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我不想成為一個榜樣,只想成為一個女孩。--lara

前言:

《女孩》在2018年夏納電影節一鳴驚人,拿到戛納影展中“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表演和金攝影機最佳處女作兩項大獎。

這是盧卡斯·德霍特的第一部處女作,他對這個題材駕輕就熟,舞蹈戲拍得行雲流水、充滿美感,讓人覺得這不是一部處女作該有的沉澱。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影片講述了15歲的變性舞蹈演員lara初入舞蹈學院,要面對的不僅跳芭蕾帶來的各種疼痛和傷痕,還要面對一場性別對換的蛻變。

這部電影的主線很簡單,圍繞著lara兩個夢想去寫。一是想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二是想做一名真正的女孩。本文將從家庭和所處環境來說說跨性別者當下的處境。為了方便閱讀,下文把“他”寫成“她”。

家庭:父親對於lara的愛是包容,而大多數的跨性別者不被理解。

lara很幸運,十五歲那年想做的那兩件事,都有個開明的父親一直在鼓勵她改變自己。陪著她一次次去醫院做檢查,也可以說笑的聊愛情。在lara失落的時候鼓勵她,你已經是很多人的榜樣。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能從電影看出,這個家庭的氛圍很好。兩父女的相處模式很像是朋友,她不跟父親藏著掖著,願意去分享,而父親也願意傾聽並鼓勵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lara的性格很好,懂事樂觀。在醫生面前也能大膽說出自己想要做手術的想法。

我們都清楚,在中國的價值觀和輿論環境下,是很難擁有這種理解。很多人發現自己有性別認同障礙時卻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會因為生理和心理上的難受去傷害自己。

因為父親的支持更加篤定學芭蕾的信念。

有句話說:家人永遠是最強的後盾。如果這個後盾都沒有立起來,他們怎麼去應付外面的輿論和攻擊。

所處環境:跨性別者的生活處處是挑戰,想做自己都需要努力

  • 男兒身,女兒夢

由於她是男兒身,沒有辦法穿女性的舞蹈鞋,也沒有女性的輕盈的姿態。看著其他十二歲就開始穿芭蕾鞋的同學,她的年紀無疑也是一種挑戰。

她每天起早貪黑的練舞,舞蹈室常常只剩下她和老師兩個人。練到腳尖流血破皮也不肯休息,練到摔倒再地也不可放棄。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為了跟其她的女舞者一樣,每次跳舞前都要拿膠布裹著下體,練舞完又一個人悄悄去廁所忍住疼痛撕掉。

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

跨性別者想要做好一件事都需要加倍的努力。

  • 越來越明顯的男兒身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男性的身體特徵越來越明顯。她吃著雌性激素壓著身體的變化,做著荷爾蒙治療。一次又一次地照鏡子,想看到自己的身體能有變化,可是變化很小。

她是班裡唯一一個練完舞而不想洗澡的女孩,因為她沒辦法跟大家一起直視彼此的身體。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 面對愛情,她是自卑的。

lara喜歡了鄰家的男孩,到更近一步關係時沒辦法接著下去,只能尷尬的逃離現場。回到家後,她開始討厭自己的身體。想加大雌性激素,完成手術,儘早成為真正女孩。可是因為長期用膠布裹著下體,導致發炎,她暫時不能做手術了。在電影的最後,她撥打求教電話後,拿出剪刀想成全自己。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 別人的好奇心

在一次生日聚會上,那個生日的同學提出了讓lara很為難的要求:想看看她的下體,因為沒見過。lara不情願,同學仍然在強迫她。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抖音的一個網紅abbily,視頻裡的她身材好跳舞佳,吸引了一大批的粉絲。可誰也沒有想到她是一個新疆大男孩。有人知道她是男性後在網上扒她的資料,在評論裡讓她穿男裝,或者去攻擊她。

一般情況下,人對於陌生的事物,都有好奇、畏懼和“排擠”的心理,這使得對跨性別者產生恐懼心理。這些都源於對跨性別者這個群體的不瞭解,所以對跨性別者有偏見和攻擊。

“你跟我們不一樣,你是怪物。”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很正常。但是沒必要去傷害他們來獲取你的快感。

雖然說,lara有一個很好的家庭,讓她能樂觀長大。但外面的環境是她不能控制的,她沒有辦法控制別的同學對她的好奇。儘管lara在同學面前儘量迎合,想融入這個環境。但身體上的差異,讓她沒有辦法像其她女孩一樣享受自信,也沒有辦法去勇敢追求愛情。

不知道現在歐洲對於跨性別者已經可以這麼寬容,還是導演沒有過多的把不好的那一面展現給我們。lara的生活環境下,愛與包容佔據一大部分,很少有被欺凌的情況出現。

其他國家的跨性別者,就沒有那麼好的“待遇”了...

可以不接受,但是別傷害

據201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整個亞太地區有0.3%的成年人口是跨性別者。

總數在900萬到950萬之間,發現美國跨性別者的經濟環境遠不如一般人。29%生活貧困,大約是美國整體貧窮率(14%)的兩倍。跨性別者的失業率達15%,比美國失業率(5%)高出3倍。其中中東裔和美洲原住民跨性別者失業率最高。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只有16%的跨性別者擁有自己的房子,一般美國人擁有房屋的比例則高達63%。30%的跨性別者曾經無家可歸,其中的26%害怕因為身為跨性別者遭到虐待,不敢住進收容所。住過收容所的跨性別者有70%表示,因為自己跨性別者的身份,在居住期間遭受虐待。

而在中國大陸,認為自己生錯了身體,想要變成另一性別的人數至少有400萬。他們被同齡人排斥、孤立,在社會上遭受歧視,找不到工作,甚至還遭到家庭暴力。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曾經嘗試過結束生命。

為什麼他們會有生錯性別的想法?大多數因為先天性,任何一個與性別發育有關的生理因素出了問題,或者後期的生活環境發生改變,就有了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本質上就是跟自己的一場抗爭,心理一面,生理一面。如果這兩面失去了平衡,都會很痛苦。

你可以選擇不接受他們,但要給於他們最起碼的尊重。

說到跨性別者,我第一個想到金星。在1995年,28歲的他決定做變性手術,成為了大陸首位變性人。儘管她做手術後遭遇了可能跳不了舞的風險,但是她強大的意志力使得她重新站上舞臺,成為了舞臺最耀眼的那顆星。

《女孩》在身體與衝突下,我看到愛與勇氣

對於變性,她從不遮遮掩掩。著名導演張元曾為她拍了記錄片《金星小姐》,裡面有她接受變性手術前後心理細節和一些手術場景。金星曾表示,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不會後悔。如果有人拿變性的事去說她,她會大大方方懟回去。

跨性別者想要做自己都是要經歷切膚之痛,痛完以後是不是就能像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無人能知。

不過嘗試了,或許能對得起自己的內心。那份對自我的肯定能讓自己在滿是荊棘的路上有勇氣走下去。

結語:

看完電影,你會體味到整部影片瀰漫著一種疼痛感,那種疼痛感讓我們知道那些跨性別者原來心理是這麼痛苦。這個電影其實是真人真事改編,2009年,導演在比利時的報紙上看到了變性芭蕾舞者Nora Monsecour的故事。那時候導演還是18歲,也正經歷著自己的身份認同危機。而Nora的故事激勵了他勇敢的做自己。

十年後,終於把這個故事搬上了大熒幕,拍成了電影。

讓我們知道其實她們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有趣的靈魂去錯了地方,她們反而要面對更加艱難和辛苦的生活。

人和人之間沒有什麼不同,應該同等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