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赤一手”在围棋历史上很有名。公元1855年,本因坊秀策与前辈幻庵因硕八段对决,棋局进入中盘阶段,正当执白的幻庵感觉自己形势不错时,秀策下出了黑1(实战黑127)这步棋。
图一(实战图),黑1这步棋粗粗一看,前不着村后不着边,天外飞仙。但就是这步棋,让对面的幻庵立马耳朵红了起来,显然幻庵被这步棋惊到。“耳赤一手”由此而得来。本因坊秀策也就是依靠这步神来之招一举确定优势,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耳赤一手”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日本围棋占据主导地位、媒体亦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言之,当时的日本围棋界既掌握最高技术,同时又掌握话语权。同时,当时的日本还有文人作家写观战记的传统,将一盘棋写得风生水起,对每位棋手的风格、着法之妙笔生花,无不用其极。
当今棋界,棋的技术不知强大了多少倍,但即便弈出比“耳赤一手”还要精妙得多的着法,却也不会再有“耳赤一手”的名气。一方面,类似川端康成、川崎诚致这样精通围棋各种历史典故、又大笔如椽的观战记作者已经罕见,另一方面,纸媒日渐衰败,人类的阅读习惯改变,导致文化快餐盛行。
言归正传,黑1这手棋之所以被称作是绝妙手,的确有一石三鸟之功:其一,联络下方快要被分断的四子,有了黑1之后,白棋无论哪个方向分断都不会成功;其二扩张上边盘黑棋模样;其三,此处遏制了白棋外势扩张,是双方势力消长的要点。这手棋完全展现了秀策的大局观和眼界。
然而,就是这样一着扬名棋史的妙手,在围棋AI“绝艺”看来,却并非最佳点!
图二(变化图),这是绝艺给出的四个不同胜率的着点选择,难以置信的是,“耳赤一手”意外是胜率最低点,与左上二路爬相差近15个百分点。
回过来看,“耳赤一手”之所以被誉为千古妙手,与幻庵因硕的上一手棋(白126)是大疑问着不无关系。
图三(实战图),白1这手棋子效太低了!在黑棋的罅隙中往外钻,不符“棋从宽处下”的棋理。这手棋对外围黑棋几无影响,所以才诱发了“耳赤一手”。
图四(变化图),绝艺同样给出了另三个选择点,左上吃黑一子的胜率与实战着点胜率相差近15个百分点。
幻庵因硕与其说是为黑127那手棋耳赤,还不如说是为白126这手棋羞愧难当。
类似AI颠覆围棋历史中津津乐道的妙手既有形象的还有“无目之妙手”,但用AI跑一跑,却愕然地发现,“无目之妙手”其实是导致胜率下降20个百分点的缓着!这事留着以后再慢慢聊。
閱讀更多 聶衛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