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董威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我倒是很自信,属于比较强势能干的人,也获取了一些成绩。但是,因为太自信,太强势,得罪人也多,自己干的多,也吃亏多,因为能干,帮助别人多,得到关爱就少。别人认为你能干,不需要关心。有时想想,也觉得有些委屈,谁不希望被关心呢?
黄葆芳
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现在,许多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的。像题主说的自卑和懦弱来源于父母对自己小时候的影响,确实也是事实,但是父母很难想明白这一点,也是他们的无心之错吧?
我们姊妹几个都比较自卑、懦弱。进入婚姻以后,接触了其他家庭,尤其是后来为人母以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最终也把这种原因归结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
母亲性格柔弱、善良,遇到问题都是采用忍让、迁就的态度;父亲对待学生充满关爱,对待子女却一直是表情严肃,眼神犀利,不苟言笑。我们从没被父母赞美过,也没被肯定过。遇到问题,也永远都是自己孩子的错。
当我感觉到这种性格带来许多问题,甚至影响到女儿时,我试图解脱,无奈思维定势已经形成,改变确实不易。
一次有人跟我说:**脾气好,我欺负她她也不会生气。
我听了不舒服,故意反问她说什么,她又笑眯眯地重复一遍给我听,并表示是在夸我,完全不考虑我的感受。
在一次痛彻心扉之后,我开始竭力向过去的自己逐渐告别:改变做事方式,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尝试各种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不再顾忌太多的面子和人言。
现在的我虽然依然不会吵,不会争,但是自卑感已经远离自己;强依然算不上,但是懦弱已经远离自己。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原生家庭影响,但是这并不是自身问题存在的理由。只要我们坚定自己想改变的心,我们都有机会从原生家庭的问题中跳出来。
妈咪老师
我分享一个身边的实例。
我的大学同学舟舟,一个女孩,记得大学的时候生病,脸上的皮肤很不好,外加上外形比较胖,所以一直比较自卑。
因为我们来自同一个西北偏远的村落,所以还算走的比较近。我的印象里是她因自身形象不好而自卑。
后来我们长大了,毕业十年后,在已经步入30+的时候,她终于告诉我她恋爱了。
我非常替他高兴,真的很高兴,我去见了她的男朋友,很阳光帅气。当然我的这位朋友也减肥成功,因为事业上比较成功,所以具备高知女性的气质。
就在我期待他们结婚的消息时候,却听到了他们分手的消息。
而且是,那位男士在得到她的身心之后不久提出的分手。说是不合适。
我真的想骂街,早干啥去了,不合适,现在什么都得到了说不合适。
看着朋友一度抑郁,甚至走在自杀的边缘,我真的心痛却无力。
不知道我们几个好友的劝解,还是她自己想通了,反正经历了一年的痛苦折磨,她自己走了出来。这期间她看了很多两性关系,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
重点是认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她找到自卑情绪的根源,是来自于母亲。
她的原生家庭本来就重男轻女,加上母亲刚生下她时觉得她长得像个猴子似的太丑了,从此就更加不待见他。
家里所有好吃的,都先紧着她的哥哥享用,一直长大后,工作了,很多补贴也用到了哥哥家里。
小时候遇到被同学欺负,她妈妈首先就说是她不好,自己有问题,别人才欺负她。见自己的父母都不待见自己,同学们欺负的也更加厉害了。
她母亲情绪不稳定时,也把所有的怒火发到她的身上,搞得她就是丧门星似的。
幸运的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逃离了原生家庭。但很孝顺的她还是经常给家里补贴家用,理所当然一大部分都转移到了哥哥的家里。
找对象的事情上,她母亲也是觉得她有问题,觉得她不好,没本事才找不到个男人,甚至想过把当年对门家里的一个很糟糕的男生介绍给她。
她直接暴躁了,觉得他母亲就没有把她当做女儿,甚至不去考虑她的幸福。
这些对她个人的成长都非常不利,以前她不知道别人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后来她知道自己的家庭才是原罪,
虽然他不恨父母。但找到根源的她,现在变得自信多了,毕竟很多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她的错。
所以找到自卑的根源很重要,找到根源在哪里,然后接纳他,慢慢地这些就会离开你,然后你就会变了自信,开朗了。
涵溪心灵小屋
以为只有我自己有这种想法,没想到还真有和我同一感受的,心里有点儿释然了。
说心里话,刚开始有这种意识的时候,觉得自己很不孝,违背了父母为大的忠孝礼仪。
不过,当我有了孩子,当我有一天,忽然发现儿子性格有点儿像我小时候一样自卑敏感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活成我小时候的样子了。
从小,我被送到寡居的裹着小脚的姥姥身边做伴,姥姥照顾的我很好,只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很多规矩让人压抑,比如:大人说话小孩儿不能插嘴;走路摔跤了,会怪你不长眼睛;不能穿太鲜艳的衣服;饭菜坏了不能扔,放点儿碱面热热吃,不能让同学来家里找我玩,尤其是男同学……
因为姥姥的规矩太多,姨家的孩子还有我家姐妹都说有点儿受不了(不过姥姥七十岁以后忽然很开明了……以后讲)。
那个时候小,心里不开心时,就想,我要能像姐姐妹妹一样守在父母身边想干啥就干啥多好。可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不能让姥姥一个人单着,我得陪她,于是每周六回家看看,我就又匆匆回到了姥姥家,尽管离的并不远,回自己家过夜的事儿几乎没有。
姥姥没读过书,夜晚的故事也就只有家长里短和自己的天马行空遐想。
只到有一天,我出来读书,才知道,在人前我有多胆怯,我不敢问路,不敢独自去澡堂洗澡,不愿吃我没吃过的饭菜,有陌生人和我说话会紧张脸红……尽管在家里念书很棒,走出来时,才发现比我厉害👍的人有好多……
我试着改变自己【也把听来学来的回家讲给姥姥听,慢慢发现姥姥没以前固执了,这是后话】,尽管很努力,可很多时候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已经很刻意改正,可要彻底换个思维,真的很难。
儿子出生后,有点儿遗传像我,干啥都放不开。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鼓励孩子和小朋友玩,邀请他们来家里,玩具弄乱了,摔坏了也不要紧,也主动带孩子去别人家玩,试过之后才知道,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是希望孩子交到朋友的,并不像姥姥说的人家家长会很讨厌你去人家里,很庆幸,儿子的童年有了很多朋友,直到现在,虽然住的远了,但他们仍常联系。因为经常修理玩具,甚至拆卸家里的电器,儿子的动手能力还很强。
话再往回说,见了世面,再回去讲给姥姥听,姥姥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保守了,她开始穿上我给她买的大红的毛衣,左邻右舍都夸好看,给姥姥添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电视里姥姥看了好多遍《西游记》,还知道了主持人倪萍赵忠祥,闲暇之余,姥姥还会和邻居一起聊电视上看过的新闻,看到姥姥开心的生活,我也很放心了。
现在想想,每个人的出生都无可选择,但是如果你想改变生活轨迹真的可以。不用在意得失,不计较过往,不想以前的谁对谁错,只想着自己向往的方向,日子轻松还有奔头。
粗布单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是“人生指南”。
先说题主的问题,“一切自卑和懦弱都是源于父母对我小时候的影响”,这个表述是不正确的。从心理学角度,没有人的性格是纯粹后天养成的影响,而一定是后天与先天交织的影响。
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如果你父母同时抚养两个同龄的孩子,一模一样的方式对待,这两个孩子会养成同样的性格吗?大概率不会!区别就在于不同资质禀赋的孩子在同样的对待情境下会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此其一。
第二个因素,因为每个孩子其实是特异性的,父母没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而实际上总是会因应孩子的特异性而有所不同。在社会心理学里就是“互动”的概念,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父母之所以这样对待和影响你,因为你就是这样的自己。此其二。
所以,你之所以成长为这样(自卑、懦弱)的性格,尽管父母的抚养管教方式难辞其咎,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那么你为何会这样认为呢?怨怼!青春期以及成人前期,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这么一个怨怼父母的心理历程,在心理学里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孩子从儿童期对父母的依赖,即使被不正确的对待仍然依赖父母,逐步发展为对父母的怀疑和怨怼,将自身成长的烦恼归咎于父母对自己童年期间的误导或者不良对待,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高估父母的影响。
好了,回过头来再说年轻人该如何看待以及对待自己的自卑和懦弱。
首先就是学会淡化和放弃对父母的怨念。把自身的性格缺陷归咎于父母最大的副作用是消弭掉了自己的成长责任,“不是我不好,是父母把我养成了这样”,那么,个人的成长责任在哪里?
因此,无论谁,年轻时不满自己业已养成的性格缺陷,就应该致力于积极成长,弥补和发展更为积极的人格,而不是用对父母的怨念来自我安慰和消磨。
其次,每个人的成长是持续终生的历程,而且越年轻改变的可能性越大。父母的影响通常也被称为原生家庭,固然是很重要的成长影响因素,但绝不可能像某些一知半解的心理学工作者夸大其词所声称的决定性影响。原生家庭理论充其量解释了早期经验对个人包括性格形成的影响,但远远而且根本就解释不了如何造就一个人的人生,以及其间错综交织的复杂多维影响因素。
如果说儿童期因为发展所限只能被动地受着父母的影响,但是成人后随着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相对成熟,父母的影响逐渐式微,朋辈和自我信念的影响力量成为主导,个人的成长责任变得至关重要。
具体而言,成人之后主导性影响成长的因素至少包括三项,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三项:阅读、阅历、积极信念。
在积极信念的引领下,阅读会增进见识,特别是通过阅读前人的传记中你会发现再苦难卑微的童年,都无碍成就伟大人生。阅历能增进新的经验,积极的新经验覆盖旧的消极经验,你的人生就会有起色,有明亮。
换言之,年轻人,是你的选择,你直面困难不退缩所选择的积极信念主导和影响你接下来的人生发展路径。童年的早期经验,源自原生家庭父母影响的早期经验在积极的人生路径选择下只不过是云淡风轻的童年往事,它甚至会成为你积极努力的动力源泉。
顺便批一下市场上泛滥的原生家庭理论。当且仅当一个人在人生发展的选择时放弃自我的成长责任,并导致人生陷入泥潭,罹患各种神经症或精神障碍,那么在甄别矫治的过程中,追本溯源从原生家庭中梳理症结之所以之所在,原生家庭才会显得似乎很重要,难以摆脱的重要。
废话,当你拿枚叶子放置在眼前,你当然会“发现”你的世界被一枚叶子挡住了。“原生家庭”就是这样一枚叶子。
唐映红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能理解题主心情,因为我也曾经因为母亲的严厉呵斥,而一度变得自卑和懦弱。
记得16岁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一起去逛街,用自己攒的压岁钱,第一次给自己买了一件夹克衣服,现在还记得那灰蓝相间的格子,就是我喜欢的图案。
当我回到家,高兴地把衣服拿给母亲看时,母亲狠狠地把衣服扔到地上,瞪着我说:“你也就这眼光,看你都买的什么垃圾?”
那一刻我心都碎了,我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她不愿意我乱花钱,可这件几十元的衣服,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独立购物呀。
在青春期的很长时间里,我都带着这样的思维“我是卑微的,不配得到别人的欣赏”。
后来,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逐步开始调整心态,慢慢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那么,我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接受自己的不自信
把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客观事实上,要对自己坦诚,接受母亲曾经对自己的指责,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
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缺点,一个人不用做到完美,只要自己尽力了就足够了。要带着缺点一起生活,而不是为了对抗缺点而活。
其次,学会沟通,提升自信心
勇敢敞开心扉,要敢于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学会表达和说话的方式。
有时候,自卑懦弱的人不是缺乏语言能力,而是顾虑阻碍了他们的思想表达。同时,敞开心扉并不代表可以“祥林嫂式地”发牢骚。
懦弱心理的人要学会勇敢地说“不”,敢于拒绝别人,坚持自己的意愿也是一种进步。
最后,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自卑形象
要勇于承担你的责任,敢于做决定,给自己设定可实现的目标,提升成功的自信心,要有自律能力,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从运动开始,先改变身体,再改变内心的。
承认自己的感受,反思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要学着面对自己的恐惧心理,试着接受自己的恐惧感。
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愤怒、攻击欲,学会心理调节自我的抑郁、悲伤等情绪。
要允许自己感受快乐,欢愉、骄傲的情绪,请相信自己,你很优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点帮助,祝福题主生活越来越好。
子芫伴你成长
说到自卑与懦弱,就想到了我自己,曾经的我就是这样,而我把自己变成这样的根源,也归于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影响。
我家里母亲比较强势,父亲比较温和。家里发生的战争,绝大多数是母亲易躁的脾气引起的。对于我,经常会受到责骂,芝麻点事,不是事的事,她都可以无限放大,比如我要是没按时起床,她就会过来掀被子,揪我屁股上的皮,还一边责骂,说我懒,不孝顺,然后就会说到她以前受到的苦,然后又牵扯到我父亲身上,说没有关心过她,再又说到我的奶奶,怎么怎么地对她不好。啰啰嗦嗦一大堆,说着说着自己还会掉下伤心的眼泪。然后越说越气,恨不得要把我屁股上的皮揪没了。
她老教我如何如何做人,要看事做事,要我学会察言观色,八面玲珑等等,如果遇到那些看起来比较体面有来头的人,要我如何如何地热情招待,说一些怎样得体的客气话。而我生性老实愚笨,嘴巴也不甜,根本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等人家一走,她就开始数落我,说我笨得象猪脑壳,只有去死。
曾经我不知道多少次在日记本上狠狠划上一个字“恨,恨,恨”!
母亲没有鼓励我,只有打击我,没有赞美我,只有诋毁我,我想我真是那一个笨得象猪的一个人。于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上学路上,我总是那么一个沉默的人,胆小如鼠的人。
后来长大了,特别是结婚生子之后,慢慢理解了母亲的一番苦心,她只是刀子嘴豆腐心。而我的性格里带有的自卑与怯懦,依然存在,我知道需要自己去克服。
我总结自卑感来自哪里?
1、来自对自己身高、长相、皮肤、还有长在脸上的青春痘、长在这里那里的黑痣等等的不满意,总之,身上没有自己喜欢的地方。归罪于父母亲没有给我一副好皮囊。
2、会觉得自己没有别人聪明,不会能说会道。别人一个事情叨叨地可以说上十分二十分钟,而我一句话也难以说出。
3、觉得自己没有身份背景,家里穷,父母是农村,与那些看起来体面的人,显得卑微。
4、自己胆小,嗓门不大,有什么事情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总是做着吃亏的事。
懦弱又来自哪里呢?
因为自己的自卑造成,感觉处处不如人家,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前,永远的不自信。
长大了,我想我不能一昧地去怪罪于父母,我必须从自己开始改变。如今,我努力把那个陷入自卑怯弱的“我”慢慢拿扯出来。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慢慢地浸入到灵魂之中。
一、首先自己要有这种意识,想改变自己。
虽然,自己有懦弱的一面,但是自己其实也有好强的一面。我真的不想这样人人看着我觉得老实巴交好欺负的一个人。我想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
二、多看励志类的书籍,从中获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从古至今,从来都是把读书视为高尚有用的事情,确实,在书里我们会吸收到如何让自己积极向上的一种正能量,教你如何去做,同时丰富了你的知识,拓宽了你的视野,内心不会那么狭隘。
三、学习旁边能人志士的做事风格。
身边总有自己尊敬的人,他们待人接物、说话办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俗话说,“行要有好伴,居要有好邻”,说的就是不同的文化对人有不同的影响,是一种暗示心理,而人接受暗示能力超级强。
四、试着去改变自己,行动起来。
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白说。先试着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得到的一声“谢谢”,会感觉到内心的快乐,自己存在的价值。试着和周围的人接触,会感觉到原来你并不是被人人讨厌的那一个人,别人会发现你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的美而称赞你。试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临场上阵也不慌张。
五、待人真诚,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做独有的自己。
与人相处,一个人的人品很重要,真诚待人,真心助人,就同样会得到真诚与真心。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可以抵御来自外来的压力,同样,你的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学会拒绝,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地拒绝,不要让别人觉得你真的那么好欺负。
不管怎么样,每个人身上有缺点,但是都会有优点,自卑懦弱的我们放大自己的优点,每天进步一点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只要我们内心快乐了,纠结也就释然了。
风铃吹过
这个观点太荒谬了,也太有负能量了。希望大家不要被其影响!父母给儿女的除了生命之外,还有父母的一切影响。但是所有的影响都是过去的,人现在处于什么环境又接受什么样的影响。后天的学习和努力难道就被忽略了吗?不要把现在的不成功,不如意归咎于父母。这样也太没有志气了。当你可以自立的时候,你就开始了你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千万不要埋怨和怪罪任何人!!!不多说了,没时间!
破译国学密码
虽然题主这么问,不全对,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卑和懦弱,跟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还会有,家庭条件不好,身边有强势的朋友,以打压你为乐。
说一下我自己,我已经参加工作4年了。到现在依然记得两件事。
第一个,我5年级暑假,下地帮忙干活。跟我堂哥两人,准备推车回家,堂哥先抢到了车,我妈说了一句:“阳阳(我乳名)是不行哦,推不动车”。这话,我到现在记得,直到3年前,还深深的伤着我。
第二个,我上初一时候,爷爷过生日,赶在中午,我请了假,骑自行车40分钟,回家给爷爷祝寿。吃饭的时候,我妈当着所有人面说:“你看,阳阳吃饭,就是不行昂,吃那一点,还不够乐乐(我堂哥)吃的一半多”。一桌人哈哈一笑,这就过去了。
但是,这两件事情,深深地伤害着我。总觉得自己不行。
参加体育比赛,在心里就会想,我是不是,不行啊。
物理竞赛,看着同学信心满满,我想,我可能不行啊。
上大学了,喜欢一个女孩子,我想,那是女神,我可能追不到…
直到3年前,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从来没有埋怨过我母亲,因为她不知道,那样说,会伤害我。我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
说说我做了什么吧
第一,“悄悄”的学习。
总觉得自己不行吗?那就悄悄的长本事。
去看书,成功人士传记,我最喜欢的一本《朱元璋传》。去请教,部门领导,优秀的同事,他们怎么处理问题的。直到自己面对问题时,胸有成竹,漂亮的处理好,成就感,满满,看看自己是行的,都激动的想哭!
第二,发现自己的“特异功能”。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话一点毛病没有!你身上总有闪光点,去发掘它,放大它,这就是你的“绝招”。用你的绝招,去做成一件件的事,你会发现,你的自卑懦弱,不见了!
第三,生命在于运动。
去运动吧,有个强健的体魄,你会发现,你的气场,足以压倒一切!就要有这种自信!
还有一些,比如听一些高亢的音乐,有一个神曲,听了以后,即便是在修自行车,你都感觉自己在修航母!可以找我要。去学习时间管理,写写计划,等等。
至于那些打压你的朋友,该断就断了吧,或者你努力混,比他好,也打压一下他,这就说到了,最后一点,努力挣钱!
卫中堂,手打,希望帮到你!
卫中堂
人可以自卑到什么程度,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1、不敢提任何要求,觉得自己无足轻重。
2、别人给的优待不敢接受,觉得自己不配。
3、所具有的优势不敢卖弄,觉得展现自己很害羞。
4、没想过主动组织朋友聚会,认为大家不会附和。
5、总是很自责,觉得什么问题都有自己的错。
6、不敢麻烦别人帮忙,反而没帮上别人忙时觉得很内疚。
这个回答,是不是也让你感同身受?原来不止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自卑了呢?大概从父母说自己怎么这么笨开始,大概从父母拿你与别的孩子比较开始,在他们眼里你总是技不如人。
在你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前,你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上是来自于外部,比如父母、老师、同学对你的评价。
诸如:“你怎么这么笨”
“怎么搞的?你看你表姐,你再看看你。一样的学校,一样的老师,怎么就差这么多”
当一个人接受到的否定信号多时,慢慢地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如人,久而久之你开始自卑。那么如何改变呢?
一、全面地认识自己
自卑的人对于自己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他们只能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对自己的优点往往视而不见。
那要怎么改变呢?那就是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自己,不仅看到自己的缺点,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样才有助于克服自卑感。
二、不断给自己肯定
前一阵,日本电视台做的一个实验,“连续50天被夸奖的女孩子”登上了微博热搜。节目组随机邀请了4位路人妹子参加“50日变美计划”。
节目组给参加试验的这4个人,安排了不同的老师和教练,在这50天里,老师将变着花样的夸她们。
“你的眼镜很好看”、“你的发型很适合你”、“你的名字很好听啊”、“你的作业完成地很好”,她们每天生活在老师的花式彩虹屁里,就这样过了50天后,她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发生了,她们的改变宛如换头----她们变漂亮了!
三、积极的心理暗示
对此,我特别佩服一些微商的做法,她们在突破自己的胆怯,增强自己信心时,经常会录一些小视频,在视频里,她们大声地对自己说“yes”。yes既是对现在状态的一种肯定,又是对现在自己的一种鼓励。“yes”你能行!久而久之,你真的改变了。
综上,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