼就會得到最大的瞬間力量,這樣很少的人可能會贏得更多的人;反之,如果參加拔河的人個頭高低無序組合,那麼就有很多力量沒有發揮出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即使看上去人多,也未必是有效的。光學設計和這個是類似的道理,很多光學結構看上去很複雜,鏡片曲率非常強。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光線通過一個非常強的鏡片一定會產生很多像差,如色差、球差、彗差等等,而產生的這些像差去哪裡了呢?那就必須要有一個相反的像差與其抵消,這樣又需要更多的鏡片去矯正,如此一來反反覆覆的抵消,最後鏡頭就會又大又重,製造非常困難,最終導致鏡頭高昂的價格。至於我們的15mm F2,在這個規格上,目前我們是光圈最大、體積最小、畸變幾乎也最小、性能優異,它的每項性能指標在目前同類規格鏡頭裡面都算優秀的。

而我們之所以能將15mm F2.0做得這麼小巧的原因在於充分將每一片鏡片的效力發揮出來,外加上利用無反短法蘭距這一優勢。如果說妥協,那麼主要體現在周邊亮度和色散控制上,我們和同等規格的鏡頭相當,沒有做更多的優化。

6.問:現在某些網站會針對光學鏡頭作出評測和評分,個人認為這些測試很少能反映出鏡頭的真實性能水平,而且往往都是在極近距離下進行拍攝測試的。即便如此,仍然還有很多人會通過這些評測來作為其購買鏡頭的參考。您個人有沒有看過老蛙鏡頭的相關測試?那些測試涉及的所謂問題你之前在鏡頭設計過程中有考慮過嗎?

答:是的,很多評測都是在實驗室裡面進行的,而這些評測設備大多都是為以前標準鏡頭測試準備的。而對於現在所出現的越來越廣的鏡頭而言,評測有時不注意的情況下會帶來非常不好的結論,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鏡頭光學設計時一般會將最佳性能放在常用的攝影距離,比如廣角鏡頭一般就會考慮無限遠風景和幾米遠的建築,所以至少1米開外的距離性能要保證。

由於畫角很大,1米以內的近距離性能會出現強烈的像面彎曲,邊緣性能會急劇下降,這是廣角鏡頭的普遍特性。而實驗室測試的時候,測試卡的面積有限,如果用超廣角鏡頭去拍全測試卡就必須很近很近,甚至只有60-80cm遠,這樣大部分超廣角性能都是最差的時候,當然實際拍攝也很少有人這麼近拍攝。因此,如果用這樣的測試方法來測試鏡頭性能的話,得出的結果一定是很不準確的。我也看到過一些網站評測超廣角鏡頭的結果,顯示出來的結論很差,但是攝影師拍攝的風景、建築作品卻非常棒,我想就是這個原因吧。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分辨率測試卡

7.問:我們的一些讀者希望LAOWA 15mm f2.0的彗差能得到完美的矯正。如果您當初決定這樣設計會有什麼後果呢?這個焦距&光圈組合還有可能嗎?

答:15mm F2確實有些彗差,其實準確地說是像散和彗差,同時也有口食徑導致的結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適當地增大體積、增加鏡組來讓邊緣光斑更圓、像散和彗差更小。這個焦距和光圈組合當然可以做得更好,但那同時意味著成本和體積上要做出犧牲,因此這是一個平衡的結果。

8.問:您怎麼看待鏡頭設計的未來前景?我們會否有機會看到更多的鏡頭採用菲涅耳相位鏡片 (Phase Fresnel elements) 或者其他可能之前從未聽說過的技術?

答:隨著光學玻璃材料和加工技術的進步,光學設計的自由度也越來越大,今後更加優秀且小巧實用的鏡頭會不斷湧現,這個趨勢是必然的。您說的菲涅耳透鏡技術,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為菲涅耳透鏡的色散和玻璃鏡片色散是相反的並且它很輕薄,這樣一來既能矯正色散又能控制體積,它在減輕重量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它也有它的劣勢,比如容易產生雜散光和損光。所以目前它僅用於望遠鏡頭上,因為廣角鏡頭的角度大、光束細,目前還無法很好地利用到菲涅耳透鏡。

9.問:據我所知,過去您主要設計具有自動對焦和防抖功能的"主流"變焦鏡頭,但是現在轉戰主打畫質與做工的手動鏡頭。在我看來,這似乎是一個徹底的改變。那麼,現在在老蛙鏡頭你是否有更多的空間和自由來設計你想要實現的鏡頭?

答:是的,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團隊的理念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拓寬攝影領域,增加攝影樂趣,因為只有自由的思想,才能帶來更多的創新!

10.問:是否有那麼一款鏡頭是您想要設計但目前能力所無法達到的?如果有,是怎樣的一款產品?生產瓶頸又是什麼?

答:我想做的鏡頭有很多很多,只是苦於目前的團隊還不成熟,需要機構和電子等更多人才整合才行,這些需要時間去成長,不過相信一定會實現的。

還有我想再多說一句,我想告訴你我為什麼叫老蛙LAOWA,在中國有一個成語叫井底之蛙,比喻一個人的見識很少,只懂得井口大的天地,我自認為我也是這樣的一種人,因為我只知道光學設計領域裡這一片小小的天地,就像是井中的青蛙。雖然我身在井底,但看的是天邊,夢想在天上,只要不放棄不妥協,一定會有更多像我一樣的人組合起來,將大家的夢想組合起來,這就是一片天,這也是我們鏡頭命名為Dreamer的意義。

11.問:最後一個問題:您有使用過自己設計的鏡頭嗎?用的話,您最喜歡的是哪一款?用它來拍什麼呢?

答:我也使用自己設計的鏡頭,以前喜歡大變焦,現在喜歡微距鏡頭來拍攝微觀世界的生命,以蟲子的視角來看我們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這也讓我知道了不是世界屬於人類,而是人類屬於世界。

:Bastian:非常感謝您花時間回答我們的問題。

LAOWA:不客氣!以後有機會多交流!

平臺:Phillipreeve德國攝影博客網站,專注於挖掘手動鏡頭的魅力

採訪編輯:Bastian,Phillipreeve網站評測編輯

測評樣片欣賞: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外媒訪談丨老蛙LAOWA鏡頭背後的力量——總設計師Mr.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