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东海Terry
孝庄是否笼络多尔衮,官修的史书实录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私家著述倒是有孝庄太后下嫁摄政王一事。太后下嫁之说,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撰就的《太后下嫁考实》,文中针对太后下嫁说的种种依据,都有予以逐条驳难。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突发脑溢血而猝死于盛京后宫。由于皇太极对皇位没有指定继承人,也没有留下遗嘱,清皇室出现短暂的权利真空,各方权力角逐于是展开。这其中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实力最强,也都有资格继承皇位,最没戏的就是小福临,但世事难料,最后皇位竟还是落在了只有六岁的福临身上,有人把这一结果归结于孝庄的幕后活动。这是非常错误的,说到底,这不过是权利的博弈与的妥协的结果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福临之外的两大候选人,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军功多,才能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皇太极称帝之初晋肃亲王,掌户部,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握有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尤其两黄旗,为了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代表人物有鳌拜、索尼等。
睿亲王多尔衮,文武才能自不必说,努尔哈赤时就以八龄幼童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皇太极时期掌六部之首吏部,身后两白旗,还有两个勇猛善战的兄弟——济格、多铎,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阿达礼、贝子硕讬(代善次子)也是他的拥趸。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睿亲王多尔衮等都一起来到崇政殿议事。结果两黄对两白。实力不相上下。双方相争,委决不下。不得已,多尔衮最后议定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帝位。同时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于是各王、贝勒、大臣等奉福临登位,共同誓书,昭告天地,改元顺治。
不得不说多尔衮的这个决定是非常聪明的,睿亲王的“睿”字还真不是白叫的,睿者,聪明也!聪明之处在于,在没有获得多数支持的情势下,多尔衮自感条件还不成熟,于是退尔求其次,拥立福临登位,此举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有一石三鸟之效,争取了利益最大化。
一、顾全大局,避免内讧。
当时清朝的外部环境是,经过皇太极对朝鲜的两次入侵,已把朝鲜彻底打服,国王李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沈阳为人质。蒙古也被相互通婚等政策而稳定了下来,与明朝开战再无后顾之忧,而明朝此时也已经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李自忠、张献忠已经快把大明送上断头台了,此时正是清朝入主中原的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此时因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只会落得两败俱伤,再想入侵中原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二、以退为进,摄政封王。
虽没称帝,但受封摄政王,之后就可以诛除异己了,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就以豪格“图谋不轨”,削去王爵,废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大臣扬善等,坐死!十月,又恢复了他的王爵。两年后又论罪囚进牢狱。三月,豪格死在狱中。多尔衮又纳豪格福晋为妃。(感觉满人娶妻纳妾很随意的,不论辈份,努尔哈赤一个姐姐嫁给了他一个舅舅,孝庄和她姑妈都嫁给了皇太极,多尔衮又纳了他侄儿媳妇为妃,是不是有点儿乱?)
三、推举新帝,拥立有功。
铲除异己后,一时权势煊赫,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尔衮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用印自己盖!顺治四年(1647年)以后,多尔衮就不用向顺治帝行礼了(“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装都不用装了!顺治五年(1648年)末,多尔衮又向前进了一步,变成了皇父摄政王。皇叔也不当了,直接变成皇帝爹了!人生已达高潮!
无皇帝之名,行皇帝之实,尔衮这步棋走得真是非常高明!您说是不是?
墨迹梓史
清军入关后的皇帝是顺治,但谁都知道,真正的皇帝是摄政王多尔衮。问题是,多尔衮为什么不推翻顺治,当真正的皇帝。
有人说因为孝庄太后下嫁给多尔衮,所以多尔衮照顾孝庄的面子,才没有篡位称帝。但这个事本来就真真假假,没有可靠记载。退一步讲,即使孝庄下嫁是真的,也不影响多尔衮当皇帝。反正多尔衮没儿子,让顺治当皇太子,不正是两全其美?
多尔衮选择不称帝,其实就和自己没有儿子有关系。
多尔衮的生育能力不是那么强,虽然妻妾成群,但努力了半辈子,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在封建时代,没有儿子,偌大家业传给孙悟空吗?即使之后多尔衮能生个活蹦乱跳、智商正常的儿子,但随着顺治年龄的增长,时间的优势并不在多尔衮这边。那么,是否可以抄近道,抱养一个宗室近支男孩呢?也不行。抱养来的孩子也有和养父亲近的,但毕竟这是皇位传承,多尔衮忙来忙去,到头来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样的事,精明的多尔衮是不会干的。
想来想去,多尔衮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不称帝。
何必呢?曹操、诸葛亮都没有称帝,他们都是各自国内的绝对老大,牢牢掌握最高权力,这就足够了。当皇帝是有乐趣,但前提是掌握实权。多尔衮只不过没有挂皇帝的名,但他的意志,就是大清的意志,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让男人迷恋的吗? 更何况,大臣们见着多尔衮同样要下跪,无非多磕几个头、少磕几个头而已。
曹操说过:何必纳虚名而受实祸。这个道理,多尔衮当然懂。
再说,宗室王爷、八旗亲贵更能接受一个屁事不懂的小皇帝,这符合他们的利益。多尔衮没有皇帝的名号,有些事办起来也并非那么顺利。可如果多尔衮称帝,自己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所以,这些人也一定是多尔衮称帝后的反对力量。这些人都在,多尔衮是不敢轻举妄动的。综合考量之下,多尔衮没有称帝,是非常明智的。
当然,年龄越大,理智越弱,多尔衮慢慢经受不起皇帝的诱惑,开始自称皇父,就差封自己为太上皇了。说明多尔衮如果再多活些年,根据现实情况,他会考虑是否当皇帝的。只不过死的早,这一切,都成了历史猜想。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孝庄能活得安稳,不过是多尔衮手下留情罢了,根据纪连海老师所挖掘整理的文献资料,多尔衮曾经怒斥孝庄,大意就是后宫干政自你开始一概断绝。当时的索尼、鳌拜之流已经被多尔衮按到地板摩擦,全无还手之力,皇室、两黄旗的势力除去投奔多尔衮的将领以外,没有不受打压的,那么,权倾朝野的多尔衮为何不篡权称帝呢?
孝庄的现有高度涉嫌造神
“孝庄的功绩有多大?“没有她便没有后来的大清盛世”、“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统一”等等。
必须承认,看了这些话,我······颤抖了,努尔哈赤夯实的根基,皇太极的雄才,多尔衮的睿智和满清八旗非凡战力浴血半个多世纪,说到底原来都是孝庄的功劳······把多尔衮和范文程踹到了一边,京师原来是孝庄稳定的,唉~
某些人要打造一个堪比武则天的女皇级别的人物出来,而且!政治手腕高超的她竟然还不争权夺利,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权柄,这生生的又比武则天高上一头,你看,多伟大来着。这种人物形象是在谁的需求下打造出来的呢?
舆论的传播的恐怖速度
太后下嫁,如果这是真的,别说多尔衮、顺治简单的删除资料,就是大罗金仙来了,这事也盖不住,因为很多人忽略了社会舆论恐怖的蔓延速度,比如叫魂案、剪辫案,再比如朱三太子,为什么得以在全国蔓延,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朱三太子的“身影”,这就是舆论传播的力量,“群众基础良好”,所以才被很多另有用心的人借用、借势。
为什么多尔衮先是对前明皇室优待,继而大开杀戒,“阶段过渡”论阐述的并不完全,这也是舆论的作用,让多尔衮担忧政权稳定,所以才下手,按当时的文献资料,这种肃清行动至少持续到康熙年间,外地不提,京师才安稳了些,不必再担心前明皇室势力对京师社会安定的影响。
在那年月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即便这样,流言还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传遍全国,按都按不住,更何况太后下嫁这种事儿了,谁能找到一条,就一条相关太后下嫁的史料证据?没有,一条都没有。所谓的张煌言、李朝史料、內宫记录甚至包括“二龙戏珠”都纯属扯淡。
张煌言是反清志士;
朝鲜的史料连金黑的话都敢往里写,需要相互印证着来看的,否则就是一家之言孤证不立;
中原文化和满洲文化不是完全割裂的,三父八母也非常容易解释,康熙帝对自己的几个乳母啥样,大家都知道,很孝顺,照顾亲娘也不过如此;
至于不合葬昭陵,也不是特例,再说了,孝端皇后已经先一步进去了,谁稀罕再去(ˉ▽ ̄~) 切~~,能独门独栋,谁还愿意合租。
无论明朝还是清朝卑不动尊都不只是说说而已,孝庄在五宫是垫底的存在,只不过后来因为照顾两位皇帝,所以地位才高起来,也才有人提议孝庄死后要入昭陵,其实想想朱棣,给他陪葬16个,不还放过俩么,那两个妃嫔也都是独立的陵墓,这就是卑不动尊的结果。至于双龙戏珠,负责入葬的雍正帝是怕谣言传不开咋地,特地搞个双龙戏珠影射孝庄?
至于孝庄真正的政治地位,大家发现没有,别看那些捧臭脚的言论,您只需要着重着重再着重的看看几位皇帝的评价,多读几遍,您就明白了,有时间的话(或者我遇到合适的题目),您可以看看孝庄母子的明争暗斗,他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顺治帝的遗诏又是怎么来的,您就会明白,所谓的女政治家呵呵一下就好。
孝庄在明末清初那段时期对满清的贡献很大,这没错。但是这些年由于某些电视剧的流行,孝庄被过度渲染,过度神化了。
真正的政治斗争她是不敢伸手的
五宫垫底的庄妃,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并不怎么受宠,婚姻也只不过是政治利益交换的结果,影响皇太极的政向?她不敢。
到了多尔衮的时代,时值明末清初,崇政殿之争也不是孝庄策划的,她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胆子,做为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一员,她明白,自己是蒙古部族利益在清宫的代表,这不意味着她有资格干政,大妃阿巴亥就是前车之鉴,在政治利益前,她的命很容易被取走,两黄旗支持的是谁呢?是满清皇室,而非她庄妃,她敏感的身份是决不能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的。
为什么多尔衮要摄政大家都同意,但无一人提及庄妃垂帘呢?一是各退一步,利益互换,二是庄妃不配······在入关前八王主政还留有余势的时候,她一个蒙古妃子······啥都不是,满清贵胄是绝不对让蒙古女人参与到争权中来的。
多尔衮如何,他都抗不住染指皇权的压力,何况孝庄一外人,确实有人提议孝庄垂帘,但此人的位置和小民也差不多,为什么朝中,尤其是宗室觉罗们不提议孝庄把持政权?谁都不傻,还是孝庄的身份问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孝庄也不傻,当然不会就坡下驴提及此事,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把孝庄不争权夺利的行为解释的过于高尚,争权会死,夺利方面已经基本踩了红线,再为科尔沁争利,那就该有人说话了。只要多尔衮想,孝庄的性命,他可以随时收取。
所以太后下嫁是无稽之谈,而所谓孝庄的势力也是半点全无的,都是效忠皇室和两黄旗,没有任何效忠她孝庄的存在,她的贡献与其说是政治贡献,不如说是家庭责任,崇政殿之争她在干什么?多尔衮擅权她在干什么?鳌拜擅权她在干什么?
至于索尼的孙女,四辅臣苏克萨哈死掉,遏必隆对鳌拜言听计从,索尼装病也是真病无非就是想捞取政治利益,这主意也未必就是孝庄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娶个女人平衡一下权力天平这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政治头脑。她的权力甚至性命对于多尔衮来说就是个笑话,所以多尔衮是否篡位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多尔衮放弃篡位有公私两方面考虑
多尔衮是一个具有大局观的人,以崇政殿为例,索尼和鳌拜带着两黄旗死忠包围崇政殿,多尔衮就不能让两白出来抗衡?那时候的两黄旗是皇太极整旗抬上去的,仅仅十几年工夫,虽然变得很强,但与两白旗几十年的底子比,还是有所差距的,两白旗以前就是两黄旗,在努尔哈赤晚年均分给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哥仨,所以皇太极才能顺利整旗抬旗,否则四旗互换,谁也抗不住这压力。
两黄旗有鳌拜索尼敢玩命,两白旗同样有狠人,为什么不打,而阿济格提早退殿后也没有带人来?
为了满清势力不至崩盘,当时正处在入主中原的最关键时刻,松锦大战结束,大明已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正是最佳良机,所以时不我待,在这种机会下,不能出现内斗,就更何况自相残杀了,否则满清势力会变成一盘散沙,本来满洲人口就少,不能聚力的话,会沦为弱势,而如果满清内部一旦发生严重问题,那么蒙古方面会看在通婚的面子上不在背后捅刀子?不可能。
所以综合来说有三点:
①内部利益不容分裂
②外部危险不能忽略
③大明蛋糕时不我待
于私利来讲,多尔衮也面临几个问题:
①篡权之后自己很容易被定点清除,擅权和篡位是两码事,皇太极或说皇室的死忠大有人在,多尔衮因功擅权也说得过去,但是一旦动了福临的位子,那意义就不一样了,不需要什么几旗几旗的势力分析,一杯毒药一个人就能办,或者多尔衮进宫被乱箭射死,几个人也够了,以急症为由,直接收尸发丧,大家都明白,但是谁又看得惯多尔衮呢,不鼓掌就算不错了,没人说什么。
再说,死者已矣,皇帝掌权,多尔衮怎么死的谁又会在乎。为什么崇祯帝那么着急干掉魏忠贤,因为魏忠贤想在內宫下手弄死他太容易了。
以要言之,多尔衮一旦篡位就要面临几乎所有人的算计,两白旗就要面临其他六旗的军事敌对,问题是,两白旗所有旗臣真的都愿意面临这一切么?多尔衮权倾朝野是吧,但是阴死他很容易。
②多尔衮篡位他传给谁呢?他一生无子,就一格格,他冒天下之大不韪篡位后能活几年,然后呢,遗臭万年,皇位还是皇太极哪一系的,为啥?他哥阿济格的感人智商,他是明白的,多铎死的比自己还早,自己没有儿子无法继承,那还篡位干什么呢?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多铎之子过继的问题,那是多尔衮死后顺治帝的照拂,为了袭承睿王一脉,多尔衮死前是没有一切种形式的儿子的。
③没有必要玩命,自己已经权倾朝野,自古如何描述宰相来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尔衮呢,他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包括皇帝在内,把皇帝的虚名要来何用?能增加自己的势力?还是能获取更大的权利?都不能,这些对于多尔衮来说已经到极致了。
总结:
多尔衮的大局观在于,如果自己篡位,无论入关前后,都会造成满清势力的分崩离析,造成自努尔哈赤以来的诸多努力和建树付之东流,同时也会造成满清实力水平急剧下跌,那样一来会陷于内忧外患的境地,自满清开国一直到宣统退位,汉人的抵抗运动从未停歇,程度不同而已,多尔衮摄政期间,也只是初步企稳,内忧不可不防,外患方面则是蒙古诸部,如果自己的政权沦入风雨飘摇的境地,那么蒙古势力就会蠢蠢欲动,满清政权无论是面对蒙古还是江南士绅都是同样的态度,利用为主,但从未放下提防。
表面现象是多尔衮权倾朝野,但是多尔衮同样无法面对除两白旗以外所有势力的一致对抗,篡位不比擅权,逾越红线的行为不为其他各旗所接受,皇室的态度更不用提,而自家两白旗真的是铁板一块众志成城么,他无法统一两白旗的意见,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已经占有既得利益后,不愿意为了多尔衮的皇位而拼命,两白旗的意见都不能统一,何况其他。
自身短板造成即便篡权也无以为继,自己并没有继承人来继续掌控皇权,自己身死后不单落下千古骂名,而且权柄还会再次落入皇太极一系的掌控,无论谁掌权,两白旗都会受到彻底清算,不留任何余地的清洗,不单自己,包括阿济格和多铎两家都难逃一死。而保持现状也没什么不好,站在权力巅峰也就够了,利益在手虚名何益,反而有可能因为虚名而丧失本已拥有的至高权力,这笔账不得不算,所以多尔衮擅权不篡权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古今通史
多尔衮和孝庄太后之间也许有感情,但绝对没有影视作品里那么深厚,那都是后人的美好想像。在政治家们眼里,和帝位比起来,爱情的分量太轻了。
所以多尔衮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他当不了。皇太极刚病逝、顺治没登基的时候,是多尔衮最好的机会;那个机会他都把握不了,顺治登基之后篡位更不可能成功。
(多尔衮和孝庄)
咱们先来看一下皇太极逝世时是什么情形
皇太极的白月光是宸妃海兰珠,海兰珠病逝后,皇太极太过悲伤,当时身体就不好了,两年后去世,没有留下遗诏谁为继承人。
按照惯例,有继承资格的侯选人自然得争上一争。
第一位是皇太极长子豪格,按理来说他是最有资格的,可当时的满清汉化程度不是很深,“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种继承原则还不是很盛行。豪格并没有占据绝对优势。
第二位是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据说努尔哈赤去世前最宠爱的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曾有意立多尔衮为继承人,可惜被皇太极截了胡。那时多尔衮年幼势弱无力抗衡,现在他长大了,也想截皇太极后代的胡。
(多尔衮)
两人各有支持者。皇太极生前自领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支持豪格,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和同母兄弟所领的镶白旗当然是支持他,正蓝旗和镶蓝旗偏向豪格,两红旗则有的支持豪格,有的支持多尔衮。
这样看下来,豪格的胜算似乎要更大一些。但是,多尔衮自身的能力足以弥补数量上的差距,他南征北战,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若论军功,豪格拍马也赶不上他。
双方就此僵持住,一触即发。
多尔衮虽然很想当皇帝,但他保持了最后的理智,知道这个时候要是内乱起来,就别想南下入关、占领那花花世界了。经过一番思索,提出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
(多尔衮和支持者们)
这一方案被诸王、贝勒、大臣们接受。豪格的支持者本是皇太极的亲信,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上位的是皇太极的儿子就行,不是非得豪格。
多尔衮选择福临,可不只是因为他是孝庄的儿子,还因为他年纪小,好控制。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多尔衮比较有大局观,如果他非得要皇位,满清肯定内乱。可能在他想来,暂时退一步,等时机成熟时再夺位也不迟。
但是多尔衮不知道,他已经错失最好的机会,顺治越长越大,皇位越来越稳
清军入关后,顺治先后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甚至还有传闻孝庄嫁给了多尔衮。
(孝庄和顺治)
多尔衮大权在握,狠狠的报复了曾和自己争位的豪格,权倾天下。所用仪仗和皇帝的类似,见到皇帝不用跪拜,官员任免全由他做主,还“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意思是在家自组小朝廷,架空顺治。
表面上看起来,多尔衮似乎具备了篡位的条件,不篡位是看在孝庄的情份上。其实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皇位未定时满清贵族们都反对他登基,如今有现成的皇帝,怎么可能赞同他?
别看多尔衮权势熏天,那是他没有篡位,他要敢篡位,立刻会有一票王公贵族跳出来与之对抗。何况,虽已入关,天下却并没平定。满清要是乱起来,根本坐不稳江山。
(摄政王多尔衮)
种种原因之下,多尔衮尽管很想登上大位,却也没行动。再过几年,他想行动也行动不了了,因为他死了,行猎时坠马跌伤,不治身亡,时年39岁。
他的雄心壮志,只能下辈子再去实现了。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多尔衮为什么沒有称帝?理由如下:
一、当时的情形不同。按照推举制的原则,无论能力、威望、地位与实力而言,当时的多尔衮最应该被推举为最高权力继承人。但当时的情形已经与努尔哈赤死后大不相同。经过皇太极十七年经营,如今的大清朝早已不是当年的后金,从人性的层面来讲,当年,当所有大小贝勒在代善的带领下,拥戴皇太极即皇帝位,誓死效忠,并全体匍匐在他脚下三跪九叩首时,这一切改变就已经行进在不可逆转的过程之中了。
二、大清朝已深深汉化。在组织结构、决策与施政程序、政策法令、思想观念上,大清政权已经深深地汉化,皇太极生前亲自统领的两黄旗大臣,坚定主张皇位必须由皇太极的儿子继承,为此,他们之中八位重臣,聚集到三官庙盟誓,一定要让皇太极儿子继位,为达此目的,他们不惜以生命相博。还有人指名拥戴豪格,这就使整个事情变得异常棘手。
三、顾忌豪格的势力。皇太极去世时,豪格作为四大亲王之一,已经成为大清国位高权重的人物,而皇长子的身份,更令他具有了其它宗室诸王包括多尔衮在内都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豪格似乎比多尔衮具有更加充足的理由成为皇位继承人。他的支持者之多,已经成为多尔衮不得不顾忌的力量。
四、两大势力不合睦。皇太极生前自领的两黄将士和多尔衮三兄弟所属的两白旗之间关系很不和睦。两黄旗的八位重臣特别不愿意看到多尔衮继位。
精明强干的多尔衮对这种双方势力对比非常清楚,于是在皇太极死后五天,在大清帝国后继皇帝的推举会议上,多儿衮顾全大局,为防止内乱,拥立年仅六岁的顺治继承皇位,多儿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
民间传说多儿衮沒有称帝与孝庄有关,只是传说而已。
大汕十
多尔衮在皇太极驾崩之后并没有篡位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多尔衮实力不够。多尔衮手中兵力只有两白旗和镶蓝旗,两黄旗是皇太极的嫡系军队,打起来肯定支持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而其他三旗并没有表明立场,多尔衮即使篡位也没有必胜的把握。退一万步,就算打赢了,自己登上了皇位。大清也是元气大伤,就无法入住中原,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了;如果输了那下场就很悲惨了,不仅自己荣华富贵不再,连全家人的性命都不保。
2.多尔衮念及与皇太极的兄弟之情。皇太极生前对多尔衮还算厚待。在多尔衮年纪不大的时候带着他打仗历练,等多尔衮年纪稍大便让他独自率军出征,独当一面。多尔衮建功之后就封他为“和硕睿亲王”,出于兄弟之情,多尔衮应该还是有点不落忍。
3.选福临当皇帝也是一个妙招。多尔衮不自己当皇帝,选小侄子福临当皇帝,他既可以拥有皇帝之实,又不用背上叛逆的骂名,岂不是两全其美。
4.可能与布木布泰(大玉儿)有关。可能正如野史和电视剧《孝庄秘史》所说,因为多尔衮与布木布泰(大玉儿)情深意重因而扶持布木布泰的儿子当皇帝。
以上便是晓史兄的个人看法了,你们又觉得多尔衮为何不做皇帝呢?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晓史才能明事
多尔衮一生中有3次离皇位一步之遥的机会,但他最终却都没能更进一步。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17岁就随皇太极带兵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立皇太极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继位,也就是顺治皇帝;之后,他从两个摄政王到大权独揽,先后被顺治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
从上面的多尔衮的经历,俺来分析一下他的3次机会:
机会1:多尔衮与皇太极之争
据说有努尔哈赤想传位给多尔衮的打算。可是努尔哈赤的突然去世,并未立遗嘱让谁做接班人。努尔哈赤死时只有他宠爱的大妃阿巴亥在场,也就是多尔衮的母亲。当时有希望成为大汗的有四大贝勒(代善、皇太极、阿敏、莽古尔泰)和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由于代善的两个儿子和代善的原因,把皇太极推上了汗位。多尔衮的母亲阿巴汗被逼陪葬努尔哈赤,保全了尚未成年的多尔衮和多铎。多尔衮那年才15岁。那时皇太极已经34岁了。
机会2:多尔衮与豪格之争
豪格,皇太极的大儿子,多年来的征战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比多尔衮还大3岁。
皇太极生前也没有指定过接班人,因此各方势力对皇位都有觊觎之心。在多尔衮与豪格两派势力的争斗会议上,多尔衮认为自立条件尚不成熟,于是达成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条件:拥立皇太极年近6岁的福临继位。
虽然多尔衮在这次没能当上,不过他当上了摄政王,同时也让豪格失去了称帝的机会。
机会3:多尔衮独揽大权之后
此时的多尔衮大权独揽,实际权力已经凌驾于顺治皇帝之上,但他依旧没有当皇帝。
关于此时他为啥不称帝,有以下两种说法:
1:他爱江山更爱美人
为了心爱的孝庄太后,甘愿扶持她的儿子福临,自己只做个皇父摄政王。
此种说法一直存在争论,无从考证
2:他只有一个女儿
多尔衮不多产,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即使他称帝,他去世后肯定会被反攻倒算的。
正当多尔衮权倾天下之时,他却在一次塞北狩猎中意外坠马受伤,最后不治身亡,年仅39岁。除了无可奈何地抱怨命不好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理由来解释他为啥不称帝了。
不药的花花世界
一、形势不允许他称帝
满清入关,多尔衮是大功臣,如果没有他,满清还是龟缩在东北,难有出头之日。正是因为多尔衮的格局比较宏大,满清文武百官鼠目寸光者较多,无人能及多尔衮。而且他超越了当时的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当时的南明。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小农民思维,目光短浅,南明陷入内讧争斗不休。多尔衮利用吴三桂首鼠两端的心理,成功地控制了他,率兵入关,击溃了李自成,顺利进入了北京。
在此时,多尔衮的威望达到了顶点,因为他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没有实现的愿望。此时正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如果为了皇位而发生内讧,后果就像南明那样,实力会大损。不仅难以一统中原,弄不好还会被打回老巢。明智的多尔衮,不会走这步棋。当时和他有同样见识的是孝庄,他们两个老情人一合计,让福临当皇帝吧。
二、实力不允许他称帝
两皇旗目标明确,他们只支持皇太极的儿子,正蓝旗是豪格的,如果豪格称帝,至少有三个旗支持他。而多尔衮只有两白旗的支持,其他旗也有支持他,但是多尔衮和豪格的实力相差不大。在没有足够实力的前提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分化打击豪格,他选择以大局为重,他自己当不了皇帝,还把颇有实力的豪格拉下了水。福临是孝庄的儿子,多尔衮和孝庄又有些扯不断的关系。这样福临是他扶持上位的,孝庄又是老情人,这样后宫和小皇帝都会在他的掌控之下。两黄旗也会由支持豪格转而支持福临,这样豪格的实力就削弱了。
枕史润智
多尔衮一生中有两次机会可以当皇帝。
第一次是皇太极驾崩之后,多尔衮参与了争夺皇位。
皇太极死后,八旗的格局:
正黄旗、镶黄旗,由皇太极亲掌,皇太极死后坚决支持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并至执掌两黄旗,其中最坚定的支持者就是康熙初年的首辅大臣——索尼;
正白旗、镶白旗,英亲王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三兄弟掌管,坚决支持多尔衮继位;
正红旗、镶红旗,由大贝勒、礼亲王代善家族掌管,其中正红旗为代善亲掌,镶红旗由代善长子岳托,代善坚决支持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并得知在其子硕讬、其孙阿达礼密谋力多尔衮为帝后,亲自处死了他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正蓝旗,由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掌管,时年34岁,继位候选人。
镶蓝旗,由舒尔哈齐第六子、阿敏之弟,郑亲王济尔哈朗掌管,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
从这个政治格局态势可以看出,皇太极的儿子拥有绝对的支持力度,当时夺位呼声也很高的多尔衮如果贸然继位,毕将引起其他旗的极力反对,特别是当时两黄旗与两白旗已经处于武装对峙状态,稍不留神就会擦枪走火。
此时的多尔衮也准备接受事实,放弃皇位,处于极为有利位置的豪格却大言不惭的说了一句“德小福薄”,引得自己立马遭到了多尔衮兄弟的反扑,双方重新陷入僵局。之后,各方势力选择了一个全新的方案,豪格不能继位,而从皇太极的子嗣中另寻新君,最终,选择了福临作为皇太极的继位人登基,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同时,为了平衡势力也便于政权过渡,由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同为摄政王,辅佐福临。
第二次是满清击败李自成,入住北京之时,多尔衮有机会可以篡权夺位。
此时的多尔衮是满清的摄政王,位极人臣;在先后清理了阿敏和豪格之后,也将其二人的势力进行了兼并,并且拥有同父同母的两兄弟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的支持,势力雄厚;在征讨蒙古、朝鲜,以及在于明军的作战中积累了大量的军功,并且培养、扶持了一大批自己麾下的良臣名将。单从实力角度上来讲,满清内部已经是无人能及了。
但是此时的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已经继位,有两黄旗、两红旗的坚定支持,并且是正统的皇帝,如果多尔衮敢篡位称帝,即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但会遭到满清内部满汉群臣的激烈反对,特别是深受皇太极恩惠的臣僚的反对,同时也会受到汉地传统儒家忠恕思想的强烈抵制。而此时的满清王朝又是刚刚进关,既要面对与南明朝廷对峙,又要面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如果内部发生混乱,又在文化理念上公然挑战传统,无异于自取灭亡。因而在此情况下,多尔衮没有选择篡位称帝,而是继续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顺治,最后也先后被加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达到了自己权力的顶峰。
所以,多尔衮不称帝是出于个人实力以及整个满清王朝发展的角度考略,也可见多尔衮能识时务,并且对于整个满清有着很强的责任心。
至于孝庄太后,在《孝庄秘史》中,孝庄曾问了多尔衮一个问题,是要做周公还是要做明成祖,意思就说是要他明白,此时的他已经位极人臣,权力无以复加,要考虑的是死后的历史地位,是要像周公一样辅佐小周王坐稳江山而名垂青史,还是像朱棣一样篡位称帝,而被历史所记载,背上篡位之名,让多尔衮自己选择。而多尔衮最后的选择是愿为周公,放弃了当皇帝。当然正史中是否真有其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不过多尔衮在当时确实做出了对于他自己,对于整个满清王朝,最有利的选择。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1612年—1650年)
雍亲王府
受《孝庄秘史》、《长河东流》等戏说成分浓厚的清宫剧影响,有关多尔衮不篡位称帝的原因,往往被塑造成是多尔衮与孝庄太后之间青梅竹马的感情纠葛,才促成了顺治皇帝继位的结果。
清朝初年的野史纪闻,则是靠刻画多尔衮和孝庄之间的不正当关系,来丑化满清女真异族的统治。因为按照汉人的婚姻习俗,小叔和嫂子是绝对不能睡到一个被窝里去的。
这也是文人们惯常使用的手段,即便弓马骑射打不赢你,可我们手里还有写字的笔不是?用写的也要把你搞臭!就好比是现在创造一些负面绯闻,来打压同行的生意。
市井百姓茶余饭后侃大山聊聊天,也就当是逗个趣。可真要把多尔衮没有当皇帝的原因,跟孝庄扯到男女私情那档子事上,那可就太低估皇权斗争的复杂性了。
多尔衮要当皇帝,至少有两次机会。
第一次是皇太极去世的当口。
当时的情形极为复杂,但说到底还是要凭手里的枪杆子说话,因而皇位归属的焦点,集中到了最有实力的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身上。
多尔衮掌握着正白、镶白两旗,更有一母同胞的阿济格、多铎两个亲兄弟助阵。他们都是十分熟练于带兵打仗的猛将,日后追击李自成大顺军从北京到西安的是阿济格,而多铎更是直接灭掉南明,生擒了弘光帝朱由崧。
豪格的本钱,是皇太极手里亲自统领的正黄、镶黄、正蓝“上三旗”。
皇太极执政期间,对满清的权力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汉化调整,虽然没有规定下来一定是由嫡长子继承皇位,但父死子继的想法已经深入人心。于是以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坚决力挺豪格当继位人。
剩下掌握正红、镶红两红旗的代善,以及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没有立刻表明立场,此时成了多尔衮与豪格双方拼命拉拢的对象。
这样的局势,动起真格来多尔衮也没有把握自己就一定能稳操胜券,即便靠杀戮打赢,估计得到也只是个残破不堪的江山。把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积攒起来的满清基业耗损大半,他还拿什么去跟关内的明王朝叫板呢?
多尔衮的想法,其实是各股势力心照不宣的共识。
围绕着皇位的归属争归争,但是尽量避免内耗,甚至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保全满清政权的整体实力,则是他们共同的底线。
于是,在各方实权派人物的妥协下,多尔衮和豪格双方都放弃了争夺,皇位最终让皇太极和孝庄的幼子、年仅7岁的福临“捡了漏”。
为什么选孝庄的儿子福临呢?
因为孝庄来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背后有庞大的母家势力做支撑,是满蒙同盟最需要拉拢的对象。由带着科尔沁血统的福临继承皇位,就能把凭借科尔沁部落在草原的影响力,进而将整个漠南的蒙古诸部落牢牢地绑在满清的战车上。
况且,福临当时只有7岁,根本不能行使皇帝的权力。
多尔衮退而求其次,获得摄政王的头衔和实权,初期还顾着一点阿敏、济尔哈朗和豪格的脸色,但随着他立下入关占领北京城的功业,威望一步步提升,到后头他这个摄政王虽然没有皇帝之名,但却实际行使着皇帝的权力。
这点可以从多尔衮由“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的名号渐变中,看到他在清廷中权力的逐步提升。
而整个过程,孝庄对多尔衮采取的都是妥协和笼络的手段。
这个女人十分善于隐忍,晓得儿子顺治把握着皇帝的名分,只要挨到年龄足够大的那天,就能水到渠成地接收多尔衮所有的权力。
除了看似被动的时间优势外,更让孝庄为未来充满信心的,是多尔衮尽管讨了很多个老婆,但却一直没能生出个儿子来,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没有儿子,多尔衮便没有了对将来的指望。即便下狠心去抢侄子的皇位,到死也只能从近支宗族中过继儿子当继承人,到头来给别人做嫁衣不说,还要背负上叛逆的骂名,实在是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