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許多皇帝對臣子們都不是很放心,尤其是對那些握有重兵的武將們,總擔心他們尾大不掉或者舉兵謀反。
如果此時皇帝大人身邊再有那麼一個或一些嫉賢妒能的人在耳邊搞一些危言聳聽之類的的話,那麼被猜疑的這個人的處境就會更危險了,輕則被解除兵權撤回來,重則直接殺頭。
所以後人總結了一條經驗便是:鮮有權臣在內而大將立功於外者。
“鮮有”的意思是“很少有”,它不等於“沒有”,那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聰明的武將是如何巧妙來應對皇帝的猜疑而帶兵立功於外的。
甘茂,戰國時期出生於下蔡(今屬安徽省),成年後在秦國做官。
秦武王三年的一天,秦武王對甘茂說:寡人如果能打通三川之地,帶著儀仗隊乘車到周王朝的都城巡幸一番,則雖死無憾了。
甘茂心領神會,對秦武王說:那就請大王允許微臣去聯合魏國帶兵一起攻打下韓國的宜陽城,如此則大王的願望就能實現了。
秦武王照允。
甘茂一行先是到了魏國,見了魏王,說明來意後,魏王認為攻打韓國宜陽對自己有賺無虧,便同意與秦國一起出兵。
但此時甘茂卻又派人帶信給秦武王:魏王雖然同意一起出兵攻韓,但臣還是建議大王不打為好。
秦武王很驚訝:這是什麼道理?你小子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於是秦武王傳旨甘茂立即趕赴息壤與自己會合,把事情說個明白。
見面後,甘茂說:宜陽在我們大秦千里之外,勞師遠征,對我們來說要想取得成功非常困難,這是其一;其二,臣在路上聽說了一件事兒後,就更加堅定臣這次不能為大王效犬馬之勞了。
秦武王問:你在 路上聽說了一件什麼事兒?
甘茂說:大學問家曾參住在費邑,魯國也有一個叫曾參的同名同姓的人殺人了,於是有人告訴費邑曾參的母親說“你兒子殺人了”,此時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聽後卻非常鎮定的說“這不可能”,又有一個人來告訴他母親說“你兒子殺人了”,他的母親還是不信,依舊淡定自若的在織布,當第三個人再來告訴他母親“你兒子殺人了”的時候,這時他的母親卻是真的慌了,扔下織布的梭子,翻牆而走。恕臣下冒昧,如今大王對我的信任,遠非母親對兒子的那種信任,然而懷疑我的人,卻又遠不止三人,這般形勢下,微臣斷不敢為大王效勞了。
秦武王聽後大笑,握著甘茂的手說:寡人不聽他們的,寡人與你盟誓。
後來,果不出甘茂所料,秦國不遠千里,勞師遠征,久攻不下,士卒疲乏。
秦武王也不是那麼堅定,再加上耳邊又有甘茂的流言蜚語不斷,開始有些動搖了,似乎忘記了息攘那個盟誓。
秦武王派了人去前線打算把甘茂傳回,但來人卻只帶回了甘茂的一封親筆信。
秦武王拆信一看後,會心一笑,因為上面只寫著兩個大字“息壤”。
甘茂最終也果然沒有辜負秦武王所託,一舉攻克韓國宜陽。
閱讀更多 赤膽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