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浦江县下访,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16年来,从一项点上工作到一个面上举措,再到形成一套制度体系,从浦江的破题到全省的实践再到全国范围的推广,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被实践证明是贴民心、顺民意、解民忧的德政工程,是从源头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创举。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建设浙江特色基层治理体系,12月5日,省委宣传部、省信访局、金华市委在浦江联合主办全省深化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工作理论研讨会。本报今摘要刊登与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信访工作的“浦江经验”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我们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和推广“浦江经验”,用更多持续性、长效性的制度创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是信访工作的新思路,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形式。在传统的信访话语中,“访”的主体特指权益受到侵害的民众,故而称为“上访”。从互动关系来看,上访是单向的,是民众向政府传达诉求。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下访浦江,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创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并将其看作是信访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信访工作从自下而上的、单向的信息传递,发展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有来有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扩展了信访工作的外延,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同志阐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不是信访工作的唯一形式,也不是越俎代庖,取代基层工作,而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一种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
浦江的实践推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走向系统化和制度化。16年来,浦江历任县委、县政府,沿着习近平同志的路子,以“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毅力,践行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从而使浦江的信访工作取得了极大成效,已经形成一套上下贯通的网络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体制机制,并从地方性实践走向全国。例如,浦江建立了“县级领导开门接访、乡级领导随时接访、村级干部上门走访”的接待机制;健全联席会议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推行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齐抓共管;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信访制度改革,推行“一站式”服务,打造“信访超市”等。浦江信访工作的创新实践,提升了党和政府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处理社会矛盾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信访工作的规律。信访工作不但要化解各种具体矛盾,而且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各类经验教训进行梳理提炼,形成科学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经验主义积累理性知识,从而有效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例如,在实践中,如何将“人民”这一概念在党群关系和法律关系中进行区分,是基层治理必须面对的课题。浦江严格落实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会商机制,就是一种有效应对方式。此外,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强调持续性,在确保制度运行成效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才能推进可持续发展。浦江的信访工作已经进入良性循环,极大地拉近党群、干群关系,更以信访工作为推手将其他领域的工作囊括在内,有效降低了沟通和处理成本。最后,“浦江经验”还强调了“公众参与”和“民主协商”的重要性,无论基层治理怎样创新,“让群众有话说”都要成为原则和目标。
【作者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主任】
閱讀更多 浙江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