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新能源汽車盛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如期舉行,在車市寒冬並未手下留情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對於補貼的調整比往年更加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被無限放大。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表示,2020年7月1日以後,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話音剛落,不僅現場掌聲雷動,朋友圈也很快被該消息刷屏,車企領導們也個個喜笑顏開。

但很快,工信部新聞處相關人員澄清,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苗圩提到的今年電動汽車補貼不會出現退坡是一句口誤,今年的退坡政策還沒有最後確定。同時,工信部相關司局負責人進一步表示,“為穩定市場預期,保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這對需要補貼來生存的車企來說,雖然漸漸收起了笑容,但同時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至少補貼並不會大幅退坡。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從2009年我國開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至今,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經過多年的發展,為何新能源汽車遲遲不能“斷奶”,擺脫補貼自行發展?

首先從企業賴以生存的銷量來看,2019年的兩次補貼退坡直接影響到銷量,在6月補貼新政發佈之後,7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便出現首次下滑,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也是連續同比下滑,遲遲不能回暖。從全年來看,2019年也成為新能源汽車近幾年來首次出現下滑的年份,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與2018年的125.6萬輛相比,下降約3.98%。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銷量對補貼變動如此敏感首要原因是價格,從新能源汽車銷量組成來看,B端銷量要高於C端。佔份額較大的B端的採購量在價格提升和市場環境收緊的共同作用下下降,對整體銷量下滑造成一定影響。

而C端銷量下降的原因則歸根結底還是能源汽車產品力。在消費者的眼中新能源產品競爭力不如傳統燃油車。在他們看來,品質穩定性方面,相同價位的車型中,燃油車因發展時間長在技術上更為成熟,信賴度更高;在使用情況下更為便利,傳統燃油車加油只需要路過加油站時順便等幾分鐘就可以解決,而純電動車型則需要尋找充電樁等上至少半個小時才能補充一些續航……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衡量產品競爭力的標準之一就是動力電池,國內動力電池供貨量排名首位為寧德時代,並且已經甩開曾經平分秋色的比亞迪一大截。無論是國內蔚來、威馬等國內造車新勢力,亦或是大眾、奔馳和寶馬等車企巨頭,都選擇寧德時代作為供應商,這也導致寧德時代電池供不應求。

儘管寧德如此受歡迎,但與松下、LG化學等國際領先的動力電池製造商相比,在技術水平上仍有兩年的差距,並且差距很難縮小,這也是國家補貼如此重視電池參數的原因之一。國內電池“白名單”取消後,國產電池的生存空間將被擠壓,繼續加大研發力度提升技術水平是唯一出路。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除了補貼對產品競爭力的影響,很多時候,補貼還決定著車企的生死存亡。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浪潮湧來時,很多人都下了海,出現了很多新的品牌,據不完全統計,造車新勢力的數量在頂峰時多達上百家,浪潮退去後,僅留下十幾家,而補貼對維持其生存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2020年還得靠補貼,新能源汽車不能“斷奶”原因到底是什麼?

整體來看,補貼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表現在諸多方面,比如技術的進步、企業的積極性、產業鏈的形成。經過這幾年市場初步形成,基礎設施也逐步完善。

引用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的話說,新能源補貼政策對行業是利好的,並且已經很好地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銷量為10.5萬輛,12月份銷量為16.3萬輛,從數據角度來看,銷售量已經恢復到退坡以前平均的水平,這也表明退補政策負面的影響正在逐漸的恢復當中。

補貼已經到必然要退出的時候,而新能源汽車為何遲遲不願“斷奶”,因為會哭的孩子才會有奶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