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辩手詹青云这样的女孩,应该是富养最好的样子,也是很多女孩理想中的样子吧,这个貌不惊人、瘦瘦弱弱的女生,只要站上辩论台,就会立刻成为最闪耀的那一个。
你无法想象她到底读过多少书,每一次辩论的时候,她总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在辩论“忘情水该不该喝?”的时候,詹青云从《西线无战事》说到《霍乱时期的爱情》再到《美丽新世界》,旁征博引,一气呵成,最后,她动情地说:“那曾使我悲伤过的一切,也是我最热爱过的一切。” 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现在我们看到詹青云光芒万丈,可是她小时候却是个妥妥的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詹青云出生在贵州某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一开始,她在老家的乡村小学读书,全校只有两个老师,操场上还放着同学牵来的牛。
从小学到高中,詹青云转了6次学,每到一所新学校,成绩在班上都是垫底。
老师骂起她来毫不客气,有个老师骂她:“詹青云呀,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还有个老师对她妈妈说话一点也不留情面:“这孩子将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许多家长听到这样的话,肯定都会着急吧,或者觉得孩子给自己丢脸了,怒气冲冲地埋怨孩子不争气。
可詹青云的妈妈从没有这样做。
无论女儿在学业上的表现如何,妈妈都会不急不慢地用她独特的“算命式鼓励法”,来给女儿加油打气。
“妈妈给你算过了,到了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全校最棒的学生。”
“妈妈重新算过了,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就在初一。”
一次次“算命”,又一次次落空之后,终于,高二那年,詹青云真的成了年级第一。
詹青云称这段时期为“噩梦新手村”,但她同时也说:“但好歹会留出一个地方,容我打盹做梦。”
这个地方,就是父母从不催促她,并且一直在默默地支持她的爱好。
她爱看书,什么杂七杂八的书都看,妈妈干脆让她泡在书店里看个够,完了再挑两本书带走。
寒暑假的时候,父母从不催着她学习,也不限制她必须做什么,而是允许她废寝忘食地看武侠小说。
爸爸经常用讲故事为“诱饵”,“骗”女儿陪他去出差、旅游。
坐在火车上,听着爸爸讲书中的故事,是詹青云记忆中最美好的场景之一,她总是希望,火车开得慢一点,让这段时间能够长一点。
詹青云喜欢四驱车、篮球、运动,还有麻将,许多父母看到孩子喜欢这些,都会觉得是“玩物丧志”“虚度光阴”吧?
可詹青云的父母,却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支持女儿。
为了让詹青云拥有四驱车赛道,爸爸把客厅的沙发、茶几全卖掉了,专门放它。
后来,四驱车被淘汰了,客厅却一直空了下去,因为这里变成了爷俩的运动场。
爸爸墙上的挂画也摘了,专供詹青云在上面涂鸦。
就是这样看上去“散漫”的教育方式,让詹青云受用终生。
高中之后,她一路开挂,GRE满分,高考省前5。
北大和香港中文大学都发了录取通知书,她选择了后者。
2008年全额奖学金入读了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以本科全优毕业。
2013年全额奖学金保送了硕博连读。
2015年再次174分(满分180分)的高分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为了读书,詹青云背上了100万的贷款,至今都没有还清。看到詹青云,我想到了一个词,活在标准答案之外,她有许多“无用”的爱好,她曾经做义工、开旅店。
这些都和我们世俗的标准答案不一样,但恰恰就是这些,建构成了她厚实的底蕴,然后在人生的某一刻彻底爆发。正因为父母在她小的时候准许她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所以她才会在辩论的时候说:
“裘千仞跟着一灯大师修行了几十年,他心中的恶意都放不下,后来他在绝情谷,手里已经抢到了黄蓉,他的仇人的女儿,郭襄。
他那个时候一掌拍下去报这个仇,就像按一个按钮这么简单,但是他把这个小孩放下了,然后大彻大悟……
从詹青云身上,能看到一种最珍贵的底气,这份底气,是在爱和包容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有的。小的时候,面对糟糕的成绩、老师的否定,父母没有选择急吼吼地催逼她,而是顺应她的节奏,耐心等待她开花、结果。长大了,别人都说:
“女孩子嘛,不需要有文化也不需要读很多书,反正都是要嫁人的。”
但她父母不会,一直供她读到博士。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别人的父母都会催促结婚,但她父母不会。2019年春节,詹青云年近30,还未婚未育,七大姑八大姨都忙着催婚,她对爸爸说:
“我不敢回家过年了,亲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还没有带男朋友回来。”
爸爸说:
“你就告诉他们已经有对象了,下回带回来。下回你就说又换了一个。”
甚至詹青云成名之后,她的父母也没有催促她必须赚多少钱,所以她可以自由自在地穷游20多个国家、专心打辩论、为农民工维权。
看到没有?从小到大,詹青云的父母并没有逼她成为父母眼中想要的样子、成为世俗眼中的样子。
而是静静地在一旁等待,只是给她土壤,帮她引导,然后等待她开花结果。一个孩子能够遇到这样的父母,真的是需要一生的运气啊。
身为父母,在追求“富养”的当下,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是执着于“富养”这件事,而是弄清楚想通过这种名为“富养”的方式,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
“富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一个人自我价值感高,是因为这个人足够优秀;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低,是因为他的缺点与不足。其实,即使那些外在条件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也一样会自卑,这就是“自我价值感低下”。
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并非取决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是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认可程度,这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 在处理事情时,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与人交往时,值不值得他人的喜爱。
真正的自我价值感不是基于人云亦云,不是基于外在褒奖,更不是基于父母以及他人的强权,而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真正的自我信任与接纳。
而我们提倡的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在精神上得到充分滋养,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因此懂得兴致勃勃地探索和取悦自己,懂得与自然、与他人和谐共处,即使遭遇挫折,也不会轻易对生活失望;即使脱离金钱,内心也依然富足而强大……
他们明白努力的价值,也容易生活在富足和平静中。
你是如何理解“富养”的?欢迎大家评论区和我们讨论分享~
加微信13027279630,进全国父母育儿交流群。
閱讀更多 父母世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