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估值腰斬?京東數科“轉型”科技背後的“掉隊”

估值腰斬?京東數科“轉型”科技背後的“掉隊”

京東數科更名一年多,估值卻縮水一半,是科技不吃香,還是自身“稟賦”有限?或許在科技未落地應用之前,一級市場看中的是未來;在應用落地之後,估值的泡沫開始擠出。而京東數科的轉型,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日,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數科的運營主體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數科)發生工商變更,投資人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退出(下稱譽衡集團),新增投資人為國新央企的投資實體之一國新央企運營(廣州)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下稱國新央企)。

根據據京東拍賣網信息顯示,譽衡集團持有的對應出資額7423.33萬元的京東數科股權於12月25日被公開拍賣,起拍價14.8億,出價記錄為1次,國新央企競拍成功。按此估算,京東數科估值約為人民幣60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數科最新一輪融資為2018年7月B輪融資,融資金額130億元。投後估值為人民幣1330億,投資方包括中信資本、中金資本、東證錦信、中銀投資、中信建投資本。

巧合的是,京東金融7月剛B輪融資成功,11月便“官宣”改名為京東數科。京東金融成為核心子品牌,京東數字科技為母品牌。與京東金融並列的兄弟品牌有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少東家、京東鉬媒等。

也就是說,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其估值縮水一半,難道從金融“改名”為科技不吃香,估值反倒縮水了,是一級市場不再相信“金融科技”這張“大餅”?

//

“更名”轉型金融科技,不甘掉隊?

//

近日,京東數科在北京召開內部表彰會,據悉,京東數科2019年收入和利潤上同時實現高增長。此外,京東數科額外拿出2億重獎科技創新項目團隊。京東數科表示,支撐公司實現收入和利潤高增長的核心是,其所佈局的金融科技、智能城市、數字農牧、數字營銷、智能機器人等各個業務體系,均已實現大規模落地。

然而,在京東數科內部表彰會欣榮之際,一則股權變更導致估值“腰斬”的消息卻變得分外“刺眼”。此次股權變更京東數科估值約為人民幣608億元。

為何在還未轉型金融科技之前估值超1300億,轉型之後各項業務都落地估值卻反倒“縮水”一半?在京東數科佈局的業務中,除了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或許會成為下一個大規模落地的新業務,京東數科也有佈局,但似乎慢了阿里、騰訊、華為等巨頭一步。

眾所周知,智慧城市需要“雲”的配合,或者像華為一樣有硬件支撐,而京東數科在這兩方面似乎並不具備優勢。

根據IDC發佈的《中國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跟蹤研究,2019H1》報告顯示,阿里雲位居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第一,市場份額為12.2%;中科軟科技、騰訊份額緊隨其後,分別為6.7%和6.3%;排在第四、第五位的為百度和融信雲,市場份額分別為5.4%、4.3%。

或許是知道自己在雲和硬件方面的短板,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京東城市總裁鄭宇許多次,不同場合都曾反覆強調:“京東智能城市操作系統2.0不是系統集成,不是雲,不是腦中樞和控制城市。它是雲的上方,腦的下方,是智能城市核心動力引擎。”京東想做的是雲和腦之間的中間層。

差異化或許僅是一種宣傳口號,事實是動輒上億的城市大腦、數字政府項目,正在被阿里、騰訊、平安、華為、浪潮、中國電科等瓜分。2019年9月17日,華為中標東莞市27.4億元數字政府項目;三天後,10億元廣東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大單被騰訊和三大運營商合資的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拿下;2018年阿里雲4.55億中標“海口市城市大腦2018年示範項目”;騰訊雲5.2億元拿下長沙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並且這些巨頭也出現在智慧交通、智能安防、智慧水務、智慧文旅等熱門應用領域,其中以AI見長的百度、商湯、曠視,以硬件見長的海康威視、大華、海信等都在局中。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不管是在支付還是在金融科技轉型方面似乎都慢阿里、騰訊一步,一直以一種追隨者的身份加入“戰局”。

2019年12月,京東數科參與了智慧雄安的建設,此次京東也並非絕對主角。2019年1月,保定市政府與百度就建設智能城市達成合作,百度人工智能時代計算中心,落戶在保定,也將服務於雄安;9月17日,阿里雲聯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標4022萬元雄安新區規劃建設BIM管理平臺(一期)項目;31日光大銀行透露,光大銀行數字金融工具“陽光區塊鏈”正在支持雄安新區區塊鏈應用探索,目前與雄安工程項目區塊鏈資金管理平臺的兩期合作項目均已上線。

金融科技未落地之前,一級市場總是充滿“幻想”,落地之後,幻想不再,開始經歷擠泡沫的“陣痛”。估值便是“陣痛”產物。

//

京東金融“稟賦”有限,“受迫”轉型

//

曾幾何時,電商平臺擠破腦袋瓜想做金融。2014年京東上市時,劉強東就曾表示,自己在京東業務上犯過的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早點做支付。

在看到阿里金融業務生意紅紅火火,掙錢速度不亞於電商業務時,劉強東或許受觸動,於是很快佈局了京東支付(網銀在線)、京東白條、京東小金庫等多款產品,就是期盼在金融行業分一杯羹。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9Q1第三方移動支付數據顯示,支付寶的市場份額為53.8%,財付通的市場份額為39.9%,而網銀在線僅有0.7%的市場份額,比支付寶財付通的零頭還要少。

雖然也是脫胎於電商平臺,但支付寶早已經走出淘系,成為全民應用;相形之下,京東數科龜縮於京東體系內,無論是在用戶量和情景上都是落人一步。

除了自身“稟賦”有限之外,監管因素也不可忽視。彼時的互金行業已經從野蠻生長、千軍混戰,進入強監管階段。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年各大監管機構共發佈了超過20份監管文件。

2017年年底的互聯網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中,監管命令禁止網絡小貸依靠ABS(資產證券化)融資採取過高槓杆率。為了規避政策風險,

2018年開始京東數科更是多次在公開場合都在強調公司不是做金融的,而是做金融科技2018年7月,京東數科官宣了B輪130億元融資,推出針對銀行間市場的機構版交易解決方案——”京東數科OTC合規解決方案”,且還成為了騰訊企點的合作伙伴。

之後,京東數科低調改名,從“金融”變成“數科”,改名後的公司看起來像是一家純粹的科技公司。但對於更名一事,有傳言是為了機構在政策上擁有更加良好寬和的監管環境,實現更加安全合規地發展;也有人認為更名後業務增多,有助於公司估值增高,為IPO做打算。而陳生強在2018年JDD大會上稱,“升級是戰略演進、業務範圍拓展的要求,隨著業務種類越來越多,京東金融這個品牌已經盛不下現有的業務了。”

不過,當時京東數科CEO陳生強也表示,未來金融仍然會是公司至關重要的核心業務,成為新業務重要的資源和資金支撐。同時,新業務將擔負進化公司核心能力、提升公司整體價值、為金融業務提供場景、用戶和數據基礎的重任。

估值腰斩?京东数科“转型”科技背后的“掉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