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课效果好有的孩子听课效果一般,甚至没有效果?

芳芳老师讲绘本


每个学生因人而异所以听课效果也会各有不同,那么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听课习惯有关。

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入学就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引导下养成了良好的听课习惯,坐姿端正,听课时能够调动起耳朵眼睛脑袋等各个器官,能够做到充分听充分想充分去理解,而有些同学听课习惯不好,一边听一边分心或者一边听一边遗忘,这样就会使他们的听课效果不好。

2.与先前知识储备有关。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单元之间每一个年级之间的知识都是有相应联系的,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有的同学之前的基础没有打好,知识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本阶段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从而在知识迁移方面会大打折扣,相同的知识,有的同学基础好,知识储备多,能够很快地跟以前所学的知识发生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听课效果肯定比较好。

3.相应的知识背景了解的少。

知识背景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学习Christmas圣诞节时,有些孩子可能之前就了解圣诞节的日期,习俗等相关知识,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一些,而有的同学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了解,初次接触,理解起来就会难度增加,相应地会影响听课效果。

4.兴趣的不同。

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无所谓的样子,那么听起课来自然不用心,有的孩子喜欢学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那么会积极主动去把握老师讲的知识点,并去消化,这样的效果必定非常好。

5.与老师的授课风格和授课方式有关。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老师的授课方式个授课风格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孩子可能比较喜欢老师的讲课,那么他们会更积极的呼应老师,从而听课效果会更好,有的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授课,可能就不愿意听,或者用应付的态度去听,效果自然不会好。

6.与家长的要求有关。

有的家庭家教很严,要求孩子考试达到什么目标,必须取得一定的成绩,孩子会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所以会认真听,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不上心,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孩子本身就自制性差,没有一定的压力更不愿意投入多少努力。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们了解到听课效果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尽管有些孩子听课效果不好甚至没有效果,那么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善的。

这个改善的过程需要调动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知识之间的迁移,另外老师要多关注一下这些基础弱的学生,在他们听课分心开小差时给予一个眼神或是一两句话的提醒,多鼓励引导他们,并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做好相应地配合,孩子们习惯的培养需要督促,兴趣的发展需要激励,学习的持久需要监督,困难的解决需要帮助,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不要抱怨,用一份爱心耐心恒心让孩子变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七七师说


看到这个问题,我马上想到了我儿子。他在念初一时,数学成绩很好。但是上了初二就坏了,从那时至今,数学成绩一直勉强及格。

我问他为什么会变差?他说,初一的那个老师讲课很有趣,上他的课从不迷茫。初二换了这个老师,说话声音一会儿低,一会儿高,一惊一乍的,非常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见,老师的讲课方式,能适应,且喜欢的学生,效果会很好。不能适应,不喜欢,效果就不好。

抛开老师的因素,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听课的效率。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前面的知识都没有弄通,怎么能较好地接受新的知识?课堂知识都是循序渐进的,前面的没学好,后面的就学不进。反之,成绩好的同学,一点就通,一通百通。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普通学生难以望其项背。

还有一点就是注意力和灵活动脑。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效果肯定差。注意力集中了,但不善于用脑,效果就不会特别好。怎么才能算脑筋灵活呢?就拿记课堂笔记来说,有人中规中矩,记得详细整洁。有人寥寥数语,或者几个符号,就把一节课的内容概括进去了。以后一翻笔记,就会想起整堂课的内容。他有抓重点的能力,和化繁为简的能力,听起课来很轻松,效率自然就高。


客座评论员


看了很多答案,说一下我的拙见。

听课效果一般难道仅仅是注意力的问题吗?

六年前,我在上高中时,曾经尝试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全神贯注,老师说的任何一点信息都不落下,结果下课之后感觉很累,回想整节课的知识也几乎是空白的。可见,听课效果不只和注意力有关。

预习

老师的每节课几乎都有新的知识点,当你对它一无所知时,如果老师突然提到,那你可能还要几分钟去想这到底是什么。而这时,进度就跟不上了,可能接下来的课堂你总是慢半拍,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每节课之前一定要先预习。

例如语文课,课前只预习生字词是远远不够的,可以根据课后题或者辅导书,找出本节课重点是什么。比如,某首诗中,第二句经常作为题目出现,那么第二句可能是这首诗的重点,在听课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

合理安排时间

正如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整节课都全神贯注肯定不可以,反而会拖慢课堂效率。因为这样精神太集中,但是头脑没法把所有东西都记下来,所以,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了。

而孩子要做的,就是结合预习的时候选出的重点,在老师讲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更加认真的听,这样,能够把最多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如果孩子怕重难点找的不对,没关系。每个老师在讲到重难点的时候一定会提醒孩子们认真听,这时候更集中精力就可以。

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讲到重点就会和孩子们说:“接下来大家要竖起耳朵听了,下面的这个知识点很重要。”有的老师也会用敲黑板的方式引导孩子注意,效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课上合理安排时间,在讲重点的时候集中精力。但这并不是说其他时候就可以走神了,人的头脑容不下课堂的每一句话,其他的时候在集中精力的同时,可以让自己不那么紧张,放松一下头脑。

及时复现

下课后在课间用三分钟看一下上节课的笔记和重点,在晚上写作业做题的时候再看一下,这样基本上当天的重点就可以记得差不多了。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如果没有,第二天看笔记的时候仿佛就像在看“天书”。

相比作业、复习、补习等,课堂真的是最应该利用也是最有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做好预习,抓好重点,及时巩固,一定能使课堂效率变得更高!


教书匠木石


有的孩子听课效果好,有的孩子听课效果一般甚至于没有效果。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听课方法不同。

我们做老师的会经常说到,某某学生听课方法非常好,基本上在课堂上就可以把老师讲解的内容掌握的差不多了。课下再做一些巩固,就可以完全掌握住这一节课的内容。

我们也会经常对一些听课效果不太好的学生说,注意改正一下听课方法。

所谓的听课方法也就是这么几点。

1.充分做好了课前预习;

2.精神要集中,在课堂上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听课中去;

3.学会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点,一节课45分钟,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点也就那么一点儿,听课过程及时把握住了老师讲解的知识,,这一节课也就没有太多的内容了;

4.及时做好笔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及时记录下老师讲课的知识点,利用记忆周期规律,及时复习。

5.积极地完成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能及时找出听课时自己的漏洞,分析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后听课时会更有针对性。

二.理解能力不同。

不可否认,学生的智力情况并不一样,甚至于有比较大的差距。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很强,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要迟钝一些。这样听课效果会有明显的差距。

三.知识基础不同。

每一节课的内容与以前的知识基础都会有密切的联系。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在听新授课时,能及时充分地调取以前的积累的知识,与新学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

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旧知识不扎实,新知识又好像悬在半空中一样,上不接下不够,很难会有好的听课效果。

四.自我控制能力不同。

学生的自控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在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规定的作息制度。

自控能力好的学生该休息的时候安心休息,该娱乐的时候尽情娱乐,这样该学习的时候就有了静心学习精神状态。而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往往是该休息了,精神十足,晚上睡不好觉,该上课了,才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上课的时候难免为哈欠连天。这样的上课效果不想也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


办公自动化E课堂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课堂的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效率高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反之,就算是课外再多的辅导和培训班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关键。

对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是从小就要进行的。首先,从婴幼时期开始,但凡孩子们在专心致志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都不要轻易去打断,他们这是培养注意力的第一步。有些家长很喜欢在孩子们动手做事的时候,不断地给予他们所谓的“指导”,或是让他们吃点心、加衣服、擦擦手之类的。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打断孩子们的思维,并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孩子。其次,家长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孩子们学习,比如孩子们在专心地作画或者看一本书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看电视,听音乐或者大声的谈话。第三,家长对孩子注意力的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时长是逐步加长的。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可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做五分钟的事情,然后把时间延长到10分钟、15分钟,以此类推,这样孩子的注意力的市场就逐渐加长了。第四,让孩子养成注意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不要随意地插嘴或者打断别人的话,并且当你在和孩子谈话完之后,要问一问他们刚才妈妈都说了什么,这既是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又是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五,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应该给他们准备简单实用的文具,不要太多花里胡哨的图案和功能,这样会分散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每次做作业之前也应该先清空书桌,这都是培养注意力的好办法。

理解能力对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可以经常的吩咐,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从他们接受指令的训练中,就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且把这个指令复杂化,比如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你可以吩咐帮爸爸妈妈把什么东西拿过来,把什么东西放回去。再到后来,你就可以告诉他们,在某个房间的某个柜子的某一层或者某一个抽屉,去拿一个什么东西;或者让他们一次性地做好几件的事情,比如先把书放回桌子,再去客厅关好灯,最后再帮妈妈拿一条毛巾...诸如此类。在听故事的时候,也可以在听故事结束之后,问孩子们两三个小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家长在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多陪孩子们聊聊天,在和孩子们交谈的过程中,既增进了亲子感情,也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开始,家长就要注意观察,他们是不是能够清楚准确地传达老师在学校交代的事情?这也是判定孩子们在课堂上有没有认真听讲的一个标准。总之,孩子的理解力和注意力,这是要从小培养的,对他们入学以后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爸爸妈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听课效率高的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一见钟情蓝忘机


个人认为,自控力好的孩子学习很自觉,自控力差的孩子则需要家长进行引导。

那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到底该如何进行引导?

第一,建议亲子共同制定一个居家学习的方案。\r

北京市特级校长白老师说:“疫情把大家困在了家里,打乱了往日的工作生活规律,但却给了我们平时求之不得的陪伴孩子的大块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共同制定一个居家学习生活的方案,把一日生活、学习安排与学校的课表一样,变成一张作息时间表:几时起床、几时学习做作业、几时锻炼身体、几时娱乐游戏、几时做家务。\r当然了,咱们浙江的大部分学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居家学习计划表”,家长可以督促孩子严格执行。\r请注意,这里白校长特别提醒大家,这个时间表是全家人的,不能只对孩子,需要全家人共同遵守。家长的行动要与孩子同步,比如孩子读书写作业时,家长也要做一些读写之类的事情,可以读读孩子读的书,特别是学校规定学生的必读书目,建议家长读一读,抽空与孩子分享一下读书心得。\r

第二,在家也要帮孩子找回集体归属感。\r诶,不少孩子在家里坐不住,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家里的环境比较放松、休闲,少了同学朋友的互相监督,就容易懒懒散散的。\r北京市特级校长孙老师就提醒家长,在家里也要帮孩子找一找集体的归属感。\r比如说,把孩子要好的同班同学,拉到一个微信群里,时不时同步一下学习进度,这样可以让孩子有紧迫感;再比如说,可以把孩子在家里参与的活动情况发到班级群里,让老师和同学点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班级还在,老师还在,而且时时都在,让孩子有集体归属感。这样做,容易帮孩子巩固班级的概念,找回课堂学习的感觉。\r

第三,谨防亲子关系崩盘。\r这段时间,孩子和家长有漫长的相处时间,容易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有时候,你眼里多动、不听话、不认真的孩子,可能并没有那么糟糕,仅仅是因为你高度关注自己地孩子,不由自主地戴上了“有色眼镜”,横竖看孩子都不顺眼。\r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市特级校长曹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她说:“建议家长主动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孩子上网课时,不要盯在旁边。这份距离能帮助家庭保持母慈子孝的亲子氛围,给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有研究表明,在提高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作用远远大于父母对孩子的“监管”作用。\r


杭州童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所需要回答的信息量还是比较的。下面我就逐一回答或阐述吧。

一是一般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并不是适合其所有听课的学生。比如有的老师授课方式僵化,只懂得照本宣科一味的灌输式教学,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对该老师的授课感到厌倦。这样就是听一天也是没有效果的。

二是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可能导致听课效果的下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孩子座位旁的学伴。如果旁边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搞东搞西势必会分散他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影响他人的听课效果。

三是就是孩子根本对该科目不感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对数字感兴趣,当然他必然会对数学这么这门课感兴趣,听起该课来会特别认真,自然效果就好。有的孩子对文学比较感兴趣,当然他就会对语文等相关的科目感兴趣,其听课效果也会自然的好。因此听课效果的好还与孩子对该门学科的喜好也有重要的关联因素。

四是心安静不下来,听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类孩子多半会有多动症的症状,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不要认为是孩子活泼的体现,要及时就医不然后果就比较严重。像这样多动的孩子上课自然精力集中不起来,当然听课效果不好。最重要的会影响临座的同学。

五是老师的仪表和语言和态度会对孩子听课造成不良影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比如我们当年当学生上课时,都喜欢颜值高着装干净整洁,声音温柔动听 态度和蔼的老师,只要自己喜欢的老师上课,必定会听的全神贯注,而对那些形象邋遢,说话像狮吼并且动不动就对学生训斥的老师,打心里就比较厌烦。如果听这样的老师上课,效果不好那是必然的。

当然影响孩子听课效果的还有许多,也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帮助那些提高听课效果的孩子。

不知我的回答能否文以对题,帮到问这一问题的朋友。


网视达州


我是一名教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接受能力好的,对自己要求高的同学听课的效果很明显,有时提一个问题轻而易举的就能打出来,而大多数的同学并没那么理想。叶圣陶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学习效率低是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有的父母选择帮助孩子提高效率,而有的父母却选择认为孩子态度甚至智力有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学习效率低的呢?

1、注意力不集中

有关专家的调研显示:75%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佳的情况。学习做事经常走神、东张西望,是缺乏注意力的孩子的通病,而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做事效率。

有一学生升入小学后,期中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通过老师的反馈得知,学生上课时总爱走神,教室里一有动静她就东张西望,回答老师问题时,她常常答非所问,或者愣在当场不知所云。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报告显示:5~6岁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10~15分钟,7~10岁孩子的注意力能维持15~20分钟……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会逐渐延长,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爱走神的现象不闻不问。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家里,父母要收起那些容易使孩子走神的物品,在孩子学习期间尽量减少与之无关的刺激。

其次,引导孩子带着任务去学习,如果孩子在学习时没有任务,他就会有一种盲目感,自然就很容易走神。

最后,父母可以教孩子使用“自我暗示法”来克服走神的问题。比如孩子可以运用语言方式来提醒自己,当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就在心里默念:别走神、注意听、专心做等;也可以把这些话写在小卡片上,把小卡片放在显眼的地方,如铅笔盒、课本、书桌等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只要一发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时就马上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悬梁刺股”。

2、孩子做事情没有条理性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在自家孩子身上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候孩子做起事情来完全像只无头苍蝇,虽然忙忙碌碌地飞个不停,但是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出口。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孩子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总想着胡子、眉毛一起抓,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什么也做不好。

其实,对孩子而言,做事无条理的毛病普遍存在,他们从来不关心自己的时间怎么分配才最高效,不去整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上学忘记带课本,放学忘记带作业,丢三落四不说,还没有时间感。

那么这种做事缺乏条理的坏习惯能否得到彻底纠正呢?

其实是可以的,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无条理,跟家庭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和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的这种坏习惯是可以改正过来的。

比如,需要教孩子学会统筹安排,事先安排: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做好规划,这样每一步都可以有的放矢,可以有效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其次,需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每件事都要规定完成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起学习热情和动力,高效达成目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张弛有度”的管教,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峰158513373


有一个专业名称:学习能力,概括的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空间知觉能力以及感觉统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会在听、说、读、写、计算、阅读、推理方面表现出与其年龄段相符合的学习效率。

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成绩相对差一些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些特征:

1.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注意力稳定时间短;

2.视听觉分辨能力差、写作业容易出错、考试粗心;

3.思维反应慢、记忆能力不强、思维理解能力不佳;

有的孩子听觉分辨率、听觉记忆力、听觉理解力强,一听就会,但可能视觉能力弱一些,自学能力弱一些;有些孩子视觉分辨力、视觉记忆力、视觉理解力强,一看就会,但你不让他看,只是听,他可能就学的慢了,当然有些孩子视觉能力、听觉能力都很强,那基本就是学霸了。

正因为,每一个孩子的遗传基因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导致学习能力不同,最终导致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讲课,每一个孩子接受的信息是不同的,也就是听课效果是不同的。


中学电教日志


听课效果是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听课效果好,则可以大大提高写作业、复习巩固的效率,也能留出更多时间用于预习新课内容,进一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有更多的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时间,这就形成了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也是很多学霸分享的学习经验。因此,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如何提高孩子听课效果”问题,那么,影响孩子听课效果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父母又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听课效率呢?

孩子听课效果不好的原因

时间分配不合理

有些孩子了解认真听课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上课时间,把主要的课堂时间用于记录课堂笔记,而忽略了老师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讲解。虽然课堂笔记记得很工整、很全面,却错失了上课的重要内容,即便下课后复习笔记也远不如直接听老师讲课的效果好,而且还有可能根本看不懂笔记,或者一知半解,听课效果当然就很差。

课间休息不到位

每堂课之间都安排了一定的课间休息时间,目的是为下节课作好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特别活泼,利用课间时间拼命地疯玩,到下节课时,要么体力消耗过大,要么精神过于亢奋,根本无法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有的学生忙于写作业,没有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放松,从而导致下节课的听课效果下降。

课前预习不到位

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孩子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并找到听课的重点,提高听课效率。有的孩子不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根本不预习新课内容,即便老师布置了预习要求,也是敷衍了事;有的孩子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却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课前预习,只是简单地翻一下书,背一下概念,无法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听课效果。

课后复习不到位

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孩子没有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则在听课学习新知识点时,无法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或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或者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无法好好学习新知识点,听课效果当然比较差。

如何提高孩子的听课效果

认真预复习

课前预习不是简单的翻看教材,最好能结合教辅资料找到重要知识点,预习理科科目要结合教材上的例题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并做一些同步练习加以巩固;预习文科科目要对字词句进行逐字逐句的理解,反复阅读课文,直到能熟悉内容并顺畅地朗读。

课后复习包括写作业、整理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等内容,最好按照先复习课堂笔记后写作业的顺序完成作业,这样不仅能提高写作业效率,还能有效复习当天的上课内容,写完作业把当天的错题、难题都整理到错题本,这些都是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反复地复习巩固。

有效记笔记

记课堂笔记与听课往往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以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笔记本上只要记下重要内容就可以了,也不必过于关注笔迹是否工整,可以先记在草稿本上,下课后及时整理到笔记本上,如果有些笔记内容记不得了,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补齐笔记。所以,笔记没记好关系不大,可以在课后进行整理,而老师的讲课内容却不可错过,这些讲解有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课间合理休息

课间休息主要用于放松一下大脑、眼睛、活动一下筋骨、喝点水、上个厕所,并为下节课准备好学习资料,只有在课间时间进行合理地休息,才能以最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听课效果。

结语

父母必须关注孩子的听课效果,只有认真分析孩子听课效果差的原因,才能找到提高听课效果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