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張愛玲
沉香被譽為“眾香之首”,非常名貴。它結於沉香樹,但並不是普通的沉香木頭。沉香的形成需要受到外部的作用,當沉香樹受到外部傷害以後,會分泌油脂治癒傷口。
如果此時傷口恰好被一種黃綠墨耳真菌感染,真菌為了自己能生存下去,就會拼命生長,這時油脂與真菌兩者融合在一起,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形成沉香。
沉香因其形成的偶然性,以及時間長,物以稀為貴,故而十分珍貴。沉香可入藥,更多的是為香。現在作為文玩,沉香以其至高的質地、清幽淡雅的香味一直影響著世人。
這麼珍貴的東西,當然不可能拿來烘烤、燃燒,只有沉香的粉末、極小的碎料,才會加工成沉香屑香塊,有雅之士用薰香爐加熱焚燒,享受其散發出來的特有香味。
1943年初春的一個上午,一個23歲的姑娘,懷揣著一份推薦信和自己的兩部中篇小說,來到上海愚園路,小心翼翼地叩響了“紫羅蘭庵”的大門,它是“鴛鴦蝴蝶派”主將、資深編輯周瘦鵑的公寓。
這個姑娘就是張愛玲。這兩部以《沉香屑》第一爐香、第二爐香命名的小說,一下子吸引住了周瘦鵑,深喜之。可以說周瘦鵑是個有慧眼的人,《第一爐香》燒得很旺,小說一經發表,就在上海引起巨大轟動,使張愛玲在文學界嶄露頭角。
一.《第一爐香》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沉香屑·第一爐香》,敘述的是上海女學生葛薇龍,為了能繼續留在香港完成學業,求助於姑母梁太太。梁太太是典型的物質主義者,想讓侄女薇龍給自己當誘餌,籠絡男人,便答應收留薇龍。
初進姑母別塾,薇龍就把自己自身於奇幻的境界之中,如同劉姥姥進到大觀園,這裡的一切對她來說是那麼的新奇,給她強烈的視角誘惑,房子是白色的,窗子是綠色的,柵欄是黃色的,地下的磚是紅的……
她覺得姑母是有能耐的人,一手挽住了時代的巨輪,在她自己的小天地裡,留住了滿清末年的淫逸空氣,關起門來把自己做成了小型慈禧太后。
薇龍的內心是嚮往的,她要把自己這盤“粉蒸肉”,做成一盤“糖醋排骨”俏皮人物。
薇龍搬進梁太太家後,面對姑母給她準備的各式各樣的衣服,開始還覺得跟買進一個人沒有分別,有些不妥。一個鄉下姑娘,終沒能抵得住這樣的誘惑:
毛織品,毛茸茸的像富於挑拔性的爵士舞;厚沉沉的絲絨,像憂鬱的古典化的歌劇主題曲;柔滑的軟緞,像《藍色的多瑙河》,涼陰陰地匝著人,流遍了全身;氣急吁吁的倫巴舞曲,讓她想起壁櫥裡那條紫色電光綢的長裙子,跳倫巴時,發出的沙沙聲。
想到這裡,便細聲對樓下的一切說道:“看看也好!”,她把毯子拉上來,蒙了頭,重新悄悄說“看看也好!”便微笑著入睡。
劉姥姥幾進大觀園,也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鄉下老婆子,每次都能回到自己的家,用心去經營自己的家,最後還成了巧姐兒的恩人。
可是,薇龍在衣櫥裡一混就混了兩三個月,整日的聲色犬馬生活使薇龍漸漸上癮,迷失了自己。
她要離開這裡,只能找一個闊人,嫁了他。一個有錢的,同時又合意的丈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薇龍不願意像梁太太一樣,成為一個徹底的物質主義者,她對愛情還懷有幻想。可是在與喬琪的幾番掙扎過後,她對愛認了輸。
為了心中的那點兒慾望,在梁太太的設計下,薇龍嫁給花花公子喬琪,心甘情願地成為喬琪和梁太太謀取錢財和男人的工具。
她的未來,不能想,想起來只有無邊的恐怖。她沒有天長地久的計劃,只有在這眼前的瑣碎的小東西里,她的畏縮不安的心,能夠得到暫時的休息。
張愛玲用無情的筆調,平靜而鋒利地、真實而殘酷地譜出了葛薇龍人生的悲歌。
二.誰是“沉香屑”
《沉香屑》講的是戰時香港的紙醉金迷,而香港的得名恰恰緣於沉香。
廣東地區自古種植一種莞香樹,亦名土沉香。沉香採摘後製成香塊,通過香港各碼頭,運往內陸和東南亞。當年港口船隻絡繹不絕,香氣繚繞,而“香港”之名源於此。
張愛玲的小說處女作,竟以《沉香屑》為題,自有其深意。開篇,張愛玲直接點出沉香屑。
請您尋出家傳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您這一爐沉香屑點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極普通的上海女孩子葛薇龍的故事。所以,我們所點的沉香屑,就是葛薇龍這塊“沉香屑”了。
一個單純的女學生,自踏進姑母梁太太的別塾起,就如同沉香屑放進了薰香爐,唯一的命運就是任由他人燃燒自己,別無其他出路了。
張愛玲一直在理智而清醒地把薇龍推到人性的決裂口,然後步入深淵。薇龍的墜落,並不是姑母所逼,薇龍是不知不覺的、清醒著的、明明白白心甘情願地一步步走進去的,是她自己的選擇。
這是薇龍個人的悲哀,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是時代的悲哀,大環境下,誰也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張愛玲用自己的筆書寫了一個時代下的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
張愛玲又何嘗不是那塊“沉香屑”呢?
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清政府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她如同沉香一樣名貴不可多得。
但是她的童年是不快樂的,家道中落,父母離婚,父親一度揚言要殺死她,她逃出父親家去母親那裡。
母親並不是很歡迎她的到來,張愛玲只享受到短暫的溫情,她的母親就去了英國。母親願意承擔她的學費,卻不願帶她在身邊。
張愛玲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太平洋戰爭,只得到香港大學就讀,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只得回到上海來。
沉香的香氣之所以是眾香之首,不是因為其濃郁,而是因為味道的多樣性、層次感、爆發力和持香時間。
生活一路裹挾著她前進,即使是一塊“沉香屑”,相比於普通香料,它也是名貴的。她用盡自己的全力拼命做自己,散發出自己特有的一縷香味。
張愛玲的曲折經歷,使她的性格里聚集著各種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
張愛玲的作品裡缺少一些積極的意義,連傅雷都曾批評過她,但這不代表她的作品不優秀,她讓文字有了真正的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她在《沉香屑》裡,是那麼真實,那麼的誠實,直抒自己的人生觀、戀愛觀、婚姻觀。
三.葛薇龍身上映射出了張愛玲的愛情
作為張愛玲的小說處女作,裡面有她自己的愛情觀:如果你想得到點什麼美好,就一定要付出代價。有時候,你得拿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然而,即便你最終得到了,會發現一切也毫無意義。
當愛情來臨,當然也是快樂的。但是,這種快樂是要付出的,也要學習去接受失望、傷痛和離別。從此,人生不再純粹。
能讓葛薇龍死心踏地留在香港的,除了物質上的享樂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貪愛。
葛薇龍愛上了風流成性的浪蕩少爺,努力賺錢供他花。他對她說了許多溫柔的話,但是他始終沒吐過一個字說他愛她。她只不過是喬琪嘴邊曇花一現的花兒,立時就謝了,又能怎樣?
葛薇龍對喬琪說道:“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這份愛情,像極了一年後發生在張愛玲自己身上的愛情,一份低到塵埃裡也要開出花兒的愛情。
面對渣男胡蘭成的亂情,她一忍再忍,拼命寫稿掙錢供他花,最後分手時還把自己的稿費寄給了胡蘭成。
人們都不明白張愛玲為何會愛上有家室又大她那麼多的胡蘭成,其實在文字裡就能尋到蛛絲馬跡。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
葛薇龍想給自己找條後路,選擇了花花公子喬琪。張愛玲在戀愛的季節,遇到了胡蘭成。
喬琪不保證給薇龍愛情,但可以讓她快樂。薇龍貪戀喬琪的這份快樂。
胡蘭成不保證愛張愛玲,但胡蘭成理解張愛玲的作品,他們有共同語言,他們聊藝術文學,聊人生哲學,冒似珠聯璧合。張愛玲貪戀胡蘭成的這份懂得。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故事的結尾並沒有交代葛薇龍的結局,故事在葛薇龍與喬琪兩人在大年三十晚上,到灣仔看熱鬧處戛然而止。
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這裡結束……薇龍的一爐香,也就快燒完了。焚燒過的沉香屑,什麼也不是了。
然而,張愛玲自己把故事演完。離開胡蘭成的張愛玲,逐漸枯萎,度過了她創作的高峰期,以後也很少有作品問世。最後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孤獨終老,從此再不見胡蘭成。
張愛玲用自己對人生的切身體驗與獨特感悟,去書寫她的文字,正因如此,才使她的作品,在她去世多年,仍能暢銷不衰。
《沉香屑》,或許是對那些逢行:“寧願在寶馬車上哭泣,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的姑娘們的一次警醒,想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必須付出代價,沒有捷徑可走。
女人想要通過愛情、通過婚姻來救贖自己是不可能的。許下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也只是一句誓言而已。
若愛,請深愛!若深愛,請選對人!
閱讀更多 紫荷悅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