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玉米
关于“华夏”名称的起源许多作者都解释了,我就不再解释那么多了。之所以中国有“华夏”之名,我简单总结一下吧,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从文字的起源说起,一种说法是“华”与“夏”古代是同音或者同义,经常出现互用,随着文字的发展才逐步分开。一种说法是“服章之美为华,礼仪之大为夏”,华夏是中原文化昌盛之地,“华夏”与“中华”、“中夏”等都有代指中国的含义。所以,人们逐渐接受和习惯了华夏代指中国的含义。
从民族的发展与融合角度来解释,古代由华族和夏族,后来民族融合就传统称为“华夏族”,因此华夏也就成为我们中国的代称。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部落与民族斗争的阶段,逐步由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由部落社会向民族国家转变。古代的各种部落与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期间诞生过比较有代表性的“华族”与“夏族”,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原地区的民族基本统称为“华夏族”。而华夏族共同生活的文化区之外称为“蛮夷”,有了华夷之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往来交流与王朝更替,最终民族大融合。因此,以前所谓的蛮夷也成了华夏族,只有外国人才是“蛮夷”了,比如近代的“洋人”。所以,华夏族代指我国各民族的统称,华夏自然也就代表了中国。
从地理范围来解释,传统的中原地区被称为“华夏故地”,这与民族发展与融合也有关系。古代华族与夏族生活的中原地区社会生产比较发达,文化文明也比较先进,因此华夏族生活的地方就被代指古代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慢慢习惯于用华夏、九州、神州等地里范围来代指中国,因此传承至今。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华夏文化圈”“华夏文明”。而华夏就是中国的一个代称,从历史文化来说这是由我国的历史与悠久的文化传承导致的。华夏二字的发展与形成,与汉字的形成发展有关;华夏民族的形成与我国古代民族与社会的发展有关;华夏族传统的生活地域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即华夏文明与文化圈。因此,华夏成为中国的一个称谓与代称自然形成。
以上就是综合各种答案得出的用华夏代指中国的渊源。而题主的问题其实是网络小说作者以”华夏“代指中国的原因。我的答案是:因为华夏二字代指中国,读者都懂,而中国二字不是小说中可以随便使用的。有一种神兽叫河里的螃蟹,小说作者需要避免神兽的钳子,避免被无缘无故的审查和卡壳。这就是原因,就这么简单。
我的小说中也使用华夏,因为我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异界。使用华夏基本上主要有两种原因,其一是上面说的不能随便用,其二是华夏其实更中立,更优美,更符合小说的语境。
我是文人鬼,我喜欢说自己观点,写自己的书。欢迎关注我!
文人鬼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的别称有”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另外还有“诸华”、“中土”、“震旦”、“函夏”、“禹城”、“禹迹”、“禹甸”、“九牧”等。
”华夏“一词出自《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蛮指的南方少数民族,貊指的北方少数民族,而“华夏”指的是中原地带的华夏民族。
正因为“华夏”一词,指的并不是夏朝,自然也没有华朝一说了。
华和夏在春秋战国时期,意思很相近,华代表着植物种植生长,而夏代表着农耕生产。
在上古时期,古人会以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的功绩为其命名,其中最早推广采摘种植的首领为“华”,最早推广农耕生产的首领为“夏”。
因此,为了纪念先辈的贡献,后人也用华和夏来代表中原大地。
《左传》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后来,随着朝代更替,华夏一词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它由原本所代表的“植物生长”“农耕生产”“中原大地”,慢慢发展成了我们中国的别称。
唐朝的文人,便已经用华夏一词,来表达中国是礼仪之邦,以此与别的文明相区别。
唐朝的经学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解释“华夏”一词: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微写人生
华夏是中国的古称,同时也是汉民族的别称。
最初是代指周王朝及属于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后来扩大至将九州地区全部包括在内,遂成为神州(即汉地,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及汉族的别称 ,又称为“汉地九州”。
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的词称呼华夏(汉地)的局部地区。
先秦的华夏仅仅用来代指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再加上行周礼与臣服于周朝的宋、陈等异姓诸侯。不守周礼又称王的吴国虽是“周之胄裔”,也被视为蛮夷;作为轩辕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郯国一时被视为“中国”,一时被视为“四夷”;陆终的后裔邾国及轩辕黄帝的后裔莒国也曾经被鲁国视为“蛮夷”,而与鲁国同属姬姓王族的晋国则可以被视为“兄弟”。
到了战国时期,楚、赵、魏、韩、齐、燕六国及秦国都被视为“诸夏”及九州(华夏)的组成部分。
自汉代以后,“华夏”成为汉民族的别称,同时也是汉地的别称,而“华人”一词在狭义上是指汉族。
作为名山大川的四渎五岳五镇也是在九州(华夏)的范围之内
教育搭建
华夏是中国的代称,为什么用华夏代指中国?
华夏的说法产生自夏朝,当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于是当时的夏朝人便形成了一个笼统的“夏族”概念,也称“华族”或者“华夏族”。
夏,是广大的意思,华是花的衍变,与古人对花的崇拜有关,为美丽之意。华夏,意即广大而美丽的地方。
华夏开始并不是代指全中国,华夏在当时除了作为中原民族与四夷的种族上的区分之外,还包含了一种区分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内涵,就类似于现在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区分。
后来,位于西部的秦国当时本属于西戒之列,而到了战国时则成了华夏诸邦中最强大的诸候国。还有南方的楚国到战国时也已以华夏自居了。也就是说到春秋时期四夷与华夏己渐渐合为一体。再后来历代都存在着汉族人扩张哥蛮夷之地并同化蛮夷或者蛮夷迁居汉人居住区被同化的现象,因此可以说华夏族就是中原民族与四周夷族不断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后世的人经常以华夏代指中国,这就是为什么以华夏代指中国的原因。
半个南山人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代《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郁达夫 《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羽威震华夏, 曹公 议徙 许都 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
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简称“夏”。
闻泉
大家好,中国号称华夏,我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中国号称华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华夏”条目为: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华夏”是中华民族的称号,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统称为“华夏民族”。中国人都以“华夏民族”、“华夏子孙”为荣。究竟这个习以为常的名称如何得来?作为一谜,古往今来,却有种种说法。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的。如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是夷交侵,中国危矣”等。远古时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民族是汉族,因此可以说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华夏族就不是指单一的汉族了。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是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并渐渐分为三部分:东迁中原的称为“东夏”(“华夏”),西迁甘肃的称为“西夏”(“蛮夏”),原地不动的称为“大夏”。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持这种法的也有两种。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文明程度高的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中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时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华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民族大体上都纳入了华夏族,华夏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以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青莲文化为主的东夷集团生活在山东、河南东南部和安徽中部一带,传说中的太皋、少皋、后羿、蚩尤都是这个集团的;以大溪口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两港文化为主的苗蛮集团生活在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带,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三苗及祝融氏都属于这个集团,以仰部文化、河南龙山为主的
华夏集团生活在中原及北部地区,传说中的黄帝、炎帝都属于这个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他部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华夏集团也因为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种性民族的概念,还是地域文化的概念,华夏族实际上指的是在文化上形成共同传统的、居住在黄河中游流城的古老民族的总称。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而周围的少数民族(“裔”、“夷”)则比较落后。因此,在历次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汉族文化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深刻地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就是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执掌权力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也总是不可避免地最终认同汉文化,不断出现“野蛮的征服者最终被被征服者的文明所征服”的历史场面。同时,华夏文化也不断从周边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双向交流中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范。
此外,华夏的由来还有这样的说法,古代“华”与“花”相同,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华丽”的文明地区,故自称“华”。至今“华人”、“华侨”、“华语”仍在使用。“中华”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原来,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原”,而秦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说明秦国民族的构成,因而有了“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华一词也就成了中国的别称。
因此这就是中国被称为华夏的原因。
创造有趣的文章
关于网文作者为什么喜欢把中国称呼为华夏,我是这样理解的。
华夏是中国古老的称呼之一,网文中出现华夏,可能并不是指代中国,更可能是作者想借用古典中国的文化背景,作者意图是避免出现一些历史问题。
因为网文中的华夏并不是具体中国的某一个朝代,而大多是一个以华夏为名字的全新国家,在这里,华夏就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如果作者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朝代名字,会很有一些“考据党”来说这里,那里不符合历史等等。
而作者之所以用华夏来称呼中国,我想更重要的是想借用中国的古典文化背景,这样的网文多是东方背景,这里的华夏也多是虚构出来的,可以看做是一个和中国同文同种的甚至是地处异界的国家!
中国人源自古老的华夏族,出现华夏来代指中国,这样的作者一般都是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有一些纯粹的民族感情在里面。
很多网文中宣扬一种大中国情绪,一种民族自豪感贯穿全书,这样的网文中,作者用华夏来代指中国我觉得完全是自己的喜好,更有一些大华夏情绪。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也是一个老网虫了,看了这么多的网文,很是有一些感触。
很多作者因为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过分的把民族感情放大了,全文吊打一切,一路砍杀过去,很有一种手撕鬼子的感觉。
还有一些作者不但对近代史上侵略过中国的国家进行意淫性的屠杀,更对中国内部曾经和汉族对立的民族进行各种意淫情节的安排,比如说蒙古族,契丹,藏族,女真等等。在这里,这样的作者用华夏,完全就是大汉族主义的意识了。
还有一种是用华夏代指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有些古代大中华文化圈的感觉。这样用中国的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个区域和中国国土面积是不一样的嘛。
很多网文中对地域进行了重新的划分,这里是华夏,那里是北极熊,那里是老鹰。在这样的网文设定中,华夏代指的更像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受中华文化辐射过的地域的称呼。在这里华夏可以是有边界的国家,也可以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泛指。
所以我总的来概括的话,网文中如果用华夏,那么作者想用的更多是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比“中国”这个对现代人来说地域性强烈的词,来的更广泛,也更灵活。
文人谈墨客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上游河、湟地区分布着许多部落,华部落和夏部落,“夏”是古代羌语“特别强大”“非常”的意思,《左传》“裔不谋夏 夷不乱华”,可见,华夏民族的来源的多样性,比较重要有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其实,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夏”就是“高雅”的意思;“华”就是“优美”之意。“华夏”就是说我们国家是礼仪之邦!
如果你仔细翻看历史,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高雅与优美,处处可见!
别的不说,就但说wto。除了我们中国,哪个成员国的财富不是靠战争、非法掠夺得来的?这么多年,我们国家自从进了wto,相反的,我们是在完全遵守其规则的前提下,运用我们自己的智慧,高雅地完成了一笔又一笔的大手笔!这是优美的大国风采!
我们就是华夏的礼仪之邦!
阳关醉客
内容太多,简单不了,网络搜集发看看吧。
建议多看看古籍文献,文言文,会学到真正“中华文化”,不是忽悠国学。
慢慢看看,只是部分内容:
华夏,也称“夏”、“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但尚书也记录虞夏商周,夏朝至今没有证据,华夏一词也无证据。
也有认为“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华”是因为华山而得名。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
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
简要介绍炎帝、黄帝:
甘肃渭河、泾河和西汉水流经的丰饶土地,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学者称为渭汉文化圈,这里是早期周秦王朝文化的起源地,肥沃的黄土,蜿蜒的河流,灌溉出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以及嬴秦一统天下的霸业。华夏部落,以炎帝黄帝为共祖。在周朝出现时,是以是否遵守周礼和礼义来评判是否为华夏的标准,由于当时遵守周礼与周王室亲近的诸侯国大多集中在中原地区,所以当时夏也指河南一带(中原地区)。
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华夏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东海)。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大汶囗文化、裴李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伙被考古认定为华夏先民所创造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中原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远古传说,描述了华夏先民(古代河南人)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後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古代华夏的鉴定严格以血统和礼义为基础,后来华夏则逐渐成为九州及汉民族的代称,黄帝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祖先……
上古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华夏先民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现代分子人类学也有证明),华夏先民(古代河南人)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而龙山文化则源自大汶口文化。
华夏部落于商周时期迁往江汉平原,往后南迁至南部更深远的区域。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这几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华夏祖地中国的发源地)(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中国奠基性的,以宗法制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三皇时期
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也是这样的神。关于三皇确指何人,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说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指伏羲、女娲、神农。不过,通常说法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为什么说燧人、伏羲、神农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据史料记载,三人被尊称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而“氏”的原始意义是神祇之意。此外,三人皆有异象,皆聪明过人。
华人进化路径
相传燧人氏聪明异常。而伏羲的母亲叫华胥,因为在雷泽(今属山东菏泽境内)这个地方踩了大人的脚印而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长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说是人首龙身,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 并将龙作为华夏部落的族徽──图腾,后世汉族乃至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大概就缘于此。
关于神农氏,《春秋纬·元命苞》中说他是“人面龙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个时辰就会说话,五天以后就可以走,七天以后牙齿就长齐了。再者,从其三人那超越人类智慧的诸多行为看,非是刚刚造出来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背负着教化人类使命而来到人间的神。
炎黄结盟图
五帝时期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源头之一华夏部落在黄河流域[10] 起源并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神农部落。
民国小学历史课本
黄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举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须与之较量,于是诞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部族没兵戈相见,而是通过庙堂的论战来判定输赢。阪是古时一种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黄帝双方一边都有一个土池,每一个论点谁赢了,谁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会流入倾斜的一方,直到谁的池水先满,谁就为最后的赢家!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会产生这样一种输赢的方式呢?因为炎帝和黄帝都为一家,后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则就是合族,而不是杀的你死我活,最后炎帝的小宗归为黄帝的大宗,所以从黄帝开始,尊黄帝为人文始祖,华夏道统的象征。而后的华夏文明其实就是在炎黄血脉之内的一种解释,一种陈述,故不强调血脉,以人文判定!所以汉族王朝历来就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清君侧,而不是灭族的形式!采取灭族的一定是外来的异族,因为他们不在华夏血缘共同体内!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部落名, 以与"蛮、夷、戎、 狄"等部落相区别。但是,这时夷夏之辨尚不甚严。
历史悠久的龙图腾
春秋(前770~前476)时,夷夏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宗族氏族,非民族)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当时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分布区域北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等广大地区。
秦之后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并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随后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统一国人思想有了大一统概念,汉民族开始形成,而“华夏”这个称呼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别称。
现代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将“华夏”作为中国人的别称,将中国称之为华夏或神州。
人文历史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河南一带)的居民的自称,以区别四方(四夷)。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出自四岳之后的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的母亲即为华胥氏。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中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汉民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现代的山东境内。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华夏为古代河南人(古中原人)的自称,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以区别四方部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後世被用作汉族和外族的称呼。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炎黄集团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带领的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联军,将华夏联盟的势力扩大至现代的山东境内……
寻荀文化
历史原因:
由炎黄部落联盟形成的部族后来分两大支派。其中一支生活在华山附近,也就是现今陕西、河南交界处,称为华族。
另一支生活在夏水流域一带,在现在山西省南部,称为夏族。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交界处,我们说的黄河大转弯的地方,就是华、夏两大部族的核心区域。两个部族土地交错相连,鸡犬相闻,难分彼此。所以总被一起称为“华夏”。
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文化描述的源头:
《尚书·周书·武成》,《左传·定公十年》,《书经》,《尚书正义》等等。
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