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當下科技界最熱的詞語,相信也已經沒有人會再質疑它是否將會給現代社會帶來革命性的變革。11月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宣佈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標誌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已成為國家級的戰略。與此同時,科技部公佈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放在首位的是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過去2,3年的百度,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從曾經的BAT大哥到市值被拋開幾個身位甚至連後來者京東也已經相距不遠,移動互聯網這一戰可謂是一敗塗地。今年,Robin終於請來了世界級的計算機大神陸奇先生擔任COO,在Robin的決心和陸奇的管理下,百度成功進行“瘦身“並且在信息流業務中站穩了腳跟,從而可以支撐起從上至下確定的“All in Ai”戰略。誠如Robin所言,百度曾經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一次機會,而這一次AI革命,是一場不容有誤的戰鬥。而正所謂“少即是多”,百度將全部最新的AI技術都用在了“阿波羅”(Apollo)計劃上,並且成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100億隻能駕駛專項資金。
其實百度自 2013 年開戰無人駕駛項目,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而在今年以來,由於傾注幾乎所有資源,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顯著提速,在2017百度世界大會上,Apollo發佈人車AI交互系統,:Apollo小度車載系統(開放了智能語音助手、人臉識別、疲勞監測、AR導航、HMI、車家互聯、智能安全7大AI能力),以及可量產的自動駕駛產品:Apollo Pilot。在成為國家隊以後,未來5年內目標也浮出水面——以自動駕駛為終極目標,準備“三年商用、五年量產”。
以上交代了那麼多背景,其實想表達的一個核心觀點僅僅是“作為中國互聯網三巨頭中技術積澱最為深厚的百度 ,選擇了幾乎把所有未來的籌碼全部押注在智能駕駛(無人車)領域,可見這一AI細分行業具備足以撐起一家巨頭的廣闊前景。”
無人汽車的量產已經目測可及
可能當所有人都以為無人駕駛技術還停留在技術研發階段乃至於停留在PPT上時,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測試,而在中國深圳,12月2日,“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在深圳福田保稅區首發試運行。在這全程1.2公里的試運行中,4臺智能公交保持車速10-30公里/小時,中途停靠了三個站,實現自動駕駛下的行人車輛檢測、減速避讓、緊急停車、障礙物繞行變道、自動按站停靠等功能。
而幾乎與此同時,上海發生了全球第一次主駕駛位沒有安全員情況下的無人駕駛卡車測試。當時,坐在副駕駛位的圖森未來CEO陳默完全將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給了這輛卡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和一條安全帶。據悉,這兩載著40英尺集裝箱 的卡車全程以大約40小時/公里行駛,最終成功完成了兩次掉頭,兩次通過模擬隧道,一次避障,數次轉向的公路測試。
百度聯姻北汽,阿里牽手上汽,騰訊也擁抱了廣汽,還有斑馬、圖森、蔚來、小鵬等一眾新銳互聯網x汽車新興企業,無論是軟件層面的自動駕駛系統還是硬件層面的新能源、新引擎更新,在資本的趨熟下,汽車與互聯網產業融合的諸多瓶頸似乎已經逐一被攻破,在這場與國際幾乎同時起步的賽跑上,中國公司19年半自動,21年全自動量產的目標看上去並非如此遙遠。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AI基礎設施的 5G商用,中國幾乎已經領先於全球。工信部在11月底下發的通知表明,中國很有可能第一個進入5G網絡時代,也再次證實中國完全能達到在2020年全面實現5G網絡商業化的計劃。5G網絡主要有三大特點,極高的速率(目標是最大10Gbps),極大的容量 (大幅降低的終端功耗),極低的時延(500mms降低到1mms以下)。
以上三點,無疑都是保證無人汽車能實時上傳數據到雲端後中樞大腦能及時反饋數據進行全城調度、能持續低功耗運行、能針對各種路況和緊急情況在最短時間內做出並執行最佳選擇的保證。5G的到來才是真正為無人駕駛技術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有盡的空間,無盡的改變
“昨天晚上,大家一起喝酒,就談到了無人駕駛,大家給我出主意,說百度應該做一個廣告,畫面就是坐在車裡喝酒。因為無人駕駛,所以就沒有酒駕這個說法了。”Robin提到的這則廣告創意,確實道出了無人駕駛的核心價值:“安全、省心、高效”。
談到無人汽車,可能大部分同學都和我一樣,首要想到的擔憂點是“不安全”,但其實恰恰相反, 倘若無人駕駛技術足夠成熟,“安全”反倒是它的核心賣點。不難理解,機器比人在處理複雜的計算時要更加精確,且不會受到感情、狀態等因素影響,可以做到絕對的理性。疲勞駕駛、酒後駕駛、新手駕駛等馬路殺手產生的車禍在無人駕駛時代到來後必將灰飛煙滅。在理想狀態下,如果全城的汽車都是無人駕駛都由一箇中央中樞系統控制調度,那麼在安全的同時也能帶來高效的價值,因為在這種狀態下,所有的汽車均能更精確計算出結合了路面狀況以後的最佳駕駛路線,甚至連到達時間都可以精準預期。對於一款革命性的AI產品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它還能基本解放開車時人的大腦和四肢,在行駛過程中,無論是辦公、娛樂、購物還是社交......都完全可以如同躺在床上一樣舒適地進行,
板上釘釘的一個嶄新的互聯網入口級產品。在互聯網大會上,滴滴CEO程維提到“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的汽車是專門為共享出行設計的,而這有望突破限制傳統的五座、七座設計。”雖然他在堅定而樂觀地談論未來,但是眾所周知,雖然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現在的滴滴顯然是一家互聯網租車公司,大部分的車是公司的,司機也是全職的,距離“閒置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的共享理念相距甚遠。然而,倘若無人車時代到來,更多的有車一族可以真正實現自己上班的同時,愛車也自己去上班,甚至自己休息時,愛車也可以去上班,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汽車才踏上舞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安全、高效”的無人車相信也會比傳統汽車更具吸引力。滴滴重金投入無人駕駛研發不是為了活得更好,而是為了生存下來。
甚至,由於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完善,共享無人車的普及,能大大提升整個城市的佳通運行效率,也將會改變城市的結構帶來逆城市化的效果 。簡單來說,由於出行時間大幅減少,更多人願意住在離城區更遠的地方,進而影響房地產價格,影響城市周邊的配套設施完善......有人說,“飛機和汽車”可謂是一個國家工業生產能力的代表,因為它們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戰略性產業。無人汽車的普及,除了人工智能技術本身,同樣汽車硬件和配件也會隨之改變,難怪京東也已經“悄悄”地宣佈入局汽配B2B市場。
我能暢想到的就能是這麼多了,但相信無人駕駛的暢想空間遠不止這些。所以,還是那句話,面對著全世界都已經知道必將發生的革命,我們在積極擁抱它的同時,還是趕緊去佈局網絡安全概念股吧,否則,一旦黑客入侵或者系統/網絡不知名原因崩了.......
作者:君健,一個學金融的互聯網人,一個愛折騰的熱血青年。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UptoYou
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這裡沒有一本正經的理想討論
只有前進路上那一點雞毛蒜皮的共鳴
閱讀更多 UptoYou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