湴湄村位於欖核鎮西北部,離鎮中心約5公里,一條小河(湴湄湧)從村中流過。村中主要道路街巷有:星海路,星河街,星海街,海生街,成滘街等。
星海路與縣道X297相接處的小牌坊
筆直的進村路-----星海路,路兩邊種的是杉樹
應是剛剛建成不久的冼星海文化藝術創作中心
漂亮的村幼兒園
村藍球場
村菜市場,很多村民在賣自家種的蔬果
湴湄村地理牌
村委大樓
村委院內的提琴雕塑
星海紀念館就在村委樓一樓東側
人民的音樂家
紀念館內景
冼星海--因為出生在星夜的大海上而得名。冼星海的父親冼喜泰
冼星海在延安的工作經歷
村委宣傳欄
村委旁有個開放式村停車場,目前是免費的,到村裡唯一的一路(南41)公交車站也在這裡。
村委對面是一個小公園,星海公園
很多老人小孩在這裡休息玩耍,其樂融融。公園裡很多榕樹,還有涼亭,摭陰很好。
棋臺
老奶奶在這裡打牌
公園裡冼星海雕像
這個小公園也叫湴湄公園
村民樓房建築風格:
海生街的別墅群
很精緻的一幢,牆邊種滿桂花,這個季節正花香四溢,門口也擺放漂亮的盆花
哈,生菜也能當花養,快到春節了,生菜寓意生財。
村南一幢快建成的高大別墅
紅磚青瓦老式房子:大門後退式,如果修茸得好,這樣的房子再過幾十年應也不會倒。
伸臺式式紅磚青瓦的老式房子,看來混泥土結構房出現前,村民的房子是以這種結構為主
兩層紅磚青瓦的老式房子,二樓的窗花很漂亮。希望有識之士能給村裡保留幾幢這樣的老房子,留點歷史的記憶。
漂亮的老式龍鳳窗花
村裡的河涌風光:從公園往西走到一座小橋,就見到穿村而過的湴湄湧,橋的北邊是北湧,南邊是南涌,村民的房子很多沿河涌而建,海生街、星海街,成滘街就在河涌兩側。
北湧前段兩岸種滿了植被
湧岸階梯立體式佈置植被
紫色的狗尾草
南涌前段兩岸也種上了植被,這裡的湧段應是湴湄湧最窄的一段了。
阿婆在河欄邊種的盆花
河涌邊的宣傳板
北湧內河叉兩條水泥老橋
北河涌岸很多地方都種的竹子
河涌中的小船
村民曬的小漁網
南二環高速跨湴湄北湧而過
北湧邊幽靜的村道(海生街最北)
村道新裝的路燈
北湧水閘外
北湧水閘外的一幅畫:一船,一梯,一屋,兩樹。其中的一棵龍眼樹的根部泥土都被河水沖走了一半。這棵龍眼樹樹齡至少20年以上,難道相比龍眼樹的幼苗時期,河水的水位是上升的?這幅天然的畫面能繼續在村中保持多久呢?
這裡是湴湄村的最北端(島尖)了,北湧與這裡的大河相接,這裡是個人字型河叉。河的上游是沙灣河,左邊流向欖核河,右邊流向淺海湧。河對岸左邊陸地為張松村,右邊為甘崗村,河盡頭的對岸就是紫泥島。最遠處的橋為東新高速高架橋。
島尖有一棵蒼傷的老樹的一半倒在了水裡,應有很長的歲月了。這棵老樹本來有兩個很大的樹杆,倒下後,其中一邊的樹杆浸到了水裡,另一邊的樹幹分出的兩個大樹叉也開裂了。人們重徹堤壩牆,保留了大樹倒下後的姿勢。
開裂的樹叉也斜倒了下去,倒下去的樹叉一半也浸到了水裡,另一半還頑強的長著葉子。
這棵樹的樹種叫朴樹,即使是晴朗的天氣,站在島尖,這裡風也非常大,這棵樹也許留下了村子很久以前面對大自然而經歷苦難的痕跡。
島尖圍壩上有兩個石雕小麒麟,面向河面。村民把它們放在這裡,或許是希望它們能左撥右送颶風或洪水。
小麒麟在眺望河面形態。仔細看麒麟底座是淺嵌在石堤壩上的,應是建堤壩時村民就把它們放這裡了,希望遊人勿動。
島尖淺灘上露出的密集的樹樁尖,非常硬,不知經歷了河水多少年的沖刷。
河灘上的一個樹頭。
一條擱淺的魚
村裡在島尖修建的遊廊,平時除了村民,應很少有遊客來到這裡。
堤壩上有幾棵粗壯的黃葛老樹。廣州最多的古樹可能就是黃葛樹了。
很多小鳥,在這幾棵樹上飛起飛落。
島尖一戶人家養的大黑狗
堤壩上一種花藤長出的成熟果實,果殼已裂開。
南河涌的一條支河涌,已徹好擋土石牆和河欄,看起來很美觀,河欄旁要是預留些花圃能種花就更好了。
南河涌公園遊廊,前面那個就是南河涌水閘。
公園裡有村民正在完善綠化。
村南涌公園外的欖核河下游河面
村南涌公園外的欖核河上游河面,這裡有一棵60度角生長的大木棉樹。遠處的兩個M型塔處就是廣州南二環李家沙特大橋。
南涌邊的土地爺,祈求平安和風調雨順。
不經意見到的一隻老“石牛”
村中的農作物及其他花草木:
田間大片的年桔
造型綠色盆栽
蘋果蕉
村民門口一柱撐天的仙人掌
開紅花的仙人掌
辣木,E行第一次見識這種樹木,查資料,其果實有較高的藥用和營養價值。
這兩棵不知是不是龍血蘭
5-6月份會長出象狗卵形狀果實的樹木,樹質是紅色的,紅木。
長小藤的龍眼樹。
村中最粗壯的一棵鳳眼果樹,河涌邊村民種在家門前種得最多的應是龍眼樹,其次就是鳳眼果樹,鳳眼樹果實在8月份左右成熟,營養價值高。
這個不知是不是叫做蛋黃果,E行也是第一次見到,哈,
形狀很象個心形,非常完美。
這棵年桔不知是不是村民隨意種在地上的,也結滿了金黃色的桔子。希望村民的生活也象這棵年桔一樣紅紅火火,一年比一年好。
如果你知道更多湴湄村的故事歡迎分享。用鏡頭留下歲月的痕跡,以上圖片實拍於2020年1月,如有侵權,請聯繫取消。
閱讀更多 E行天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