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婚姻法公佈之後,人民美術出版社把創作《西廂記》連環畫的任務交給了王叔暉。但誰也不曾想到一年後問世的這部連環畫,竟成了載入新中國美術史的佳作。專家評價這套16幅彩繪本的《西廂記》連環畫特點是:人物形神生動,環境充滿詩情畫意,色彩典雅端麗,線條流暢剛勁。為畫這組作品,王叔暉幾乎投入了幾十年畫仕女畫的全部經驗,也投入了自己的豐富情感。10年之後,這部作品榮獲第一屆全國連環畫創作評獎的“繪畫一等獎。”
1957年,王叔暉再次提筆,創作了128幅本的白描連環畫《西廂記》。如果說前一次畫《西廂記》所要求的是超越古人,那麼這一次創作的要求是超越自己。然而,“文革”時,這部作品被判為“毒草”,118幅繪畫原稿被銷燬,唯存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0幅。
王叔暉 ( 1912.8 -1985.7 ),字鬱芬,祖籍浙江紹興,生於天津,從小就酷愛畫畫,15歲時即經由其二姐夫的弟弟,著名的畫家吳光宇介紹,加入了北平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中國畫學研究會里,她受到了當時古物陳列所(即今故宮博物院的前身)的所長周養庵、京城女子師範大學的教授孫誦昭以及國畫大家徐燕孫和吳光宇等的鑑評和教誨。
在這些人之中,王叔暉最重要的老師就是徐燕孫和吳光宇。徐燕孫是著名的工筆人物畫家、紅學家,其在人物造型和筆法的運用上,對王叔暉的影響非常大。吳光宇在畫面的佈局,以及色彩的處理等方面,對王叔暉有多方的教誨。
王叔暉先生是中國傑出的工筆重彩人物畫家,同時也是一位享有盛譽的連壇女將。她雖然終生未嫁,但卻以其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情描繪了《西相記》、《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白娘子傳奇》、《生死牌》等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
王叔暉還擅長描繪傳說的巾幗英雄,如《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木蘭從軍》中的花術蘭等。
作為一代工筆重彩人物畫大家,其工筆作品的題材、內容亦主要以歷史人物、故事傳說人物、古代仕女等為主。風格主要是大膽地借鑑西方繪畫的技法,既能夠在傳統技法中畫出時代氣息,又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縱觀王叔暉作品,其畫面裡總有一層深深的寂靜及超脫感,或許,王先生已將全部的感情都寄於她的筆下,她亦隨著她筆下的人物享受著愛情的甜美。
閱讀更多 書畫聯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