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胆囊息肉、胆结石会转化为胆囊癌吗?

老刘谈胃肠


谢谢大家!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的癌变几率很小,但在某些条件的刺激下,也可以形成胆囊癌。胆囊结石是引起胆囊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我们先来说说胆囊息肉:

(一)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大多数人没有不适感觉,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少部分表现为上腹部闷胀、后背疼痛,合并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时,腹痛较明显。大约有1-10%的胆囊息肉可以转化为胆囊癌!



胆囊息肉的发生,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 像肥胖、高脂血症、肝硬化等患胆囊息肉的几率较高。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注意癌变的可能:

(1)年龄50岁以上,单个发生,基底部很宽的息肉。

(2)生长很快,直径超过一个厘米以上的息肉。

(3)伴有胆囊结石多年,疼痛明显,恶心、呕吐,体重明显下降的息肉。

(4)通过B超、CT等检查,息肉血管异常丰富,出现溃疡等改变。

再来说说胆囊结石:



(二)胆囊结石多见于50岁以上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以胆固醇结石为主,由于胆固醇和胆汁的浓度改变,造成胆汁淤滞、包裹,形成结石。肥胖、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术后、肝硬化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

大多数患者为静止性结石,无症状,不活动,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表现为胆绞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胆囊由于长期被结石刺激,引起胆囊炎症,导致黏膜纤维萎缩,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变性,发生癌变。 同时胆囊结石合并感染,细菌作用于胆汁,产生胆蒽和甲基胆蒽,这两者均为强烈的致癌物质。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注意癌变的可能:

(1)胆囊结石病史在五年以上,年龄大于50岁。

(2) B超或CT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边界不规则。

(3)胆囊结石的直径大于2厘米以上,结石越大,癌变率越高。

(4)消化道症状明显,发生梗阻性黄疸,药物治疗效果差,体重明显下降。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淡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多喝水,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胆汁的正常代谢,预防胆囊疾病。

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结石,必须定期检查,对症治疗。只要符合上述条件,怀疑有癌变的可能,就需要尽早手术。手术切除胆囊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

祝胆囊疾病的患者早日康复!


北极光医生


胆结石是否严重?胆囊息肉会产生癌变吗?

作为一个胆结石过来人,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吧!在我去云南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猫姐,那个时候猫姐近50岁,第一次与她交流的时候,感觉这位猫姐绝对江湖人,50岁看起来很年轻,无论运动各方面都挺好,她也很善谈,她说:“年轻的时候,喜欢越野,有次出现了车祸,看看我现在的脸,都是做的植皮手术,还好保住了性命。”猫姐这个人的心态还是非常好的,然后她说年轻的时候,比较拼命工作,有时候工作到深夜,导致出现胆结石息肉病变,为了不让它恶性,所以,现在胆囊早就切除了,有时候还真是不习惯。

如若只是单纯的胆结石,而且胆结石比较小的话,一般情况是不会太严重的!笔者原本也是结石患者,手术治愈后又复发了,为了治愈结石问题,可以说付出了太多努力!要不是在佰度看到了李伏钧的法子,现在还在受着结石的困扰,总之太不容易了。

我们要明确胆囊息肉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会产生癌变,一般来说当我们的胆囊息肉>1cm的时候,医生给的建议都是切除胆囊,主要还是防止息肉反复会出现炎症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另一方面就是防止息肉癌变!所以,当出现胆囊息肉的时候,一定要多进行复查,以免问题更严重了。

那么,我们继续谈一下关于胆结石的问题!

我们应该知道,现在出现胆结石的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女士,更是胆结石青睐的,一般随着年纪的增长,体质也会越来越差,而且胆结石与年龄、家族史、日常饮食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现胆结石的患者,应当注意日常饮食,必须要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要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烟酒都要忌掉,其次就是千万不要暴饮暴食,这些都是胆结石形成的根本因素!所以,出现胆结石问题,首先我们不用着急,如若是良性的,大可不必担心。

现在出现胆结石的患者越来越多,胆结石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胆囊性疾病,胆结石引发癌变并不是不可能,胆结石一旦形成,就会对胆囊壁造成一定的磨损,如若这种磨损长期存在以后,就会导致胆囊出现癌变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当胆结石存在时间比较久的时候,而且会一直复发疼痛,就应该早点进行手术治愈了。

胆结石危害那么大,该如何预防胆结石的出现呢?

胆结石一旦出现在自己身上,那滋味确实让人难以忍受。相信很多人都与胆结石打过交道,具体感觉如何,得过结石的朋友自有体会!上面我有简单谈到胆结石形成的根源,下面也谈谈该如何预防吧!

大多数人不喜欢运动,而少数人则只要不运动,就感觉浑身难受。往往我们长期懒惰,不运动,日积月累,胆囊肌的收缩功能必然会衰退,而且只要胆汁延迟排空,就很容易导致胆汁淤积,这就跟胆结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尤其是肥胖者,可以说是三高的高危人群,有人说胖子也有健康的,确实是如此,但是健康那也只是一时的!健康的胖子,如若停止运动,那么发胖速度会更快,预防肾结石,简单来说就是管住自己的嘴,有些人平时喜欢吃高脂肪、糖分高、高胆固醇的零食或者饮料,这些都是胆结石形成的根源。

如今,很多上班族,为了多睡会觉,许多人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而且喜欢熬夜,长期生活不规律,这种状态一旦长期维持,那么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比较容易促使结石的形成,所以,养成个早起的习惯,多注意吃早餐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胆结石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上门,主要原因是我们做的不够好,才造成胆结石的形成,所以,平时自己多注意饮食,注意休息,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小桃说


(2018年9月7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作为胃肠肝胆外科的医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三者间关系密切。我平时的工作中接触到不少的胆囊疾病患者,其中最常见的是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这几种。对很多患者来说,因为对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的了解比较少,很多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都选择保守治疗,长期下来,就为癌变留下了隐患。

胆囊癌相对比较少见,但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多数胆囊癌病人年龄大于50岁,胆囊癌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发现时一般多为晚期,预后不佳。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有密切关系。胆囊息肉分肿瘤性息肉(有腺瘤、腺癌等)、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一般非肿瘤性息肉不会癌变,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有1.5%癌病可能,一直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腺癌本身就恶性肿瘤。

胆囊息肉易癌变的是“直径大于1cm,单发病变并且基底部较大,息肉逐渐性增大,合并胆囊壁增厚的息肉”多见。超过七成的胆囊癌病人有胆囊结石病史,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发生癌变是无胆囊结石病人的13倍,胆囊结石恶变考虑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一般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展成为胆囊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般超过10年。这为我们提前预防胆囊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只要早期处理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是可以很好预防胆囊癌的。

那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

首先要做到:1、清淡饮食,低脂肪饮食,控制血糖血脂;2、定期检查血脂、胆汁酸、胆囊彩超等检查;3、控制胆囊炎症。

其次,建议手术处理的情况有一下几点:1、反复出现胆绞痛等症状,或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直径>3cm;2、直径大于1cm,单发病变并且基底部较大的息肉;3、腺瘤样息肉。以上者均可以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是有可能癌变的,但是不用怕,癌变几率都很低,绝大部分的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不会癌变。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患者很多,但是你见过几个胆囊癌的患者呢,胆囊癌的发病率很低,根据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总数的1%左右。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胆囊隆起性病变的统称,根据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样增生等等。其中,只有腺瘤性息肉会癌变。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厌油,上腹部不适,饭后明显。

胆囊息肉首选B超检查,一般做B超就能够明确息肉的数目,大小,血流情况。如果怀疑癌变,还可以做CT,MRI等检查。

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如果出现以下征象,癌变的几率会高一些或者影响生活,建议手术治疗:

(1)息肉是单发的,直径大于1c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偏大。

(2)息肉是多发的,同时伴有胆囊结石,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而且年龄大于50岁。

(3)B超提示息肉的血供很丰富,怀疑有恶变

(4)抽血查肿瘤指标升高,特别是CA199,CEA这两个指标,同时可以排除其他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5)出现明显的不舒服,并且反复发作。

(6)对直径小于5mm,并且无症状的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顾名思义,就是胆囊里面长石头了。根据结石的内容,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

很多胆囊结石的患者,也不会出现症状,胆囊结石可以在胆囊里活动,如果胆囊结石堵塞了胆囊管或者小的结石掉到胆总管里面,可以引起明显的症状,例如腹痛,发热,黄疸,严重的还可以导致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危及生命。

胆囊结石也是首选B超检查,可以明确胆囊结石的数目,大小,还可以做MRCP检查,明确胆囊结石有没有掉到胆管里面。

胆囊结石长期存在胆囊中,与胆囊壁摩擦,可导致损伤,出现炎症,有一定的机会癌变。所以,胆囊结石也需要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以下表现,建议手术:

(1)有症状的或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2)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3)胆囊壁钙化或磁化胆囊;(4)胆囊壁增厚(>3mm)同时伴有慢性胆囊炎。

其他情况的胆囊结石,需要定期复查,可以每半年左右做一个B超复查。


普外科曾医生


胆囊的病变一般就三个: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

胆囊结石有一定的几率会导致胆囊癌

胆囊息肉有更大的几率会导致胆囊癌

一、胆囊癌的病因主要有两个:胆囊结石、胆囊息肉

1、胆囊结石。

在胆囊癌的病因中,流行病学显示,70%的病人与胆结石有关,例如,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3.7倍,直径3cm胆囊结石发生胆囊癌的比例是1cm胆囊结石病人的10倍,而胆囊结石至发生胆囊癌的时间一般为10—15年,这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物理刺激的结果,可能还有胆囊黏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综合因素参与。但最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癌。

由于胆囊结石到胆囊癌的时间很长,所以,平时很少遇到胆囊结石转化为胆囊癌的患者,毕竟胆囊结石在导致胆囊癌之前,绝大部分胆囊结石因为引起病人的疼痛而被处理掉了。

2、胆囊息肉。

转化为胆囊癌的可能性可就比胆囊结石大多了,毕竟胆囊息肉本身就是属于胆囊肿瘤性病变的其中一种,类似于胆囊良性肿瘤,因此,胆囊息肉与胆囊癌之间的界限,比胆囊结石与胆囊癌之间的界限模糊多了。

二、胆囊息肉和胆囊癌在各个方面,千差万别!!

最近遇到胆囊息肉及胆囊癌的病人,让大家了解下胆囊息肉和胆囊癌之间的界限,同时能对可怕的胆囊癌能有一定的印象。

病人甲,女,54岁,体检发现胆囊息肉5个月,胆囊息肉样病变大小1.1cm×0.9cm,基本上为良性,手术选择为: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病理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

病人乙,女,61岁,眼黄、尿黄及皮肤黄7天,彩超及CT提示胆囊息肉样病变4.6×3.9cm,严格的说,这个时候的胆囊内病变已经不算是胆囊息肉样病变了,诊断为“胆囊肿物”更为合适,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手术选择为:传统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胆囊恶性肿瘤。



三、如何预防胆囊癌?

从胆囊癌的致病原因来讲,关键在于及早处理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 并非所有的胆囊结石都会导致胆囊癌,也并非所有胆囊息肉都会转变为胆囊癌,所以,胆囊结石或是胆囊息肉,即使未做手术,也不需要过于担心。

四、什么情况下的胆囊结石或是胆囊息肉需要及时处理?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特别是结石直径>3cm,胆囊息肉单发、直径>1cm或基底宽广者,腺瘤样息肉以及瓷化胆囊,经积极行胆囊切除。

但愿世间每个人都不要与“癌”这个字沾上任何关系,因为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讲,这个字大部分情况下代表着痛苦及死亡,或早、或晚,世界如此美好,我们还没有活够呢,对吗?


头号在线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有可能发展为胆囊癌。胆囊息肉与胃肠道息肉一样,有恶变的潜能,所以一般超声发现胆囊息肉>1cm都建议做胆囊切除术。而胆囊结石或者是胆道结石,长期慢性刺激胆管壁,胆管壁发炎,容易诱发胆囊癌。

胆管的正常解剖

胆囊是胆道脉管系统其中的一个器官,胆囊的作用是储存胆汁,就是肝内胆管分泌的胆汁流到胆囊里装起来,人们吃东西的时候,胆囊就把装的胆汁通过胆总管排到肠管里去。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就好像一个下水道一样,导致往下流,最后到肠道里参与食物消化。上面下的结石可以掉下来堵住下面,那么就会出现腹部疼痛、黄疸、乏力等症状

如红色剪头所示就是胆汁的流动方向。

胆囊结石形成

所说的胆道结石,就是指胆汁从肝脏分泌后所经过的这一段路的结石,包括,肝内胆管的结石、肝总管、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处(出口位置)结石,如图。


在胆囊储存的胆汁,我们吃东西就开始排出来参与我们食物的消化,所以我们做超声或者CT的时候要求不能吃食物,只可以喝清水,胆汁在里面可以把胆囊撑开,就容易看清楚胆囊有没有长东西了。而长期不吃早餐的人,早上胆囊一直装着胆汁,胆汁不排出,就会淤积,慢慢结为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容易刺激胆囊壁,引起发炎,就是胆囊炎。长期刺激变成慢性胆囊炎,容易诱发胆囊癌。而小胆囊结石容易往下掉,成为胆总管结石,引起发炎,也容易导致胆管癌发生。

胆道结石容易诱发胆道癌

胆囊结石是胆道结石的一种。

病例1.一位同事的奶奶82岁了,腹部疼痛就诊,发现胆囊结石5年,并且已经出现胆囊壁稍微增厚,普外科大夫建议做胆囊切除术。现在腹腔镜下做胆囊切除术已经很成熟了,82岁的高龄也可以做,创伤小。但是同事考虑了不做。一年后复查,胆囊明显的肿块,向周围侵犯了,很可惜。胆囊癌进展很迅速,一旦发展,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治疗效果不好。

病例2.这也是一个很可惜的病例,38岁女性,右上腹疼痛5天就诊,逐渐脸黄、眼睛黄、全身黄。但是当看到她的CT图,我不相信她疼痛只有5天,因为她的胆总管内有五六个两公分大的结石,胆囊也有很多结石,最遗憾的是胆总管出现了肿块并且已经出现了肝脏和多发淋巴结转移。胆总管长期有结石刺激发炎,容易诱发癌。38岁,一发现就完全没有机会,但是现在最主要是把这么多胆总管的结石取出来,先解决胆道梗阻的情况。



胆囊息肉存在恶变潜能

胃肠道的息肉都有恶变的潜能,那么胆囊息肉也不例外,如果发现有胆囊息肉<1cm又没有症状的,可以随访复查,用超声复查即可,做CT不一定能看到息肉,所以并不是越贵的检查越好,而是要最适合。

如果息肉>1cm,有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胆囊里小的结石,很容易通过胆总管排出去肠道,能排出肠道的结石,基本不会引起问题了。有症状反复发作,也可以考虑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的患者,大部分伴发肾结石,跟个人的体质、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等情况有关。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了解胆囊和胆囊结石的情况。

如果胆囊结石大于3cm,胆囊息肉大于1cm,伴有慢性疼痛,建议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如何预防

个人建议是改善生活习惯,要吃早餐,少脂肪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多吃青菜水果。

所以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都有可能恶变成胆囊癌,当发现有这两种疾病时,一定要随访复查,有反复发作胆囊炎的,建议做胆囊切除术。


小影大夫


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是有可能会转化为胆囊癌的。

首先来说一下胆囊息肉:并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会发生癌变,通常是当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时候,医生通常都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术,一方面是防止息肉反复的发生炎症,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生,另一个就是防止息肉癌变了。所以当有胆囊息肉时可以用彩超观察一下息肉体积,再结合临床进行治疗。


再来说一下胆结石:

胆结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据临床统计90%的急慢性胆囊炎都是由胆囊结石引起,那么胆囊结石会不会引发癌变呢?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当胆囊结石形成以后,就会对胆囊壁造成一定的磨损,当这种磨损长期存在的时候,就会有导致胆囊发生癌变的风险,所以当胆囊结石存在时间较长,而且症状反复时,就应该进行手术治疗。

再为大家科普一下:要想明确胆囊是否有那些病变,首先去做一个彩超,彩超可以对90%的胆囊疾病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而且彩超价格低廉,又属于无痛检查,是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大夫


胆囊息肉、胆结石会癌变为胆囊癌吗?这个问题不要混在一起说,因为胆囊息肉和胆结石并不是一回事,以下分别简要回答。

胆囊息肉会癌变为胆囊癌吗?有可能,但也不必要因为有胆囊息肉而恐慌,只是有可能,不是一定,得看具体情况。胆囊息肉有不同的类型,包括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并不是都会癌变,更需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相对有更高的癌变可能性。怎么办?一般根据息肉的大小,是否有症状等,要么观察随访定期复查,要么手术切除。

胆囊结石会癌变成胆囊癌吗?胆囊结石就是胆囊里面长的石头,石头怎么会癌变?当然不会,这个问题不准确,应该是说,有胆囊结石,是否可能导致更容易得胆囊癌?嗯,这个倒有可能,结石毕竟不是正常的存在,它可能会导致损伤胆囊壁的的损伤,胆囊炎,时间长了,胆囊壁当然有癌变的可能性,不过,总体上,机率很低,不必过于担心。怎么办?同样的,一般根据结石的大小,是否有症状等,要么观察随访定期复查,要么手术切除。


肿瘤专科医生


不能笼统这样认为,很多胆囊结石的人,一本子都是结石,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癌变,如果不是做体检,都不知道自己有胆囊结石。

但流行病学资料表明,70%的胆囊癌跟胆囊结石有关。比如,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是无结石胆囊癌的15倍左右,大的胆囊结石(>3cm)发生胆囊癌的数量是小的(1cm以下)结石病人10倍。但资料同时也表明,胆囊结石至胆囊癌的时间大概是15年,这说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癌是长期结石物理刺激的结果,可能还有胆囊粘膜的慢性炎症、细菌产物中的致癌物质等等综合因素参与。


另外,完全钙化的“瓷化”胆囊、胆囊腺瘤与胆囊癌应该也都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建议大的胆囊结石、大的胆囊息肉伴结石、瓷化的胆囊结石都要手术切除,就是怕这些结石以后会并发胆囊癌。


所以,一句话总结:小的胆囊结石、胆囊腺瘤,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大的结石、腺瘤、瓷化的胆囊结石就可能癌变。如果结石很小,没有任何症状,那么癌变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可以不做手术治疗。如果结石大、数量多、有大的腺瘤、瓷化胆囊,那就建议手术切除胆囊,以绝后患。


李鸿政医生


可以的。

1.胆囊息肉>2cm或多发息肉,及时手术。

2.多发结石,及时手术。

3.瓷化胆囊,及时手术。

4.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建议及时手术。

以上这些,都可以长期造成慢性炎症,造成癌变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