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为基努里维斯量身定做的电影《康斯坦丁》,使用这个名字可能不够酷炫,所以它又叫做《地狱神探》。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完全按照但丁的《神曲》塑造了地狱世界,还在于它采用了《圣经》以及《撒旦圣经》相关的设定。

即使《撒旦圣经》被列为禁书,但很显然,它的有些思想能够吸引更多致力于了解人性和神秘领域的人。《撒旦圣经》是关于魔鬼的世界规则,它的作者拉维试图建立一个跟上帝信仰相对立的魔鬼信仰。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所以这部电影也采用了镜像理论,开头康斯坦丁驱赶亚裔女孩身上的魔兵,使用了镜子,就是暗喻这种对应性,即:天堂对应地狱;上帝对应撒旦;神的儿子耶稣对应撒旦的儿子曼蒙;耶稣从神降世为人拯救人类,曼蒙从地狱穿越界限肆虐人间;耶稣是上帝的完成服从者,曼蒙是撒旦的隐匿背叛者。

确立了镜像世界,电影还按照一个赌约设定了情节,即:上帝和撒旦约定,彼此都不可以直接对人类世界进行干涉,但是可以施加间接的影响,关键还是看人类的心智怎样选择,天堂和地狱以这种方式保持着平衡。上帝和撒旦的赌约考验的是对人类灵魂的试炼,这种试炼从未停止过,比如古老的圣经故事《约伯记》就是这种赌约的考验。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电影对《圣经》进行了延伸,的第一个延伸演绎就是:耶稣并不是死于十字架极刑,而是死在罗马士兵锋利的矛刺下。这把矛因为沾染了上帝之子的鲜血,就变成了另类的圣物。这把矛在墨西哥被一个无业游民拾到,这个无业游民拿着矛就变成了拥有神秘力量的存在,车都撞不死他。游民带着这把矛被召唤来到康斯坦丁身边,更切确的说法是来到安吉拉的身边。

第二个延伸演绎:原本的报喜天使加百列,觉得人类太容易就获得了上帝的原谅,这样轻易原谅换来的并不是人类的感恩戴德,相反,人类很快就忘记了耶稣基督的伟大牺牲。很多人类都不愿意相信神的存在,也不愿意按照良善的意愿生活,所以加百列联合了曼蒙,让魔鬼肆虐人间,这样真正信仰上帝的人就会得到救赎,而那些被原谅了就忘记上帝的人就会被魔鬼吞噬,陷入恐怖的地狱里。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但是前面说了,天堂地狱之间,因为上帝和撒旦的赌约,保持了某种平衡,双方不能随便打破这个平衡,人类在这种平衡里得以生存。所以曼蒙和加百列要怎样打通地狱和人间的通道呢?必须要满足:撒旦之子(曼蒙)进入拥有强大通灵能力的人身体里(安吉拉),然后有神的协助,用沾有上帝之子鲜血的矛划开通道,最后就是撒旦之子降临人间,随之而来就是地狱之火燃烧到人类世界。

电影的高潮部分就是加百列用矛刺向安吉拉的身体,曼蒙马上要从安吉拉的身体里呼之欲出——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呢?

因为这是跟耶稣拯救世人的套路是一样的。上帝不能直接赦免人类的罪,只有通过自己的儿子来到人间,被人类杀死,以人性和神性统一的耶稣基督之躯才能真正地救赎人类。所以曼蒙也一样,他无法直接来的人间搞破坏,他想要来到人间,必须要有媒介。这是第一个设定。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加百列和曼蒙的计划很完美,唯一的变数就是康斯坦丁的存在。康斯坦丁和安吉拉的妹妹伊莎贝尔其实比较类似,他们都比较脆弱,因为通灵能力而看见天使和鬼怪在人间游荡,饱受折磨。伊莎贝尔不被理解而进了精神病院,最后自杀,但是她的自杀很有深意。康斯坦丁应该也是因为通灵不被理解而放纵了自己的生活,最后导致自杀,但是没死成。

伊莎贝尔是自杀的,因为她进了地狱,这就是电影的第二个设定:天主教的普世价值,自杀的人不能上天堂。即使伊莎贝尔虔诚地信仰上帝,希望上帝拯救她,但是她的脆弱让她不堪鬼怪的折磨而自杀。

康斯坦丁自杀也进过地狱,见识到了地狱的恐怖景象,所以他活过来后就非常非常害怕进地狱,他非常非常想进天堂,于是就找到了一条自以为正确的路——驱除人间的魔鬼,把鬼怪赶回地狱去。

但是实际上,康斯坦丁这样做是进不了天堂的。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伊莎贝尔和康斯坦丁以及安吉拉都有通灵能力,为何曼蒙只找安吉拉呢?

这里涉及一个基督教信仰的关键教义,耶稣救赎了人类之后,只是赦免了人类的原罪,但是人类要进入天堂,还需要悔改,还需要信仰耶稣基督,也就是在内心真正拥有对上帝天国的信仰。拥有这样的信仰就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能够在面对善恶选择的时候,作出正确的决定。

这才是上帝对人类的期待,也是魔鬼对人类灵魂的觊觎。而安吉拉是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安吉拉的精神力量很大,所以她坚信自己看不见那些可怕的东西,有一天她就真的看不见了,她成了警察,武装了自己。但是这种能力还是可以指引她正确地找到罪犯,准确地开枪射击。她的这种强大精神力量是曼蒙看中的,所以也用伊莎贝尔的死触发安吉拉和康斯坦丁见面,这样康斯坦丁就可以帮安吉拉重新把通灵力量激发出来。

伊莎贝尔是以自己的自杀事件给安吉拉指明了可以拯救世界或者是激发安吉拉灵力的人——康斯坦丁。所以应该说伊莎贝尔这也是一种牺牲,是以自己进地狱为代价换来的。如果伊莎贝尔是纯粹的为了拯救而自我牺牲,她其实是可以进天堂的,这一点可以参考后面讲到的康斯坦丁的自杀。但是伊莎贝尔的自杀并不纯粹,有一部分也是被魔鬼驱使的,因为要引出安吉拉和康斯坦丁见面。所以伊莎贝尔最终的结局是进地狱的,因为她并不是单纯的自我牺牲,有一部分也是放弃了抵抗。

最后说到康斯坦丁,他第一次自杀的时候没有死,应该是上帝不让他死,因为上帝是对康斯坦丁有期待的,但是他还没有领悟到上帝的期待是什么。康斯坦丁自杀没死成,又见到了地狱的恐怖,但是他活过来也不想好好活,为了尽快死,就拼命地抽烟,后来得了肺癌。

《康斯坦丁》的圣经世界观:镜像理论,一个赌约和三个设定


见到安吉拉之后,或许是安吉拉对亲情的眷顾,或许对安吉拉产生了爱情,总之康斯坦丁见到了人世间的美好,所以在最后时刻愿意割腕自杀来拯救安吉拉和人间。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撒旦说过要亲自收康斯坦丁的灵魂,这里也侧面证明康斯坦丁是独特的存在,不然也不会劳烦撒旦的大驾。

康斯坦丁弥留之际,撒旦到来,康斯坦丁告诉撒旦,他的儿子曼蒙背着他做的事情。因为撒旦和上帝有约定,如果自己的儿子计谋得逞,其实对于撒旦来说,他就输了跟上帝的赌约。所以撒旦是一定会阻止曼蒙和加百列打开地狱之门的。

康斯坦丁自杀,按理也是要进地狱的,但是,因为他的自我牺牲,也就是见识了人类身上的美好之后的自我拯救和拯救他人,已经超越了自杀的罪,所以上帝判定康斯坦丁进天堂——这就是电影的第三个设定。撒旦很想把康斯坦丁拉进自己的地狱去,现在上帝又让康斯坦丁上天堂,撒旦非常不甘心,于是就直接清除了康斯坦丁身上的肺癌,让他活了过来。

于是康斯坦丁既进不了天堂也进不了地狱,只能继续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