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古称“汉东之国”,以“古、奇、美”而著称,以炎帝神农故里而称“古”,以编钟古乐而称“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而称“美”,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下面我将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和民风民俗六个方面来介绍这座名城。
一、自然地理环境
随州,湖北省下辖地级市,下辖广水市、曾都区、随县。它位于湖北省北部,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19′至32°26′,东经112°43′至113°46′,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市,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北临南阳市、信阳市,南达荆门市,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其地势由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南、北、西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岗地,东南一隅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最高点为北部太白顶,海拔1140米,最低点为东南水出境处的河床,海拔47米,全境地貌类型分为五大区。境内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为脉,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另外,随州市河流众多,有名常流河139条,无名小溪不可尽数。按其所归,可分为4大流域:府河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9.4%;淮河流域,约占全市流域面积的10%;汉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7.5%;漳水流域,占全市流域面积的3.1%。有涢水、淮河、漳河、大富水等河。主要支流是激水、漂水、滥水、均水、浪河、刘家河、长安河、清水河、游河、四十里冲河、三夹河等。而从其气候特征来看,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
二、历史沿革
《左传·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载“汉东之国随为大”。周时为侯国,战国末并入楚始建随县。尔后各朝或为郡、或为州、或为县而随之名未变,但其疆域历代各异。其间,魏、晋之后,南北朝纷争,本地处于冲突地带,行政设置朝夕更改,名称繁多。随地沿革,撮其大略,悉载如兹:上古为神农烈山氏部落。
春秋时,域地有随、唐、厉(赖)等国。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厉(赖),公元前505年灭唐,战国末灭随,并厉、唐地入随,以随为名建县。最后入秦。
秦为随县,属南阳郡。
西汉时名随县,属南阳郡;故唐国地(今唐县镇地)为上唐乡,入舂陵县;西南大洪山地属蔡阳县。东汉为随县;春陵县改为章陵县。
三国时,随县属魏国,隶属南阳郡;章陵县改称安昌县;漂水鹦鹉山地设平林县;合河出山地建义阳县。
晋为随县,上唐乡地从安昌县划出设厥西县。厥西、义阳、平林、随县同属义阳郡。太康九年(公元288年)置随国,领平林县。不久,废除平林、厥西县,二县域地入随。
南北朝宋泰始五年(469年)改为随阳郡,领厥西县、西平林县,属司州;齐改随阳郡为随郡,安化县、阙西县属之,隶于司州;梁为北随郡;辖安化县、厥西县,属北司州;西魏大统元年(535年)升北随郡为随州;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晋为随王,封于随地建国,领崇业、安陆、城阳、宜人、平靖、上明、淮南、永川、广昌、安昌、义阳、淮安、新蔡、建安、汝南、临颍、广宁、初安、蔡阳、汉东等20郡。 隋开皇初废郡,隋为州,领隋县、厥西县。如今的随州市境内当时还建有梁安、下溢、安化、左阳、石武、洛平、厥西、厉城、横山、安贵、漳JII等县。开皇七年(587年)改梁安县为清腾县,属郢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下滥县为唐城县,属唐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化县为宁化县,改左阳县为真阳县,改石武县为宜人县,改洛平县为上明县。大业初废州,改隋州为汉东郡,废厥西县入隋,改厉城县为顺义县,旧顺义县和宁化县并入顺义县,横山县并入安贵县,废宜人县,改真阳县为土山县,漳川县并入土山县,以隋、唐城、平林、光化、顺义、安贵、土山、上明等县属汉东郡;清腾县属竞陵郡。大业末,废唐城县、上明县、清腾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隋州属山南道。武德初废土山县,四年废安贵县,五年废平林、顺义县。贞观十年(636年)枣阳县隶于隋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为东、西二道,隋州属山南东道。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复置唐城县,光化、唐城县属隋州。元和十年(81"5年)分山南东道为二个节度使,唐隋邓节度使驻隋州。
五代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隋为州,属山南东道。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改唐城县为汉东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汉东县为唐城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又改唐城县为汉东县,后汉乾元年(948年)复为唐城县。
宋为随州,隶于京西南路。熙宁元年(1068年)废光化县为镇入随。雨禾绍兴四年(1134年)以随及唐、邓、信阳并为襄阳府路。绍兴五年(1135年),废唐城县为镇入随。
元为随州,领随县、应山县,隶属湖北道宣慰司,不久改属鄂州行省德安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随州为县,属黄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为随州,辖应山县,属德安府。
清仍为随州,雍正七年(1729年)州无所领,属湖北布政使司德安府。
中华民国时为随县,民国元年(1912年)属湖北省,民国3年(1914年)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16年(1927年)属湖北省,民国20年(1931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6年(1937年)后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县城。其间,民国16年秋至18年2月,中国共产党发动随北武装暴动成功,建立了祝林、青苔、吴山三区革命委员会,民国19年4月至民国21年6月,桐柏山苏区、大洪山苏区建有5个乡苏维埃政府。民国29年6月至33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县境先后建立了随南县、应随县、信随县等抗日民主政权;民国34年10月至37年8月,在县境建有洪山县、随南县、信随县、随北县、应随县、随中县、随阳县、随枣县爱国民主政权。民国38年5月,随北、随南县并入随县,并将随枣、应随县所辖原随县地区划归随县,属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洪山县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52年,随县改属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1955年,洪山县并入随县。
1979年11月16日,国务院C1979]269号文件批准以县城关镇和城郊公社大部地区建立随州市(县级)。次年7月1日,县、市分设建制。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C1983]164号函决定随县并入随州市,为省辖县级市,襄樊市代管。同年11月20日办公。
如今,随州市下辖广水市、曾都区、随县,辖区内有37个乡镇,8个街道,834个行政村,7767个村民小组,165个社区。
三、历史文化
随州的地理位置,正在中国南北部的连接线上。数千年来,这里不南不北,亦南亦北,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这正是随州文化上最主要、最基本的特色。随州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荆楚文化”是指“湖北区域文化”。“湖北”被称为“荆楚”,在湖北大地产生的地域文化当然是“荆楚文化”;狭义的“荆楚文化”是指“楚国的文化”,即“楚国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我们可以简称之为“楚文化”。这两层含义,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楚文化”一定是“荆楚文化”;区别在于,“荆楚文化”并不等于“楚文化”,因为“荆楚文化”这个范畴内除了“楚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外,还有属于今天湖北省所辖范围内其他区域文化元素,比如“随州文化”。“随州文化”属于广义的“荆楚文化”,但它并不是“楚文化”,而是“湖北区域文化”体系中可以与楚文化并举的独立文化单元。在湖北区域文化中,随州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体系,其本质特征在于南北兼容,是一种交互性的文化体系。随州地处长江与黄河流域的中间地带,北接中原,南连江汉。历史上的南北经济、文化大都通过南阳盆地经过随枣走廊而在随州交汇,具有十分明显的南北过渡的地域特征。如在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随州是北方农作物的南限,又是南方农作物的北限。“南北兼有”是随州农耕文化的独特景观。随州文化的形成与其南北兼有的文化空间组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我们不能说,随州历史文化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其地域特征,但其地域特征必然构成其接受四面八方文化的优势,其发展也就表现出了交互性的文化特征。在考古学界早就有专家以这一观点来审视、研究包括随州在内的随枣走廊文化遗存了。我们可以认定在随枣走廊,主要是随州地区,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可供人们进行研究的“随州文化”。有必要说明的是,从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随州文化”这个范畴所包括的内容应该十分广泛。因为随地是鄂、厉、唐、随(曾)四都珠联之域,所以随地的文化当为四国文化的总和。不过在这四国中,目前除了文献中的随国即考古发掘中的曾国外,有关鄂、厉、唐三国的史料,在故籍中大都语焉不详,且地下发掘亦不甚丰富。研究的条件还不甚成熟,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随州文化”,主要是指“曾随文化”。
另外,在王文虎的书中还写道随州文化的三种形态和“三次浪潮”。以炎帝神农氏的神话与传说的始祖文化形态,以鄂、厉、唐、随(曾)四国为代表的侯国文化形态和秦统一中国后的州县文化形态,至于三次浪潮,分别是第一次浪潮:以炎帝神农氏为文化主体的烈山文化;第二次浪潮:民为神主的季梁思想;第三次浪潮:青铜巅峰的曾随文化。
四、历史文化名人
随地历有见经传人物。春秋时随国大夫季梁提出“民为神主”,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之一。新朝时代陈牧、廖湛在古城畈聚众起义,称“半林兵”,与“绿林军”等联合作战,推翻了王莽的残暴统治。北周末年.杨坚以随地为根基取代静帝,建立隋朝,是隋文帝。唐慈忍禅师在大洪山结庐,建寺院,创曹洞宗派,后传佛法入日本;著名道长胡紫阳在仙城山(向光山)修练,禀训门下者3000,李白与之相谊深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四岁来随,居20年,读李佐藏书进入仕籍,后成名相。李庭芝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明玉珍在青林山起义,反抗元朝的暴政,后入川建大夏国称皇帝。赵邦璧于大洪山率饥民反清政府统治,被拥为后宋皇帝。方维、林翼支等数十人参加了“辛亥革命”。何成溶、张伯烈、黄建中等闻名全国。
王刚普在1 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阮芳皋、李彩奇、陶继侃、王兰如、张宜府等建立了共产党随县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8660余人中,担任县(团)级以上领导职务的60人(省军级以上4人,地师级5人、县团级51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朱仁义获“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刘元祥、王国勤系知名劳动模范,金安国、李官全是民兵英雄。
五、名胜古迹
随州主要旅游景点: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AAAA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AAAA级)、千年银杏谷(AAAA级)、广水徐家河、广水黑龙潭、高贵三潭(AAAA级)、桐柏山、广水中华山、随州市博物馆、随州文化公园、白云公园、神农公园、回龙寺公园、西游记漂流、封江水库、明玉珍故里、曾侯乙墓遗址。当然,除了这些已经开发的旅游胜地外,随地还存在大量的聚落遗址、古城址、古墓葬、碑碣石刻、洞穴、古迹以及革命纪念地。下面我将各选一处进行介绍。
(1)聚落遗址
三里岗冷皮垭新石器时代作坊遗址长800米,宽650米,丰富的石器、陶器与江汉曲家岭遗址文化同一类型,1981年被省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2)古城址
城区小北街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地面散布大量陶片,挖土断壁。有明显的文化层,发现有石斧、鼎足、豆、陶纺轮、陶网坠、多种器底、口沿及绳纹陶片等,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层为两周遗址,上层为汉代遗址和墓葬。
(3)古墓葬
曾侯乙墓位于城郊擂鼓墩之东团坡东端,1978年发掘。出土青铜、金、玉、漆、木、竹等器7000多件,各种铭文万余字,其中整套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古今乐器皆能演奏。墓主为曾侯乙,约葬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是战国最早的诸侯墓。
(4)碑碣石刻
厉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遗址碑。其石基高18厘米、长346厘米、宽335厘米,分两层,上长119、宽60厘米,下长133、宽77厘米;碑高208、宽96厘米,顶为半圆形。碑文为:
大明万历丁丑仲夏之吉 炎帝神农氏遗址 湖广德安府随州知州蜀长寿阳存愚立
(5)洞穴
娥皇洞——大洪山名洞,相传舜妃娥皇住此故名。高4、宽6、深300米,面积1200平方米。洞底平坦,境甚轩敞,乳石初显,泉水叮咚,幽静深邃。入洞40米巷道渐窄至玉皇阁,州志曰“有天生石龛,石莲花,石观音像,皆像自然,不假人力”。
(6)古迹
季梁墓位于随州火车站东一公里,东北与随县铁路中学和随州市农机学校相邻,随(州)小(林)公路从墓西侧通过。据清同治《随州志》载:“随大夫季梁墓在城东三里季家,俗称“贤人墓”。”墓区四周有砖围墙,正中为墓丘,高3米多,周长10米余,石砌墓裙高1米;墓南有碑楼,碑高1.7米,镌有楷书“周随大夫季梁之墓”。
(7)革命纪念地
随州革命烈士陵园,又名随州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城区西南郊的随城山。为纪念革命战争时期在本地牺牲的23180余名革命烈士而修建。陵园依山I临水,占地7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有工作室4间、陈列室1处,砖混结构纪念塔1座和一些革命烈士墓。
六、民风民俗
随州地处鄂豫交界,为南北文化荟萃之地,其特点是南北兼收、诸艺并存。以戏剧为例,反映楚文化的汉剧、楚剧在随南拥有广大的观众,表现中原文化的曲剧、越调、豫剧在随北也有广泛市场。而别具一格的随州花鼓戏,更为随州人民喜闻乐见。最初的随州花鼓戏是一些民间艺人身背一个圆形小鼓,边打、边舞、边唱的民间小调,后来发展到人唱,众人帮,打起锣鼓冬冬仓。至今神农庙,年年赛村鼓,又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剧调,随州花鼓戏逐步形成了以蛮调、呔调、梁山调、彩调为主的声腔艺术,内容大多反映男女爱情、反对封建礼教、鞭挞嫌贫爱富、歌颂公正廉明等,但也有一些低级荒诞的糟粕并存。摬怀龌实迹是随州花鼓戏的又一特点,如果需要时,人在后台答应即可,皇帝从不正面出场,反映了花鼓戏为底层劳动人民的小戏的特点。建国后,特别是1956年建立专业花鼓剧团后,上演剧目大大丰富,整理编演、移植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演出现代戏共40多台。1985年,新编历史剧《楚庄王》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第一次搬上银幕,将随州花鼓戏推向全国。
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为主体的随州民间文艺集南北之精华,绚丽多姿、独具一格,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宗极珍贵的文化财富。一般常见的民间文艺形式有龙灯、板凳龙、狮子、旱船、高跷、鼓书、道情、唢呐、山歌、号子等数十种,尤为突出的是以随州(独人轿、独龙杠、独角兽)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形式,更是显示了地方艺术特色的魅力。
在饮食方面,随州有特色的广水滑肉、随州春卷、马坪拐子饭,除此之外,随州特产还有红梅李、蜜枣、香菇、板栗、吉阳大蒜、茶叶、银杏、葛根、三黄鸡、泡泡青、厉山腐乳等。随州地区“无酒不成餐,无鸡不成席”。荷包蛋款待女婿,米子茶招待老人。对老亲下挂面、煮鸡腿称为“碗汤”,打糍粑、包饺子是为特敬。红、白喜事请厨师办席,席名有“烧口席”、“洋粉头”、“三鲜等”出碗有序。烧口席为一白(肉)、二鸡、三园、四汤、五鱼、六嫩(肉)、七肝、八肺、九蛋、十烩。
最后,从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中,我所看到的是这一古城的坚挺与执着。经历过兵戈铁剑,经历过狼烟战火,没有被摧毁而是毅然存在。千年的古城,留下太多宝贵的财富,孕育着一辈辈充满豪情与壮志的中华好儿郎。陈牧、廖湛、李庭芝、明玉珍、赵邦璧、何成溶、张伯烈、黄建中等人身上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精神使人肃然起敬。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从这些先烈的身上便能强烈地感受到随州这座城的气节,不屈不挠的城市精神定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因此随州,从历史中来,却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閱讀更多 隱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