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以色列一個近乎開掛般的國家

自然是以色列的誕生。以色列本身就是一個外掛。

猶太人的苦難從不間斷。

他們被亞述人所侵犯,他們被巴比倫擄往埃及。兩千年前,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攻破,猶太人聖殿被毀,只有一堵西牆尚存。他們被迫出走迦南,流落到世界各地。

八十年前,六百萬猶太人死在希特勒的屠刀之下,接近猶太人總數的一半。

當他們終於有機會重返家園,重建自己的國度,又迎接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戰書,卻在接下來的五次中東戰爭中絕地反擊,不僅控制了重返耶路撒冷,而且成為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現代核大國。

以色列一個近乎開掛般的國家

1948年,有人提議將以色列獨立宣言原稿送往英國,因為這個國家可能不會存在多久,至少這份文件可以留給後代。

若有後人在當時告訴他們接下來四十年將要發生的事情,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

1947年,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認定這片土地上生活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無法共存於一個國家,因此提出方案,要求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兩個國家,一個屬於阿拉伯人,一個屬於猶太人。根據方案,巴勒斯坦地區被分為六個區域,雙方各佔三塊。總量上,猶太人獲得56%的土地,阿拉伯人獲得43%的土地,為了避免糾紛,聖城耶路撒冷國際共管。

這份方案註定是不可行的,阿拉伯人不會允許猶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獨立建國。名義上,以色列的命運掌握在聯合國五十七名代表手中,然而不論投票的結果如何,阿拉伯人必然會動武,對猶太人進行驅逐,這是沒有懸念的。

以色列一個近乎開掛般的國家

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

黎巴嫩和敘利亞高居巴勒斯坦的北邊,約旦在東邊,埃及在西南,唯一一處不與阿拉伯人接壤的土地,是西側的茫茫大海。除了沿海的狹長地帶,還有大量的猶太人定居點深陷於巴勒斯坦阿拉伯區域的內陸,且彼此孤立。按此方案,以色列毫無國土縱深可言,一旦開戰,不止會被包圍,還會被迅速切塊。

而當時,以色列根本沒有像樣的武裝力量,面臨的卻是五個國家的正規軍,更不要提預備役,因為以色列的人口只佔到阿拉伯人的3%。

差距不能再懸殊了。

如何從一無所有到一個真正的國家,猶太人做了下面幾件事:

  • 外交攻勢

雖然明知無論聯合國方案的投票結果如何,阿拉伯人的態度都不會有什麼區別,猶太人所面臨的現實艱險不會少一分。但那都只是方案得到通過後才有時間去考慮的問題,因為在當時,猶太人的贏面並不大,若是連這份法理基礎都爭取不到,那兩千年來的等待,就只是幻影,並更加渺茫。

為此,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行動了起來。他們生活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成長於各異的文化背景,說著迥然不同的語言,此刻為同一件事情而努力。他們動員起來,在各個國家的代表面前遊說,包括與阿拉伯人交涉的薩松、與蘇聯代表交涉的艾普斯丁、與南非代表交涉的科梅、與哥倫比亞、墨西哥、厄瓜多爾等國交涉的托夫,甚至包括愛因斯坦——眾所周知,他是猶太裔。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對分治方案進行投票。阿拉伯人以“全面戰爭”、石油禁運相威脅,而當分治方案最終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獲得通過, 無數狂喜的猶太人走上街頭,載歌載舞,與陌生人擁吻時時,阿拉伯人宣佈決議無效,當庭退場,以示抗議。第二天,阿拉伯人發動了兩起針對猶太人的恐怖襲擊,四天之後,一個猶太人定居點被大規模襲擊,七十多名猶太人遭到殺害。

  • “變出”武器

《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剛剛通過,美國就宣佈對中東實施武器禁運,這對以色列來說是雪上加霜,因為全以色列的槍只有一萬多把,三個人才能分到一支,而裝甲車、火炮等重型機械的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要建立一個國家,以色列所需的武器,還只能通過偷渡才能到達。

1948年,梅厄夫人隻身前往美國,為以色列籌集資金。後來她將成為以色列的總理,但在當時,她的眼裡只有渺茫的希望。在芝加哥的美國猶太聯合理事會上,梅厄夫人發表演講:

“各位,我想讓你們知道,巴勒斯坦猶太人會戰鬥到最後。如果有武器,我們就用手中的武器戰鬥;如果沒有武器,我們就用手中的石塊戰鬥……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剛剛失去了 600 萬同胞……如果巴勒斯坦的 70 萬猶太人被屠殺殆盡,那麼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裡都不再會有猶太民族,也不再會有猶太家園。”

以色列一個近乎開掛般的國家

梅厄夫人

資金用於購買武器和機械,但無法運輸,武器禁運已經生效。緊急之下,猶太人將購買的全部機器拆分成小塊零件,全部標上號碼,畫出拆解圖,然後隨機打亂,藏在普通船隻的普通貨物之間,暗渡陳倉。沒有海關能夠猜到那些零散的碎片竟是猶太人的豪賭——七萬多碎片瞞天過海,最終到達巴勒斯坦,又被重新組裝,毫無差錯。

五次中東戰爭

1948年,在一個美術廳,以色列正式宣告誕生。大廳奏響國歌《希望》,兩千年後,歷遍坎坷的猶太人終於回到了先祖的土地。

午夜,埃及空軍降臨以色列,爆炸聲傳進了正在發表演講的以色列總理的聽筒,也傳到了萬千聽眾的耳朵。約旦國王率領軍隊等候在約旦與巴勒斯坦的邊界線,只等國王的命令。幾小時後,伊拉克軍隊渡過約旦河,正式發起進攻,不久,北面的敘利亞和南面的埃及也正式進軍,長驅直入。

這場以色列立國之戰,雙方實力之懸殊,幾乎到了無法同臺競技的地步。剛剛誕生的以色列,就要面臨滅亡。

題主問,有哪些事件是屬於開掛才可能發生,但是影響歷史進程的——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獲勝,免於滅國。獲得巴勒斯坦78%的土地,相較於《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擴大40%。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軍事獲勝。佔領西奈半島,後撤軍。埃及政治上獲勝,取得蘇伊士運河控制權。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大獲全勝,獲得巴勒斯坦全境。佔領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佔領了埃及西奈半島、敘利亞戈蘭高地、控制整個耶路撒冷,並宣佈為首都。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先敗後勝。埃以達成《戴維營協議》,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1982年,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獲勝。發兵侵入黎巴嫩,進攻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以色列一個近乎開掛般的國家

以色列領土變化

相比于軍事政治上的勝利,猶太人在經濟上的外掛更加令人矚目:2016年,以色列人均GDP達3.7萬美元,近於日本;創新度世界第二,擁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以色列國內是幾乎沒有什麼資源的。

阿拉伯世界不明白,這個一窮二白,朝不慮夕的以色列,怎麼就這麼難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