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戰國畫卷,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戰國七雄各據一方的雄壯。沿著畫軸往前尋覓,可以清晰的摸到戰國走向的脈搏,戰國史也同樣是秦國的發家史,從遭受列強欺凌的弱小國家變成威震四方大國的成長史,秦國那是通過數代領路人不斷努力開闢出來的一條統一大業的輝煌史,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從列國走向統一道路上有太多、數不盡的濃墨重彩,然而在秦國走向康莊大道的背影中,有一個國家和秦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就是秦國的老鄰居,魏國。
放眼列國,第一個站出來開啟戰國征伐時代的國家便是魏國,一個曾經把秦國欺負到牆腳下使勁摩擦的國家,一個差點把秦國滅掉的超級大國,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這個稱霸跟春秋時期的霸主可不同,此時的魏國無論是軍事上的碾壓性優勢,更重要的是經濟上也處於中心地位,彼時的魏國乃是名副其實的國際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那麼我們就來聊聊魏國。
魏國始於魏文侯,魏文侯繼承的基業是相當薄弱的,甚至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三家分晉後,魏文侯的領地被周天子封為魏國,而當時他繼承的魏地,是一個四戰之地,不但趙韓這兩兄弟對魏國虎視眈眈,秦國和楚國也對魏地垂涎三尺。所以魏文侯要想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稱霸中原就必須首先要解決自己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發展魏國,讓魏國變得真正強大起來!
於是魏文侯勵精圖治,率先開始變法強國,經過多年變法圖強,魏國終於一躍成為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國家,重用吳起打造魏武卒,被吳起訓練出來的魏武卒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難逢敵手。到魏武侯時,魏國到了鼎盛時期。
在任何時期人才都是最寶貴的。所以,人才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強盛衰落的重要因素,魏國也深知這個道理,魏文侯非常重視人才,不斷挖掘人才,為了獲得更多的人才,並且讓這些人才進入到魏國的國家建設階層,魏文侯從根本上否定了世卿世祿制度,隨即一大批新興地主階級的“士”進入到國家統治機構。
這些“士”階層中就有一大批賢才,如吳起、樂羊、西門豹及李悝等人就是在這個時候走向歷史的舞臺。這還不夠,魏文侯嚐到人才的甜頭後不滿足於本國的人才供應,在他對外征伐吞併的時候也注重人才的吸納,每攻下一座城池他都會囑咐將士們注重人才的保護,而且還會頒佈告示,重金吸納被他攻陷國家的人才為魏國效力。同時他還廣發邀請函,面向國際招聘賢士,凡入我大魏國的人才,不論階層,只要有才就可以獲得魏國的綠卡!
而當時魏國也是經濟和文化中心,越來越多的人都為了獲得魏國綠卡而前往魏國,為魏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極大增強了魏國的綜合實力。
然而盛極一時的魏國只經兩代就開始走下坡路,他的衰敗究其原因也是從人才開始的。與魏文侯的大量挖掘和引進人才形成鮮明的對比,魏武侯時期開始出現大量人才流失現象。魏武侯前期還可以依靠文侯的餘音繼續短暫的稱霸,到了武侯後期頹勢已經十分明顯,當龐涓率領魏武卒慘遭孫臏團滅後,魏國的榮光再也難現,他的輝煌在龐涓之後便一蹶不振,魏國的綜合實力再也無法承擔他的強盛。
如果說魏文侯有天生的魅力能夠吸引人才為他賣命,那麼從魏武侯開始,歷代君主都有天生的魅力讓那些優秀的人才一個個離他而去,到頭來,被魏文侯吸引而來的大量人才全都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魏國出現一位魏文侯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一位能夠繼承他的意志和宏圖偉願的明君了,從魏武侯開始,魏國的衰敗便開始奠定下來。
魏武侯時期流失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人才就是一手創建魏武卒的吳起,他被公叔用計失去魏武侯的信任,吳起怕招來災禍,於是離開魏國到楚國去了。
吳起離開魏國後,魏武卒彷彿失去了靈魂,沒有了吳起,這支隊伍再也沒有“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的輝煌戰績,而且每況愈下,連吃敗仗,可以說吳起就是這支軍隊的靈魂。
到後來龐涓接管魏武卒,龐涓不是吳起,可以說從始至終龐涓都沒有真正得到魏武卒的擁戴,經過“圍魏救趙”後,魏武卒被孫臏徹底打掉了“威武之師”的名號,在列國眼裡,魏武卒已經沒那麼可怕了,至此,魏國的頹勢已經無法掩蓋。
經過前面一系列的變故後,魏國依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保持著喜歡聽信讒言的作風,對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才無法給予公平的對待,范雎差點就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並且助秦國開啟了遠交近攻的雄偉策略。
魏國的這一波操作,真是自掘墳墓,不但自己不愛惜人才,還生生將自己的人才拱手讓給了最強勁的對手,而魏國正式被自己曾經的人才一點點的吞噬掉。
粗略算一下,從吳起開始,犀首,商鞅,孫臏,張儀,范雎,連自己宗親魏無忌等人也在流失之內,這些流失或閒置的人才無不在他國發揮著巨大的能量,從不同程度上傷害著魏國。
成也於此敗也於此。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魏國的崛起是抓住了時代的天時,然而又喪失了人和。魏國強大後急速的衰落是必然。
如果說以上是魏國衰敗的主觀原因,那麼魏國還有客觀原因——地理位置。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建立井岡山根據地之前就曾經說過一句話:叫花子打狗,要靠牆。
所謂的靠牆就是要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只有解除後顧之憂,才能全力迎戰。秦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東面有函谷關鎮守大門,但秦國也不敢輕易東出,因為秦國後面還有義渠、戎狄等後患,後來秦昭襄王時期徹底解決了這些後患才敢東出的。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西部地區和中原地區之間的聯繫被韓國壓縮的只能以上黨山地所聯繫。一旦西部有變,東邊兵力不能迅速救援,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土地被吞併。但是東邊領土又是一馬平川,容易被攻擊。如果西部地區失去後,魏國只能等著滅亡了。這也是秦國強大後,魏國沒有再次強大的原因。中山土地是魏國吞併中山國得來的,中山土地是樂羊帶著部隊花了大本錢打下來的,然而這塊土地與魏國大本營不能直接聯繫,魏國強大時,中山土地牢牢的依附,當魏國衰落後,中山國就復國了。
魏國強大的時候,領地貌似很寬廣,很穩固。當魏國衰落時,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是一個個定時炸彈,讓魏國疲於奔命。在一個不穩定的國度裡,又沒有大量人才輔助,魏國的國力能夠維持住就已經不錯了,連年消耗,豈能不衰敗?
說了這麼多,其實魏國衰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君主的執政能力不行。
魏國國君除了第一代魏文侯外,其他歷代君主全都把祖宗留下的寶貴經驗給拋棄了,當秦國打到魏國的國門口,魏國國君採用消極的政策。因此,在魏文侯之後,我們好像從來沒有看到魏國積極備戰,對外開展積極外交政策,對內除了魏文侯的改革,再也沒見過新的利國利民措施落地,我們只看到了魏國的割地歷史、看到魏國迫害忠良、看到魏國大量國民因為無法生存而流失他國。
試想,如果魏國能夠和秦國一樣,代代有明君出現,文有商鞅、張儀、范雎,武有吳起、孫臏、龐涓等,而且魏國又是人傑地靈的地方,從來不缺乏人才的出現,只要魏國明君勵精圖治,充分吸納人才,開展積極外交策略,遠交近攻,我想地理位置可以被彌補的,統一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魏國也成不了秦國。
所以,魏國的衰敗也是必然的。
閱讀更多 談閒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