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韶關仁化這個“紅色小鎮”杜鵑花開別樣紅

歷史厚重的銅鼓嶺、狹長幽靜的正龍街、潺潺流動的城口河……說起仁化縣城口鎮,人們立刻會聯想到鮮豔的紅色。這裡是紅軍長征途中重要的一站,是全國20個“我心目中的長征紀念地”之一,有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等20多處紅色革命遺址群以及正在建設中的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韶关仁化这个“红色小镇”杜鹃花开别样红

隨著城口鎮被列為韶關市第一批特色小鎮示範點,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擬入庫名單,近年來,該鎮依託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唱響紅色主旋律,大力推進紅色小鎮建設工作,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家園。這座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小鎮——城口,正演繹著新的傳奇,在新的時代中煥發出別樣的精彩。

“紅色基因”譜寫新故事

正值鄉間春意鬧,杜鵑花開別樣紅。初春的杜鵑花,綻放在雨後煙霧繚繞的群山中,點點嫣紅在墨綠襯托之下尤為亮眼,車輪沿著道路兩旁的指引奔跑,筆者一行來到了城口紅色小鎮。

城口確實是紅色的,名不虛傳。

在武深高速仁化段城口鎮恩村出入口,新樹立的城口紅色小鎮標識標牌格外搶眼。一下高速,小鎮入口是紅軍雕像,正訴說著革命年代的不屈與奉獻,也照亮著這片依舊火熱的紅色熱土,並告訴四方來客,這裡有一段傳奇的紅軍故事。整齊亮眼的紅色標語、紅軍長征故事小牆繪、粵北首家彰顯紅色文化元素圖書館等,在青山綠水中,將小鎮裝點得別具特色,叫人很容易就聯想到小鎮的“紅色故事”。

韶关仁化这个“红色小镇”杜鹃花开别样红

城口,地處湘粵交界,山水形勝、人文薈萃,同時也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擁有紅色基因。“因地理位置重要,這裡也是‘兵家必爭之地’。1934年1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從江西來到廣東仁化,成功突破國民黨精心設置的第二道封鎖線,在城口鎮作短暫休整。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團及中央軍委縱隊來到城口,毛澤東同志隨軍委縱隊於11月6日來到城口,因病寄宿民主進步人士羅新悅經營的郵政代辦所廣興樓。”城口鎮文化站站長黃本洲向筆者娓娓道來。

城口作為紅軍長征突破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所在地,紅色文化十分豐富。多年來,當地政府在整理紅色軍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銅鼓嶺阻擊戰遺址、譚甫仁將軍舊居、河邊街、正龍街、蘿蔔壩廣場等重要遺址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與此同時,該鎮通過組織新聞媒體、文史專家下鄉村、進農家等走訪活動,尋訪紅軍在城口的故事,挖掘出包括紅軍在巧奪東水橋、奇襲城口鎮、血戰銅鼓嶺、露宿正龍街等過程中發生的紅色故事,充實了城口史實資源,豐富了當地紅色文化。

2017年,中央辦公廳批覆同意在城口鎮設立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並於同年7月奠基,這也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個以長征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仁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標準推動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建設。據瞭解,建成後,紀念館將完整呈現粵北紅色歷史,分別展現紅軍初創時期、中央蘇區時期、長征時期、三年游擊戰時期四個時期的歷史。

韶关仁化这个“红色小镇”杜鹃花开别样红

走在當年紅軍宿營過的正龍街,彷彿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朱德、彭德懷等革命先輩在蘿蔔壩廣場(現城口鎮紅軍紀念廣場)的宣講依然迴盪在這片熱土,作為中共城口特別支部秘密交通聯絡站舊址的“勝一”理髮店,還依稀保留著當年的痕跡,在散落的時光中向來人訴說當年的紅色故事。

“紅色元素”助力新發展

去年,在該市、縣領導的關注下,仁化圍繞省、市提出抓好與鄰省接壤地區的鄉村振興工作,不僅打響了“省際廊道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的第一槍,還率先發力推進“省際廊道”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省際邊界道路面貌煥然一新,沿線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其中關鍵一環的城口鎮積極響應號召,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於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建設城口紅色小鎮,提升城口鎮作為湘南入粵的重要門戶形象,為打造“省際廊道美麗鄉村示範區”,全面提升廣東北大門形象作出貢獻。

城口鎮以打造紅色小鎮、紅色旅遊精品鎮為發展方向和目標,助力“省級廊道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把打造生態潔淨的宜居環境作為行動方向,緊抓鄉村振興機遇,著眼於百姓最關切的問題,以優化人居環境為核心,以實施城鎮提升“139行動”為抓手,開展“六亂”整治工程,著力打造精緻、宜居、休閒、令人留戀的紅色小鎮。

韶关仁化这个“红色小镇”杜鹃花开别样红

據城口鎮黨委副書記蒙書發和城口鎮黨委委員林敏介紹,近年來,城口鎮融合紅色元素,以中心鎮區為重點區域,按照分步推進的原則,全面實施城鎮提升“139”工程,著力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推進環境衛生、城鎮秩序、鎮容鎮貌的整治。同時,將環境綜合整治與“三清三拆”“六亂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同步統籌推進,積極拓展產業發展的新空間,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而這場轟轟烈烈“下決心、動真格、辦實事”的整治工作,也在“便民、利民、為民”的基礎上,贏得了百姓的稱讚和支持。就在剛過去的新年,不少返鄉鄉賢驚訝於家鄉變化,紛紛點贊。

如今,走在城口鎮路上,從106國道一路延伸過來的路燈風格古雅;小街小巷道路整潔,紅色標語、紅星、紅軍長征故事小牆繪成為亮眼點綴;街邊商鋪林立,卻井然有序,精緻統一的外立面扮靚街道,煥發著鮮紅活力……城口紅色特色小鎮的鎮容鎮貌,在精準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下,已成為了粵湘交界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從城口紅色小鎮建設項目第一階段(2018年-2020年)啟動來,全鎮大力推進一帶一路一環17個項目改造。目前,城口外立面改造一期建設基本完成,接下來將啟動第二批次外立面改造工程、紅色遺址修繕改造工程,建設停車場、公廁、文化森林公園等配套設施,融入更多的紅色元素來加強改造,打造好‘省際廊道’的關鍵一環。”城口鎮掛職副鎮長周敏告訴筆者。

“紅色文化”豐富新生活

在城口鎮主街的文化館,右邊的牆面上掛了一個不起眼的牌子,上面寫著仁化縣圖書館城口分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今年元旦剛剛投入使用的圖書館,還是粵北首家彰顯紅色文化元素的圖書館。

走進圖書館,大廳天花板上的中國共產黨黨徽標誌醒目亮眼,紅色氣息撲面而來;右側牆面設置的濃縮《城口紅色文化故事》文化專欄,詳盡地收集了《開國中將譚甫仁簡介》、四聲合唱《譚甫仁將軍之歌》總譜、《銅鼓嶺阻擊戰》《紅軍在城口的紀要》等文獻資料,讓人一目瞭然城口紅色經典故事;館內設置的紅色圖書專櫃、仁化縣地方文獻等專櫃,彰顯出紅色文化元素圖書館特色;就連館內的桌椅、書架、圖書專櫃標識都是採用農村原生態松木定製而成,具有原汁原味鄉土氣息風格……更讓筆者意外的是,這個小小的分館不僅館藏豐富,還與仁化縣圖書館總館、韶關市圖書館聯盟館實現一卡通借還圖書業務,有效解決了當地邊遠山區農民、學生、居民借、閱難的問題。這樣一個功能齊全、充滿紅色文化氣息的圖書館一開館便成為了小鎮居民茶餘飯後的休閒好去處,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紅文化的傳播,讓小鎮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

“除了紅色圖書館的紅文化,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當地幹群還主動組織起一支紅歌隊伍——紅色文藝輕騎兵,自籌裝備經費,為周邊村民獻上精彩的文藝表演,組織歌友會,帶動村民唱響‘紅文化’。”身為其中一員的城口鎮黨委委員範靈告訴筆者。如今,小鎮的“紅文化”氛圍濃厚,大家的精神生活正悄然發生著改變,群眾的綜合素質提升了,鄰里關係也更加和諧了,城口精神文明整體躍上一個新臺階。

韶关仁化这个“红色小镇”杜鹃花开别样红

“紅色旅遊”打造新引擎

城口鎮除了通過加快鎮區改造提升、打造品牌“美麗鄉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舉措,提升城口紅色小鎮“顏值”,還著力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該縣、鎮高度重視紅色旅遊發展,加快紅色旅遊景區建設,完善紅色旅遊產品,發展紅色旅遊,打造產業增長新引擎。

農曆年初七,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建設工地就開始忙碌起來。“目前紀念館土建主體工程已完工,接下來是外立面的裝飾和路基、花盆等的設置,我們也在加快進度保質保量完成整個工程建設。”現場施工隊負責人遊工告訴筆者。過去兩年,城口鎮舉全鎮之力推進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項目、城口鎮一帶一路一環17個項目改造、丹霞豐源溫泉度假村開發項目建設,加快修繕毛澤東舊居、譚甫仁將軍舊居等紅色革命遺址,將城口鎮打造成為全省黨性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紅色旅遊經典景點。

城口以紅色文化為引領,以城口恩村古村、上寨古村等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為重點,結合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對城口省界村莊和106國道沿線村莊進行環境衛生連片整治、交通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連片建設、現代特色產業連片發展,著力打造“紅色+溫泉+古村”為產業鏈的紅色小鎮,帶動城口鎮的商貿業、服務業、生態農業及民生事業快速發展,努力將城口鎮建設成為文化底蘊深厚、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適宜居住的紅色小鎮。如今,到城口重走紅軍路,是不少個人、單位重溫紅色歷史、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精神的首選。

記者/畢式明 潘俊宇 見習記者/唐音 通訊員/陳志文 陳雲飄

【作者】 畢式明;潘俊宇;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