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改革的成果和象徵,普希金在詩歌中稱之為開向西方的窗戶,俄羅斯走上現代社會之路,正是從這座城市開始。聖彼得堡多次易名,見證了兩次世界大戰、俄國十月革命、蘇聯解體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1、彼得大帝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彼得大帝,是俄羅斯人民和世界公認的沙俄時代思想最開放、最傑出、最富改革精神的皇帝。

彼得大帝全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為俄國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彼得大帝於1672年6月9日生於莫斯科,10歲登基,在位時間1682─1725年。登基初年其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攝政,直到1689年,年僅17歲的彼得率"少年軍"平息了姐姐攝政王索菲亞策動的軍隊叛亂,彼得地位才真正穩固,開始掌握實權,成為俄國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彼得大帝一生波瀾壯闊,充滿傳奇色彩。近代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彼得儀表非凡,高大魁梧,也是世界身高最高的皇帝,是沙俄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

十八世紀初的俄國,同時期的歐陸大國紛紛興起,相繼稱霸,而俄國社會卻進展遲滯。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為使俄國迎頭趕上當時歐洲的先進文明,他挑戰數百年的無知與孤立,身體力行推動宗教、軍事、社會習俗、工業基礎等方方面面的巨大變革,全盤接受西方文明,將數百萬俄國人民拖離黑暗時代,在位期間俄國的版圖不斷地拓展。

彼得大帝將俄國改號為““俄羅斯帝國”,以一己之力將俄國推入現代世界,俄國崛起為世界強國。

2、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涅瓦河口,位於北緯59°~60° 、東經29°~30°之間,是俄羅斯的中央直轄市,俄羅斯西北地區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又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

聖彼得堡的名稱很有意思,“聖”源自於拉丁文,意味“神聖的”;“彼得”使徒之名,希臘語意為“石頭”;“堡”在德語或者荷蘭語中稱為“城市”。而且,聖彼得堡的名稱還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從聖彼得堡的名字來看,這個年輕的城市蘊含著不凡的文化背景來源,沿襲了德國及荷蘭的文化傳統,並且城市的象徵意義和以聖徒彼得為守護神的古羅馬緊緊相關。

有趣的是,甚至聖彼得堡市徽個左右交叉的海錨,也類似羅馬梵蒂岡的徽章。

聖彼得堡於1712年至1918年持續200年的時間裡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

時至今日,聖彼得堡依然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窗口,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駐紮眾多外國領事館、跨國公司、銀行,也是一座科學技術和工業高度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

3、彼得格勒與列寧格勒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聖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音,德語中“堡”為城市的意思。

一戰爆發後,由於俄羅斯同德國是敵對國,俄國當局決定把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格勒在俄語中意為“城市”。

彼得格勒是十月革命的發源地,1917年,十月革命在彼得格勒的一艘軍艦開始爆發,並取得成功,俄羅斯帝國進入嶄新的蘇聯時代。1918年3月,首都從彼得格勒重新遷回莫斯科。

1924年列寧逝世,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家列寧,彼得格勒易名為列寧格勒。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奪取波羅的海的控制權,摧毀這座以列寧命名的偉大城市,擊潰俄國軍隊的意志,德國法西斯軍隊於1941年9月至1944年1月期間,對列寧格勒展開大圍困,將這座城市圍困了872天,蘇軍殊死頑強抵抗,付出了巨大犧牲和代價,最終換來了戰爭的勝利。

列寧格勒保衛戰,被認為是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被圍困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和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包圍戰。

戰後的列寧格勒滿目瘡痍,頑強的蘇聯人將被法西斯炮火毀壞的古蹟一一修復,這座城市再現昔日風采。

1991年9月6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頒佈法令宣佈列寧格勒恢復聖彼得堡舊名。

做了200年的首都,這座城市多次易名,見證了300多年俄羅斯歷史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

1992年1月,聖彼得堡市舉行全民投票,為了給城市重新命名。結果,大多數聖彼得堡人贊同延續聖彼得堡舊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