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先賢曾說:“得筆法易,得墨法難;得墨法易,得水法難。”所以說工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在用之得法。

筆法也有方式做準則。所謂:要平,要重,要圓,要轉,要拙,要秀,要潤,這些都是應把握的筆法要點。又有所謂:溼筆要重而秀,渴筆要蒼而潤,總之用筆要明潤而厚重,不可灰黯而模糊。

——《對謝家孝的談話》

用筆拿中鋒做中幹,側鋒去幫助它。中鋒把體勢建立起來,側鋒來增加它的意趣。中鋒要質直,側鋒要姿媚。勾勒必定用中鋒,皴擦那就用側鋒。點戳是用中鋒,渲染則是中鋒、側鋒都要。

——《課徒稿》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古人說過,墨法比筆法難。因為筆法還可拿方式做準則,而墨法就只有蘸墨在紙上的剎那,自己去體會,很難說得出道理來,所以說比較筆法更難。

用墨也有方法,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硯池要時時洗滌,不可留宿墨,因為宿墨膠散,色澤暗敗,又多渣滓,無論畫人物、山水、花卉都不相宜。

——《對謝家孝的談話》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至於水法,更難拿方式規定出來,無法解說得清楚,在自己心領神會而已。因筆端含水的多少,施在紙絹上各自不同,絹的膠礬輕重,紙質的鬆緊,性質不同,水量也自然不同。水要明透,又不可輕薄,所以說是最難的了。

——《課徒稿》

中國畫無論是山水、人物、花鳥,工筆或者寫意,都很注意筆法。不管是勾線、皴擦、渲染,都有個用筆的問題。勾線要用中鋒,皴擦就要用側鋒,而渲染則中鋒和側鋒都要用。

——《對長子張心智的談話》

古稱得筆法易,得墨法難;得墨法易,得水法難。三者俱到,其惟思翁乎?今觀天圻兄諸作,如坐玄賞齋中矣!八十叟爰。

——《題容天圻擬古山水冊》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中國畫最寶貴的藝術特性,是筆墨。筆、墨、紙三種特殊材料,是構成中國畫特殊風格的要素。這是為中國繪畫所獨有,和其他各國區別最大的特徵。

從描寫技巧講,中國的圓鋒筆具有特定的功能,勾勒起來,橫、平、曲、直、卷、曲、飄、舉,莫不如意,比起扁筆方便多了。

制墨,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寶貴遺產。古代制墨,號稱“萬杵”,其意義是把煙子和膠質搗得極度精細、極度融合而製成的。磨完作畫,才能光澤煥發,色度秀潤。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生宣紙對於國畫墨色,更有“相輔相成”之妙。畫筆蘸上墨汁,畫在生宣紙上,立即滲化,出現一種蔭蔭滲滲、滂沱華滋的韻味。這就是三種功能相互適應的效果。

有修養的畫家,運用他們純熟而酣放的筆法,藉著淋漓生動墨汁,表現出山色空濛、林木蓊鬱、煙雲變幻之奇,使作品呈現出文學化韻律化的意境。

從用墨法來說,墨色是藉著膠汁的浮力,在宣紙上向前滲化,膠小則墨色乾枯而晦澀,膠大了則墨色失去了氣韻。畫生宣紙膠水與墨汁是互相交融,起著關鍵的作用。這是我的一點經驗。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但是啊,黃賓虹老先生用墨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哩。黃先生是先把墨研好,倒入玻璃瓶子裡,兌上水,使它沉澱,經過一兩個月後,把上面的水傾去,然後用下層的,和我用“有膠”的墨不一樣哩。我作畫,都用現研的墨,硯臺是常常洗淨再用,這樣,墨色才覺新鮮,和黃老先生的方法不一樣。

繪畫,不但用墨講“水法”,就是用色也何嘗沒有“水法”!使用石青、石綠,兌膠的成分要恰當,水分的大小,決定於色澤的鮮明與否。筆鋒蘸上石色敷于山峰樹石之上,薄、厚、幹、溼要適量。敷色之後,山峰的色澤,看上去水汪汪的,而勾勒和皴法的筆痕,依然看得清楚。總之,不是一味厚塗。唐寅、仇英用石色很高明,儘管塗得很薄,看起來卻覺得明麗動人,有本領啊!

——《與老友劉凌滄的談話》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鄒小山說,設色宜輕不宜重,重則必滯而不靈,膠粘而不澤,深色須加多遍;祥於染法,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以一色為主,而它色附之;青紫不宜並列,黃白未可肩隨,大紅大青偶然一二,深綠淺綠正反異形。據我看來,這些亦前人用色之心得。吾輩作畫,須慢慢領會。平時宜多觀古人真跡,畫會教人,細細觀摹,自有所得。

吾於用色一道,凡染重色,均以紅色作底;繪紅色須以白色為底;繪石青須以黑色為底;繪石綠須以朱膘為底;色之有底,方顯得凝重,且有舊氣。是為古人之法。

畫界畫,可不用界尺,而用圓杆。圓杆滾動便利,一條線畫好後,只須將圓杆向後一滾便可接著畫第二根線了。

——《對老友劉伯年的談話》

張大千談國畫用筆、用墨、用水、用紙

蕭散長無事,天留老布衣。

偶得乾隆紙片幅,拈屈翁山句,寫此似清湘而非清湘也。戊子春,大千居士爰。

——《題仿石濤山水圖》

此圖用筆,兼有董北苑、郭河陽,大千居士臨記,時戊子五月,借居成都昭覺寺。

——《題雪樹盤樂圖》

易向,一種類文藝的生活方式(微信公眾號:e_xang);

易象讀書,閱讀就是一種修行(微信公眾號:iexang);

意典,城市旅行家(微信公眾號:taooli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