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馮小剛、張藝謀為啥都喜歡拍嚴歌苓的作品?

張梅茜


我以為中國文壇要非常認真地對待嚴歌苓的寫作,這是漢語寫作難得的精彩。她的小說藝術實在爐火純青,那種內在節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豐厚,她筆下的二戰,寫出戰爭暴力對人的傷害,生命經歷的磨礪被她寫得如此深切而又純淨。——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 陳曉明


筆者對於嚴歌苓的瞭解大概就是從張藝謀《金陵十三釵》開始的,後來嚴歌苓的作品開始被頻繁的改編。《小姨多鶴》、《歸來》、《芳華》這些作品影視作品都在告訴我們嚴歌苓作品伸手電視劇、電影導演的喜愛。《少女小漁》、《天裕》、《一個女人的史詩》、《扶桑》、《繼母》、《第九個寡婦》還有開始提到的幾部作品。我們發現嚴歌苓的改編的影視劇作品在國內外電影、電視市場上都獲得了藝術和市場的多方面肯定。張艾嘉《少女小漁》獲得四十屆"亞太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等五項大獎;《天浴》獲得了三十五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獎;《誰家有女》也獲得了多個法國電影獎項。

20世紀90年代開始純文學向影視轉型風潮之中,很多作家都開始向編劇行業轉型。"王朔、劉震雲等都注意根據形勢大眾文化時尚潮流的流向而選擇或者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式"《與影視共舞的20世紀90年代的北京文學》"我覺得用發展的眼光看,文字的作用恐怕會越來越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最強者,影視就是目前時代的最強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史鐵生、莫言、餘華、蘇童、賈平凹共同作為編劇而完成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叫《中國模特》,這些作家有意識開始了組織大眾文化生產的行為,標誌著中國作家開始集體性改變影視劇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形態批判態度。《嚴歌苓小說及影視作品研究》

"近20年來,世界電影改編自文學作品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我國電影電視改編自文學作品的比例也是百分之四十,其中優秀電影和電視劇越有百分之七十來自文學作品的改編。"《新時期的影像闡釋與小說傳播》

在這麼多文本作品之中,為什麼嚴歌苓的作品可以收到張藝謀、馮小剛、陳沖、張嘉佳這些知名的導演的青睞而多次改編他的作品呢?筆者想通過文學的角度來為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嚴歌苓的作品如此受大導演歡迎的原因。


嚴歌苓

嚴歌苓是一位美籍華人作家,美國21世紀著名中文、英文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生於上海,父母離異,她和弟弟嚴歌平留在安徽。嚴歌苓走上了創作之路後,進入魯迅文學院作家研究生班,與莫言、餘華、遲子建成為同學。後又進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文學(位於芝加哥,非哥倫比亞大學) 就讀,獲藝術碩士學位及寫作最高MFA學位,成為哥倫比亞藝術學院百年建校史上的首位華人校友。

嚴歌苓的作品是近年來藝術性最講究的作品,她敘述的魅力在於"瞬間的容量和濃度",小說有一種擴張力,充滿了嗅覺、聽覺、視覺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評論家雷達

"嚴歌苓"為什麼被大導演們偏愛

1、 中國書寫

東方總之神秘的,外國人窺探中國的方式最好的一種就是通過文學或者影視作品來看這個中國:

"美國讀者最感興趣的是中國當代文學,特別是反映現當代中國一些社會現象的作品,關注性別或者性慾問題的作品也很受歡迎。探索某一歷史事件(像南京大屠殺)或者反映當代中國社會一些荒唐現象的作品也會受歡迎。"

羅鵬(Rojas Carlos)是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這是他對於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學作品的喜好的一個總結。其實簡而言之,就是要麼反映中國苦難的,要麼反映中國人愚昧的作品都是外國人喜愛的作品。《許三觀賣血記》、《蛙》這些反映了中國有些瑕疵的作品都是深受國外讀者喜愛的。當然,外國人以一種文化本位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審視我們的文化,審視我們的民族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這些作品確實讓外國人深深迷戀。

嚴歌苓成長於文革時代,文革時代也算是中國一個特殊的時期,也算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時間。"但是和創作同類題材小說的大陸作家不同的是,作家留學、定居美國多年後遠離故土和母語環境,時空與心理的距離讓她審視自己的民族歷史和自我體驗時多了幾分客觀與冷靜"《嚴歌苓小說及影視作品研究》嚴歌苓也說過:"若沒有移民生活給我的敘事角度和那種近乎局外人的情緒基調,我不可能寫出《天浴》這類故事"《呆下去、活下去》——嚴歌苓。

《天浴》說的是文化大革命晚期的知青文秀,被選中跟隨藏民老金學習牧馬,文秀為了返回原籍而自甘墮落,在供銷員的甜蜜利誘下對他獻上貞操。文秀變成場部那些有辦法的男人輪流玩弄的物件。文秀獻出自己的身體並未得到回城的機會。當文秀在醫院得知有人自斷腳趾換來回城機會,也想人為製造工傷的假象回城,但是自己下不了手。她讓老金開槍,最後老金在絕望之下射殺了文秀再與她殉葬。

我想當年陳沖選擇這個故事就是因為這裡的"中國特色"吧。我們可以看到這場運動讓一個本來的大好女青年為了回城不擇手段。

我們看到人性和道德面前的一敗塗地。西方人看到這樣的作品,我想只會留下幾聲不懷好意的笑容。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就是這一個故事一定是相對客觀地展示了那個時代的。這是中國特有的時代,中國前所未有的時代,就像那個《許三觀賣血記》中一去不復返的"賣血時代"一樣不會回來了。可是,這些東西卻留在了大家的心裡,時時刻刻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2、 女性為主寫作

嚴歌苓的作品很多都是以女性角色為主角的,大家看到我列舉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都是以女性為中心的作品。這樣的寫作當然離不開西方女權主義的浸染。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權辯護》(1792),約翰·斯圖爾特·穆勒的《婦女的屈從地位》(1869) ,奧古斯特·倍倍爾的《婦女與社會主義》(1879)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 這些都是西方女性呼喚平等地位的期許。"在發展的母權制下,宗教是沿著自然崇拜的路線發展的,……自然力和自然因素被賦予以婦女的形象"

柯斯文著,張錫彤譯,《原始文化》。

對於"地母"的崇拜這是每個民族都有的情節。好比希臘神話中大地的主宰"蓋亞"是宙斯的母親,中國有"女媧造人"的故事,這些都可以反映所謂的"母性崇拜"一說。張藝謀、陳沖這些導演的目標應該是國外的大家,迎合西方主流價值觀來說,選擇嚴歌苓的作品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

嚴歌苓的女性作品《小姨多鶴》經歷了日本親人和同胞的死亡,被賣給張家作為生育工具的時候受到了張儉的欺辱,但是她依然保有那份女性的尊嚴甚至以自殺來捍衛。這裡我們不再去考慮她是一個"日本人"感受到她的罪有應得,而是以"人道主義"的關懷而感受到對她的同情。"嚴歌苓的小說人物是樹立起無法複製、包含生命原力的女(性)形象"《嚴歌苓小說及影視作品研究》

3、 跨文化視角審視中國

上文中筆者說過探索某一歷史事件(像南京大屠殺)或者反映當代中國社會一些荒唐現象的作品也會受歡迎。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歷史題材嚴歌苓當然不會錯過。最著名的就是那部《金陵十三釵》。張藝謀當時改編這部作品是要全力衝擊奧斯卡的,所以他選擇了符合外國人視角的來審視這場南京城的災難。南京大屠殺是西方人鍾愛的故事情節,但是還要在這個故事裡加入西方人物。十三個妓女為了躲避戰亂進入了教堂,英格曼神父雖然具有宗教人士的慈悲心,但是為了那些女學生們的安全拒絕了她們。在這部電影了,西方人的帶著悲憫和仁慈解救了這些少女和妓女。妓女們翻牆而入、拉拉扯扯的以一種不光彩的方式進入教堂。整個《金陵十三釵》劇本都是以克里斯蒂安 貝爾扮演的假神父的視角展開的。這就讓西方觀眾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有種帶入感和具有可以直觀理解的價值觀。在用一個西方人視角來敘述整個故事的時候,西方觀眾會有一種自豪感,畢竟我們拯救這些女學生。雖然,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是那十三個妓女,但是這些妓女們崇高的靈魂是克里斯蒂安 貝爾發現的。作為具有平等觀念的西方人,

這個偽裝神父一點都沒有嫌棄這十三個人的身份,反而一種平等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他的態度和身為中國人的女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反差。在她們還沒有帶著民族勇氣去對抗日本人之前,也只有這些西方人一種平等的眼光審視妓女。筆者看到張藝謀、嚴歌苓在變相誇讚西方人,迎合西方人。所以,這樣的作品當然會引起西方人的好感。

4、 色彩與蒙太奇手法

色彩無形無象,它可以在人的視覺上呈現出色感,必須依託於客觀物質世界中與色彩相關的素來實現,色彩與"物"密不可分,進入人的大腦而成為"象"。同時,色彩也具有"意",心理色彩著重體現在主體對色彩的主觀判斷中,是主體內心對視覺能感受到色彩現象的審美價值的判斷和表達。色彩作為視覺符號的一種,其象徵意義源於人們內心對色彩的認識、理解而產生不同的寄託和表達。

張藝謀的《黃土地》中,主要表現了黃土地、窯洞、黃河、紅嫁衣、紅蓋頭、黑粗布棉襖、白羊肚毛巾這些物象,而與之搭配的色彩則是飽滿凝重、溫暖沉穩,對比強烈,大面積黃色塊,土黃為主色調,黑、白、紅等為輔。大紅燈籠高高掛》更有民族氣息,紅轎子、紅燈籠、黑布套、服飾、院牆、雪都被納入色彩建構的範圍內,濃郁飽滿,豔麗,大色塊單色運用,以紅色為主,黑白藍灰為輔。《活著》是一部很沉重的電影,以暗紅色為主,表現了紅手印、紅燈籠、紅燭、紅袖章等。嚴歌苓也如此,比如小姨多鶴第一次和張儉外出時候穿的素淨連衣裙還有遮陽帽;雨墨和其他姑娘的紅粉黃綠的綢緞蓋被和五彩的發繩與絲襪,都和張藝謀的色彩美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就是嚴歌苓作品中電影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好比《小姨多鶴》中多鶴和張儉的相的一個事情被分成三個鏡頭,三個不同章節,三個不同時間背景交代給讀者。正史這些典型的電影手法運用,所以導致了她的作品改編成電影的難度減少,以為可能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以一種電影或者影視手法進行敘述的。

以上就是筆者淺淺地談了一下嚴歌苓作品的對於電影和電視劇的意義:

中國式倫理文化中的"恕"與"親",被創作慣性遮蔽了近百年,卻被《小姨多鶴》這部作品藝術地激活,並賦予恤暖與柔情的光暈,帶有我們久違了的經典文品。

嚴歌苓有如此意蘊豐盛迷人、襟懷爽朗闊氣的長篇小說,是我們今天對漢語文學持有堅定信心的理由。

—— 著名評論家施站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