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入門中醫,這些就夠了!中醫基礎理論教材重點知識彙總(1)


緒論

1. 中醫學理論體系確立:戰國至秦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問世。

2. 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寒涼派);張從正(攻邪派);李杲、李東坦(補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陰派)

3. 中醫學理論體系主要特點是: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4. 整體觀念:主要體現於:人體自身的整體性,人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5.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認識疾病和處理疾病的基本原則;

6. 病、證、症的基本概念:

l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氣作用於人體,人體正氣與之抗爭而引起的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生理機能失常或心理活動障礙的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

l 證,即證侯,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

l 症,即症狀和體徵是病和證的基本要素。病的重點是全過程,而證的重點在現階段。

四診—>病因、病位、病性、病勢;

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

1.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學說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2. 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的認識(藏象 精氣血津液神 經絡 體質學說)

3. 中醫學對疾病及其防治的認識(病因 發病 病機 防治原則)

第一章 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1. 陰陽基本概念: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

2. 事物陰陽屬性:相對性主要表現三個方面:陰陽屬性相互轉化;陰陽之中復有陰陽;比較對象不同;

3. 陰陽學說基本內容:對立制約 互根互用 交感互藏 陰陽消長 陰陽轉化

4. 制約太過:“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制約不及:“陽虛則陰盛,陰虛則陽亢”;

5. 陰陽互根: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係。陰陽互用:是指陰陽雙方具有相互資生、促進和助長;

6. 陰陽轉化:“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7. 臟腑形體陰陽屬性:心—陽中之陽,肺—陽中之陰,肝—陰中之陽,腎—陰中之陰,脾—陰中之至陰;

8. 概括人體生理功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9. 陰陽分析病理變化:陰陽失調主要表現形式:“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

10. 陰陽偏勝:即陰偏盛、陽偏盛;“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實熱證”;“陰勝則陽病,陰勝則寒,實寒證”。

11. 陰陽偏衰:即陰虛、陽虛;“陽虛則寒,虛寒證”;“陰虛則熱,虛熱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12. 實熱證:高熱、煩躁、面赤、口乾唇燥、舌紅少津,脈數;

13. 實寒證:面白形寒,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瀉下清稀,舌質淡苔白,脈沉遲活沉緊;

14. 虛寒證:面色蒼白、畏寒肢冷、神疲卷臥、自汗、脈微;

15. 虛熱證:低熱、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16. 陰陽偏勝治療原則:原則“實則瀉之”;方法:“熱者寒之”。“寒者熱之”。

17. 陰陽偏衰治療原則:原則“虛則補之”;方法:“虛熱證,陽病治陰”。“虛寒證,陰病治陽”。

18. 藥物陰陽屬性:陰(寒、涼、酸、苦、鹹、沉、降); 陽(熱、溫、辛、甘、升、浮)

1.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係。

2. 五行相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剋制、制約的關係。(生理變化)

3.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勝的過度制約或剋制,又稱“倍克”。(病理變化)

4. 五行相悔: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不勝的反向制約和剋制,又稱“反克”。

5. 五行相生治則:“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6. 五行相剋治則:“抑強扶弱”。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製水法、佐金平木法、瀉南補北法“。

中醫學的思維方法特點:注重宏觀觀察、注重整體研究、擅長哲學思維、強調功能聯繫;

第二章 精氣血津液神

1) 精的基本概念:是由稟受於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後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2) 精概念的範疇: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 臟腑之精;

3) 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養、化血、化氣、化神等。

1. 氣的概念:推動和調控臟腑生理機能的動力。精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氣是人體生命的維繫。

2. 氣的生成:跟脾、肺、腎臟腑有關;人體之氣,由精化生,並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相融合而成。

3. 氣與相關臟腑:腎、脾胃、肺的生理功能相關;腎為生氣之根,脾胃為生氣之源,肺為生氣之主;

4. 氣的運動:稱作氣機;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

5. 臟腑之氣:肺主出氣、腎主納氣、肝氣升發、肺氣肅降、脾氣升清、胃氣降濁;

6. 氣機失調:氣機不暢,氣滯 氣逆 氣陷 氣脫 氣閉

7. 氣逆: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時; 氣陷:氣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時;

8. 氣化概念: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

9. 氣的功能:推動與調控 溫煦與涼潤 防禦作用 固攝作用 營養作用 氣化作用

10. 氣的分類:元氣 宗氣,營氣,衛氣;

11. 元氣:由腎藏通過三焦流行全身;生理功能(生長髮育、生殖機能,生理活動)

12. 宗氣:由水谷之氣與自然界清氣相結合,積聚於胸中(膻中);生成來源:脾胃運化的水谷之氣和肺從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氣; 生理功能 (行呼吸 行血氣 資先天);

13. 營氣:行於脈中而營養作用的氣; 生理功能(化生血燕和營養全身)

14. 衛氣:行於脈外而保衛作用的氣; 生理功能(防禦外邪 溫養全身 調控腠理)

1. 血的成分:水谷之精化生的營氣、津液以及腎精為其化生之源;

2. 血的化生相關臟腑:脾胃 心肺 腎;脾胃的生理功能尤為重要;

3. 血的運行相關臟腑:心肺 肝 脾

;心主血脈 肺朝百脈 肝主疏洩 脾主統血;

4. 血的功能:濡養 營養(化神)

1. 津液概念:津液是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是津和液總稱;

2. 津液輸布:主要依靠肝、脾、肺、腎、三焦等臟腑;

3. 津液功能:滋潤濡養 充養血脈;

1. 氣與血的關係:氣為血之帥(氣能生血、行血、攝血); 血為氣之母(血能養氣 載氣)

2. 氣與津液的關係:(氣能生津、行津、攝津) (津能生氣、載氣)

3. 精與血津液的關係:精血同源(肝腎同源) 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4. 氣隨津脫的理論依據是(津能載氣 );還有“吐下之餘,定無完氣”;

5. 大失血急用補氣藥的理論依據是(氣能攝血 )

第三章 藏象

藏象:是藏於人體內的內臟及其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徵象及與自然界相通應的事物和現象。

五臟六腑生理特點:病理上“髒病多虛,腑病多實”;治療上“五臟宜補”,“六腑宜瀉”。

1) 肝:“將軍之官、罷極之本” 生理能:主疏洩 主藏血;生理特性:剛髒 肝氣升發

肝主疏洩:是指肝氣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進而促進精血津液的運行輸布、脾胃之氣的升降、膽汁的分泌排洩以及情志的舒暢等作用。

肝氣疏洩調暢氣機作用:1、促進血液與津液的運行;2、促進脾胃運化和膽汁的分泌排洩;3、調暢情志;4、促進男子排精與女子排卵;

肝主藏血: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液、防止出血的機能;稱為“血海”;

2) 心:“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大主”;生理機能:主血脈;主神明;生理特性:陽髒 火髒 主通明;

3) 脾:“孤髒、後天之本”; 生理功能:主運化 主統血; 生理特性:脾氣升清 喜燥惡溼

4) 肺:“相傅之官、華蓋、嬌髒”; 生理機能:主氣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脈主治節;生理特性:主宣發肅降

5) 腎:“先天之本” 生理功能:藏精、主水 主納氣

七衝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ben)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

四海:腦為髓之海;胃為水穀之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

六腑的共同的生理特點:(受盛)和(傳化 )水谷。

1. 膽的生理機能:“為奇恆之腑”;“中精之府” 1、貯藏和排洩膽汁;2、主決斷;

2. 胃的生理機能:“太倉、水穀之海” 1、受納水谷;2、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氣通降;喜潤惡燥。

3. 小腸生理機能: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

4. 大腸生理機能:傳化糟粕和主津。

5. 膀胱生理機能:“津液之府”“本州都之官” 貯尿和排尿。

6. 三焦生理機能:“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孤府” 1、通行元氣;2、運行水液。

奇恆之腑:膽、腦、髓、骨、脈、女字胞;

腦的生理機能:“腦為髓之海”“元神之府” 1、主宰生命活動;主司精神活動;主司感覺運動;

女子胞理機能:1、主持月經;2、孕育胎兒;

五臟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液運行與呼吸吐納之間的協同調節關係。

2.心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血的生成和運行兩個方面。

3.心與肝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行血與藏血以及精神調節兩個方面。

4.心與腎的關係:主要表現為“心腎相交”

5.肺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在氣的生成和水液的代謝兩方面。

6.肺與肝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人體氣機升降的調節方面。

7.肺與腎的關係:主要表現在水液代謝、呼吸運動及陰陽相互資生三個方面;

8.肝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為疏洩與運化的相互為用、藏血與統血的相互協調關係。

9.肝與腎的關係:主要表現在精血同源、藏洩互用以及陰陽互慈互制等方面。

10.脾與腎的關係:表現在先天與後天互促互助關係;水液代謝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