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菌、細菌、微生物、毒素各有什麼區別?

手機用戶25574484189


微生物就包括了病毒,病菌,細菌。病毒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需要寄生到宿主中才能存活,病菌主要是對宿主的生長及代謝有一定危害的微生物。細菌是一個統稱。毒素是一些微生物生長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一般對宿主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yantao2112


病毒、病菌、細菌、微生物、毒素各有什麼區別?

微生物包含了病毒和細菌,但微生物不止病毒和細菌,如果要簡單的一句話說清楚三者的區別的話,大小完全不一樣即可形容,微生物中有包含比較大的原生動物,細菌尺度就比較小了,病毒則是最微小最基本的生命形式!

常見微笑顆粒對比圖,病毒大小一目瞭然

關於微生物

微生物是否眼難以見到的微小生物總稱,包括細菌和真菌以及原生動物與藻類等,也報名病毒與支原體以及衣原體這些沒有完整細胞結構的生物,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需要顯微鏡來輔助觀測!說到顯微鏡,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歷史上著名的顯微鏡之父列文虎克,他是一位荷蘭商人,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極大的改善了顯微鏡的光學性能,是微生物學創立者,也是微生物學之父!

列文虎克

虎克自己磨製鏡片製造顯微鏡,觀測了大量標本,記載描述了單細胞生物,肌肉纖維與細菌以及精液和微血管中的血液!值得一提的是胡克同志和各位老司機有得一拼,他仔細觀測了自己的精液,發現了精子,自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偉大的發現!而且他因此還觀測各種動物的精液,得出結論認為受精是精子進入卵細胞的結果。

細胞結構

列文虎克一生中製造了400臺顯微鏡,其中有9種結構仍然被現代光學顯微鏡所採用,不過比較可惜的是虎克去世後居然很長時間內無人繼承其研究,導致微生物研究長期沒有進步!

現代微生物學

早期微生物基本停留在形態描述和分門別類上,現代微生物學是從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建立,通過研究傳染病和免疫學以及遺傳學的結合,以及與結構生物學,信息學結合,微生物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即使到了體系完備的現代,仍然有著微生物學發展的需求。

關於細菌和病毒

細菌的個體比較小,但在普通顯微鏡下可以很容易見到,所以科學家很快就知道了各種細菌,比如酵母菌,它們體積小,代謝快,數量眾多,所以在微生物的世界裡,生命週期以分鐘計算!而病毒則比細菌要小得多!

  • 關於細菌

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結構,結構非常簡單,缺乏細胞核和膜狀胞器,它屬於原核生物。大部分細菌個體非常小,最大的是納米比亞嗜硫珠菌的細菌,約有0.2-0.6毫米,肉眼可見,但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左右,只能在顯微鏡下觀測它們的存在!

納米比亞嗜硫珠菌的細菌

細菌無處不在,無論是土壤還是水中,包括人體也攜帶了大量的細菌,甚至在熱泉和放射性廢棄物中都有細菌的存在!細菌對於自然界的循環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腐生細菌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重要環節,比如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植物獲得營養的重要方式,還有製造酸奶的乳酸菌和人類腸道中大腸桿菌更是非常有益的菌落!

一個八歲孩子玩耍後,從手上培養出的細菌

但更多時候細菌會導致各種疾病,比如肺結核,鼠疫以及沙眼等都是細菌引起,在地球上細菌的總數比所有動植物體內的細胞總數,達到了5×10^30的天文數字級別!

  • 關於病毒

病毒的結構要簡單的多,它由一個核酸分子和蛋白質構成的類生物,它無法獨立存在,只能寄生在介於生命體或者生命體的細胞中,病毒無法歸類為生物或者非生物,所以它不在五界中:

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動物

病毒雖然無法歸類為生物或者非生物,但它已經獲得了生命最基本的機制即複製自己,它能利用宿主的細胞進行自我複製,它可以感染幾乎所有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第一個病毒是菸草花葉病毒,由馬丁烏斯·貝傑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的,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5000種病毒被發現與命名!

病毒的形態複雜多變,從最簡單的螺旋形到正十二面體的複雜結構都存在,因為病毒的組成結構非常簡單,因此病毒的直徑大約只有細菌的千分之一!但對於各種細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致病機理,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十九世紀中期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和德國人柯赫,兩位都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 巴斯德和狂犬病毒的發現

巴斯德通過研究微生物後提出了生源說(生命來自於另一種生命),還有建立疾病細菌學說。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德發明了預防接種法創造了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稱為“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

巴斯德

巴斯德在1879年法國流行雞瘟的研究中發現預防雞瘟的方法,認為導致傳染病的微生物可以在特殊的培養下減輕毒副作用、變成僅僅是刺激機體產生抵抗力,可以預防疾病的疫苗,並且1881年開始著手研究狂犬病,通過狂犬病毒感染兔子得到脊髓原液培養失活後注射到狗體內,狗獲得了短期內免疫狂犬病毒的能力。

柯赫則在結核桿菌研究上有極其突出的貢獻,獲得了190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對於病毒、病菌、細菌、微生物、毒素各有什麼區別呢之話題,我個人經十多年來的相關研究,可就此題為大家普及一下相關的基礎知識,我的科研成果可以表明如下:

病毒是對於人類致病物質的總稱,所有對人體致病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是病毒。病毒包括了細菌病毒、真菌病毒、無機物毒素和有機物毒素四種類型,每種類型都是多樣性的,致病表現和特徵各有不同。細菌病毒和真菌病毒都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和繁殖力,能對人體的功能細胞組織產生破壞性致病的作用。而無機物毒素和有機物毒素不是生命現象,是一種含有高密度的毒素化學物質,一旦接觸,就能對人體的功能細胞組織產生滲透性致病的破壞性作用。

病菌是泛指細菌病毒和真菌病毒二大類型。細菌病毒是一種原核微生物,常見的有感冒發燒病菌、各種傳染性瘟疫病菌(包括了新型冠狀病菌、沙士病菌、炭疽病菌、天花病菌和梅毒病菌等等)、各種癌症。真菌病毒常見的有香港腳、艾滋病、各種皮膚癬、白漢丹、紅漢丹、後天性白血病、腦血栓等疾病。

細菌是一種原核微生物,先天性寄生在細胞生物體和自然生物質之中,是依靠細胞質作為營養食物而寄生。細菌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兩大類型,也分為體內細菌和體外細菌兩種生存形態。細胞與細菌是先天同體共生的一對合作夥伴關係,細胞生物生存適應性的各類細菌,可統稱為有益細菌;對細胞生物生存產生不適應性的細菌,可統稱為有害細菌。

微生物是泛指微少的生物類,包括了單細胞、原核生物(細菌)和真菌三大類型。

毒素包括了有機物毒素和無機物毒素兩種類型,有機物毒素是由細菌病毒和真菌病毒在支解分化細胞質的過程中,所排放出來的有毒化學物質積累而形成的,能對人體細胞組織起到滲透性致病的破壞性作用。而無機物毒素是自然定體物質經高速相互拼撞或超高溫狀態下化學反應過程所形成的有毒化學物質,一旦聚集密度較大時,就能使人體出現中毒現象或致病現象的情況發生。

不知這樣的簡單回答讀者閱後是否清晰?!如覺得我說的對或對您區分有幫助,希給個點贊並點擊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生命科學領域前沿近二千道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或發表意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認同我這樣區分的讀者們轉發及良性傳播。)


地外天使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在我國教科書中,將微生物劃分為以下8大類: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見的,比如屬於真菌的蘑菇、靈芝、香菇等。

病菌是引起人類疾病的細菌和病毒,統稱為病原菌或致病菌,也就是說病毒和細菌部分屬於病菌。

毒素,指生物體所生產出來的毒物,這些物質通常是一些會干擾生物體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質,極少量即可引起動物中毒的物質。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動物毒素:絕大多數是蛋白質。(比如蛇毒、河豚毒素等)植物毒素:一類是小分子有機物質植物毒素,包括生物鹼、糖苷(毛地黃苷)等;另一類是毒蛋白,如蓖麻毒素和相思豆毒素。黴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毒素。(黃麴黴毒素為強致癌物質,與肝癌發病有關)細菌毒素:屬細菌的代謝產物,種類很多。(比如肉毒素、霍亂毒素)體內毒素:外毒指外在環境的環境汙染帶來的的有害物質,如空氣汙染;內毒指人體內在糖、蛋白質、脂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斷堆積所產生的毒,如尿酸。

幾者之間的具體關係也就是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病菌;病菌指對我們有害的病毒和細菌,毒素則包括病菌分泌的有毒物質


敬畏知識


微生物是所有微小生物的總稱,包括細菌,病毒等。而細菌下面包括病菌以及非致病菌,病菌又可產生內毒素以為外毒素。而病毒作為單獨的存在,必須寄存於宿主中。和病菌屬於寄生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