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物價遭吐槽 以色列生活成本高昂之謎

當地物價會給來過以色列的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當然,這是和國內物價作比較。也應了那句話,痛苦來自比較之中,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如果從北歐國家來,或許會覺得以色列物價稀鬆平常。然而,在以色列待久了,確實會想念國內低廉的物價、便利的交通、迅捷的快遞。對於中國人而言,以色列物價高,也是基於對匯率因素的考慮。如果人民幣和謝克爾的匯率從當下的2:1降到1:1,或許價格也就不會顯得那麼離譜。作為一名海外生活的中國人,真心期待人民幣不斷走強,這樣才不會出現“匯率限制我們的想象力”。

物價遭吐槽 以色列生活成本高昂之謎

以色列物價很高,但沒有那麼離譜,遇到很多歐美朋友都在吐槽以色列的物價。先從交通說起。以色列的公交車城區內票價格一般是5.9謝。一般出城之後,價格也會隨著距離增加而增加。如果有公交卡,也會享受優惠。普通卡充值100,實際充值125,學生卡充值100,實際充值150。使用公交卡購買5.9謝的車票,在1.5小時之內換乘不重複計費。這1.5小時是從上車刷卡開始到再次刷卡的時間間隔。超過1.5小時就要再次收費。5.9謝的車票如果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0塊多一點。在國內很多城市,這個價格打一次計程車可能還會有富餘。但是,在這裡打出租車,那就真的傷不起了。以海法為例,7到8公里的路程,平平常常就要70、80謝,摺合人民幣150塊左右。火車票的價格會好很多,買往返會有優惠。以海法到特拉維夫為例,距離大概70、80公里,往返票價40謝左右,車程1個小時左右,速度當然不能和國內的動車和高鐵比,但票價要比很多歐洲國家低很多。

物價遭吐槽 以色列生活成本高昂之謎

再說說蔬菜水果。海法的哈達爾市場的蔬菜水果算物美價廉,有時候會感覺價格和國內差不多,生活在海法會比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幸福那麼一點點。但一般超市的蔬菜和水果的價格確實傷不起。蘋果要10多謝一公斤,普普通通的黃瓜西紅柿可能也要6、7謝一公斤。至於肉類,多數都是雞肉和牛肉兩種,不同部位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一般超市的牛肉的價格要60、70謝一公斤,雞胸肉也要30、40謝一公斤。更傷不起的是去餐館吃飯,隨便一點兒快餐就要幾十或上百謝。一個小快餐店出售的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三明治就要25謝。在餐館裡面隨便點點兒東西,加上10%到15%的小費就要上百謝,吃完的感覺還是沒吃到什麼像樣東西。因此,曾在美國和歐洲生活過的朋友也吐槽物價高的離譜。和當地人聊到這個話題,他們也認為以色列的物價很高。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發佈的《領保指南》中對以色列物價的描述是物價水平較高,與西歐國家持平。例如,一瓶礦泉水10謝,一個漢堡20、30謝。

國外生活還是喜歡買中國的商品。聽朋友介紹說特拉維夫有一家叫龍超很不錯。它在google地圖的名稱是Dragon Supermarket,我預計逛超市的時間是1個小時。到達目的地卻當場被驚呆了,這是我見過的最迷你的market,它竟然也叫Super,轉一圈最多五分鐘。我在想,是不是在以色列稱之為大的,你都要把它縮小數倍來想象。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國貨品種不算多,但基本的必需品都有,只是價格不菲。50克左右的榨菜5謝一袋,老乾媽20謝一瓶,山西老陳醋20謝一瓶,今麥郎方便麵9謝一桶。反正如果按匯率折算一下,這些一般商品價格就是很高。為了感受中國味道,放棄了一包20謝的粉絲,忍痛買了一瓶20謝的陳醋。經過好朋友鑑定,這瓶醋在歐洲超市賣1.75歐,折算下來,也就是不到這裡價格的1/2。一下明白了很多中國留學生會到歐洲掏回中國商品回以色列賣的原因,確實差價不小。

物價遭吐槽 以色列生活成本高昂之謎

不得不說的是,每個地方物價高低是由其工資水平決定的。從2017年12月1日起,以色列的月最低工資就上調到5300謝,大概相當於10000元人民幣。即使不考慮匯率因素,這個工資都夠令中國人仰視了。按照總體發達程度上,中國和以色列還有不小差距。當然也得承認,在高物價、高消費的社會中,只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就會過得很舒服。一旦失去穩定工作,生活就會變得很悽慘。然而,這個問題在國內就不會那麼突出,近期國家又在推行的精準扶貧工作,物價穩定加之政府補貼,溫飽不是難事,小康更不是夢想,這就體現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當然,這也揭示出以色列生活成本高昂的謎底:勞動力成本高。此外,也應該看到,以現在的匯率,中國人出國後還會橫掃海外商場,買包、買表、買化妝品….但這更多的是一次性旅遊,而不是日常生活。在高物價的以色列,來旅遊的普通人(土豪除外),就把匯率問題拋到腦後,謝克爾當人民幣花,爽爽的買完,再回國緊衣縮食。但是,當在以色列生活,長期忍受高物價,確實傷不起,精打細算成為生存必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