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流經鞍山最長的河流——遼河

遼河是全國7大江河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呂氏春秋》中稱遼河。在此以後,歷代曾有大遼水、遼水、巨流河、三岔河、句驪河(也作枸柳河)等名稱。

流經鞍山最長的河流——遼河

遼河有東西兩源,東源稱東遼河,西源稱西遼河。東遼河源出吉林省東遼縣薩哈嶺;西遼河上游北源西拉木倫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西南白岔山,南源老哈河發源於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光頭山。東西遼河在遼寧省昌圖縣福德店匯流後始稱遼河。流經開原、鐵嶺、新民、遼中縣後,在瓜茄崗子入臺安縣境,沿臺安、遼中縣界由北向南流經西佛、達牛、新開河、高力房、富家、新華等鄉、鎮農場入盤山境,注入渤海。

流經鞍山最長的河流——遼河

遼河河道遷曲漫流,含沙量高,流量變化大。在鹼河未疏浚之前,外遼河為臺安縣境內遼河的主河道,另有東背河、西背河兩條故道。當時的東西背河雖然為遼河分散了一部分水勢,但由於最後都在外遼河下游匯流,造成外遼河水位擁高洪水渲洩不暢,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疏浚鹼河。於是遼河由一條河道行洪,變為兩條河道(外遼河、雙臺子河)行洪。

流經鞍山最長的河流——遼河

1958年遼河大提治本時,在盤山縣六間房把外遼河堵死。至此,遼河只剩下雙臺子河(鹼河)條河道。井與渾河、太子河分開,各成體系。但廣義的遼河流域仍包括渾太河流域。清嘉慶末年約1821年前後,鞍山市境內遼河下游開始修築堤防。清道光年間渾太河下游兩岸荒地逐年被開墾,築堤防水患,逐段而上,年年增修,歲歲防堵,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為當代河堤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