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德造槍械就是品質保證,看看一代名槍STG-44被改成啥了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誰說德造槍械就是品質保證,看看一代名槍STG-44被改成啥了

​STG-44作為槍械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首開“突擊步槍”先河,很多設計都影響了後世的輕武器設計。但和很多性能優良的德式武器一樣,STG-44也存在著結構複雜、製造工時長、生產成本高等缺點。這些缺點如果放在戰爭初期還不算什麼,但到了戰爭末期,德國的兵工廠已經被盟軍炸的生活不能自理,再搞這麼複雜的東西就有些不合時宜了。為此,該槍被要求簡化設計,以方便大量生產。

這個任務被古斯特洛夫工廠的槍械設計師卡爾·巴尼澤科接下,當時他正忙著研究氣體延遲式開閉鎖機構,他認為這種設計可以大大簡化槍械結構。因而在接到STG-44的改進任務後,想都沒想就把這個技術用了上去,並很快研製出了新槍——MP-507。

粗糙中見細節

與做工精湛,宛如工藝品STG-44相比,MP-507幾乎可以用“粗製濫造”來形容,不僅外形上看起來宛如東拼西湊而成的劣質產品,做工也非常不盡如人意,或許全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沿用自STG-44的彈匣。

誰說德造槍械就是品質保證,看看一代名槍STG-44被改成啥了

圖注:製造精良,宛如工藝品一般的STG-44

MP-507長0.886米,其中槍管長0.378米,空槍重4.8千克,裝有30發子彈的彈匣後的全槍重量為5.3千克。槍栓由一整根厚壁鐵管制成,從外側包裹槍管,起槍管節套作用,其他的包括退殼鉤、擊發機組件等零部件都由槍栓後部插入槍栓內,結構非常簡單。機匣由2塊部件焊接而成,前端與護手以及末端與槍托的連接均以螺栓固定。在扳機上方設有快慢機,僅有保險和半自動射擊模式2種選項。準心照門均為固定式設計,不可調整,僅滿足近距離射擊。

該槍在設計上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獨特的氣體延遲式開閉鎖機構,發射時火藥燃氣通過導氣孔進入護筒內部,起到了延遲槍機開鎖的作用,然後在槍管和槍栓之間的空腔內推動槍機閉鎖。這種通過燃氣壓力實現閉鎖系統的設計思想在當時非常新穎。

匆忙上陣

由於戰局急劇惡化,已經沒有時間對MP-507進行完善的測試和修改了,1945年1月,該槍被匆匆投入批量生產,截止到戰爭結束,一共生產了大約10000支。

生產出來的MP-507主要被投放到了東線戰場,在戰爭末期的混亂情況下,被送往前線的MP-507的具體數量已經難以考證。一般是裝備給國民衝鋒隊,也有一些被重新組織起來,缺乏輕武器的陸軍部隊所使用。

誰說德造槍械就是品質保證,看看一代名槍STG-44被改成啥了

圖注:國外軍刊上MP-507的細節照片,確實有些粗製濫造

由於該槍的總體質量較差,使用中的故障很多,再加上區區10000餘支的數量,因而並未在戰鬥中有什麼出色的發揮,基本上沒有對戰局產生過什麼影響。

戰後餘音

戰爭結束後,MP-507立刻以驚人的速度銷聲匿跡,並沒有像其它德制武器一樣被研究吸收。誰知道,過了30年後,該槍的設計卻被人從故紙堆中翻了出來,因為槍械設計師們發現,該槍採用的氣體延遲式開閉鎖結構非常適合半自動手槍使用。

誰說德造槍械就是品質保證,看看一代名槍STG-44被改成啥了

圖注:美軍士兵也對STG-44讚不絕口

在幾種應用了類似設計的手槍中,最成功的當屬赫克勒·科赫公司研製的P7手槍。該槍在MP-507的氣體延遲式開閉鎖機構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擊發後,部分火藥燃氣從槍管彈膛前方的小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作用在與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的火藥燃氣給套筒一個向前的力,這樣就延遲了套筒的後坐,從而減輕了後坐震動,使工作更加平穩。從1979年起,P7系列手槍的生產持續了近30年,衍生出了不同口徑、不同尺寸的多種改進型,裝備了幾十個國家的軍隊和執法機構。

和很多在戰爭末期研製生產的德制輕武器一樣,MP-507也成為了歐美民間輕武器愛好者和收藏家中頗受追捧的藏品,平均價格甚至可以達到30000~50000美元。或許,比起作為一件蹩腳的殺人工具,成為歷史文物被人收藏,才是它最有意義的歸宿。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