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題目中的“探訪”說的是兩件事,第一件就是去探親,也就是首篇中所說去探一個甲子未探之親;第二件當然就是訪古。通遼在赤峰之北,也是內蒙的一座地級市,裡面當然也有地級市五星酒店,我們抓鬮選了其中一家住下。這家酒店只有客房和大堂早餐營業,其餘設施都要麼在新建、要麼在重建,好在我們本來也沒有打算享用那些設施,所以倒是也不吃緊。親戚們在另一家國際大酒家備下了一個大臺,然後僱請了他們的大廚表演,我們一邊享用廚師們的表演,一邊享用各地酒廠的榮譽和傾情奉獻。你別說,別看通遼就是一個地級市,這裡的大廚卻有東北省城的工藝水平。最讓我吃驚的是一盤子烤羊肉,沒有羊肉的羶味先不說,就那個柔軟的身段和芬芳的氣味就讓你忍不住把大廚薅出來問問這到底是什麼肉。東北人把抓住某人的脖領子往外拽這個動作叫做“薅”,而把用胳膊肘撐住某人胸口往後推這個動作叫做“懟”。還有一道涼菜也很地道,看上去疑似是虎皮尖椒,用筷子夾來一塊送入口中,真地是虎皮尖椒,第一次吃這樣的冰鎮虎皮尖椒,味道非常好。東北最有名的那肯定是殺豬菜,你別看這裡是國際酒店,可是呈上來的殺豬菜和靠山屯王大娘家的真是一個味兒,非常正宗!比北京砂鍋居當代最新砂鍋白肉強了10的若干次方倍。膳畢,妻兄被其親們裹挾到本地名吧繼續消費去了;我則回酒店和周公在夢中理論去了。親們在本地有兩個集團,其中一個集團駐紮在地級市通遼;而另一個集團是駐紮在通遼下轄的庫倫旗。翌日,我們便在親的帶領下赴庫倫去探另一個親之集團。通遼至庫倫有陽關道相連接,一百多公里只不過彈指一揮間就到了。看看下面這個庫倫旗的VG,Virtual Gate,也就是“虛擬大門”。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個雕塑的風格叫做幾何抽象派。安代舞蹈是蒙古族的一種舞蹈,四百年前發源於此地。蒙古族最初是信奉薩滿教的,它是一種古老的拜火教,崇拜太陽。薩滿教除了拜神的儀式以外,還有一些驅魔的儀式。通常情況下,驅魔是在天黑以後,由薩滿主持儀式為人驅魔治病。儀式一般要有一根柱子,有時用大車軸代替,在柱子附近點上一堆篝火,然後薩滿圍著柱子和篝火手舞足蹈,嘴裡還要念一些好話請魔鬼離開,或者念一些狠話嚇走魔鬼。後來,大家就開始跟著薩滿的手舞足蹈起舞,逐漸逐漸在沒有薩滿的時候,大家也在吉慶場合跳舞,這在蒙古族就演變成了安代舞蹈。藏傳佛教很早就傳入蒙古地區,最早在元忽必烈時期的西藏宗教領袖八思巴就成為元朝的國師,這時的藏傳佛教是八思巴為首的薩迦派。到元代末期,藏傳佛教又有葛當派發展起來,因為穿白衣戴白帽,也被稱作白教。到了明代永樂年間,宗喀巴在西藏創立了格魯派,因為他們帶著黃色的桃型僧帽,被稱作黃教。宗喀巴去世後,他的二位徒弟繼承了他的教義,這就是三徒弟班禪和八徒弟達賴。黃教通過各種爭鬥和鬥爭,在西藏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在蒙古地區也站穩了腳,使越來越多蒙古民眾從信奉薩滿教改信藏傳佛教。來自西藏的哲布尊丹巴在蒙古喀爾喀部傳播藏傳佛教,那時候蒙古的藏寺是大蒙古包,周圍一些小蒙古包。哲布尊丹巴逐漸在喀爾喀部成了氣候,聚集了不少僧俗人等,他那個寺廟就成了名剎,叫做庫倫。這就是現在蒙古國的烏蘭巴托,後來也叫大庫倫,庫倫是蒙古語“寺廟”的意思,也有聚居地的含義。後來,哲布尊丹巴和班禪、達賴、章嘉共稱藏傳佛教四大活佛。在此同時,就是公元1632年左右開始,這是明朝的崇禎年間,大明開始走向末路。蒙古地區除了哲布尊丹巴在漠北地區傳播格魯派藏傳佛教,還有來自青海的喇嘛在漠南活動,其中一位叫阿興希日巴喇嘛。這個時期,東北的後金勢力逐漸做大,並且建立了擴張野心,這就是努爾哈赤崛起。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承了他阿瑪的擴張政策,把蒙古地區和關內都設為目標。既然要拿下蒙古,皇太極就想利用宗教來捋順蒙古人的思想,他就把這位阿興希日巴喇嘛給召集到盛京,忽悠了一大通。這個阿興希日巴聽這皇太極好話說盡,卻還是不敢對他放心,便說“大哥,你給我一塊地吧,讓我也搞點房地產賺點錢”。皇太極知道他的意思,就說“那好吧,我這盛京不遠的地方有一塊地,剛做完三平一通,就送給你去經營吧,你也不用交土地使用稅,我還可以給你移點民過去當顧客”。後金的大聰八年(1634年),阿興喇嘛便在那塊地上搭起了寺廟和住宅小區的蒙古包。既然有了喇嘛寺,那這個地方就有了庫倫這個名字。為了和漠北的庫倫區別開,就還要給這個庫倫加個定語。阿興喇嘛的全名是呼圖克圖蔓殊室利阿興喇嘛,呼圖克圖是皇太極給阿興的封號,意思是“活佛”;蔓殊室利是“文殊菩薩”的意思,就是說這阿興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既然如此,他的這塊地就叫做蔓殊室利庫倫了。這阿興如此老奸巨猾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確實是老了,他拿下這塊地的時候已經將近有八十歲了。結果,沒過幾年,在八十歲的時候,這阿興喇嘛就在蔓殊室利庫倫圓了一個寂。這時候,皇太極換了一個年號,把大聰改成了崇德元年(1636年),表示已經大聰了,現在該崇尚德行了,沒想這一改倒是把阿興喇嘛給改沒了。皇太極一看這阿興喇嘛沒在庫倫快活幾年,唏噓了一番,就說“這樣吧,阿興喇嘛不是有個弟弟嗎?我把這個弟弟拘到庫倫吧”。阿興喇嘛還真有一個弟弟,叫做卓爾濟囊素,皇太極就給他封了一個錫勒圖達爾罕卓爾濟,錫勒圖是“法座”的意思,級別僅低於呼圖克圖;達爾罕是“神聖”的意思。從此,蔓殊室利庫倫改稱錫勒圖庫倫。這是錫勒圖庫倫的來歷,現在的庫倫人民還記得這個古老的名字,把它刻在鎮中心的一座石牌坊上。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其實,你別看清代皇上在外面到處拜菩薩,藏傳漢傳都拜;可他們還是忘不了祖宗的那個拜火教,他們在皇宮裡建了一個小屋,在那裡面偷偷拜薩滿,就在坤寧宮裡。這時,西藏的四世班禪和五世達賴發現後金的後勁挺大,就決定派一位大喇嘛去盛京,看看“它能否做我方施主”?其實這之前在西藏和後金之間是有信使來往的,不過信使的級別不夠高。這次派出的是一位活佛,叫做巴周活佛色欽曲傑金巴嘉措。崇德四年(1639年)金巴嘉措到達盛京,據說其到達時有五色瑞氣從各個地縫冒出來,天上也是有大朵的祥雲飄啊飄的,讓皇太極驚訝不已,堅信這金巴嘉措是高僧大德。皇太極好吃好喝招待金巴嘉措後,讓他住在新建的實勝寺。金巴嘉措對皇太極進言“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還說“塔成之日,定當一統”。這可說是說到皇太極心窩子裡去了,他正覬覦大明江山吶。金巴嘉措進完良言就還是住到錫勒圖庫倫囊素家去了,他覺著還是住在自己同夥那裡比較好,可以在側面觀察皇太極。這皇太極壯志未酬身先去,別說一統,連四座塔都沒有看到。皇太極之後,順治接了班。順治元年(1642年)開始,四座塔相繼完工,順治就把金巴嘉措請來給四座塔開光。要說這阿興喇嘛的弟弟囊素吧,他倒是比他哥哥運氣好,他在錫勒圖庫倫住到順治三年(1646年)整整快活了十年,比他哥哥多了不少年。囊素喇嘛死後,順治封金巴嘉措做了錫勒圖庫倫的第三任掌印札薩克大喇嘛,叫做西布札袞如克,順治除了授其擔任錫勒圖庫倫札薩克大喇嘛之外,還發給他一枚札薩克大喇嘛手戳,就是印章,然後還給他一個錫勒圖卓爾濟封號。最關鍵的是順治還封西布札袞如克為錫勒圖庫倫地方行政長官,就是旗長,由此,錫勒圖庫倫成為漠南蒙古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喇嘛旗。札薩克達喇嘛既是宗教領袖,也是行政長官。這下子算是把錫勒圖庫倫的來歷說清楚了。順治六年(1649年),順治對西布札袞如克說“你在錫勒圖庫倫蓋一座寺吧,別老是住在蒙古包裡了”,這就是庫倫喇嘛旗的主寺敕建興源寺。其實這個時候的順治還是未成年人,上面這些言語和賜封都是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的行為。興源寺就在庫倫的大街邊上,順著山坡往上修建,山門外有高高的臺階。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雖然是後來又有修葺,但是這山門殿看上去還是典型的清代建築。單簷歇山屋頂非常高,就像是戴了一頂高帽;正脊很長,而且二條垂脊加山花形成的平面是垂直於地面的,更顯得屋頂高大。看看這個鐘鼓樓的屋頂簷下結構,沒有斗拱,拐角鋪作非常別緻。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天王殿前簷廊的畫梁,上面都有字,問了當地人,他們不認識這個藏文,說可能是“嘛咪嘛咪哄啊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天王殿裡也有四大天王。此處也很有特點,這四大天王不是簡單地坐在那裡,而是每人都有一個非常花哨的佛龕,然後他們都坐在自己的佛龕裡。看看下面這位,手裡有一隻尋寶鼠的北方多聞天王。這隻尋寶鼠在有的寺裡是長白毛的,這裡是灰毛。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看看興源寺的正殿。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正殿非常大,下面是五尺青磚基座,基座之上有寬大的月臺和寬大的踏跺,月臺和踏跺周圍都有花崗岩欄板和望柱。正殿面闊九間,進深九間,恐怕是東北最大的寺廟正殿了。正面有五間帶簷廊的抱廈,從外面看正殿有二層,其實上面一層是偽樓,就是為了給殿內營造更大的空間。抬頭看那單簷歇山頂正脊上的脊剎,是帶華蓋的鎏金寶瓶,非常漂亮。整個屋頂是梁枋椽脊搭的,沒有斗拱,這是清早期的關外建築結構。特別是抱廈外的簷柱,都是石頭的,柱頭上有雕刻,更是清早期關外風格。正面簷下掛著一塊滿漢藏蒙文的“興源寺”匾,據說是順治手筆,應該是早期的,近年重描過。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簷廊兩端山牆上畫的是四大天王。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正殿的門扇非常華麗,上面的字沒人認得。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整個建築是藏漢結合的清早期風格。再看看它的邊門,藏式建築才有這個位置的邊門,單扇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當年的粥鍋被抬出來擺在殿前,看這口徑,說明那時候寺裡每天應該有千人以上三頓都喝粥。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還有一座獅子,不是寺裡原物,看上去更老,可能是遼金時期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轉過正殿,後面還有一座大殿。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走到正面一看,匾上寫著“嘛呢殿”,嘛呢是藏語“轉經”的意思。這是順治六年西布札袞如克最初建寺時的正殿,前面那座正殿是康熙四十九年擴建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正殿也有簷廊,簷柱也是石頭的,正門兩邊簷下果然立著轉經筒。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前正殿和前面那座新正殿裡面的柱子上都有描金盤龍,你如果細看,可以發現龍爪有五根指頭,規格相當高,這叫“金龍大柱”。這是順治當年批准的,否則會算作僭越。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個嘛呢殿裡兩邊牆上的壁畫是順治六年原作,本寺的鎮寺之寶,國家一級文物。兩邊加起來是十八羅漢、四大天王,還有韋陀和彌勒佛。因為是清早期,有很濃的明代風格。但是“六子戲彌勒”中的那彌勒佛完全就是一個東北老太太的形象,完全看不出明代浣衣大媽的模樣。看看西牆的局部。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正殿後面還有一座“額克蘇莫”殿,是最初西布札袞如克的寢殿。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殿裡的也有一幅壁畫,畫風很奇特。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到了康熙九年,也就是1670年,錫勒圖庫倫的長官建了一所專門辦公的場所,就是象教寺,當然還是一座寺。蓋象教寺的時候,這裡的札薩克大喇嘛地位已經相當高,而且也從關內學來了明式建築方法,他就在山門外建了一座八字影壁,居然還是琉璃瓦歇山頂。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山門也是琉璃瓦單簷歇山頂。雖然還是石柱,但好賴是圓柱了;而且你會發現廊柱頂端的雀替下面是有云墩的,這在前面的興源寺裡是沒有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看看象教寺的匾,不像是康熙的字。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正殿的建築已經很規整了,完全和明代一樣了,也有了斗拱,封閉山花上刻滿了符。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大殿保存得還算不錯,居然還有當年的平棋天花保存下來,非常精美。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照例要掛經幡。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正殿後面是面闊五間的一座殿,這裡應該是札薩克達喇嘛的公堂,當時叫做印務處。廊柱還是方石柱。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山牆端面的石刻非常精美。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殿里正中是札薩克達喇嘛的寶座,地上有原告和被告的席位,兩邊牆下還有旁聽席,很神奇。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辦公大殿旁邊是大喇嘛的改善型住房,樓上樓下,但是沒有電燈電話。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而且是有獨立的伙房。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個辦公區和那邊的興源寺有門相通,若有人要告狀,先要從門邊牆上的窗戶把狀子遞進來。到了大喇嘛升帳辦案的時候,案子的雙方才能從前面正門進來。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看看院子內的房子,硬山頂,但是有五隻脊獸,說明房主人級別非常高,應該是省部級。這個錫勒圖庫倫的大喇嘛因為是政教合一,級別還真是非常高,僅次於雍和宮裡的大喇嘛。你再仔細看屋頂正脊上的鴟吻,屁股上插著一把刀!這還是頭一次見,以前沒注意過。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鴟吻的作用是固定正脊上的瓦,而它的形狀說是取自東海龍王的九王子,把龍子供在屋頂是為了取意噴水防火。它背上插的是東晉道士許遜的劍,許遜在宋代被封為神功妙濟真君,把他的劍插在這裡是為了驅鬼辟邪。下面這所房子的鴟吻上就沒有許遜的劍。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象教寺下面是錫勒圖庫倫第十三任札薩克達喇嘛修建的福緣寺,時間是乾隆七年,也就是1742年。雖然這座寺晚於前面那二座,但距今也有二百多年了。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進了山門照例也要有鐘鼓樓。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寺裡的第一座大殿是誦經殿,二層樓宇,外形藏式風格更多,細節則是明清風格。簷下的匾是乾隆送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誦經殿後面是福緣寺正殿,也是整個庫倫規格最高的大殿,琉璃瓦重簷廡殿頂。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正脊的脊剎,下面是廟門,上面是坐在蓮花座和覆缽上帶華蓋的鎏金寶瓶,非常漂亮。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殿前月臺下的踏跺和浮雕石碑,都是原裝的。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大殿非常高級之處還有裡邊的天棚,這種貼金盤龍平棋天花極為罕見。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後邊還有一座藏經樓。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據說二樓供有第一代大喇嘛呼圖克圖蔓殊室利阿興喇嘛的舍利塔,過去是這裡喇嘛們的聖物,現在不讓上去了。我們就在樓下看看。樓下也藏有寶物,看看下面這個石刻獅面空行母像。這位獅面空行母是藏傳佛教密宗中非常厲害的一位本尊,空中飛行、除妖降魔,無往不勝。它本是薩迦派的密宗,一般不外傳,後來的格魯派黃教傳承了尊崇這位本尊。這個浮雕上的造型是最典型的獅面空行母造型,應該是本寺的寶貝之一。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裡還有幾件織錦唐卡,也是古物,非常珍貴。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福緣寺裡最後面還有一座老爺廟,裡面供的是關老爺關公。在福緣寺院子裡可以看見外面有一座白塔。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出去一看,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覆缽塔,也是喇嘛塔,它的十三層相輪是細長的,上面有鎏金仰月寶珠塔剎。覆缽塔身上有壺門式眼光門,通常眼光門裡應該有佛像或者時論咒,這裡是空的。據說這座白塔是錫勒圖庫倫第二任大喇嘛錫勒圖達爾罕卓爾濟囊素喇嘛的靈塔。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錫圖庫倫的第三任大喇嘛是西布札袞如克,也就是我在《訪北京黃寺,探三百年不示人之密》帖子裡說的那位色欽曲傑金巴嘉措巴周活佛。他後來跟著順治進了北京,在北京蓋了三座寺,就是清初北京三寺。順治封他為徹辰國師。順治十一年,他辭去國師,舉薦當時黃寺喇嘛晉巴札木蘇擔任了錫勒圖庫倫第四任札薩克大喇嘛。西布札袞如克卸任後仍回到庫倫居住,次年在錫勒圖庫倫蓋了一座吉祥天女廟。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座吉祥天女廟裡原來是供著西布札袞如克從西藏赴盛京帶來的一幅吉祥天女畫像,是五世達賴喇嘛所贈。西布札袞如克一直把它帶在身邊,直到從北京回到錫勒圖庫倫後才建此廟供起來。這幅畫後來傳丟了,現在也找不到了。後人又重做了一尊吉祥天女石像供在廟裡。前些年,這座廟被庫倫一中佔用,近年才又恢復。那尊吉祥天女石像被找了回來,現在立在廟門前的一個蓮花池邊。但是,石像缺了一隻胳膊,現在用絲綢罩上了。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順治十四年(1657年),第三任錫勒圖庫倫卓爾濟札薩克大喇嘛西布札袞如克,也就是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惱木汗活佛色欽曲傑金巴嘉措,在錫勒圖庫倫去世。按照他的遺願,他最後葬在吉祥天女廟前的諾門罕塔,諾門罕就是惱木汗。就是下面這座塔。

夏日蒙遼行之三:探訪通遼古鎮庫倫

這就是錫勒圖庫倫早期歷史,以及這裡早期最著名和最關鍵的三位札薩克達喇嘛:阿興希日巴、囊素和西布札袞如克。第一位是開山始祖,第二位是鞏固地位,第三位是開始了政教合一的歷史。民國二十年(1931年),當時的錫勒圖庫倫札薩克達喇嘛羅布桑仁沁向國民政府呈文請求錫勒圖庫倫政教實行分治。羅布桑仁沁只擔任錫勒圖庫倫旗札薩克,即行政長官;政府另外任命一位錫勒圖庫倫興源寺大喇嘛擔任宗教領袖。國民政府批准了羅布桑仁沁的請求,從此,錫勒圖庫倫成為和其它所有蒙古旗一樣的普通旗,政教合一的歷史到此結束。1935年,錫勒圖庫倫旗改稱庫倫旗,庫倫政教合一的痕跡徹底被清除。庫倫的這一段歷史很特殊,是清朝初期一段挺有意思的故事。

上次看了北京黃寺以後,我就一直想看看庫倫這個色欽曲傑金巴嘉措發跡的地方和最終的歸宿。這次旅行倒是遂了願,嗯,不虛此行。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