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從美國來》:“中國式”長輩,用犧牲去“償還”子女

按照我個人的標準,《孫子從美國來》這部主題反映親情的電影,整體制作水平只能略比及格線高出一點,整部電影有劇情銜接不自然,情感表達不流暢,人物刻畫表面化以及最後落入大團圓式俗套結局的硬傷,要沒有央視的播出,幾乎就沒有人知道這部電影的存在。

寫家長裡短的電影,不容易震撼,但容易有共鳴。

裡面羅京民飾演的老楊,是一名典型的中國空巢老人,對他而言,一臺老舊的電視機和一隻放戲曲的收音機,就可以滿足自己所有的精神娛樂,他是離互聯網最遠的一代人,也是最守舊的一代人,接觸不到外來文化和思想,這時候,常年不在家的兒子,突然把一個美國孩子擱在老楊家,肯定就少不了“新老對抗,中外不合”的衝突。

整部影片的主場,講的就是老楊和美國孫子在一起生活十幾天的事情。

“只做不說”是中國男性對親情的表達方式

在親情中,有時候,中國的男性比女性更可憐。

父權體系的中國家庭,男性長輩代表的是家庭的責任、地位、權利和門面,他們也是家族規矩和約束的制定者,這也就導致了男性通常會在家庭中,以一個權威的形象存在,對於子女的話也常常伴隨批評和教育的味道。

老楊對美國孫子在語言上就根本不會好好說話,孫子從電線杆上掉下來擦傷,老楊也是邊塗藥邊嘲笑,日常交流也常常冷言冷語,如同大部分的男性長輩一樣,在嘴裡面,你根本聽不出他們的在乎和關心。

但是同時老楊也願意為了美國孫子,去像小賣部打聽漢堡包的做法;強拉著臉面去鎮文化站長那兒借牛奶;踩壞了蜘蛛俠孫子的玩具,便動起自己的老手藝做了個皮影蜘蛛俠放在睡覺的孫子旁。

中國所謂的“隔代親”,是因為老人並不充當孫輩的教育者,所以行為上對於孫輩沒有太多的約束,這也是為什麼老人會出現“溺愛”的孩子的原因,但是在語言交流中,中國的男性老人也非常“吝嗇”自己的情感交流。

之所以,有“女兒控”去形容男性,而沒有“兒子控”來形容男性 ,這也是因為男性在成長過程中,與母親的親密程度常常超過父親,所以男性對於女兒的疼愛常常是可以外化,而不是像對待兒子那樣內斂。

傳統的中國男性,對兒女表達愛的方式都常常只體現在行動上,因為與家族中的男性缺乏親密的情感交流,自己的兒子做了父親之後也會在自己身上發生同樣的問題,輪迴著發生。

“犧牲”文化下,中國親人喜歡用“償還”

以下的場景, 在中國家庭中並不少見。

比如你嫌棄媽媽燒菜不好吃,媽媽重新去燒,嘴裡還會說:“前世欠你的,現在要還給你。”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償還”是中國人親情的表達方式。

集體意識強烈的社會文化下,家庭作為中國人最看重的“小集體”,父母作為家庭的支撐者,常常會過度地保護孩子,以至於這種保護變成了一種控制,但是這種帶有控制慾的愛並不是沒有代價,子女和父母都需要付出,通常情況下,子女的代價是自己獨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識,而父母付出則是金錢、精力和人際關係等外在財富。

比如,子女在父母的安排下結婚生子,父母則拿出自己的存款為他們買房子,照顧孩子。

之所以會有“償還”一說,也是因為父母這種失去邊界感的愛的基礎是犧牲自我,而“還給孩子”則是父母自己內心的一種自我安慰,給自己的自我犧牲尋找一個藉口。

雖然說在這部電影中,老楊不是孫子成長過程中的負責人,但是隔代之間,依舊會有那種“償還”和“補償”的心理。

比如老楊不小心把孫子的蜘蛛俠玩具,第一個想到的方法讓站長去買更多的玩具給孫子,老人的初衷是通過“補償”讓孩子開心,只不過這種“補償”的方式遭到了有自我意識的孫子的拒絕。

其實這種“償還”實際上也只是父母一種單項的自我意願。

中國老人的情感空缺

由於缺少情感交流,加上過度的自我付出卻又得不到同等的情感回報,實際上中國老人的情感需求長久以來一直被壓抑著的。

每年為什麼會有很多老人被銷售保健品,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子女陪伴的老人能在銷售員那邊得到一些關心,作為情感的回報。

就像電影中的老楊,他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全都最精簡,如同很多空巢老人一樣,老楊的生活無疑是孤獨和清淡的,不過很明顯,社會對待這一批空巢老人,還沒有做好準備。

至於我們作為兒女該怎麼做,也許是需要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