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醫為什麼叫中醫?“中醫”的“中”字是什麼意思?

牽著螞蟻逛大街


中醫為什麼叫中醫?“中醫”的“中”字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憑藉自己的臆想來胡亂解釋“中醫”的“中”字的含義,有的解釋為“中庸”——不偏不倚,有的解釋為“中正”,等,不一而足。

實際上,“中醫”是具有官方明確定義的法定詞彙,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名詞,“中醫”指傳統中國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簡稱中醫學,是指“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醫學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

也就是說,“中醫”的“中”字的含義就是中國,“中醫”就是指中國醫學,毫無爭議。

當然,現實中,“中醫”既可以指“中醫學”,也可以指中醫醫生。

“中醫”一詞的出現

雖說,目前“中醫”就是指中國傳統醫學,但在古代的具體稱謂上卻始終沒有“中醫學”或“中醫醫生”的用法,“中醫”一詞首先被使用僅有160年的歷史,出現在西醫被引入我國後。

1857年,由英國傳教士合信編著的介紹西方醫學的《西醫略論》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中醫”一詞:“後附鋸割手足等圖,系西國習用之法,不得不載;恐中醫一時未能仿行,姑不詳論”。

很顯然,這裡的“中醫”一詞指的是中醫醫生。

這本書中,還多次出現“中國醫士”、“中土醫士”和“西國醫士”等詞彙,來指稱中醫醫生,西醫醫生。

而“中醫”被用作“中國醫學”出現在醫學著作中則首見於所謂中西醫匯通派代表性人物唐容川於1884年出版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中。在這本書卷二有一句話:“蓋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因摘靈素諸經,錄其要義,兼中西醫之說解之,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明確地將傳入的西方醫學稱為西醫,中國本土傳統醫學稱為中醫。

“中醫”第一次被官方欽定

“民國”年間,由“廢醫派”把持的民國衛生部一直致力於廢除中醫,通常將中醫稱為“舊醫”,而將西醫稱為“新醫”。

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衛生部由“廢醫派”賀誠副部長主持工作,工作的核心之一是“改造舊醫”的“醫學革命”。

按照當時的做法,“改造舊醫”實則成了“消滅舊醫”,超過90%的中醫從業者未能通過當時的考核,面臨著飯碗不保的窘境,這自然引發巨大反彈。

到1954年,這種情況被反映到最高層,頂層很快做出批示來糾正這種“錯誤”。

到1956年,賀誠主持下衛生部頒行的改造舊醫的法規被清除,中醫開始被納入國家醫療體系,包括成立中國中醫研究院,四大中醫學院,建立大量中醫醫院等。

但是,當時媒體報道,甚至官方文件中仍大量使用“舊醫”“新醫”這些詞彙。為了規範這兩種醫學的叫法,當時的國務院在1956年8月專門下發了一份通知,強調:“新醫、舊醫應改稱中醫、西醫”,“禁止媒體和國家機構再將中醫稱舊醫”。

至此,“中醫”正式被官方確立為指稱中國傳統醫學的法定專門詞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