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而从宋朝开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呢?

你是一只大笨馿


宋朝是个十分独特的朝代,在将疆域上他是中原王朝中最小的一个,甚至连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人物都没能完成。但是宋朝的治理水平确是当时全世界最高,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宋朝的GDP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把整个欧洲都算进来都比不上宋朝。在军事上,宋朝在面对辽国这一巨无霸时,基本保持了胜败有凭,在黄河岸边打出了百年和平。在文化上更是璀璨炫目。

但是宋朝之前的时代可是中华大地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有诗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就一个字“乱”。最大的朝代更迭原因通常是得胜回朝的大将军,以及大权臣直接夺了庸弱皇帝的江山,五代以来的几个朝代多次出现这种局面。在之前的,隋朝、南北朝、魏晋时期,权臣窃国这种事情也是多到不可计数。

到了宋朝之后,这种情况几乎是完全绝迹,再也没有哪个权臣能够在政权内部完成朝代更替。有两大原因,第一强干弱枝,中央统属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宋太祖和赵普系统设计了如何充分的削减地方的权力,来保障中央的权威,例如在地方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财政权,军权全部收归中央。你们不是爱闹吗?唐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是吧?我把钱和枪杆子都收回来还怎么闹腾?在之后的元明清三朝,中央集权制度也成为主流,地方上不断扩充更多行政机构,让机构之间相互重叠,借以制衡。宋代之后,只要国家平稳维持,不可能出现所谓的一方诸侯,更没有什么藩镇割据,节度使这种称谓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另一点原因是,宋朝的皇权在不断加重,到了明清两代则发展到了顶峰,皇帝是国家行政事务的最终裁决人。在汉朝,丞相权力足够大,有开府治事的权力,即是丞相有部分的最高行政权,借以对皇权进行压制,从而为篡位提供了可能性,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得到丞相的位置,之后曹魏的江山也发端与这个丞相。

宋朝的皇帝们用了更聪明的一种办法,既然宰相也要权力,那就一群宰相吧,什么参知政事,什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什么三司使都部分行使宰相职能。你人那么多就会有斗争,有斗争自然有制衡,互相攻击还想威胁皇帝的位子,不可能。

到了明清两代则更为夸张,朱元璋精力旺盛,非常勤奋,干脆废除宰相的位置,中央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世皇帝没有老朱的精力,就设计了大秘书班子机构,内阁。到了清朝,承袭明朝制度之外更是在宫里设置了军机处,所谓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只是“跪受笔录”的办事人员,明清两代的君主权力发展到了顶峰。皇权如此至高无上,而臣下的权利则是相互之间互相制衡,层层叠叠,如何再有大权集与一身的现象存在?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原因是,宋朝之后,亲王、外戚等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宗亲被压制的更为严密,宋朝第二代君主宋太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被培养成接班人,但是在之后的皇帝就刻意提防和出台各种规定,来限制藩王以及外戚。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之后,各地藩王的职能只能变成一个个皇庄的大庄园主,吃喝玩乐搞女人可以,想造反?也不看看自己手下才有多少人。清王朝嘛,就更不用说,前期的亲王和贝勒位高权重是因为开国时期手里有枪杆子腰杆硬,等到国家承平日久,各个亲王被圈养的也已经完全没有任何能力。

即使到了晚清恭亲王一度位高权重,但是慈禧太后想废掉六王爷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六王爷不管是见到同治、光绪哪一位皇帝也得自称奴才。

如此下来,从制度再到惯例各种防备,以及各代皇帝对权力天生的警惕心,再也没有哪个大臣能够成功谋朝篡位了。


历史风云录


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掌管着地方的民政、经济、军事、司法、财政等至关重要的处事权,要钱有钱,要兵有兵,日子久了,就呈坐大之势,于是,便敢与中央抗衡,甚至自立为王、夺权称帝。

唐朝的灭亡,就是这个原因。唐朝灭亡以后,武将篡权夺位,成了一种争相模仿的政权更迭方式,朝为君臣、暮为仇敌的现象简直比比皆是,五代第一个朝代后梁,刘是唐末节度使朱温篡位建立的,之后,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建立后晋的石敬塘、建立后汉的刘知远、建立后周的郭威,无一不是节度使出身,无一不是以武力篡位夺取政权的。

赵匡胤建立北宋也是如此。公元960年,时任后周禁军统帅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五代以来轮番上演的兵变,如同梦魇一样困扰着他,因此,他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安稳。如何杜绝兵变重演,成了当务之急。

一天,赵匡胤召来赵普问道:“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换了八姓十二个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涂炭,倘要息兵养民,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有什么好办法呢?赵普回答说:“这些祸乱,不过是因为武将权力太大,君弱臣强。如今要长治久安,只有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管齐下,天下自然安定。”一席话,说到了赵匡胤的心坎上,立即施行。

稍夺其权:这就是所谓的杯酒释兵权,把武将的兵权都一律收归中央,然后给这些原来立过大功的武将以高官厚禄安置,同时,还与这些武将结成儿女亲家,使他们不再掌管军队,消除了这部分武将的潜在威胁。针对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问题,宋太祖在各地设县尉,负责城乡治安及诉讼,剥夺了节度使的司法权。又在各州设置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与地方节度使或知州、知府一起签字方能生效。同时,通判奏事还可直达皇帝,这样,节度使的权柄就轻了。

制其钱谷:以前节度使之所以权重,还因为他们的赋税不向中央交纳,他们有钱,能抗衡中央。964年,赵匡胤下诏,以后各州府每年所收租税,除日常开支外,全部解往中央,把节度使的财权上收了。

收其精兵:965年,他又下诏,将各地精兵收归中央,作为禁军,留下一些老弱,叫作厢军,负责地方治安,从此,又将军队的精锐,收归了中央。

从此,地方节度使一没有钱,二没有兵,手头连司法权都不全面,只不过一个虚衔而已,便再也无法与中央抗衡,甚至自立了。所以,权臣篡位,宋朝不可能再出现。


帝国的脸谱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权臣想造反首先要掌控军队有军队的支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时期藩镇做大的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的皇权更替,以及宋太祖赵匡胤自己依靠兵权黄袍加身篡位的经历,使得宋朝制定了严格的兵制,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军队永远掌握在皇帝手中。

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

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战争时战区司令皆由文官或太监担任,而且改变战略必须经过皇帝同意。

这样,军队的选练、建置、驻守、出征、行军、作战等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

而且宋朝重文抑武,武将战功显赫就会被调到虚职养老,一旦掌握实权会受到文官的全力打压,狄青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狄青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

任枢密副使后狄青备受朝廷猜忌,谏官多次对狄青发难,称其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求将他调出京师以便保全其声誉,仁宗均未答复。

嘉祐元年(1056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将家搬到相国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离京出任陈州知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疮,抑郁而终。

可以说宋朝的这一套做法避免了篡位权臣的出现,保住了赵氏皇权的稳固,但也毁了中华民族的武魂,以致有了靖康之耻。


当狗容易做人难


宋朝之前,权臣篡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国家未统一,诸国林立。

曹丕,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李渊,赵匡胤,以及五代十国诸多人的篡位,都是发生在国家不曾统一,各国相互政法,容易产生功高震主的人物。

这些篡位者,大多是在对外战争中,击败敌对国家,战功赫赫,班师回朝之后,论功封赏,即便是皇帝有意减少封赏,控制权臣,架不住国家战事频繁,一次一次封赏下来之后,就导致篡位者即在军队中拥有巨大的声望和拥护者,朝廷中拥有极高的荣誉与地位。一旦心中产生谋逆想法,皇位也就搓手可得。

中国历史以公元960年作为界限。960年以前,虽然数次大一统,但是有两次分裂军面,一是南北朝时期,数个国家相互对立攻伐。另一个就是五代十国,十几个国家大混战。960年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如此混乱局面,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相继大一统,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才辈出,再难出现一个国家依靠一人支撑的局面。

篡位者失去了发展实力的土壤和环境。


应作如是观


主要是因为军权的集中和宰相权力的不断削弱。


  • 明朝以前实行的是宰相制,丞相(宰相)拥有实权,比如秦朝的李斯,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实施,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宰相权力被削弱,宋朝进一步加强分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即设中书和枢密院两个机构“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参知政事如皇帝的耳目一般注视着宰相的一举一动。
  • 陈桥兵变赵匡胤上位,这让他他深知掌握兵权的重要性,为巩固统治,他决心改革,“杯酒释兵权”使得兵权紧握手中,“兵无常主”将领不具体掌握某个军队,定期轮值,这让将领们不能在军中形成强大的影响力,防止生变。



宋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明朝实行内阁制,使得决策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成员是从太学中挑出来的精英,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所有经内阁讨论的事情最终都要皇帝批示,这样一来,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清朝设立的军机处使得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口述,大臣执笔,决策完全是皇帝的意志,权力的集中程度前无古人。

中央集权的一步步深化使得党团、地方势力无法实现扩张,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但同时,古老而辉煌的中国一步步走向衰落。


天天乐新闻


宋朝以前,确实经常出现权臣篡位的现象,比如汉末从三国、魏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和隋朝,全部是由权臣篡位完成朝廷更替的。

但这些篡权的权臣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也就是他们都是掌握军权的同时,又逐渐控制了朝廷的财政、人事和行政权力,将内外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而且,即使权力已经高度集中在权臣手中,皇帝已经成为傀儡,也并不是马上就篡位,还需要通过废立皇帝、清除异己等过程,才逐步完成篡位之前的准备。

在条件成熟以后,才会通过表面上的禅让完成朝代更替。汉末第一个有这个想法的是董卓,但是他没有完成。接下来是曹操,做好了准备,但没有走出最后一步,一直到曹丕才终于完成。司马氏也是经过三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挖曹魏的墙角,排挤和打压曹魏的支持者,最终才完成了魏晋禅代。

有了汉魏和魏晋这两次的榜样,后面有这个想法的人再干起来就容易多了。即便如此,桓温权倾内外,仍然受到门阀政治的制约,没有能完成这个过程。桓温的儿子桓玄自立为帝之后,很快也就失败了。而后来完成换代的人往往是像刘裕这种摘果子的人,也就是前面有人发动叛乱,他们以平叛勤王的名义出兵,通过平叛控制朝廷,之后再完成篡位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隋朝。隋朝是一个例外,因为隋文帝篡位只是因为他在北周皇帝驾崩的时候受遗诏辅政,实际上变成摄政,最后以自己手中的权力完成了篡位。

五代时期的篡位是另一种情况,都是强藩大镇直接取代中央权力。后梁朱温是劫持唐朝皇帝当傀儡,不久后就直接篡位。后梁被后唐消灭,成为后唐。后唐发生内乱,没多久就灭亡。后晋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攻进汴梁,建立后晋。后晋的皇帝被契丹抓走,刘知远又建立后汉。郭威以外藩强镇身份直接出兵,进攻汴梁,建立了后周。后周柴荣死去,弱子继位,赵匡胤在兵变中登上帝位,返回都城,建立宋朝。

实际上,五代就是中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所谓的五代都只是比较强的藩镇而已,并没有真正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完成大一统,就匆匆忙忙的当了皇帝,都无法持续。但从五代开始,各代都开始注意削弱藩镇的权力,减少藩镇对中央的威胁,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初步的经验。

宋朝建立后,在晚唐和五代形成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也就是将权力高度分散,军队由中央直接掌握,文武分途,文官官僚体系在朝廷的统一领导下掌握行政权力,而军队则由中央的枢密院负责领导,地方文官不能掌握军队,地方驻军将领无权干预行政和人事安排。

由此,逐步形成了文臣和武将相互制约的权力格局,相互牵制,财政、人事、军队调动和行政权力分属不同体系,不同体系之间相互制约,但又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之下,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互相协同。

因此,在宋朝的格局下,如果要发动较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必须由中央任命职级较高的文官担任统帅,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指挥战争。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权力集中容易带来的权臣篡位和分裂割据的风险,但弊端也同样明显,这就是较大规模的政治、军事行动的效率比较低,尤其是在应对突发危机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无人负责的局面。

明朝初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之后,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基本上也延续了宋朝的这一趋势,文官和武将之间相互制约,重大军事行动基本上都必须由中央指定高级文官担任方面统帅,统一事权。先是设置负责协调指定区域内的政治、军事行动的总督,后来又改派级别更高的督师,其目的都是为了应付已经出现的危机,统一事权,提高行政效率。

但因为长期的分权造成的惯性,这种机制上的调整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中央仍然保持着对外派督师的各种牵制和制约,即使以内阁大学士身份外出督师,也仍然必须依赖于朝廷在财政、人事上给予支持,才能有所作为。而当中央部门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乃至直接掣肘的时候,前线的督师和将领是无能为力的。

一定程度上说,这是皇权政治和古代中国文官政治进一步发展和趋向于成熟的结果,但同时也就造成了官僚体系常见的毛病比较集中的表现出来的问题。宋明都面临这种问题,明末表现得尤其明显。

文臣督师,统筹指挥战争,因为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往往容易出错,又会习惯性的争功诿过。而在朝廷上,对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常见的局部性失败往往会群起而攻之,造成前线统帅和将领在临机处置的时候顾虑较多,不敢担当责任。

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完全由文官官僚体系掌控权力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党争,而军事行动也往往会成为党争的一部分。无论是北宋王安石时期拓边河湟,还是明末阉党与东林之间的斗争对辽东战局,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萧武


历史上有这么多的权臣篡位之事发生,而赵匡胤也是通过篡位手段不光彩地取得了政权,当然就特别注意防范权臣对政权可能造成的篡位行为。为了历史不再重演,赵匡胤采取了一些强力措施: 1.杯酒释兵权:将和赵匡胤一同参与篡位军事将领统统解除兵权,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加大文官权力,与武官形成制衡,即使是有出征打战也会派文官担任统帅,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指挥战争。

文臣督师,统筹指挥战争,因为缺乏足够的军事经验,往往容易出错,又会习惯性的争功诿过。而在朝廷上,对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常见的局部性失败往往会群起而攻之,造成前线统帅和将领在临机处置的时候顾虑较多,不敢担当责任。


历史天窗


这个问题我的一篇头条图文详细阐述过,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我就不发链接了,直接把原文复制过来《宋朝制度决定 宋朝必定亡于外族》

王朝的更替无非以下几种情况,外族入侵、农民起义、大臣篡位和武将造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权臣篡位和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藩镇等拥兵自立。五代十国,一共才五十三年,换了五姓十四个皇帝,绝大多数都是手下大将军拥兵自重,最后起而代之。北宋赵匡胤也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替代后周柴宗训,建立大宋政权,平定天下后,赵匡胤对这个问题非常在意,担心的就是这些历史会在次出现在自己身上,他曾不无感慨的说过,一百个文官贪污都没有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造反危害大。在和那些开国大臣们喝酒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很多人看出太祖的意思,纷纷发下手中的兵权,讨得封赏后回家养老,赵匡胤启用了一批新人参与国家管理。

不过这也只是解决了那些老臣们造反的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问丞相赵普,赵普说:“此无他故,藩镇太重,主弱臣强而已,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于是赵匡胤根据这个原则,在制度上进行改革,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点;

第一;更戍制;简单地说就是定时换防,换兵不换将,或换将不换兵,这样就使得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大将没有机会发展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不能形成巩固的从属关系,避免主将一呼,众兵将积极响应的弊病,当然因为主将和士兵不熟悉,不了解,没有经过长期的磨合,配合不够默契,主将的战术意图不能很好的被执行,战斗力大打折扣。这是北宋军队战斗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北宋灭亡后,赵构匆忙间组织南宋政权,整个国家内忧外困,这套制度很难执行,于是出现了中兴四将都拥有自己嫡系部队的局面,这是赵构不想看到的,但时局混乱,她不得不审时度势,默许甚至支持这种局面的存在,随着南宋内部的逐渐稳定,像岳飞那样,有着数量惊人,而且忠于岳飞的嫡系部队,已经完全有实力替代自己,关键是岳飞并没有像韩世忠那样,愿意彻底放弃兵权,而是积极主张北伐抗金,这已经成为赵构最大的一块心病。见于岳飞和军队之间的稳固关系,单纯的夺岳飞兵权,已经难以控制岳飞和岳家军之间的联系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下手,一个是杀掉岳飞,彻底绝除后患,另一个就是分解岳家军,拉拢岳家军中影响较大的王贵出来平定岳家军的情绪,杀掉岳飞的同时,也杀掉在岳家军中威信较高的岳云和张宪。岳云和张宪本来被秦桧和万俟卨判的流放,赵构御批将两人处死,足见赵构对岳家军的忌惮之深。

正是宋朝严格执行了更戍制这个政策,彻底解决了武将拥兵造反的可能性,但也造成了对外军事力量薄弱的弊病,这就埋下了宋朝最终会毁于外部入侵的隐患。

第二;取消府兵制;宋以前,实行府兵制,地方官员自己招募士兵,自己统领,这样得到的士兵只对招募他的长官用命。宋以后,所有的军队由国家招募,然后将精兵都编入禁军,派专人训练部队,禁军归中央统一指挥调遣,调兵权由枢密院掌握,中央设三军都指挥使,军队将领只能指挥中央临时派出,而且是经过别人训练出来的军队。虽然这样可以避免主将意图不轨,但这种由别人训练出来的军队,只能按照以前训练过的阵法去打仗,所以枢密院会根据派出的军队给带兵的主将配相应的阵图,主将只能根据阵图使用这些部队,战场的状况瞬息万变,遇到突发事件或对方不按常理出牌,所训练的阵法无法适应战场情况下,主将立刻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跑一条路。宋金联合灭辽战役中,北宋十几万大军,面对耶律大石和箫干的三万人马,被打得溃不成军,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如果是岳家军那样,兵将经过长期磨合,士卒效命,个个争先,与主将的战术意图配合默契,在占有那么大的数量优势,岂有不胜之理?宋朝这个制度,有点顾此失彼,解决内部问题的同时,是外部问题更加突出,亡于外族不是偶然。

王安石

第三;文官监军,最典型的就是潘美和杨业事件,潘美是北宋名将,与杨业并没有私仇,两人本来配合默契,早在雁门关一战就形成默契,取得不错的战绩。在征辽战役中,潘美和杨业所带领的这一路,是三路大军中打得最漂亮的,但因为另两路出了问题,不得不回缩撤退。杨业被监军王侁逼的只身赴险,在监军王侁的干预下,潘美没有能够及时有效的接应杨业,造成杨业所带领的不对全军覆没于陈家谷。监军代表的是皇帝,目的很明显,就是监视在外带兵征战武将的行动,这些监军并不太懂带兵打仗,但因为身份特殊,主将对他们都有些忌惮,这就造成监军干涉主将决策的问题,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削减地方兵权;宋代以前,基本都是本地选出官员管理本地,宋以后由中央委派的外地文官管理地方政务。地方招募的兵,都是禁军挑剩下的老弱病残,基本就是做些捕盗维持治安的事情,战斗力很弱,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预防藩镇强大,地方官员拥兵造反。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正面战场兵败,地方组织不起来有效地防御,敌兵可以长驱直入,等于是自我放弃了战略纵深。

以上这些政策决定了宋朝不可能出现威胁中央政权的藩镇和武将,彻底解决了武将拥兵造反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所以宋朝注定不会死于内部叛乱,最终会被外族灭掉。至于什么农民起义可以忽略不计,宋朝的地方军事力量被削弱,才使数量不多的人就能闹的很凶,禁军对外战力渣的很,但对付几个农民还是有富裕的,单纯的农民起义,没有其他力量依靠或加入,没有成功的可能。关键是宋朝的福利制度是历史上最完善的,根本不尊在生存压力,不过高福利需要高税收来维持,普通百姓虽然没有生存压力,但生活压力很大,高税收使他们苦不堪言,参加起义闹哄闹哄还行,形势不好,没有生存压力的人会立刻作鸟兽散,卖命的很少,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对农民起义,大部分用诏安安抚的政策。宋朝农民起义多,但很难成气候,方腊闹得最凶,童贯带兵一来,很快就土崩瓦解了,难以威胁中央政权。

杨业

宋代实行三省分权的政策,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宋朝中央集权,但不专权,皇帝的命令不经过中书省合议通过也是无效的,私自下的圣旨会被截住,这就决定了宋朝很难专权,更不用说专权到可以篡位。但这也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仍然难以专权,变法推行的举步维艰。

以上这些因素可以说决定了宋朝只能亡于外部入侵,内部威胁政权的问题都被政策给卡死了。


山野论史


中国的帝制制度一开始就有天然漏洞,所以后世使得政权问题重重。

中国帝制本来也没大问题,是因为秦灭之后,汉朝没有完整学习秦制,秦制中重要的法制没有学。帝制去除了广面上的贵族世袭,流动性打开了。也就是竞争机制开启了,这种开启需要强有力、公平的法律维护竞争秩序。如果没有秦法那样强有力的法制维系一个规矩,那不择手段、僭越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连刘邦这样的家族也能当皇帝,那谁不能呢?所以后来的帝王几乎就是把精力放在如何保住皇权上。而没有放在国家治理上。所以各种保住皇权的方法都层出不穷,使用外戚、使用宦官。连汉武帝这样的帝王都要使用外戚来平衡朝中势力。所以帝王稍有不慎就会被权臣、宦官篡权。

宋代本身就是篡的权,所以一开始它就非常!重视兵权的制衡。搞了很复杂的制度管理兵权,弄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所以宋朝光是经济发达也没用,军事一直处于受游牧民族压制的地位。但这样,想掌握兵权篡位的人也就很难出现了。

宋朝是真正施行科举选拔人才、以儒家治国的朝代,科举虽是隋朝发明,但隋朝很快就亡了。唐代又是门阀政治,所以真正开科举的是宋。宋代开科举确实深得知识分子的人心。这也使得宋代能够通过这个方式麻痹一大批人。所以加上宋顺势善待士大夫,这样的结果,文官也能在大面上保持一个稳定。宋在遭受游牧军事威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精忠报国的将士,这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也就更不容易产生篡权之人了。但宋的军事孱弱毕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一方面受制于人,一方面又需要经济强大,还有一方面又怕军事强人冒头。

后世的这种政治,其实进入统治少数民族更有利。因为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他们会更加团结抱团,这样帝王就减少了左右掣肘的隐患。少数民族皇亲贵胄与汉族势力天然又是对手,所以也不需要帝王想办法去分化、离间。所以少数民族政权只要别太混蛋,反而会很稳定。

明朝发明了更加牢固的皇权保卫制度,就是撤了相位,搞了多人组成的内阁。搞了司礼监太监制度,又搞了锦衣卫。所以这种互相制约、不敢轻举妄动、都得听命于皇帝的制度就使得谁都做不大。所以皇帝不问朝中事物也没事。要不是一开始朱元璋为了巩固朱家权力搞了同姓王分封,那连燕王造反的事都不发生。清朝多尔衮摄政其实是满清集体决定,不算篡位。

制度是弥补了,皇权是高枕了,然而国家治理却一团糟。宋也成了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國病


宋朝之后,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权臣了,所有的大臣都要臣服于皇权!

首先先说中央,在中央已经几乎很少有丞相的位置了,虽然还有这个官位,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空着的。

宋朝自赵普之后已经几乎没有宰相了,而被成为宰相的都是有名无实的,基本上只要当上了枢密副使这个职位就可以称为宰相了,不过这不过是尊称而已。

皇帝都知道一点,宰相会分掉自己的权力,中央极有可能会形成两个中心,所以历史的潮流就朝着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衰落的方向发展。唐宋是群相,到了明代已经废掉了丞相制度。

而在地方,地方的长官不止一个,比如有知州还有知州同知,也有地方驻扎的军事将领,在地方上财权、行政权、军权是分开的!在地方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掌握大局,所以官员就不可能成为权臣造反了。



而且财权还归中央,地方政府是不能使用税银的,必须由中央统一分配,收到了税银后,还得转交到中央,所以地方是没钱的,宋朝积贫积弱也由此而来,积贫积弱说的是地方而不是中央汴梁!


还有地方官衙不能对犯罪分子直接审判死刑然后执行,死刑必须申报中央,中央认为没有误判了地方才能审判执行死刑。

之后的朝代虽然没有完全照搬宋朝的制度,但是也是根据宋朝的制度经过修改后使用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