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探秘宁陵”地名:“阳驿”古地是否宋江命名?

宋江是《水浒传》中水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人物,宁陵县的一处地名据说即是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所定,那就是“阳驿铺”。传说,宋代有年春天,宋江南征方腊,途中安营扎寨于驿站。那时的驿站为了抵抗外村的人滋扰闹事,构筑了宽厚而高大的寨墙。一天中午,宋江酒后游兴大发,登上高有两丈余的寨墙之顶,透过浓翠欲滴的寨墙密林,举目四望,田野里艳阳高照,生机勃勃,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宋江诗兴大发,不禁脱口吟道:“独登寨墙台,遥望皆春色;驿站阳光暖,召唤客人来。”之后,宋江又令人备齐文房四宝,挥笔写出字迹苍劲而有力的“阳驿铺”三个大字,悬贴于驿站寨门之上,“阳驿铺”因此而得名,究其原意为“向阳旅店”或“阳光酒馆”。

以此传说来探寻“阳驿铺”地名来历是很不靠谱的,因为宁陵凡有寨墙的村落均是出现在清咸丰八年(1858年)抗击捻军时,而不是宋代,因此当时的驿站是不可能出现寨门的;再者,驿站是我国历代王朝为政治和军事需要而建立的一种邮驿制度,“肇始于周,兴于秦汉,备于大唐,极盛于宋元。”官方所设此机构是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不会当作普通旅店或酒馆的;另外,“阳驿铺”之名是历史地名叠加的结果,而不是一起出现的,即先有阳驿后有铺,且朝代相距甚远。那么,该地名到底是怎么由来的呢?

我们先来探寻下“阳驿”地名的由来。1992年版《宁陵县志》“第一篇 行政区划·地名”载:“阳驿:秦末在此设立驿站,地处睢水之北,故名。”由此,我们清晰可知该地名出现在秦末,因驿站地处睢水的北面,而称阳驿,后来认为在驿站附近建村,村以驿名。说起驿站,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八百里加急”了,就是古代在紧急情况下通过驿站传送的重要文件或情报信息,相当于现在的快递。而古代驿站平时传送的文件情报等,则相当于现在的邮政平邮信件。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有不世之功。虽然秦朝仅存在15年,但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驿道宽阔,沿路邮驿遍布,都有固定的信使进食和住宿处所。这些休憩处步递停留之处称为“亭”,马递站称为“驿”。通过这样一个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网,中央政府可以源源不断接到各地方的情况通报。阳驿就是当时秦王朝邮驿通信网上重要节点之一。

阳驿为何又称“阳驿铺”呢?其实商丘还有很多带“铺”字的村名,如水池铺、十里铺等,那么这些“铺”字是什么意思呢?即“递铺”,又称“急递铺”,是始创于北宋初期的一种新的驿站传递方式,专门处理紧急的军事文书,速度达日行400里。急递铺大体上每10里设置一处,这就是很多古县城附近多“十里铺”村名的来历。很多“铺”以原有驿站而设,阳驿即以此设铺,名亦更为阳驿铺,成为“急递铺”的一个重要节点。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卷十三“建置略下·驿铺”:“(宁陵)铺舍:有总铺在县治前。抵商丘曰十里铺,抵睢州曰阳驿铺。”清宣统三年《宁陵县志》卷三“建置志”则记载宁陵的“铺”主要有总铺、东十里铺、西十里铺、阳驿铺、夜巡铺,其中对阳驿铺的记载为:“阳驿铺,共地五亩七厘一毫六丝。共房七间,大门一间。今废。”1992年版《宁陵县志》第十五篇第三章“邮政·驿站”载:“阳驿,址在县西10公里阳驿铺集街南,有房7间。本县年拨给驿站经费银5509.691两。养号马10数匹,供传递政府公文的驿卒中途更换。随着邮局的建立,驿站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

民国时,阳驿铺东街称露岭,归宁陵县;西街称香山,归睢县,成为两县的分界处。十字街北有过街阁,拱券门,绿琉璃筒瓦。20世纪50年代初被扒。如今,阳驿铺村面积1.5平方千米,1万余人,集会繁荣,是宁陵、睢县交界处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宁陵史志办 马学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