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此次嘉德四季有幸得郭若愚先生家屬之信任與支持,得將先生珍藏名家篆刻、古墨、竹刻以及紫砂等三十二物匯為《智龕珍藏》專場,使得先生珍藏且相伴一生之諸物呈現於諸家,實為吾等之大幸事,亦為諸家同好之大幸事!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郭若愚先生1998年於寓所

郭若愚先生(1921-2012),字智龕,齋號金梅花室、採筆樓、塔印樓、籀齋、夔齋,上海市人,當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收藏家、鑑定家、篆刻家、書畫家。師從鄧散木研習書法篆刻,從阮性山學習繪畫,追隨郭沫若、鄭振鐸研究古文字及文物考古。1950年於華東文化部文物處工作,並參加籌備“羅馬尼亞建設成就展”、成立“魯迅紀念館”、舉辦“太平天國起義百年紀念展覽會”等工作。1955年任上海市歷史與建設博物館保管部主任。1959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考古部主任,同年進入上海博物館工作,先後任圖書資料室副主任、考古部副主任等職。

郭若愚先生於1940年經虹口圓通寺萬圓法師介紹,拜鄧散木先生學習書法篆刻,“智龕”之字便是鄧散木先生所取。之後又與趙時棡、丁仁、王福廠、葛昌楹、錢厓、張魯廠、錢君匋先生等篆刻名家有諸多交往。本場之十八印,均為先生珍藏之物,多於先生篆刻專著中論及,其中“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鄧石如作醬油青田石印”頗為矚目,先生曾言:“研究完白作品邅變之述,此印是重要的資料。”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4409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 鄧石如刻醬油青田石印 高 H 3.3

邊款:庚子(1780 年)冬中鄧琰 印文:蘭為知己

RMB:1,000,000-2,000,000

此印以醬油青田石為材,製為四方平頭式,一面淺刻“庚子(1780 年)冬中,鄧琰”款,印面作“蘭為知己”四字白文印。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此印經由郭若愚先生珍藏多年,今得見釋,實為幸事。郭若愚先生談及這枚印章來歷時提及“鄧琰篆刻的作品,我搜輯到印花數百方,張魯廠曾借去選出一一八方,全部攝影,準備續刻完白印譜,尚未得完成,而魯廠亦於去年(1962 年)逝去。憶及此事,不免人琴之痛。石如遺印,除傳樸堂搜得十五石外,我又訪得六七事,茲介紹其精美者四,是為完白篆刻的新資料。”(引自《鄧石如和他的篆刻新資料》,《文物》,1963 年第10 期,第90 頁)其中“精美者四”的第四枚,便是此方“蘭為知己”印。郭先生稱此印“尚具徽派規模。研究完白作品邅變之述,此印是重要的資料。”

著錄:

1.《鄧石如和他的篆刻新資料》,《文物》,1963 年第10 期,第89 頁

2.《中國篆刻叢刊》第二二卷·清16,小林鬥盦編集,日本二玄社,1984 年,第11 頁

3.《中國印譜》,馮作民譯,臺灣藝術圖書公司,1992 年,第196 頁

4.《中國曆代印風系列—清代徽宗印風(下)》,重慶出版社,1999 年,第3 頁

5.《篆刻史話》,郭若愚著,臺北,2000 年,第165 頁

6. 《篆刻年曆》,黃嘗銘編著,真微書屋出版社,2001 年,第287 頁

7.《鄧石如篆刻》,孫慰祖編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 年,第8 頁

8.《鄧石如書法篆刻全集(下卷)》,王家新主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年,第339 頁

9.《中國曆代篆刻精選必臨系列7—鄧石如、吳讓之篆刻精選》,浩瀚文化編,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5 年,第8 頁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郭若愚先生曾作《談墨》一文,可見對於古墨收藏亦頗有心得。是次“清康熙曹素功作黃海山圖紫玉光墨一套三十六方”實為墨中極品,熙朝曹素功墨,世已少見,曹墨諸品第一紫玉光又更少見,黃海三十六峰之三十六笏無缺者,歷經三百餘年,經由郭若愚先生珍藏至今,堪稱稀世罕見。《談墨》中亦提及:“清代制墨家在康熙時有曹素功,他的名墨是‘隃麋’,由於他制墨佳妙,皇帝送他‘紫玉光’三字,他就造了一種‘紫玉光’墨,質量是極好的。”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4403 清康熙 曹素功制黃海山圖紫玉光墨一套三十六方 長 L 6.2、長 L 3.1 RMB:100,000-200,000

此黃海三十六峰圖最早為徽州知府張秀升設計並囑曹素功所制。張秀升(1637-1678),名登舉,號息庵,襄平(今遼寧遼陽)人,漢軍正藍旗,順治十二年(1655年)進士,康熙十三年(1674年)任徽州知府,後升浙江杭嚴道。《曹氏墨林》中詳細記載了張氏創繪之過程“歙士曹尹潤生先生舊藏素功,儒而市隱,監製墨妙,備極精工。予因思山之靈,水之清,因以成墨之精,墨固秉山川之氣,以成而墨之質,允克載山川之形,於是取諸予懷,繪成黃海三十六峰之圖,而副之以白嶽,爰屬素功監製焉。”此後,於康熙十六年至二十年(1677-1681年)任徽州府同知的邢謙亦曾囑曹素功再製此墨。邢謙,字撝庵,別署宜詵堂,河南祥符(今屬開封)人,以儒士累官安徽徽州府同知,工書翰,喜制墨。

從上可知,息庵張秀升除設計“黃海三十六峰圖”之外,另有“白嶽圖”副之。實際上,“紫玉光”集錦墨,除若本品之“黃海山圖”墨三十六笏一套外,尚有“白嶽圖”墨二十笏一套,故宮博物院即有收藏,其漆盒蓋面之銘文佈局與內容均與本品相同。二者可互為印證。熙朝曹素功墨,世已少見。曹墨諸品又以紫玉光為第一。此套黃海三十六峰紫玉光墨,三十六笏歷經三百餘年而無缺,後由郭若愚先生珍藏至今,堪稱稀世罕見。藏墨大家張子高先生也僅藏有其中“天都”一笏。查閱資料,僅見尹潤生先生藏有另一全套黃海山圖紫玉光墨,尹先生在書中贊曰“‘黃海山圖’墨傳世者殆無全璧,此墨自康熙迄今幾三百,猶完整無缺,於康熙曹氏成份墨中居其翹楚,實並世稀見之珍也。”

此外,先生在紫砂研究方面亦是頗有心得,曾為一把何心舟作梅調鼎銘玉成窯柱礎壺撰文兩篇:《從赧翁壺銘說當時飲茶的情趣》、《“笠翁壺”的記述是怎麼一回事》,而此壺亦有幸現身此次《智龕珍藏》專場。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4432 清同治 何心舟作梅調鼎銘玉成窯紫砂柱礎壺 長 L 14.5 RMB:500,000-800,000

銘文:茶已熟,雨正濛;戴笠來,蘇長公。赧翁

款識:底“曼陀華館”款、蓋內“心舟”款

本品泥料精煉,色呈瑕黃,直口,平肩急轉,腹部及底外侈,外底中部微凸,整體呈柱礎型。蓋與壺子母口相接,蓋鈕呈倒柱礎型,與壺身呼應。

一脫陳俗意趣。銘句、書法與壺身三者融合無間,堪稱‘曼生壺’之後又一佳話。”

此壺由梅調鼎題字篆刻,由晚清陶藝名家何心舟制壺,是為玉成窯之文人砂壺佳作。 題刻銘文“戴笠來,蘇長公”按郭若愚先生語,反應了當時的飲茶情趣,即邀請精形修德之人,也是《清稗類鈔》中提及飲茶之宜者“佳客”一條。而壺型柱礎式,亦是與“雨正濛”一語相切,暗含“礎潤而雨”之意。

何心舟,字子陶,號韻石、石林、石林居士,齋名曼陀華館,浙江紹興人。其尤善練泥調砂,他所製作的調砂壺質堅砂勻,壺面光滑卻透氣良好。其作品多與文人雅士合作,其中尤以與書法家梅調鼎合作的茶壺最具代表性。

梅調鼎(1839-1906),字友竹,晚號赧翁,浙江慈溪人,書法家,師法二王。梅調鼎出於文人愛好,在慈溪林家院內創辦浙寧玉成窯,聘請制壺名手何心舟、王東石等人,並與任伯年等文人雅士,參與壺式設計與題銘創作,製作茶壺、水盂、筆洗等紫砂器。有“前有陳曼生,後有梅調鼎”之贊。

在竹刻方面,先生亦研究深入,在1963年至1965年間曾於香港《大公報·藝林》上發表五篇竹刻文章,其中一篇《清代早中期的竹刻》一文中開篇記載有一件沈兼刻竹雕夜遊赤壁詩文筆筒,此次亦有幸現身拍場。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4430 清早期 沈兼刻竹雕夜遊赤壁詩文筆筒 高 H 14.4 RMB:400,000-600,000

沈兼刻竹承襲三松一脈,傳世作品多為雕鏤一類,此類淺刻作品實屬罕見。郭若愚先生在談及清早期竹刻時,亦是提及本品,並稱“樸雅可愛,耐人尋味”。清早期竹刻並非匠人所為,刻竹者多有極高的詩畫修養,可稱為“隱逸型”竹人,故其作品多構思巧妙,刻法亦隨心多變。本品便是一例,實為罕見的沈兼淺刻作品。

本品著錄於《清代早中期的竹刻》(此文原載於香港《大公報·藝林》,1963年-1965年;後收錄於《文博專家郭若愚》,郭偉亭編著,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第155頁),現將著錄文字摘錄如下: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沈兼(1617-1675)又名參,字兩之,號無諍道人,居疁城東。他叔父沈禹川,工朱氏雕鏤法;他父親漢川,亦從朱三松學竹刻。因此兩之得以盡心摹擬,獲其真傳。他弟弟名爾望,亦解奏刀,時稱伯仲。

兩之竹刻傳世極稀,我見其淺刻蘇髯赤壁圖筆鬥一件,扁舟一葉,泛煙水間;雲間明月赤壁竣崖不可攀,石間葦荻叢生,清風披拂,若有聲響。石壁之隙有“兩之”二字隸書款。此器樸雅可愛,頗耐人尋味。由此可見“練水派”亦有淺刻一法,不見實物,不可知也。”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4431 清早期 紫檀詩文臂擱 長 L 25.2 RMB:200,000-300,000

銘文:梅花品格高,不在紅與白。望者堪匹儔,南山有松柏 鈐印:西囗翰

嘉德四季51期拍賣呈現“智龕珍藏”專場

自郭若愚先生家屬處得獲郭偉亭先生編著《文博專家郭若愚》一書,讀及書中一段郭先生往事。1979年郭若愚先生退休後,上海師範學院邀請先生於中文系教授古文字和甲骨文研究,先生花數月時間先後編寫了《甲骨學講義》、《古文字研究》講稿作為補充教材。這幾本講義是先生於家中用鋼針筆在蠟紙上一筆一畫刻出來的,郭偉亭先生建議請年輕同事來幫忙,郭先生說:“這些文字在甲骨上大大小小不規則,我一定要刻的清楚、典型,學生們看了才會掌握它,別人刻我不放心。”刻寫月餘才弄好。讀至此處不禁動容,不禁再嘆先生治學之嚴謹,對待後學之苦心。念及《智龕珍藏》此三十二物皆曾於金梅花室中同先生朝夕相伴,不禁再嘆,得見實乃吾輩後學之大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