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要臉”的春秋(58)——分封,坑己坑人坑了自己人

隨國抵抗楚國依靠兩個法寶:

一是背靠周天子,天子打架不行,可是道義的體現。有號令群雄的招牌令牌雖然已丟,打起架沒幫手,如果楚國敢亂來,做個號召行動,願意罵架的人還是很多的,天下的吐沫星子加漢江的水都夠楚國喝一壺。(楚國兵鋒直指漢江背景見上文)

二是一的遞進,在尊崇周天子口號的號召下,背靠兄弟,團結漢江一帶十幾個小國。這是最實際的做法,‍團結就是力量,眾人划槳開大船,在漢江和楚國賽龍舟不定誰贏誰輸。

漢江邊的這十幾個國家如果是一個國家,抵抗楚國就簡單多了,如今十幾個分裂體就很麻煩。

搞得隨國整天哭爹喊娘求爺爺告奶奶的搞團結,造成這種麻煩就是周王朝建立者周武王姬發(小貼士:周武王姬發),這要說到周武王分封諸侯這件私心滿滿的事情上。

所謂分封,就是給親戚和功臣們發個地位認證書,按照“公侯伯子男”劃分等級,定好誰見誰鞠躬,誰見誰磕頭的規矩。

然後每人分塊地,在各自土地上,想幹什麼幹什麼,但必須遵守四個原則:

一是聽話,地雖然分給你,但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的是都是我的,連你都是我的。

二是按時交錢,用我的地,按時交租,天經地義。

三是定期開會,彙報工作生活情況。

四是子封孫,孫封重孫,子子孫孫無窮匱就無窮封。

火的一塌糊塗的《冰與火之歌》裡面的體制就是最典型的分封制。

當年,因為周武王親戚多,又想都照顧到,還想大家相互離的近點兒,逢年過節方便走親戚。

於是就把姓姬的封的爵位高,並且圍著自己給了一圈地,由於人多地少,所以每個親戚都只有巴掌大點兒地方。

雖然爵位都很高,但本身地方就不大,按規矩分來分去,越分越小,於是在江湖上都有個統一的稱呼——小國。

不是同姓的就都封的遠遠的,即使姜子牙(小貼士:姜子牙封國)這種牛人也是離自己很遠的海邊。

至於封到鳥不拉屎地方的諸侯,也沒必要再費神費力把那沒人要的地方分來分去,一人一大塊,種樹栽花養魚餵豬都隨便。而這些國家,也不想費神費力對子孫分來分去,於是距離周天子遠的國家都很大,在江湖上也都有個統一的稱呼——大國。

而正是這份“私心”,卻把自己和親戚們都給害了。

周王朝強大的時候,無論遠近大小,大家還都守規矩,不要說打砸搶,小偷小摸都沒有,不守規矩就打你。

比如周公輔佐周成王時期,讓你有禮貌你見上級就點頭哈腰,見下級也得面露微笑,讓你唱歌你就成王好周公好生活多美好的歌唱,這就是禮樂治國。(小貼士:周公輔成王)

因此得出結論,不高尚不猥瑣很現實:禮樂治國的前提是強大,一切美好建立的基礎都是強大。

可當天子實力不行的時候就出問題了,離天子遠的國家由於土地多,所以種瓜有瓜,種豆有豆,家中有糧,心胸更加的寬廣,心胸的寬廣實際體現在土地上,就不停的吞併小國,擴充自己,而這些小國打又打不過,告狀又沒地方告。

面對這種情況周天子從乾瞪眼著急變成隨他去的睜隻眼閉隻眼。

所以,對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可以說是害己害人,合起來就是害了自己人。

而楚國的強大就是沾了這個光。‍(楚國沾光背景鏈接: , )

因此,過分的私心,得一時之利,有萬世之失。

面對現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春秋變幻冷暖交替福禍難測,好的不一定一直好下去,壞的也會變好,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

因此再強調馬克思辯證唯物論,是門好學問,學好了,世事洞明,國企私企政府作坊,到哪裡都能混個肚圓。

小貼士:周武王姬發,推翻商朝,周朝開國皇帝。在《封神演義》裡稱姜子牙為相父的那位皇帝。打下天下後,周武王給親戚和功臣們分土地,就是分封。

小貼士:姜子牙封國是齊國,在今山東,周天子都城在西安,距離確實很遠哈。

小貼士: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武王姬發早亡,兒子周成王太小,周公就輔助周成王管理國家,期間周公兢兢業業,按照禮樂的要求治理國家,並且在周成王成人之後,把朝政歸還給成王,沒有出現僭越或者篡權的權臣行為,被世人稱讚,曹操《短歌行》讚美: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前文鏈接:

序言鏈接:

首篇鏈接:

《“要臉”的春秋》重耳會盡量做到每日更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重耳的頭條號,如果感覺有趣望多多交流、分享和點贊,謝謝支持。

一份小小的祝福送給讀者:

兩靨笑雲生,心境意趣澄。

春秋節義事,千古浩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