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是人類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城市名片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
是城市文明的標誌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隴南人
你知道咱大隴南
都有哪些名片嗎
一起來了解下吧
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
1
在10月16日舉行的2016全國電商扶貧論壇上,隴南市被授予“全國電商扶貧示範市”榮譽稱號。
近年來,隴南市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後發趕超,提出了在電子商務方面實現集中突破的部署,著力解決特色農產品賣難問題。
截至目前,隴南市各縣區累計開辦網店9600多家、微店5000多家,花椒、核桃、蘋果、土蜂蜜等農產品累計銷售額超過43億元。
2015年,隴南市作為全國唯一的電商扶貧試點市,正式啟動電商扶貧試點工作。
2015年10月,隴南市榮獲“2015中國消除貧困創新獎”。2016年9月,國務院扶貧辦在隴南召開了全國電商精準扶貧現場會。
2016中國十大農村電商合作探索獎
2
12月25日,首屆農村電商暨美麗鄉村建設論壇(半湯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半湯正式啟動,隴南市成縣榮獲“2016中國十大農村電商合作探索獎”。
中國乞巧文化之鄉
3
西和乞巧節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顯著的地域特點的漢族傳統節日。在建國後的一段時期內,這一風俗曾一度中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得以恢復。乞巧起源於先秦,形成於漢代,是一種集信仰、音樂、歌舞等為一體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西和乞巧傳承悠久,禮節繁雜,此俗與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動有關,相沿成習,形成固定完整的乞巧儀式。200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已將西和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
紅色文化聖地
4
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經過艱苦卓絕的征程,先後兩次到達甘肅小鎮哈達鋪,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在當地發現的“大公報”上得知陝北有紅軍根據地的消息後,立即作出將紅軍長征落腳點放在陝北的重大決策。哈達鋪是中國革命和紅軍長征途中改變命運的“重大決策地”,是中國工農紅軍萬里征途上的“加油站”。
隴南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兩當兵變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2年4月2日)習仲勳同志領導發動的一次重要武裝起義,是黨在西北地區領導發動的具有重要影響的一次武裝起義。
中國茶馬古道文化之鄉
5
2015年,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考察論證,隴南康縣茶馬古道文化積澱深厚,民間文化遺存眾多;當地居民種茶飲茶之風以及與此相關的婚喪嫁娶習俗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生產貿易及生活傳統與茶馬古道密切關聯,至今延續留存於康縣茶馬古道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形成了特有的茶馬文化風格。因此,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隴南康縣為“中國茶馬古道文化之鄉”。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6
隴南文縣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白馬人民俗)”、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中國白馬人民俗文化之鄉”。白馬人是古代氐人的後裔,也就是古文獻中常常提到的“白馬氐”,被漢代以後的史書稱為氐族。氐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族群。氐族發展壯大始自東漢,西漢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甘肅隴南曾是其主要聚居地和活動區域。當前,白馬人主要生活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鄉白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縣、九寨溝縣境內,人口約1.4萬人。
中國油橄欖之鄉
7
武都區引種油橄欖始於1975年。目前武都區被國家列為全國三大油橄欖生產基地之一。武都區油橄欖種植面積38萬畝,佔全國油橄欖種植總面積的60%。
目前,武都區被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油橄欖之鄉”,油橄欖被國家質檢總局評審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批准武都區為“全國油橄欖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油橄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都基地”,是國內僅有的有產量、有品牌、有市場的主產區。
截至目前,隴南市已發展油橄欖基地54.66萬畝,年產油橄欖鮮果2.59萬噸,年產初榨油3885噸,綜合產值達11.85億元,均位列全國第一。
花椒之都
8
武都是中國花椒原產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武都花椒品質優異,民間冠以“大紅袍”之稱。
武都花椒遠近聞名,暢銷全國,著名餐飲連鎖小肥羊火鍋店的花椒全部來自甘肅武都,可見其盛產的花椒的影響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顏色、麻味更勝,武都也因此被稱作花椒之都。
截至2015年,隴南花椒總面積達到218.01萬畝,產量3.5萬噸,產值37.46億元。
中國核桃之鄉
9
核桃在隴南栽培歷史悠久,公元三世紀,隴南文縣、武都等地就廣植核桃樹。經過多年的發展,隴南的核桃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基地面積迅速擴大。
截至2015年,全市核桃總面積達到385.4萬畝,7000多萬株,堅果年產量已達11.6萬噸,產值23.2億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
目前,隴南核桃種植面積居全國市級第二,株樹居全國市級第一,享譽全國。先後榮獲全國農交會、楊凌農高會等全國性節會產品獎項37個。成縣、康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中國紋黨、中藥材之鄉
10
隴南是全國中藥材主產區之一,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截至2014年,全市有草本中藥材1400多種,尤其以黨參、紅芪、當歸、大黃、半夏最為著名,更因中藥材道地純正、藥效成份多等獨有的特點,多次榮獲全國大獎,成為全國藥材市場最響亮的品牌之一。
文縣紋黨,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甘肅省四大名藥之一,文縣是紋黨的原產地。紋黨的野生家種始於清代的同治年間,歷史悠久。因有效藥用成分含量居各類黨參之首,而享有盛譽。曾在中國各路黨參評比中名列第一,榮獲中國外經貿部對外出口商品榮譽證書。遠銷東南亞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甘肅大宗出口中藥材。
宕昌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藥鄉”、“天然藥庫”的美譽,是甘肅省道地中藥材的最佳適生區之一。截至2014年,藥材種類就達690種。宕昌黨參、當歸、大黃、紅芪曾獲原外貿部“出口榮譽證書”及第十六屆、十九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哈達鋪當歸通過了國家GAP基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
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
11
2015年,兩當縣再次以“雲屏三峽碧玉兩當”的美譽進入“2015百佳深呼吸小城榜”,並由2014年的排名第72位躍升至第6位,躋身“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單前十之列,也是甘肅省唯一一個入榜的縣城。2016年,兩當再次保持了第6名。
中國特色民俗風情旅遊名縣
12
2015年,文縣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推介與旅居地融資大會上榮獲“中國特色民俗風情旅遊名縣”榮譽稱號。這是文縣繼2014年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白馬人民俗文化之鄉”稱號之後的又一張靚麗名片。
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
13
2013年,亞太旅遊聯合會、中國品牌協會在深圳舉辦了2013建設美麗中國暨旅遊目的地品牌推廣盛會,隴南市康縣積極參與,最終獲得“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榮譽稱號。
2016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
14
近日,《農業部關於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認定名單》公示期結束,康縣通過材料篩查、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環節,被認定為2016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是甘肅省入選公示名單的兩個縣之一,也是隴南市唯一入選的縣區。
康縣通過發揮美麗鄉村建設集聚效應,培育生態旅遊大市場,發展鄉村旅遊大產業,康縣先後獲得了“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最佳生態宜居旅遊目的地”等榮譽稱號。
宕昌國家級旅遊名片
15
2015年,由國際休閒經濟促進會、中國旅遊媒體聯盟、中國國際旅遊文化展播辦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推介會旅居地融資大會”上,宕昌縣榮獲“中國生態自然景觀旅遊最佳目的地”、“中國健康養生休閒度假旅遊最佳目的地”稱號。這是繼宕昌縣入圍“第三屆中國旅遊業融合與創新論壇暨最美中國榜”之後,該縣再添的兩張旅遊名片。
2016中國最美村鎮獎項
16
11月26日,第四屆2016《中國夢·村鎮夢》市長論壇暨中國最美村鎮頒獎典禮在廣東隆重舉行。隴南市康縣長壩鎮花橋村和康縣城關鎮鳳凰谷村榜上有名,分別獲得生態獎和人文獎。
10家國家4A級景區
17
武都萬象洞風景區
宕昌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康縣陽壩亞熱帶生態旅遊風景區
成縣《西狹頌》風景區
西和晚霞湖風景區
禮縣秦文化博物館
徽縣金徽酒文化生態旅遊景區
兩當雲屏三峽旅遊景區
兩當兵變紅色旅遊景區
康縣花橋村景區
27個“省級生態鄉鎮”
18
今年4月份,甘肅省環境保護廳公佈了2015年“甘肅省省級生態鄉鎮”命名結果,隴南市武都區龍壩鄉、文縣鐵樓藏族鄉、文縣天池鄉、兩當縣西坡鎮、兩當縣左家鄉、徽縣銀杏樹鄉、成縣陳院鎮等7個鄉(鎮)榮獲“甘肅省省級生態鄉鎮”稱號。
近年來,市、縣(區)環保部門把創建生態鄉(鎮)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建設生態隴南的重要載體,緊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質量改善。截至目前,我市已獲得命名的國家級生態鄉(鎮)2個,省級生態鄉(鎮)27個、省級生態村33個,市級生態鄉(鎮)73個,市級生態村190個。
西部酒鄉
19
金徽酒地處秦嶺南麓、嘉陵江畔,與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毗鄰的隴南徽縣,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和五糧液等名酒企業同屬中國西南黃金釀酒板塊。據地方誌記載和出土文物考證,金徽酒源自西漢,盛於唐宋,明清時期這裡就是聞名遐邇的“西部酒鄉”。
隴酒是有淵源的,隴酒文化是厚重的。金徽酒的文化不僅有根有據,而且歷史文化積澱厚重。距今4000多年以前,徽縣就開始了蒸餾酒釀製。1134年,創立了雄霸一方的歷史名牌“金徽酒”。
大秦帝國搖籃
20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秦朝對中國後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深遠。在隴原大地上,有一處被史學界發現的秦始皇祖先的陵園——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考證為“秦公西垂陵園”。 西垂陵園的發現,為尋找秦人早期都邑,探索秦文化淵源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
隴南歷史悠久,地大物博
關於隴南的城市名片
還有太多太多
小隴只整理了其中一大部分
歡迎讀者朋友們積極補充
這20張隴南城市名片
只是隴南發展史上的一張張縮影
見證了隴南的變遷
讓我們共同祝願隴南發展得更好
閱讀更多 隴南生活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