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產業+就業”為精準扶貧謀出路

□本報記者羅昊

彩虹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是因人們能精準辨別出它的色彩。

貧困戶也區分為“紅黃藍”,是因為通過精準識別,做到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在井岡山,三卡識別,精確“掃描”每一個貧困戶,做到心中有數。創新提出了紅卡(特困戶)、藍卡(一般貧困戶)建檔立卡辦法,並將貧困程度相對較好,2014年已經實現脫貧的貧困戶定為黃卡戶,確保“貧困戶一個不漏,非貧困戶一個不進,貧困原因個個門清,脫貧門路戶戶有數”。通過走訪、張榜、村民代表會議、多渠道核實等方式,讓群眾身邊最熟悉情況的人來把關,建檔立卡,融合為一個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輕點鼠標,即可精確查詢到每一戶貧困戶的所有脫貧信息。

尹厚根是井岡山廈坪鎮菖蒲村紅卡困難戶,從小因患小兒麻痺症而致殘疾,無勞動能力,生活困難,與母親相依為命,由於母親年事已高,兩人均無收入來源,靠政府補助維持生活日常開支。廈坪鎮針對該戶定點安排適宜幫扶對策,進行對應的產業、就業幫扶安排。

古城鎮沃壤村店前組張德林全家6口人,兩個兒子都還在上學。父親眼盲,母親年老,夫妻倆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屬於“上有老,下有小,自身門路少”的紅卡戶。針對其夫妻倆勞動能力弱的難題,幫扶幹部為其申報了圩鎮保潔員的公益性崗位,讓他倆做衛生保潔輕體力零工。

精準,不在於一句話,而在於為不同情況的貧困戶找到不同的路子。井岡山不搞“大概印象、籠統數據”,而是聚焦“貧困面有多大、貧困人口有多少、致貧原因是什麼、脫貧路子靠什麼”等一系列問題,“對症下藥”。項目、資金、政策因戶“滴灌”,做到方略有譜。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充分依託貧困群眾現有資源和自身優勢“開方子”,把“血液”輸到“靜脈”,有效激活貧困群眾的自我“造血”功能。

“有能力”的“扶起來”。根據貧困群眾致富意願、勞動能力的實際,能就業的,幫助聯繫合適的工作崗位就業;能創業的,從資金、技術、服務等多方面入手,扶持發展致富產業。“扶不了”的“帶起來”。針對部分貧困群眾缺乏勞動能力、難以自我發展的實際,由政府幫助貧困群眾以產業扶貧資金入股當地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帶動貧困群眾共享產業發展成果。“帶不了”的“保起來”。那些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和因病、因殘等致貧的貧困群眾,實施相應的差異性保障政策,並積極推進擴面提標。

58歲的羅冬娥在井岡山新城鎮一家茶園工作,一年將近有3萬元的收入。“現在我在鎮上的茶園幹活,一個月有收入2400元。”羅冬娥已經在茶園幹了4年,主要是打理茶園,除草、摘茶葉等工作。

羅冬娥所在的茶園位於井岡山市新城鎮現代農業生態示範園,茶園佔地面積300畝,每年吸納務工人員1800餘人次,每年發放採茶等務工工資30餘萬元,帶動周邊貧困戶40餘人,人均增收2000餘元。

這是井岡山推進“就業+”,發揮井岡山景區、城區、園區資源優勢,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的體現。

給貧困戶精準定位,找到路子,尤其是對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貧困勞動力,給予免費創業培訓和指導,幫助貧困戶掌握職業技能,培育一批自力更生、勤勞務實的貧困戶。

黃桃、獼猴桃、茶葉、毛竹、民宿、農家樂、土地流轉、合作社入股、家門口就業……井岡山的農民脫貧方式多種多樣。建檔立卡的“精準”,做到了找出病因;因戶施策的“精準”,做到了對症下藥。井岡山通過自身的探索和實踐,走出了一條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接地氣可複製可推廣的脫貧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