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莆田這座古石橋太重要了,你知道嗎


莆田這座古石橋太重要了,你知道嗎

圖為歷經滄桑的南門橋。


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木蘭溪浩蕩入海,在仙遊城關一水穿城,賦予兩岸居民“依水而居,傍水而眠”的生態美景。

“一城一橋”,仙遊城關首座連接木蘭溪南北兩岸的南門橋在870多年前一出世,就打通了仙遊城關南北兩岸交通。歲月荏苒,仙港大橋、玉田大橋、城關大橋、蘭溪大橋等8座大橋,記錄著城市的成長,但仙遊人對南門橋總是念念不忘。因為這座俗稱“宋橋”的悠悠古石橋留下了令人動容的歲月痕跡,蘊含的城市記憶鐫刻著深遠厚重的歷史,也承載著仙遊人對未來的良好願景。

歷經滄桑的南門橋橫跨木蘭溪寬闊水面、處於交通要道上。在築夢前行的新時代,它依然挺立臥波,雄姿可鑑,雖已失去縣城中心往南的放射性道路功能,但仍日夜迎送四方行人,一任橋下溪水“嘩嘩”流,欣喜目睹倒映溪面的流光溢彩和蒸蒸日上的新城活力!

據史載,699年置縣的仙遊,因木蘭溪上游城關地段溪面闊,水流急,潭多又深,加之財力制約,至北宋時,山環水繞的城關不但有城無牆,且仍未有石橋將水面寬闊的南北岸溝通,民眾全靠渡船過溪。南宋紹興八年,時任廣東肇慶府太守的陳可大解甲後倡建,其兄陳可行、陳可久積極響應,慷慨捐獻巨資,花兩年時間方才建成,又名昇仙橋、仙谿橋。

南門橋位於虎嘯潭之上,全長171米,橋高12.6米,橋面寬4米;溪正中的橋墩兩側上各砌有突出橋面的兩個半圓形露臺,均可供四五人憑欄觀賞河上風光。橋頭立著兩尊披甲戴盔手執長劍的“橋頭將軍”雕像。為防止洪水沖刷,橋下水底都鋪長松巨石為中流砥柱,18個橋墩船形的分水尖可分水破冰來保護橋墩,橋墩之間全用幾十噸重的巨石鋪架成橋樑,兩邊溪岸用大松木和大石條鋪墊。據說,當時那一條條的巨石是從南門外數里遠的山石窩裡艱難地開鑿,再靠人力畜力運到虎嘯潭,並架到12多米高的橋墩上,足見古人的勤勞和智慧。

在慈善熱潮長盛不衰的仙遊,書院授學綿延不絕,人才輩出,因而南門橋更是和富有傳奇軼事的名人雅客緊緊連接在一起。“誰造南橋渡,常懸半天虹。往來無病涉,童叟頌豐功。”明御史林蘭友曾作詩如是讚頌。

“一橋飛架南北”,木蘭溪天塹變通途。歷經宋、元、明、清直至上世紀70年代初,唯一聯通縣城南北的南門橋成了仙遊縣城與外界交通的最重要通道。雖曾遭洪水損毀10多次,但當地愛橋護橋的民眾皆群起奮力修復重建。1973年,屬鋼筋水泥混合式石拱橋結構的城關大橋一建成,緩解了進出城交通擁擠的壓力,南門橋這才改為人行橋,並在1980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縣裡又撥款修繕除害,讓過往市民放心出行,成為木蘭溪上亮麗的古建景觀。

站在南門橋上,可觀賞四方景緻,每當夕陽西下,居民三五成群相約橋下散步休閒、談天說地。橋上涼風習習,放眼望去,城關大橋、仙遊大橋、仙港大橋等依次排列,橋面華燈閃爍、水面波光瀲灩,橋畔的蘭溪公園裡燈火絢爛,遊人如織。橋兩頭的周邊出現了一批新式商住樓、防洪景觀公園,城區霓虹燈交織閃爍,演繹出童話般夢幻多彩的夜景。

夜幕下,站在距南門橋約200米遠的城關大橋上,可覽碧水藍天,看著倒映在虎嘯潭中的南橋倩影及橋墩間奔湧的清澈激流,體味到清代舉人程遠《南橋觀漲》詩中“頓擊洪濤跨半空,空中一十八垂虹”的唯美意境。特別是南門橋與其北橋頭相距不足百米、唐代始建的五帝廟不離不棄地守望相依共存,展示出獨具神韻的古建之光,成為依然完整保存的兩個古城人文名片。

古橋與古城同呼吸共命運。古城日新月異,溝通空間、貫通時間的南門橋靜靜佇立著,但它一端牽著過往,一端跨向未來。柳坑古街和紫檀新街,如同《清明上河圖》上所繪的汴京橋市,至今興盛不衰,橋頭的茶肆、小吃店、車行、紅木展廳等商店林立,讓坊間市井享受著古橋邊的悠閒時光,過著閒適安逸的小城慢生活。(湄洲日報 陳國孟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