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裝備秀
在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是“少爺兵”的說法,就常出現在報紙上。套電視機《亮劍》裡孔捷軍長的那聲怒喝說:“我很反感咱們有些記者,為了宣傳的需要就胡編亂造,說美軍是什麼少爺兵!”
那麼,朝鮮戰爭時期的美軍,究竟是不是“少爺兵”呢?某些方面,確實很“少爺”,比如伙食水平。
而每當志願軍佔領美軍的倉庫時,倉庫裡都堆滿了標有各種英文的奶粉水果肉類蔬菜罐頭,還常有中國士兵當時聞所未聞的物品:熱乎乎的鴨絨被,充氣的氣褥子,攜帶方便的睡袋……很多時候,餓著肚子追擊美軍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常靠繳獲的美軍物資來補充給養。
但這些珍貴的給養,美軍也絕不會輕易“讓”給中國軍隊。每次撤走後,他們往往出動飛機,白天不停轟炸,恨不得把倉庫全炸爛。在一些被志願軍攻克的朝鮮沿海城市,美軍更出動炮艦,對各倉庫發起炮擊。以至於冒死搶奪給養的志願軍部隊,後來都“搶”出了經驗:“哪兒有爆炸聲,哪兒就有敵人的食品倉庫”。
那麼,朝鮮戰爭時“少爺作風”的美軍,是不是像許多傳言那樣,是那種槍一響就打哆嗦的草包呢?當然不是!
比如朝鮮戰場上,中美軍隊的第一次碰撞:雲山之戰。面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突然打擊,同是“美械裝備”的南朝鮮軍隊一觸即潰。南朝鮮第八師在志願軍一一九師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僅一一九師六連就抓了二百多南朝鮮俘虜。
但美軍的部隊,卻也在這首次碰撞裡,打出了強硬的表現。面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陣地,美軍往往先用戰鬥機傾灑“傾盆大雨般的汽油”,然後發射燃燒彈,在一片熊熊火海里用重炮轟擊,再以坦克配合步兵發起瘋狂衝鋒。這種中國軍隊先前極少經歷的立體攻擊模式,也給志願軍部隊帶來了巨大傷亡。比如龍城洞公路阻擊戰上,一一五師三四三團三連,就承受了美騎兵第一師這樣瘋狂的攻擊。全連160人,勝利完成阻擊後,僅剩幾十人。
而與這強大火力優勢相對應的,更有“少爺兵”美軍,極度兇悍的戰鬥作風。第二次戰役犬牙交錯的戰鬥裡,美軍也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素質。柳潭裡1282高地爭奪戰上,守衛該高地的美軍陸戰一師E連,在連長被擊斃的情況下依然憑著火力優勢血拼,導致攻堅的志願軍二三五團一營減員近半。待到陣地被志願軍拿下後,撤下來的美軍E連,全連176人僅剩46人。
甚至,當美軍陸戰一師陷入志願軍包圍後,擔任突圍的陸戰一師七團一營,更是打出了驚人的戰鬥精神:全營的火力配備和彈藥都增加一倍,每個士兵攜帶四份口糧,甚至迅速仿照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術,在深夜裡踩著沒膝深的積雪,翻山越嶺發起野戰穿插。零下二十一度的酷寒裡,這支美軍經過一天一夜的急行軍,以慘重的傷亡代價,給陸戰一師殺出血路。確保這支美國王牌部隊,得以幸運逃脫。
但是,就是這樣一支打出高素質與頑強戰鬥精神的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喊著“感恩節結束戰爭”的美好口號,卻被裝備差距明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口氣打回了三八線。在柳潭裡浴血突圍的美軍默裡中校,在回憶錄裡寫下這樣的感慨:“打開血路的五天五夜就像是一場噩夢”。親眼目睹戰爭情景的美國知名女記者希金絲,更形容這些“成功逃生”的美軍,就像“落魄的亡靈一般”,甚至“不由想到他們如果再受到一次打擊,究竟還有沒有再次逃脫的力量”!
參考資料:孫佑傑《鴨綠江,告訴你》、王樹增《遠東,朝鮮戰爭》
歷史風雲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最初宣傳美國兵怕死膽小,自私自利,是貪圖享樂的少爺兵。這是二戰日本人的傑作。
在戰前,日本人將美國人當做假想敵,民間叫做米利堅。而米是日本人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意思要把美國人吃掉。
同宣揚中國人是低能懦弱一樣,日本人也對美國人進行汙化宣傳,以塑造國民心理上對於潛在敵人的優勢,樹立信心。
但只要去過美國的日本軍人,包括山本五十六之內,都對這種宣傳嗤之以鼻。
美國人不是膽小鬼,也沒有膽小的歷史。
實際上,最初的美國人,恰恰是天生的冒險家和探險家。他們從歐洲千里迢迢的移民到一片荒蕪的美國,這本身就需要很大勇氣。
在開拓美國的時期,美國人都是極為尚武的。他們基本是拿著鋤頭耕地的時候,身上就揹著槍,隨時準備對付野獸、匪盜和印第安人。
尤其是開拓美國西部的那些美國人,如果不尚武不勇敢,怕是早就精神崩潰了,因為他們其實隨時可能被襲擊。經常有移民家庭甚至村子,突然就失蹤,不是被印第安人殺光,就是被白人強盜洗劫。
隨後的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美軍都是很善戰的部隊。
甚至可以說,美軍自建立以來,很少打敗仗,而且面對的都是英、法、德這種強敵。
你說這樣的軍隊是膽小、懦弱、貪圖享樂,怎麼可能連續獲勝呢?
另外,所有人都知道德國人、日耳曼人很尚武。
而美國白人移民中,相當一部分是德國後裔,日耳曼血統。
時至今日,美國的白人仍然有百分之二十是德國後裔。有著祖先的這些中血統,似乎不可能太懦弱。
到了二戰期間,美軍也是相當英勇頑強的。
舉一個例子。中途島戰役,在美軍航母發現日本航母戰鬥群時,雙方距離還很遠,超過了美軍艦載機的航程。當時如果美軍發動進攻,就意味著很多飛機可能回不到航母上。
但如果不發動進攻,誰都知道航母是進攻的武器,防禦力很弱,誰先攻擊誰就贏了七八成。
於是,最終美國飛行員是冒著不能返航的危險,盡數起飛。
結果中途島海戰擊沉日軍四艘航母,但其實美軍飛行員損失更為嚴重。日軍四艘航母被炸成,損失飛行員110人。
而美軍則損失飛行員210人,多了100人。損失為什麼這麼大,其中一部分就是沒有來得及回到航母,迫降在海上。當時已經是夜晚,一些飛機員就此失蹤了,也就是死了。
大家知道,各國飛行員都是國家的精英。
以美國飛行員為例,不但要身體極好,也要有極強的思維能力,算得上是百裡挑一。
而艦載機飛行員比普通飛行員要求更高,常規訓練就要3年時間,算得上千裡挑一。
這些人都是社會精英,說通俗點命都是很值錢的。
然而,為了能夠打垮日寇,這些美軍飛行員表現了大無畏精神,是絕對不亞於什麼武士道的。
二戰中,美軍打過很多艱苦無比又可怕無比的戰役,比如瓜島戰役、塞班島戰役、沖繩島戰役、沖繩戰役。面對瘋狂日軍的誓死頑抗,甚至自殺性攻擊,有時候是一米米的前進,但美軍最終都能苦戰勝利。
大家看看我們當年打日寇是什麼樣子,死了多少人?
美軍能把日寇打的土崩瓦解,你說美軍膽小懦弱,豈不是笑話。
至於美國兵喜歡享受,這當然不假。其實,請問哪個國家的年輕人不喜歡享受,誰願意天生吃苦?
就美國社會來說,經濟高度發達,社會開放,年輕人生活優越,喜歡安逸,這也沒有什麼問題。
其實,二戰中,德軍、美軍、英軍的待遇都是很高的。
就吃飯來說,這三隻軍隊絕對是頓頓有肉,其中以美軍供應最好,著名的C級口糧有很多種肉類的組合。
同時,大家的觀念不同。其實即便是日軍高層也認為,軍人的待遇絕對不能低於普通老百姓。
二戰中,即便較差的日軍供應也是很好的。日軍雖不是頓頓吃肉,但天天能夠吃肉,以牛肉罐頭為主。
日軍如此,美軍就更好了。
反正國家有的是錢,軍人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什麼都有。
這在美國人來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個公民為國家連命都不要了,難道國家不該給他衣食住行上不低於平民的待遇嗎?如果軍隊不能善待士兵,士兵怎麼可能去好好作戰。
電影《坦克大決戰》中,德軍上校海斯勒被繳獲美軍的一個巧克力蛋糕震驚。
因為這個蛋糕是當天從美國本土,空運到法國的。
這說明,美國人具有強大的後勤能力,而且他願意提高士兵待遇。
薩沙
記得小時候,在學校的大喇叭中聽過一首歌,是李雙江演唱的《美國兵他是個廢物》。這首歌從頭到尾充滿嘲諷和貶低,將美國大兵嘲笑為膽小怕死,懦弱不堪,一無是處的廢物點心,簡直比現代抗日神劇的日本鬼子還不堪一擊。
小時候因為接觸事物過少,還真的就因為美國兵真的就是歌曲中唱的那樣,我和我的小夥伴就盼著哪天來一場中美大戰,用彈弓就可以打敗這些“廢物”少爺兵。
等著年齡逐漸長大,發現“少爺兵”與“紙老虎”都是一種憑空捏造的蔑視,這種蔑視逐漸造成“假象效應”,使得國人真的信以為真。殊不知這種思想真的可怕,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慘痛教訓就看出端倪。許多士兵帶著這種假象上了戰場,等到發現自己被騙時,卻已經為時已晚。
其實最早將美國兵戲稱為“少爺兵”的並非我們,而是日本。在日本帝國艦隊偷襲珍珠港之後,這種宣傳就鋪天蓋地的在軍隊和本土盛行。使得士兵誤認為美國大兵出門必須乘坐吉普車,每餐必須喝可樂吃巧克力。如果沒了吉普車,他們連路都走不動,如果沒了可樂和巧克力,他們連拿槍的力氣都沒有。
筆者看過一套拍攝自90年代的紀錄片,在對日本老兵的採訪中,有老兵聲稱自己當年就受到過這種宣傳,認為美國人不堪一擊。但長官偷偷告訴他們,這不過是軍部的宣傳,美國人其實很善戰,他們的國家就是用戰爭換來的,因此絕對不能小看他們。除此之外,軍部還欺騙日本本土的婦孺,說美國人是頭上長角的怪物。當時的日本人很迷信,竟然紛紛信了。
在日本拍攝的電影《男人們的大和號》中,曾經再現過這種現象,一個士兵對前來送別的女友說“美國是個人主義的國家,他們是一盤散沙,很好打。”而在《硫磺島家書》中,也曾出現過士兵在討論美國人時,戲稱美國兵是“廢柴”的橋段。但當他們看到美國人的密密麻麻的艦船時,才發現自己完全錯了。
在現實中,美日兩國交手之後,日軍的確真正見識到“少爺兵”的厲害,不論是硫磺島還是沖繩島,雖然給予了美軍一定傷害,但最終慘敗的還是自己。有沖繩島戰役倖存老兵回憶:“美國人作戰很勇敢,有許多人單槍匹馬穿梭在戰場之上,根本不畏懼我們射出的子彈。而且他們從不會丟下傷亡的兄弟,為了營救被阻截的士兵,他們往往不惜代價。這種精神是日本人所不具備的,日本招惹這樣的對手,簡直就是一種愚蠢的行為。無論是經濟還是軍工,日本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我不知道軍部那些蠢材為何會自找麻煩。”(本士兵為沖繩嘉數嶺戰役中受傷被俘人員,後被送往美國養傷,他在美國生活三年後回到日本,90年代接受了採訪。)
抗美援朝之時,“美國少爺兵”的形象再次被大肆宣傳,致使人們出現錯覺,許多士兵再次重蹈日本兵的覆轍。
時至今時今日,美國仍是軍事最強的國家,無論是單兵裝備還是飛機、艦船,都是他國無可比擬的。從二戰至今,美國人從未停止過戰爭,士兵一如既往的善戰。許多人至今還認為美國大兵都是少爺羔子,這些人的腦子估計被漂白粉洗過,已經秀逗了。
大獅
美軍當然是“少爺兵”啦,在座的少爺們日子過的還沒美軍好呢。
波蘭“巨蟒2016”聯合軍演中,美軍使用了西班牙福恩泉天然礦泉水做刷鍋水。淘寶售價12元一瓶,這真是令人憂傷的事實啊。
那些拿天然礦泉水洗臉的小公舉們這下目瞪口呆了吧?這就是人家的刷鍋水啦。
美軍要求戰場只准喝瓶裝水,不準喝其它來歷不明的水。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倒是使用了雀巢純淨水,但是這些都是從本土空運而來。還要經歷長期的地面運輸過程。加上高溫侵蝕,許多水已經變得難喝無比,以至於美軍發佈命令,要求先聞味兒再飲用,有奇怪味道的一律不準喝。為了運輸這些水,連油料都排在了後面。運輸7車水,才運輸一車油。呃,話說他們也打過井,但是少爺們嫌井水不好喝。
二戰的時候,天下大亂,到處都打得不可開交,唯獨美國人玩出了花樣,成立了“聯合勞軍組織”(The United Service Organizations),簡稱USO。
這個由猶太人福利委員會牽頭、基督教男青年協會等六個組織湊數的組織,不斷變著法子想花招讓少爺們開心。免費的美食、火雞、咖啡、三明治、草莓派是不間斷供應。二戰時僅檀香山一地的勞軍俱樂部每天便要消耗1噸香蕉和250加侖冰淇淋供少爺們消遣。
USO為了勞好軍,還專門僱傭了純情美少女們作為伺候少爺們的女僕。要求蠻簡單,女、年齡18-30歲,漂亮、陽光、熱情就行,最好是性格火熱的,能與士兵們打成一片的辣妹。
辣妹們不光要負責俱樂部裡端盤子洗碗外加調情、釋放香味的任務,還得按照安排策劃,召開一些勞軍舞會。舞會內容從交誼舞到脫衣舞統統涵蓋,只要少爺們喜歡就好。唯一要求就是,不能與少爺們發生超友誼關係。
對了,聯想集團近日不就爆出為勞軍組織貢獻了很多電腦麼。
少爺們在海外有不少駐點,根據美國大學人類學副教授戴維·瓦因出版的書籍《軍事基地國家: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如何危害美國和全世界》的敘述:“據已公佈的最新數據,美國軍隊目前在本國50個州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以外佔據686處‘基地’。
這686個基地裡面,有170座高爾夫球場,以及大量的附帶娛樂設施,甚至還有首爾和托斯卡納的“軍事休閒區”。
沒毛病,少爺們常駐海外,身心疲憊,畢竟是避孕套消耗量一度超過彈藥的軍隊嘛,肯定得找點療養聖地搓搓背,恢復恢復氣血。
再說說戰地伙食,這個就不談那些什麼吃了要得口腔潰瘍的野戰口糧了,畢竟大部分時期有廚房犯不著吃那玩意兒。
這是我軍的民工飯,嘖嘖,四菜一湯,有肉有蛋,端的是一個爽字,吃了倍兒有勁。但是……與少爺們還是比不了啊。
少爺們有特大號牛角麵包。
少爺們有節日的烤乳豬
少爺們的食堂全是肉
少爺們吃肉已經吃得賊煩了
提到少爺兵們,就不得不說到美國“國防後勤局”,這個部門的設置,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伺候好少爺們的。
美國國防後勤局管理了美軍全球的物資供應鏈,據悉,國防後勤局擁有12000家供應商網絡,體量超過沃爾瑪、家樂福等倉儲超市。環節細化到原材料源頭,直線跟蹤到落地使用。美國海陸空三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10個作戰司令部以及相關聯邦機構一直到北約盟國都能負責。涵蓋全部的物資、食品、能源、被服、醫藥、建材。
為了照顧好少爺們的生活,他們不光組織招標了專業公司跟在部隊屁股後面為少爺們洗衣服疊被子,還負責了系統的喪葬工作以及郵件通訊。二戰時他們就已經為戰區的少爺們空投了奶油蛋糕和活的節日火雞。
唉,還有鴨絨睡袋,這個東西他們多少年前就已經普及,少爺們可不需要打揹包帶子。算了,還是發奮自強吧,正視差距,迎頭趕上,終有一天咱也能供上少爺兵。
美軍的少爺行徑可不止這一點,但我也就留個引子,王司徒歡迎與大家的交流。
王司徒軍武百科
當然是假的,少爺兵這個稱呼主要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一部分記者為了醜化美軍等而編造出來的,加上後來的意識形態上的敵對,導致這個外號很是深入人心,不過卻是很不恰當的。
當時不少報道甚至聲稱美軍擦槍都是別人幹,吃的伙食堪比富家子弟,衣服、床單等很多東西也不自己洗,再加上抗美援朝戰爭初期我軍輕易在美軍身上取得了一些勝利,因此一些記者才稱美軍為少爺兵,認為其戰鬥力不足。
但這卻是一個天大的誤會。美軍的保障水平遠高於當時的其他國家,因此自然有足夠的資本,比如美軍當時已經屬於頓頓有肉食的水平,至於被服等,大有外包的民間服務商負責,自然不必讓士兵們操心。而當時像我軍,物資保障水平極差,很多時候還是要靠戰士們的頑強精神才能堅持下來,所以一些記者以此鼓吹我軍,貶低美軍少爺兵。
而美軍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雖然美軍有投降的行為,但是大多也是在戰鬥無望或者無謂的戰爭中投降。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霸主,和其軍隊的英勇善戰是有很大關係的。比如飛身撲手雷、開著戰機撞向敵艦、身受重傷繼續作戰等等這些行為美軍也是有不少的,而且像安奇奧、諾曼底、摩加迪沙等等這些硬仗,美軍可沒少打,因此美軍自然不是不能打仗的少爺兵。
戰壕
美軍是少爺兵這個說法源自中國,但最早並非是解放軍而是國軍部隊。二戰期間,國軍部隊在緬甸與盟軍英軍協同作戰,部隊裡有少量的美軍聯絡員,後來的駐印軍新30師,50師更是與美軍梅里爾特遣隊混編穿越叢林進攻密支那機場,而新30師,50師,14師部分部隊則乘坐滑翔機機降密支那機場。這就給了中國軍人近距離接觸美軍的機會,在當年中國軍人的意識裡行軍打仗就是風餐露宿,吃乾糧野菜,傷了就自己咬牙挺著。而美國人只帶少量彈藥食品,飛機空投補給,吃罐頭喝咖啡還罵娘叫苦連天,睡帳篷睡袋,有點小傷小病立即住醫院不打仗,有條件就坐車不走路。出身農家的中國兵眼裡的美國人根本吃不得苦,不像打仗的樣子,所以叫他們少爺兵。
後來在朝鮮戰場,志願軍同樣是見識了美軍的優越的戰場保障條件,睡鴨絨睡袋,彈簧行軍床,吃罐頭牛奶,成天熬一種像中藥一樣的東西補身體,後來才知道那是咖啡。這些在美軍看開微不足道的東西,志願軍士兵覺得完全是比地主資本家大少爺還腐敗許多,他們憤怒的認為這些侵略者都是什麼樣的少爺兵啊。
早熟嬰兒82370283
這就跟中國人說美國飛機力大磚飛一樣。屬於一種嫉妒心態的體現。說美國人的飛機力大磚飛並不說別人飛機是磚頭,而是人家發動機推力大。說美軍是少爺兵,也並不是說美軍矯情,而是說美軍後勤保障好,士兵伙食好,裝備好。
很多人肯定吃過一種東西:午餐肉。這玩意就是美國人發明的,給少爺兵們吃的。沒想到吧?看看美軍伙食,牛排雞蛋水果沙拉啤酒水果汁。
美軍MRE野戰單兵口糧,墨西哥燉雞肉,巧克力棒,餅乾,蘋果汁,以及彩虹糖。
再看看我國的:沒有什麼飢餓是一口壓縮餅乾解決不了的,如果有就喝口水。
當然了軍隊伙食其實不差,如果是平時炊事班給做飯還是不錯的。
主要是單兵應急食品,實在是太難吃了。最新的09式還好一些,之前那個胃不好的吃了真的會拉肚子的,那個壓縮餅乾硬的跟磚頭一樣,使勁砸腦袋絕對能砸死人。當然了,單兵應急食品方面其實除了北約發達國家,其他的都差不多一個尿性好不到哪去,俄羅斯駐敘利亞部隊的單兵應急口糧基本就是各種零食統一包裝以下。
韓國基本上就是泡菜吃到死。
這是印度吃的。
個人認為,軍隊的後勤補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給官兵吃好喝好抽好。當然這不是說喝酒隨便喝。不要扯什麼戰鬥意志,難道說當兵的吃好喝好就打不了仗了?吃不好喝不好長得壯嗎?長不壯背的動30公斤的全套裝備嗎?能急行軍嗎?
長津湖戰役期間,志願軍把美軍的橋炸了,然後美軍直接空投舟橋(預先造好的,現場直接拿來組裝),一次還空投了6套。所以最後長津湖戰役美軍能突圍不是沒有道理的。戰鬥意志固然重要,但是士兵的生命更加重要。
貞觀防務
一般以為美國“少爺兵”這個說法,起源於抗美援朝時,我們的宣傳,不是的,真正首先這樣宣傳的是二戰時的日本。在西方世界,包括德國,蘇聯,對美軍的後勤補給強度都非常眼紅,妒忌。不過他們對於美軍士兵的能力,基本還是可以做到相對客觀的專業的評價。同樣作為西方國家,他們對美國軍人的生活方式,也都在理解範圍之中,對美國的瞭解更多一些,就德軍而言,在戰爭初期,他們的後勤保障也不錯,雖然沒有後來美國這個BUG一樣誇張,在發達的歐洲國家裡也當得起老大了,正如後來蘇軍反攻進德國後,衝進普通德國人家庭時,很不理解德國德國人已經很富裕了,幹嗎還要侵略蘇聯?
而德國軍隊裡,很多軍官都是地道有傳統的真正貴族出身,他們認可美國的富裕,但是不可能把落魄到新大路去混的人的後裔當少爺。東方世界不同,我們國家真正從大眾層面瞭解美國社會,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要到改革開放之後。日本的社會精英層面,二戰時期已經瞭解一些美國社會,但是隻是瞭解,不是理解,普通大眾層面的廣泛瞭解,大概也要到抗美援朝爆發之後才行。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東亞,美國的富裕程度,以及美國士兵已然適應這種富裕的生活習慣,大概就如同我們的太爺爺輩,突然活過來,看到我們如今的消費習慣,必然會哀嘆自己生養了一幫敗家大少爺一樣。六十年代美國扶持南越,在南越使館,僱傭的越南僱員月薪是五美元,而拿這個月薪的越南人,當時在西貢的社會地位和消費就是今天我們說的金領。美國士兵呢?
在二戰時加上各種補貼,每個月拿到手的普遍超過三十五美元,那時候三十五美元可以進任何銀行,直接兌換出一兩多黃金!部隊還還包吃包住,各種日常消費品都有配給,那種他們吃到吐,看見就想發瘋的斯帊姆罐頭,在幾乎任何戰區國家,都可以輕鬆的換到婦女的貞操!別說當時,就是今天就是現在,仍舊有很多人難以相信習慣如此奢侈生活習慣的人,會跟艱苦了半輩子的自己一樣,勇於戰鬥,敢於犧牲。
高消費,高水平的生活方式,令人震撼,卻掩蓋住美軍士兵充足營養餵養出的強壯身體,先進科學的訓練體系培養出的專業技能。美國曆來有自己修車概房子的傳統,普遍動手能力較強,社會風氣也歷來尚武,崇拜英雄硬漢,就是真的大少爺,都大多喜歡一些高風險的激烈運動,跟東亞人頭腦裡那個地主家傻兒子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些都是宣傳出來的,原因很簡單,需要,軍事上的需要,政治上的需要。然而,美軍並不是如此,他們有科學強悍的戰鬥力,實力非同小可。
最早宣傳美軍是少爺兵的是日本人,二戰期間,美軍日軍力量相差懸殊,日本高級軍官對此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們卻不能怕,也不能讓下級軍官士兵們害怕。所以,他們儘可能的宣傳武士刀精神,讓士兵去相信,自己的勇猛會帶來勝利。
同時,又要宣傳美軍的膽怯懦弱,意志不堅定。就是要給士兵傳輸一種思想:美軍裝備精良,但是他們不敢打,你們只要勇敢一點,他們不值一提。
而後來,在我們對於美軍的宣傳也是如此,目的其實和日軍差不多,就是別讓士兵們害怕美軍先進的武器裝備。亮劍裡,孔捷就和李雲龍說,這樣的宣傳會出大事情的,會誤導士兵的。到了戰場,發現美軍根本就不是少爺兵,都是一些敢打敢拼的人。
實際上,美軍從來不怕死,而且不光不怕死,還敢打敢拼,二戰美軍一路打下來,諾曼底、突出部之戰、硫磺島、瓜島,美軍從來沒慫過。美軍就是再慫,也出過像巴斯隆這樣的狠人。
現在人說美軍是少爺兵,不過是酸
美軍的後勤補給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他,美軍喜歡享受,有吃有喝有錢拿,這恰恰反應的就是美軍的訓練和作戰更為科學和先進,勞逸結合,當兵不是就要過那種斯巴達式的生活,士兵也是人,都有自己的需求。
人家休閒娛樂,都是在休息時間或者是規定時間,並不是訓練的時候,就在旁邊架上燒烤架子開始弄烤肉喝啤酒了。訓練,美軍更加嚴苛,美軍士兵需要學習訓練的東西太多,這些是保證作戰的。而美軍還要休息娛樂,該玩的也得玩好了。
說美軍是少爺兵,貪生怕死,不過是一種宣傳上的需要。實際上,我們要認清的是差距,看到美軍的實力,而不是憑空YY。
軍武文齋
美國是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這個國家經濟第一,軍事也第一,這樣的國家的軍隊卻被人們稱為少爺兵,這是為什麼呢?是真的和少爺一樣嬌生慣養,吃不了苦嗎?恰恰並不是這樣原因,雖然被這麼稱為,但是他們的作戰能力一流,只是因為作戰條件太優越!
而這一叫法最初是來源於朝鮮戰場,因為作戰環境較為複雜,在山地戰場,美軍的機械化軍隊在這裡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了,被我國的打的很慘,再加上對方鬥志弱投降投的快,因此部分人就認為對方是依賴於機械的少爺兵,嘲諷對方養優處尊,貪生怕死,實戰能力差。而這稱號一開始被叫響就停不下來,到了現階段這個稱號最原始的意義已經變了。
我們現在這麼稱呼對方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後勤保障太好了,雖然是戰爭,但是他們的士兵在戰場上的待遇一點都不差,吃肉喝酒吸菸,尤其是二戰時期士兵壓力大,美軍就是依靠香菸解壓,部隊裡每天都會供應香菸,更何況美軍每打一次戰役,無論規模大小,其物資的損耗都會超出預算很多,其內部貪汙、浪費現象非常常見,可以說美軍的後勤保障是最好的,政府每年要在其中投入六億美元。而最後一方面,美國是允許士兵投降,在不同的國情和認知下,他們在遭受嚴重打擊下撤退和投降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一些人看來就是膽小、懦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