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据传徐志摩的飞机遇难地是济南的白马山,也有人说是长清北大山,到底是哪个?

指动济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来

我轻轻的挥手

作别西边的云彩

1931年11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不幸在济南西郊遇难。
但是徐志摩遇难的具体地点到底在哪里,似乎一直不太清楚。

其实这个锅要给沈从文背上。1981年8月份,沈从文写了一篇小文叫做《友情》,提到了徐志摩坠机的地点说:"出事地点叫开山,本地人叫白马山。"


实际山开山和白马山相隔十公里还要多。

徐志摩的亲人徐欣写过一篇纪念文章《我的堂叔祖父徐志摩——纪念徐志摩济南遇难75周年》中确认:"徐志摩的不幸发生在1931年。是年11月19日中国航空公司宁京线之济南号飞机(1929年从美国购人)于上午8时,在南京装载邮件40余磅,由飞机师王贯一、副机师梁璧堂驾驶出发,乘客仅北大教授徐志摩一人拟去北京。该机于上午10时10分飞抵徐州,10时20分由徐州继续北行,当时天气甚好,不料飞抵济南附近,忽遇漫天大雾,无法进退,致触开山倾覆,机身着火,机油四溢,熊熊大火不能遏止,机上三人同时遇难,且三人同为35岁。徐志摩就这样轻轻的走了。"
所以徐志摩的失事地点应该就是济南长青附近的开山,是沈从文在后来搞错了,弄混了开山和白马山。

一盘拉条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徐志摩的飞机撞的是济南城郊的开山。

开山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崮山镇的境内,当地人称撅子山。

这个山的高度只有330米,在济南市的西南方向,距离济南市区大概还有15公里。

以飞机的速度,15公里也就是二三分钟就飞到了。

当时徐志摩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从徐州起飞飞往济南。

这架飞机本来是运输邮件的,只有两名飞行员。

因徐志摩和这架飞机的主人张学良有些交情,可以免费乘机。

当年的飞机比较落后,事故频繁。

当时济南附近天降小雨,到处都是雨雾,能见度极低。

正常来说,飞机全航线飞行高度,不应该低于最高峰600米。

但当时飞机就要在济南机场降落,只能降低高度。

当时导航设备差,飞机应该是偏离航线,正好飞到开山上。

由于雨雾影响,飞行员看不到山峰,结果导致飞机撞山后,翻转坠毁在开山最西侧的西大山。

位于长清大学园区的西大山上,现己修建了徐志摩纪念公园。


萨沙


据传徐志摩的飞机遇难地是济南的白马山,也有人说是长清北大山,到底是哪个?

先说答案:徐志摩飞机遇难地在长清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应该就是人们通俗所讲的长清北大山,也有叫大北山的。

所谓济南的白马山一说,应该指的是津浦铁路的白马山站,是沈从文正在赶往徐志摩停尸地的路上,听到梁思成他们了解到:“出事地点离济南约25里,名白马山站,有站不停车”。他给好友赵家璧的信中写到飞机出事经过时,也说“(飞机)到山东时(白马山只隔济南25里)因大雾,飞机下降触及山腰,失事致祸。”说在此出事,应是大概的说法,此地离出事地应有一段距离。

下面详细说下有关论证:


1. 徐志摩姑表妹夫陈从周写诗说在“开山”


“诗人逝去知何许,倦鸟投林尚有还。

南北哪存清净土,硖川无份况开山。”

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一个地名,“开山”。没错,就是“开山”。徐志摩飞机失事遇难地。

写这首诗的,是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这是1981年,徐志摩遇难50周年的时候,陈从周教授到山东,路径徐志摩遇难的开山时,念及旧事,曾赋感三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陈从周只看过徐志摩一次背影,但为他做了很多


陈从周教授说徐志摩的遇难地在开山,那一定错不了。因为不仅他与徐家有着极深的渊源,还因为他是《徐志摩年谱》的编订者,更与徐志摩的两位夫人张幼仪与徐小曼,联系密切。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及子侄,每遇遗著出版及家里大小事,都找他商量;徐志摩的儿媳妇张粹文,还跟他学过画。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后,没人搭理,他是为数不多的帮助过他的人。

根据陈从周所写的《徐志摩年谱》及浙江海宁的《蒋氏家谱》所记:徐志摩是浙江硖石人,其父亲徐申如兄妹三人,排行老二。其父亲的大哥叫蓉初,小妹叫念慈。这个小妹念慈,后来嫁给了硖石镇上的蒋谨旃(音毡)为妻子,他们生下的第二个女儿蒋定,长大后就嫁给了陈从周。因此,论起关系来,陈从周还是徐志摩的嫡亲姑表妹夫。

不仅如此,陈从周跟徐家还有另一层关系。那就是徐志摩的大伯蓉初家的女儿,嫁给了陈从周的二哥当媳妇。由于陈从周父母去世得早,而这位二嫂对幼小的陈从周很照顾,陈从周对这位二嫂的恩情始终不忘。这大概是他愿意为徐志摩作年谱的原因之一吧。

说起来,陈从周和这位年长他22岁的姑姥表在1918年只见过一面,还是只看到了徐志摩的一个背影。但他却为这位姑姥表做了不少事情,大多都是顶着大风大浪而做的。

像他为徐志摩做年谱,就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在其所写的《谈往》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年谱》)结集时已快面临解放了,朋友劝我不要干这蠢事,请赵景深先生写序,他不肯写,徐悲鸿先生要我搞鲁迅,但都扭转不了我这颗‘无缘无故的爱’的心,硬着头皮干下去了。”

就是因为为徐志摩修年谱,解放后,他被污替反动文人树碑宣传,横遭批斗。

遭遇这么多,后来还去凭吊,他说在开山,想不出能驳到他的理由。


2.徐志摩长孙7年前从美国回来首次祭祖,也是到的长清开山


徐志摩长孙徐善曾和其家人照,其曾带妻子、女儿从美国回到开山凭吊祖父


而今,《徐志摩年谱》几乎是所有徐志摩研究者案头必备的书目。如果陈从周把徐志摩的飞机坠落遇难地搞错了,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搞对了。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则新闻可以证实徐志摩的遇难地在开山。这则消息,才过去了7年。也就是2012年发生的事儿。这年6月3日的中午,徐志摩的长孙徐善曾偕妻子、女儿从美国来到济南,午饭之后就赶往长清,在长清开山的祖父遇难处敬献花篮。这是他第一次到祖父的遇到地祭拜。

孙子来祭拜,如果找错了地方,就闹大笑话了。所以,是开山无疑了。那么,问题来了,传说中的“长清北大山”,就应该是“长清开山”了吧。

那些说出事地点在白马山的,有说是沈从文说的,想必是误会了。沈从文这么说,也是转述梁思成、金岳霖等人的说法,这个时候他们都没有到达现场,而是在赶往徐志摩停尸的地方。

沈从文也是正在赶往徐志摩停尸地的路上,听到梁思成他们了解到“出事地点离济南约25里,名白马山站,有站不停车”。他给好友赵家璧的信中写到飞机出事经过时,也说“(飞机)到山东时(白马山只隔济南25里)因大雾,飞机下降触及山腰,失事致祸。”

白马山站其实是津浦线上的一座车站,在济南站西南约7公里处。说在白马山出事,应该是一种大约的说法,毕竟,那一带,因为有白马山站,在当时应该是相对有名气的地方。说在那儿出事,是大约的说法,而非具体的实际地点。沈从文并没有去出事现场,作文时就没有那么具体地写到开山,也是情有可原的。

事实上,沈从文还听说飞机骨架已经运到车站,他去看飞机时,“各处找不着,问车站中人也说不明白”。这也说明,飞机出事地点是在别处,不然“骨架”也不会运过来。


3.《晨报》记者亲往调查,证实徐志摩在“党家庄开山”遇难

徐志摩所乘坐的失事飞机的同型号机型


陈从周说徐志摩在开山遇难,还有旁证。这份旁证,就是当时《晨报》的两则报道,都说飞机在开山撞毁。

1931年11月20日早晨,北京的《晨报》刊登出一则消息:

京平北上机肇祸,昨在济南坠落!

机身全焚,乘客司机均烧死,天雨雾大误触开山。

【济南十九日专电】十九日午后二时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由京飞平,飞行至济南城南州里党家庄,因雨天雾大,误触开山山顶,当即坠落山下。本报记者亲往调查,将机身全焚毁,仅余空架。乘客一人、司机二人,全被烧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认,邮件被焚后,邮票灰仿佛可见,惨状不忍赌……

这则消息,明确出事地点在“党家庄”附近的“开山”,而且“本报记者亲往调查”,显然并非道听途说而得来。不过,这个时候,“本报记者”显然并不清楚死亡的乘客就是徐志摩这个文豪。


徐志摩遇难地开山已经树立起石碑


下午,《晨报》就刊登出了号外:

诗人徐志摩惨祸

【济南二十日五时四十分本报专电】京平航空驻济南办事所主任朱凤藻,二十日早派机械员白相臣赴党家庄开山,将遇难者飞机师王贯一、机械员梁壁堂、乘客徐志摩三人尸体洗净,运至党家庄,函省府拨车一辆运济,以便入棺后运平,至烧毁飞机为济南号,即由党家庄运京。徐为中国著名文学家,其友人胡适由北平来电托教育厅长何思源代办善后,但何在京出席四全会未回。

……

这则“号外”说得很明白,徐志摩是在“党家庄开山”遇难的,之后才运至党家庄。消息来源自京平航空驻济南办事所主任朱凤藻,派去的工作人员有名有姓,连胡适托教育厅长的事实都打听到了。记者的能量不小,应该是很确凿了。


4. 陆小曼说:你要是出了事儿,我就做个风流寡妇。一语成谶!


徐志摩回上海前,曾跟林徽因夫妇开过“存亡未卜”的玩笑

徐志摩遇难之前,曾经跟林徽因开过一句“存亡未卜”的玩笑话,居然一语成谶。

那是1931年11月10日的下午,林徽因和梁思成参加完清华大学欢迎柏雷博士的茶话会后,就跟徐志摩见了面。徐志摩告诉林徽因夫妇,他这几天要回趟上海,但时间不定。说完这话,徐志摩还开起了玩笑说:“时间不定,是否预示着此去存亡未卜啊?”

听到这话,林徽因心里突然感到一阵不安,就对徐志摩说:“我和思成始终觉得坐飞机不甚安全,不如改坐火车吧。”但徐志摩笑着请她放心,他还留着生命看更伟大的事儿呢,不会出事的。因为小曼总是电报催他回去,他坐飞机能省时间。

林徽因也许觉得自己太敏感了,就问徐志摩回家能呆多久,徐志摩说最多只待一个星期,因为下星期还有课。

林徽因告诉徐志摩,她也有课,还要在协和礼堂给外国使节们讲中国的建筑。徐志摩问清是19号晚上的讲座,就答应到时候一定回来捧场。

11月19日中午,梁思成和林徽因收到了徐志摩在南京登机前发出的电报:“下午三点抵达南苑机场,请派车接!”下午,梁思成开车去接,等到4点半,也没见到他所乘坐的飞机抵达。梁思成四处打听,也只得到了“济南附近有雾,飞机可能不能准时起飞”的消息。无奈之下,梁思成只好先回家了。


陆小曼跟徐志摩吵架:你要出事了,我就做个风流寡妇!此话少了当初结婚时的甜蜜。



话说徐志摩11月11日安全抵达上海后,一回到家中,就与陆小曼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陆小曼抽鸦片,花钱如流水,而徐志摩因为跟张幼仪离婚,其父亲徐申如就宣布不再承担他的一切开销了。徐志摩“压力山大”,就跑到北京去,兼任三所大学的课程。

这次回来,就像好好劝劝陆小曼,改掉以往的恶习,跟他一块回北京开始新生活。但陆小曼不但听不进去,还怪徐志摩唠唠叨叨的,不像个男人。

爱情可以不管不顾,生活却是柴米油盐。疲惫不堪的徐志摩,在家透不过气来,就出门会朋友。18日早晨,他去了张歆海夫妇家,刚到那儿不久,就遇到了闻讯赶来的杨杏佛。聊天之余,大家很关心他坐飞机安全不安全,他笑着说:“不知道,不过我的生命线长着呢。总是要飞的嘛。”

杨杏佛就问他,你这次坐飞机,陆小曼说了什么呢?徐志摩说:“她说我要是出了事儿,她就做个风流寡妇!”杨杏佛打趣道:“All widows are dissolute(凡是寡妇都是风流的)”。说笑了一阵,就告别了。

19日早上,徐志摩吃过早饭后,就给林徽因发了一个简短的电报,登上了由南京飞往北京的“济南号”飞机。这架司汀逊式飞机是1929年从美国购回的,有六座单叶九汽缸,马力三百五十匹,速率是每小时九十英里。

飞机10点10分到达徐州机场,停留10分钟后又准时起飞。后来,就在济南开山撞山了。


5. 沈从文看到徐志摩右额角上有个李子大的斜洞,那是致命伤


19日,梁徽因给外国使节们的讲座,徐志摩没有来。她和梁思成感到了不安,就打电话给胡适,胡适也没消息,正着急。20日,梁思成看到了《晨报》的消息,赶紧去找胡适。胡适也正在打探失事的飞机是不是徐志摩乘坐的。打探期间,张奚若、陈雪屏、孙大雨、钱瑞生、金岳霖都来了。最终,胡适得到了确切信息,徐志摩正在出事的飞机上。

第二天一早,按照事先的安排,梁思成、张奚若和金岳霖就赶到济南大学,和连夜乘车赶到济南的沈从文、梁实秋、闻一多等人一起到安放徐志摩遗体的福缘庵,商议操办他的后事。


徐志摩遇难时的惨状,很难与这张英俊潇洒的脸联想到一起


在山东省立高级中学任教的徐志摩的密友、新月派代表诗人于赓虞,正在北京开会,得知消息后21日与梁思成等人同车而行。

到济南站后,他急于知道徐志摩的所有消息,就顾不得招呼梁思成等人,匆匆返回他任教的济南高中;出站不久还遇到了从青岛赶来的沈从文。但顾不得多说,就往学校赶。在学校,证实了徐志摩确实遇难了。

午饭后,于赓虞赶紧致电航空公司,得知徐志摩和两位飞机师的灵柩停在津浦车站,就赶紧去看。到那后才知道徐志摩的尸体被中国银行的人抬走了。原来,是中国银行济南分行经理何象百接到上海方面中国银行总裁张家璈(张幼仪兄长)的来电后,即委派职员置备棺木,带人乘汽车奔赴党家庄,将徐志摩收尸装棺,运回济南,停在了寿佛寺。

于赓虞到了寿佛寺,“只见一棺横陈,寂无一人,一种黯淡凄凉的境况,令人神伤。”随后,他让看守职员打开棺材盖,只见“徐志摩微微浮肿之面颜上,有些微红白相间之痕,这大概是被烧伤洗后之状。两眼并未完全紧合,尚微露着眼珠,似痴视观看之人。从长方覆盖面部的玻璃看来,除有些浮肿外,与生前无大异。”于赓虞问去过现场的职员陈先生,陈说:“(徐志摩)腿已摔坏,两手烧伤较重,其他不十分重。”

沈从文到了之后,观察得更仔细。他看到棺木里的徐志摩“戴着一顶红顶绒球清缎子瓜皮帽,帽前还嵌了一小方丝料烧成‘帽正’,露出一个掩盖不尽的额角,右额角上一个李子大斜洞,这显然是他的致命伤。眼睛是微张的,他不愿意死!鼻子略略发肿。想来是火灼炙的。门牙脱尽,额角上那个小洞,皆可说明是向前猛撞的结果。”

沈从文获悉,徐志摩所乘坐的飞机去济南差不多有三十里,几分钟就应当落地了。但越过泰山高岭后,降低高度盘旋了许久,似乎找不到方向了,然后砰的一声就碰着山头着了火。飞机翻滚到山下,等到村子里人赶来时,已燃烧成一团火。

两个飞机师成了两段焦炭,而徐志摩坐在靠后面一点,除了衣服着火皮肤有一部分灼伤外,其他地方并没有着火。当天夜里下了一夜小雨,第二天才被附近火车站的站长获知,赶紧报告给济南和南京。


6.徐志摩骸骨被扒出,凌淑华题的“冷月葬诗魂”碑无影踪


沈从文说,当晚11点,徐志摩的棺材有铁路运回上海。他的儿子徐积锴也赶了过来陪同。1932年春天,又运回故乡海宁硖石镇安葬。

金庸的妈妈是徐志摩的姑母,安葬徐志摩时,金庸的父亲辈分比徐志摩大,且徐家有钱有势,其父感觉如果去吊丧,不免有谄谀之嫌,就派只有10多岁的金庸去。但徐家还是把他当做贵客隆重接待。

金庸在灵位前跪拜后,舅舅徐申如向他一揖答谢,徐志摩的儿子则磕头答谢。然后单独给他开了一桌子酒席,还派两个穿白袍的男仆在旁斟酒盛饭。告别时,舅舅(徐志摩父亲)还送出大门,吩咐用自己家里的大船连同船夫、男仆一起送金庸回家,还让带了向金庸爸妈呈上的道谢礼物。

徐志摩安葬后,曾有说法是其墓13年没有墓碑。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吴令华回忆,其父亲吴其昌(徐志摩表弟、著名历史学家)1933年夏天由武汉回硖石镇度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派人请其吃饭。


在西山新修的徐志摩墓,没有骸骨,只有一本《徐志摩年谱》和一块金星之石埋在下面


原来,徐父想在徐志摩的墓碑上立一块诗碑,想来想去顶好是请凌淑华题。他要吴其昌代请,吴说回去再替他办。但徐申如说很着急,得赶快弄,吴其昌只好立即修书给凌淑华。很快,凌淑华就寄来题词:“冷月照诗魂”。这句诗准确而传神地表现出了徐志摩的风骨,真不愧是徐志摩的红颜知己。此词立刻被镌刻于石上。

遗憾的是,吴令华上个世纪70年代去看时,这块诗碑已经荡然无存了,徐志摩父亲和儿子的墓,也遭到了破坏。

据东山中学老教师许逸云介绍,1966年深秋,徐志摩墓被红卫兵砸毁了。墓碑断了,石墩开了,诗人的骸骨和衣服拨撒了一地……许逸云课余到处打听,终于在硖石镇东南三公里外一个僻静处发现了残碑,这块碑就是当地一位书法家写的“诗人徐志摩之墓”碑。同时发现的还有后土碑和祭石台。他找人挖出来,委托当地村民妥善保护。

1980年代初,许逸云将发现徐志摩的碑刻的事儿报告给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就邀请陈从周重画图纸,给徐志摩重修坟墓。不过,坟墓虽然大小型制和原来的一样,但埋葬地变了,从硖石的东山挪到了西山。

墓虽修了,但却无骨可埋。只好埋了一本陈从周编订的《徐志摩年谱》,和一块陈从周从庐山所得的金星之石,石头上刻的是徐志摩墓从东山迁移到西山的事。

新墓地上,“冷月葬诗魂”的石碑没有了,徐志摩的尸骸没有了,只留下一座空冢。但空冢两侧,各刻了一座诗碑,一座题着他的《再别康桥》中的名句,一座题着他的《翡冷翠的一夜》中的名句。

“冷月”已葬不了“诗魂”。诗在,“魂”没了。


7. 林徽因儿子说,徐志摩身亡“对他来说是好事”


徐志摩身后,尸骸无存,正如他在《再别康桥》中所写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他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些”云彩”依旧在。那些“云彩”,就是他的那些热恋过的女人,为他悲伤,为他思念。

徐志摩潇洒地挥挥手走了,留给他们的,是伤害,是无奈,还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只有他们知道。

他的前妻张幼仪,为他安葬之后,1949年带着孙子徐善曾去了香港,1951年又去美国跟其儿子徐积锴团聚。他们在美国居住在贫民区,屋里一边挂着陈从周请胡亚光、齐白石合绘的徐志摩遗像,一边想着怎样独立自强,摆脱生活的困境。


在徐志摩墓一侧的《再别康桥》诗碑,他走了,“云彩”还在


他的妻子陆小曼哭晕过几次之后,就一边沉溺于绘画,排解悲伤,一边和医生翁瑞午同居起来。尽管徐志摩的朋友胡适要其与翁断绝关系,并承诺负责她的生活开支,但陆小曼不以为意,他已经习惯了被人指责,尽管这种指责在徐志摩去世后更加变本加厉,她也只是淡淡地说:“(对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

也许她的感情都给了徐志摩,再也无法付出。但她需要一个人对她好。那个对她好的人走了,只有用翁瑞午来代替。翁瑞午也的确对他好,翁瑞午先她而去后,翁的孩子们照样对她好。1965年,陆小曼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临终前,她将《徐志摩全集》的一份样本及自己的山水手卷交给了陈从周,陈从周给予了妥善的安置。或许,这是陆小曼对徐志摩最后的交代,也算对待起他了。

而徐志摩热恋过的林徽因,本来在徐志摩出事后要亲自赶往现场,但因为身体弱,梁思成没让她去,但答应她给她带回来一块飞机残片。那块飞机残片带回来了,挂在她的卧室内,朝夕相对。她在徐志摩去世半个月后,还在《晨报•副刊》上写下了满怀深情的《悼志摩》。

也许,她还爱着徐志摩,若非她的两个姑妈的反对(近些年知情者透露,拆散徐林恋情的是林徽因的两个姑妈),她早已跟徐志摩莺莺燕燕、花前柳下了。但如果真是那样,那现在最悲伤的不是陆小曼,而是她林徽因了。

生活里没有如果,徐志摩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但留下了三个心态各异的女人,和她们不一样的日月。

他的死亡,是好,还是歹?三个女人,恐怕说也说不清楚。但她们的后代,或许有话说。

有话说的,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他曾经说:“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飞机坠毁中失事身亡,对他来说是好事……若同陆离婚,徐从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这里,将来就搅不清,大家都将会难办。”(在2012年6月4日在济南举行的“2012年中国济南徐志摩研讨会”上,《徐志摩传》的作者韩石山转述。)

梁从诫的话,是耶?非耶?已不重要了。他评价的那个人,已经挥手轻轻走掉了。他听不到了。


文史十八拍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诗人徐志摩在赶往北平听林微因讲座的飞机在济南附近撞山坠毁。徐志摩遇难身亡。而在此之前,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家大吵一顿。而徐志摩也给林微因发了电报,让梁思成到机场去接他。命运就是这样巧合,就是这样的捉弄人。

对于陆小曼来说最后一次吵架,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爱人。对于林微因来说,失去了自己的挚友!

对于徐志摩遇难地点,有很多争议。

  《民国日报》记作:“飞至距济南城南卅里党家庄附近,因天雨雾大,误触党家庄迤西十八里之开山山头,当即堕落山下,机身全焚。”

这应该是真实的记载!

但是在沈从文写的《友情》里,他写到:开山,当地人也称作白马山。山不过一百米。一个不到一百米的山只能算一个小山包,任何一架飞机都不可能飞离地面只有一百米?所以,开山,就是开山。白马山就是白马山!两者不是一座山!

  关于徐志摩在济南的遇难地,济南作家任远先生于1987 年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是在长清开山北端一处叫北大山的东坡,也就是今天的开山。其实也就是一个村庄的名字!

徐志摩的发妻得知徐志摩遇难的消息以后,镇静的说了一句:到头来还是为了林微因。可见林微因在徐志摩心中的位置!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





草堂夜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写下人生中最重要的这首代表作时,徐志摩31岁。

一“诗”成谶!35岁时,徐志摩搭乘邮政航班飞往北平,在济南上空撞到山上,这位新月派代表诗人不幸罹难,悄悄的走了。

徐志摩纪念公园的碑文

这里成为徐志摩人生的终点站

那天正逢雨雾,不知道空中是愁云惨淡还是云雾弥天……济南,成为徐志摩人生的终点站。

关于徐志摩的遇难地,长久以来济南民间有三种说法:一说飞机撞毁在西郊的白马山上;一说撞毁在长清的开山;一说是撞毁在长清的北大山(又叫西大山、卧牛山)。

据当年报纸刊登的消息,徐志摩的撞毁地是“党家庄迤西十八里之开山”。那么,开山在哪里?

根据这份报纸的记录,白马山显然不在党家庄向西18里的地方,可以排除是这座山体了。据调查,当时报纸中所称的开山,实为“一山三名”。

徐志摩纪念公园过去的样子(历史照片)

2006年还没有修建登山路(历史照片)

所谓开山是因为山下有个小村叫开山村,也许当时的记者想当然认为,开山村旁的山就是“开山”了。其实,开山的叫法只是当时记者的一厢情愿。

在村民的口中,开山还有两个名字:山南的村民称其为“北大山”,居住山体东侧的村民称其为“西大山”。

如今,这座位于长清大学科技园东部、东邻京台高速和104,北望济菏高速、西接大学城居里路,邻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海拨225米的山体,于2006年建成了徐志摩纪念公园,2016年又进一步扩建、绿化、整修。

扩建后的徐志摩公园使许多市民慕名而来,人们期盼在这里寻找一种诗意的滋养,追寻远去的诗歌精神。但是多数人都抱憾而归,认为山上“少了点儿文化氛围”、“应该增加点儿诗意”。还有的网友说:“这个公园建得有点儿闹着玩儿……”

如今的公园南大门

小广场上的新月形迎宾墙

与2006年的徐志摩纪念公园相比,“升级版”的徐志摩公园确实有很大变化,整修了盘山路,建起南大门广场、徐志摩纪念园、苍翠园、揽胜台等。不过人们想象中的,绿水青山里充满诗意栖居意境的人文艺术氛围并没有呈现出来。

“北大山邻近大学园,周围高校众多,这里理应成为一个城市人文地标景观。没想到,给人的感觉却是一座普通的山体公园而已。”网友们说。

那么,徐志摩纪念公园还缺少点什么呢?为此,网友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法一:以诗歌为主题,利用山体石刻展示徐志摩主要诗作,配备语音朗读系统,让人们一边听着诗歌,一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想法二:建诗歌博物馆,以声、光、电的现代科技为手段,展示我国诗歌的发展史、优秀诗作、与诗歌相关的史料文物等。

想法三:把北大山改名为“志摩山”,用以纪念徐志摩在此罹难;或者命名为“新月山”,用以纪念现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登山路已修整一新

山路上修建了扶手

山顶的长廊

盘山路直通山顶

还有的网友提出,在山体上建诗歌墙、诗歌雕像,公园可以开发出诗歌系列旅游产品、常年举办诗歌沙龙、诗人见面会等等,使北大山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诗歌山”。

济南是全国文化历史名城,留存有大量的人文历史景观,如何创新和创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把与济南相关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和发扬?这确实是一道难题。

那么,你认为徐志摩纪念公园缺少点什么?应该如何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与自然和谐共振的公园呢?


指动济南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搭乘朋友飞机,从上海飞往北平,途中飞机在济南附近因大雾而触山,机上人员包括徐志摩在内全部遇难,徐志摩当时才34岁。

徐志摩与陆小曼

关于飞机失事的地点,有好几个说法。

一、开山说。

出自梁实秋的回忆。梁实秋是徐志摩的好友,当时梁实秋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这里聚集这一大批徐志摩的朋友。所以徐志摩遇难后,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马上致电青大校长杨振声,电文中如此说:“志摩乘飞机在开山失事,速示其沪寓地址。”

这就是长清开山,也叫北大山

何思源所说的开山就是几天济南长清附近的一座小山,附近有村落叫开山,所以何思源称之为开山,这座山在当地根据方位被称为西大山或北大山。

二、党家庄说。

当时上海和北平的一些媒体大都持此说。1931年11月21日的《上海新闻报》说:“济南号飞机,于十九日在济南党家庄附近遇雾失事。”

徐志摩的好友沈从文

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主持处理了徐志摩的善后事宜,徐志摩的好友沈从文也从青岛大学赶去济南帮忙。他们此事都有文字记载,对飞机失事的地点也都是济南开山,说明此地没有错误。至于党家庄之说,我想党家庄距离开山不超过10华里,路途不远,可能当时媒体如此报道,后来便以讹传讹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徐志摩的离世,确实是一个遗憾,徐志摩遇难的地点,大半是在济南附近的开山,在当地又被叫作长清北大山。

徐志摩曾经追求过林徽因,彼时的徐志摩尚有妻子张幼仪在家中带孩子,徐志摩大一开始就不喜欢自己的发妻张幼仪,但碍于封建时代包办婚姻的思想,徐志摩在与张幼仪有了孩子以后就迫不及待的出国留学了。

为什么要提徐志摩的过往?因为,之所以徐志摩会年纪轻轻的在1931年去世,与文章中将要提到的几位女子有关系。

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不得,但却遇到了另一名娇美女子,陆小曼。

徐志摩为何会出事故?因为徐志摩搭乘了那一架出了事故的飞机,这架飞机是在张学良的关系下才能搭载徐志摩的,也是一架不需要付机票钱就能够搭乘的飞机,徐志摩正是为了省钱才搭乘了这样一架飞机。

陆小曼本就是富家女子,生的娇贵无比,因为徐志摩抛弃了自己的发妻张幼仪,徐志摩家中也不再为徐志摩与陆小曼提供生活费用,尽管徐志摩同时打了数份兼职,依旧不能满足陆小曼的开销,因此,无奈之下徐志摩才搭乘了那架免费飞机。

在民国日报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

“飞至距济南城南卅里党家庄附近,因天雨雾大,误触党家庄迤西十八里之开山山头,当即堕落山下,机身全焚。”

由此可知,徐志摩飞机出事的地点正是在开山附近,开山坐落在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的还有开山的高度。

开山只有三百余米高,徐志摩的飞机不可能在这样低的高度下飞行,那这艘飞机如何撞得到开山呢?原因是因为当时飞机达到开山时已经离济南市区很近了,飞机开始降低高度,降低高度自然也不可能出事故,恰好当天天气状况又不好,飞机在接近开山附近时应该是发生了意外,偏离了预定航线,驾驶员在看不清路况的情况下飞进了开山,最终导致飞机撞在开山上,徐志摩也因此遇难。

徐志摩去济南,想必也有些许寻找林徽因的念头,只是这最后一面怕是再也没机会见到了。

徐志摩在开山遇难之后,留下了陆小曼一人,陆小曼生活没有依靠,后来更是通过与翁瑞午同居让晚年生活有所依靠,晚年的陆小曼染上了鸦片,去世前,陆小曼找到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子女,希望在死后能够与徐志摩埋在一起,但这点心愿却也被拒绝了。

陆小曼是爱着徐志摩的,徐志摩出事,心中最为难过的人会是其他人吗?想必,听到徐志摩突然离世的消息时,陆小曼整个人都是要傻掉了。


魏青衣


1931年11月19日早8点,徐志摩搭乘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从南京北上,为了去北京听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举办建筑艺术的演讲会。

可是途中大雾弥漫,飞机不幸触山,徐志摩也不幸罹难,徐志摩飞机遇难是在济南,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却对白马山还是长清北大山有争议,到底是哪个呢?

徐志摩遇难

徐志摩所乘坐的飞机,越过泰山以后,临近济南的时候,大雾密布,进退两难,再加上飞机驾驶员没休息好,突然“硼”的一声炸响,飞机撞在了济南党家庄上空的西大山顶上。

西大山在开山村,其山名叫白马山,就在津浦铁路旁边,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的时候正好被路警看到,就马上告知了当地的站长,站长电告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办事处,济南办事处又火速电告总公司,总公司得悉后立刻派专人去出事地点调查。

调查人员看到的是“徐志摩坐在飞机的第三排座位,正机师坐在第二排,侧首向后如与徐谈话,副机师开的飞机,看到徐志摩头破一穴,肋断一根,全身烧糊”据说,当时飞机再高三尺也不至于撞山。

徐志摩的噩耗传到徐志摩家里,张幼仪忍住痛苦,安排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兄弟去处理遗体并接灵,噩耗传到林徽因那里,她痛哭流涕,噩耗传到陆小曼那里,陆小曼目瞪口呆,深感天塌地陷,世界一片黑暗。

徐志摩遇难地点

因为徐志摩的墓地是在家乡浙江海宁,因此对于他遇难的地点有争议,但是因为徐志摩毕竟属于近代人物,关于他遇难的记载还是很多的。

当时徐志摩出事以后,沈从文、梁思成等人都纷纷赶到了出事地点,因此徐志摩去世后,关于记载他遇难的文字,除了上海《新闻报》等报纸的记载外,沈从文也记载了一些徐志摩遇难的情况。

沈从文在一九八一年八月写的《友情》一文中说:“出事地点叫开山,本地人叫白马山,那日由南京起飞时气候正常,因济南附近大雾迷途,在市空中盘旋移时,最后撞在白马山半坡斜坡上起火焚烧”

从飞机遇难后,收殓遗体到现场的沈从文也和众多文献一致,都记载徐志摩是在济南的开山遇难的,也是白马山的俗称,由此可见,徐志摩遇难是在白马山而不是长清北大山。

结语:

徐志摩飞机遇难的时候才三十五岁,正值壮年,却薄命至此,人间多了一出惨剧,多了一份遗憾,也多了一段悲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可能想不到多年前一首漫不经心的吟诵,竟然暗合了自己的命运。

徐志摩看似短暂的一生,却不曾虚度,他留在世上的诗文,足以让众生为之追忆。


小聪历史客栈


是长清炒米店的西北大山,上有徐志摩坠机处。也曾问过村里九十岁的胡承忠老人。坠机的时候他们曾去看过现场。


净网先锋惩恶扬善


长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