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才68岁,李嘉诚都90岁了,却每天还在工作,我要向他学习。”这是一名在清华大学做演讲的一名教授所说的一句话,看似是对工作表示出来的认真态度,实际上这句话的背后有一个很有渊源的背景故事,
这名教授便是香港一名身价六百多亿的富豪郭台铭。郭台铭的人生经历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10月8日,山西省泽州县万村人。他是台湾著名企业家,富士康集团便是由他所创办的。他的父亲是郭爱物,是个普通农民,从小家境贫寒,但是郭台铭很努力也很有出息。从小到大都没有让父母怎么操心。
高中毕业后,郭台铭前往台湾一所海事专科学校学习,一边打工一边读书,靠自己的能力供养了自己的学习生涯。军队服役生活结束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做一名业务员。认真努力的郭台铭,用了十年的时间,于1985年成立了美国分公司 并创立了富士康这个著名企业集团。
郭台铭的感情状况
郭台铭年轻时,遇到了香港首富林百欣的女儿林淑如。二人结识的场景很是浪漫,然而生活中却都是现实。郭台铭是个穷小子,没有高学历,没有富有背景,甚至上学都要靠自己半工半读才得以供养自己。
而林淑如则是真真实实的富家千金,她的父亲是香港顶级富豪之一林百欣,林淑如也生的十分漂亮,是台北医学院的校花级别人物。二人现实生活里的差距十分明显,这也注定两人的爱情会有一番波折。
当二人恋情公布后,第一得到林百欣的的反对,并当众表示不会接受这段感情。女儿林淑如全身心投入到这段感情里,一心想要嫁给郭台铭,便不顾父亲反对,即使断绝父女关系也了无遗憾。
最终,林淑如不顾一切嫁给了郭台铭,并和他一起去台湾开始新的生活。郭台铭很感动于妻子的不离不弃,便更是努力的经营发展自己的生意。无奈前期投入经营不善,使得自己的工厂一再亏损,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没办法供养。
时隔不久,万般无奈下,林淑如决定要带郭台铭一起返回香港寻求父亲林百欣帮忙。林百欣经营着百里集团公司这样的出名品牌,对于郭台铭的资助自然不是难事。
尤其时隔多年,自己女儿返回到自己身边,他的气也早就消了,便同意资助郭台铭,帮助他度过了难关。有了岳父的帮助,郭台铭如虎添翼,自此生意上一帆风顺,没出多久便成了台湾首富。
郭台铭的能力发展
郭台铭深知自己的成就都是岳父以及自己的妻子林淑如的帮助,懂得感恩的他,视岳父林百欣如亲生父亲一样,很是尊敬。他和妻子林淑如也相亲相爱,一路相伴扶持。林百欣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林建名和林建岳。
可悲的是,林百欣英明打下的富豪江山,却有两个儿子没有办法去守护,可谓是败光了林家的颜面。尤其长子林建名,虽说顶着其父林百欣名下的鳄鱼品牌主席兼总裁的名号,但是却凭借着自己父亲的财富在外浪荡,江湖有名。甚至在他八十耄耋之时,还有自己朋友25岁的年轻女儿谈恋爱。
分手不久,还在社会媒体面前当中哭泣,表示对小女友的不舍与爱恋,实在令人不耻。
再看次子林建岳,比起大哥来说,还算好一些,但年轻时也与他大哥的品行不相上下。林建岳眼光短浅,无法与他父亲的能力相提并论。当年,林建岳为与邵逸夫在影视业中一分高下,鼓动林百欣买亚洲电视产业,结果林百欣将该产业掌控后,连连亏损,在十四年后亏损到30亿。
回顾起来,在林百欣的这些儿子女婿里,当属郭台铭最有建树,且值得一提的是郭台铭如今的身价已经达到六百多亿,而郭台铭却也是当初最被岳父林百欣轻视的女婿。
富豪间的恩怨纠葛
2005年,林百欣病危。在生命垂危之时,林百欣曾说了自己的最后一个愿望,表示自己希望在死后能够请李嘉诚扶灵。可当儿子林建岳将林百欣的这一请求转达给李嘉诚的时候,李嘉诚却直接拒绝了林百欣的要求,自此,两家之间有了芥蒂。
想当年李嘉诚家族也算是香港另一条大龙,财富首屈一指。但想比子女教育,林百欣的子女教育是失败的。李嘉诚家的两个儿子各有千秋,在事业上成功经历并不亚于他们的父亲。想必这也便是李嘉诚看不上林家且不愿扶灵的缘故吧。
富豪之间的饭局邀请都是有一番讲究的。最出名的莫过于世界股神巴菲特的高价饭局。这位世界首富会将每一顿饭局的花费全部用来捐赠于慈善事业。截止目前为止,只有六位富豪有过荣幸与股神一起吃饭。同时将一顿饭的价格抬升到330亿元。
人们羡慕之余还是会梦想着能有机会与股神吃饭,得到巴菲特的指教以及成功学的传授。相比之下,李嘉诚的一顿饭局也是非常珍贵,可是当李嘉诚将邀请送向郭台铭时,却被一口回绝驳回了面子,以要去清华大学做演讲的理由拒绝的十分干脆。
很多人都惋惜二人之间没有见面约饭,都为郭台铭而感到惋惜。
可是郭台铭却不以为然,在为学生演讲时,道出了发人深省的这句话:我现在才68岁,李嘉诚都90岁了,却每天还在工作,我要向他学习。”看似是极为鼓励且振奋学生的正面教材案例,实际也是一个非常委婉的拒绝方式。
当年,李嘉诚拒绝为他的老岳父扶灵 没能满足林百欣死前的最后一个愿望,郭台铭作为其女婿,自然会深记当年的直接拒绝给其岳父所带来的伤害。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富豪趋势里,郭台铭能够直接拒绝李嘉诚的饭局邀请,着实令人敬佩感叹!
閱讀更多 史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