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縣城重點高中的學生越來越難考上清華北大的現象?

右惜


今年青衫君所在縣兩所“四星級”高中考取北大3人,清華2人,考入清北合計5人,在宿遷市屬於中等偏上水平,本市其他縣區大多是1-3人,還有空白的。正如題主所疑惑的:小縣城重點高中學生越來越難考上清華北大了!

每年教育局都會下達高考指標,考入清北是最重要的量化指標,制定了高額獎金,每考取一人縣政府獎勵20萬;普通班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的一學生,教師獎勵100萬!常言說,重賞之下必有能人,為什麼開設了重獎,卻沒有能夠摘取這獎項的能人呢?

青衫君看來,箇中原因有三:

第一,優秀教師外流,導致學生學科發展不均衡。

縣內這兩所重點中學都遴選了優秀學生、優秀老師組成了衝刺清華北大的實驗班。學生的確是百裡挑一,但是老師卻未必,有些老師上課只管“看、壓、刷題”,能夠高屋建瓴予以指導的老師不多。

我縣有一位學生通過北大自主招生獲得20分加分,高考時,語文只考了96分,學科嚴重短腿,影響了高考總分,與北大失之交背!縣中一位實驗班老師作文大搞“程式化”教學,最後導致實驗班的語文平均分竟然不及普通班!

第二,優秀學生外流,導致學生只有高原沒有高峰的狀況。

因為縣內教學水平不盡如人意,有些家長通過初中到名校去借讀,然後通過關係,或者各種手續,就到了外地一些名校就讀。比如我們這裡學生前幾年主要流向淮中,沭中,近幾年一般都會往南通去,導致縣內“尖子生流失”,這嚴重影響了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

第三,僵化的管理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髮展。

青衫君是因為是學校老師,更能夠感覺到學校管理存在的弊病。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的僵化,許多領導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只會抱殘守缺,一味地延長時間,不求有功只求無過。

這些年學校沒少去衡水中學、省內許多重點名校學習取經,可惜沒有把精華學回來,只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反而把自己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東西丟了。

當然,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該兌現的承諾沒有兌現,該發放的補助沒有到位,該漲的工資一直拖著,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老師工作積極性。


青衫李探花


我的孩子今年高三,我們也恰好就讀於五線外的縣級市小城市的重點高中,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

我所在的小城今年沒有一個清北生,全市最高分682分,出自我孩子就讀的學校。

去年考取一個清華一個北大,北大文科裸分,這個女孩平常全市從沒進過前十,屬超常發揮,父母公務員;清華男孩,裸分684分,有10分加分,父母核電站工作。

前年無清北生。大前年一個,父親教師。

我想從我上述文字中讀者不難看出生源問題。我們是濱海小城,工業不發達,外來從事漁業打工的人口相對較多,因為工資低,消費高,很少吸引到外來的優秀人才。

核電站外來工作人員當屬我們此地學歷最高的人群,其次便是醫生、教師及公務員,優秀生的家長,百分之95以上出自這幾類家庭。

然後說師資。我們小城市,吸引不來重點大學畢業的人才任教,我孩子的老師基本是本省師範大學畢業,這類學校在高考的時候,分數線基本在560-580,中等偏上的學生報考。

我孩子高二在實驗班,屢次吐槽物理老師,她說,本來我懂的題,物理老師講一下都能被她繞糊塗了。當然孩子的話肯定有誇張的成份,我引用出來的意思是說,這個層次的老師自己的思維就沒打開,教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太優秀。

如今自主招生縮緊,這個對我們本地基本沒有影響,因為我們的自主招生從來也沒拿過獎。

我孩子學校是我們本地最好的高中,但就我來看,雖然管理嚴格,但還存在種種問題,除上述問題外,還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盲目地大量刷題,常常固化了孩子的思維。綜上,想考清華北大,是難於上青天了。


青苔要開花


小縣城重點高中的學生越來越難考上清華北大嗎?——我不認同!

我們縣城的一高就是一個典型。學校在豫東省級貧困縣,經濟落後,十八線小縣城,我們戲稱自己是城鄉結合部,校領導一向以農村中學的身份自居,學生80%是農村學生,鄉土氣息濃郁。十幾年前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學校一年清華北大有那麼兩三個,就是豐收之年,學校能吹一年,每一個清北的學生名字全校人民都知道。但現在呢,我們可以看一下這張圖表: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所高中最近幾年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相對穩定,並不存在越來越難考的情況,如果跟十幾年前的個位數相比,反倒是在這所學校,清北越來越好考了。

當然,大範圍內,小縣城重點高中的生存環境這些年確實不容樂觀,畢竟但凡有能力的家庭,都喜歡往大城市集中,更願意把孩子送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生源的流逝應該是小縣城的學校最痛心疾首的事。

但這並不是毫無解決辦法,只是做法比較困難,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付出太多。

比如一個上不得檯面的話題:免費補課。上文所提的我們縣的高中多年來免費補課已成傳統,沒有老師去鬧,沒有家長去鬧,學生也大多理解。當週末補課成為常態,學生的成績相對於周邊同類型學校來說,一定會有一個提高,就這一點提高,足夠學校慢慢的在周圍學校中脫穎而出,慢慢吸引周邊稍微優質一些的生源。

當今的大環境下,縣級中學生源質量不行,教師質量也不行,家長嫌棄,社會也嫌棄,想要在這種尷尬中崛起,不靠學生的拼命努力,老師的付出,家長的理解,根本不現實。這種情況下你計較的越多,得到的反倒越少,越計較,情況越糟糕,最終一潭死水。


金牌小書童


謝謝邀請!本人從事書文化工作多年,有豐富的教育經驗。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我教過不少藝術特長高中生,就住在四線小城市裡。從我們市重點高中來看,去年有8名同學考上北大、清華。不過確實有這種趨勢,老師被地級市、甚至是省城的中學挖走,還有不少優秀生源也被挖走了。

我認為這樣會加速教育資源不均衡發展。縣城好的老師、學生都被上一級城市中學挖走了,那麼縣城的教育資源就會空心化,還會出現馬太效應。最常見的就是各個省的省城重點中學,彙集了全省的高級教師,尖子學生。

不過也有反例。那就是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這兩個學校通過採取獎罰分明的政策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通過軍事化管理把學生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用實際的高考分數贏得了家長們的信任,形成了品牌效應。衡水中學就幾乎把全省的好老師,尖子生都吸引到了衡水市。毛坦廠中學也僅僅是一個鎮中學。



我認為要把部分權利下放到縣級中學,讓縣級中學自主決定教師的獎勵制度,俗話說:重獎之下,必有勇夫。不能再讓老師吃上大鍋飯,這不是制度的倒退嗎?只要調動起老師的積極性,教學質量上去了,不愁沒有好的生源。

網上流傳深圳中學重金招聘教師名單吸引了網友的眼球:

他們給老師開出的條件是解決住房,有補貼,每月20000多元。一年發15個月的工資。小縣城中學沒有辦法和深圳比,但是可以通過學生考上重點本科人數來評定老師的獎金,提高老師的薪資待遇。讓老師也安心在縣城教學,防止他們被別的學校挖走,也防止有個別老師身在曹營心在漢,偷偷的在校外補課。

總之,高中教育目前還不是義務教育,也有市場化屬性。建議市場、行政兩條腿走路。要充分給予縣級中學自主權,讓他們盤活當地的教育資源。同時國家應該多培養定向公費師範生,讓他們也充實到縣級學校,補充優質的教師資源。希望“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在全國經濟欠發達地區遍地開花,這樣可以有效阻止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發展趨勢。讓經濟欠發達的小縣城的孩子們也能夠得到平等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樹人園丁


清華北大的招生方式變了,而不少學校的思維方式沒變

自主招生從2014年至今,經過不斷演化,自主招生名堂越來越多,其中清北的博雅/領軍計劃、築夢/自強計劃最為有名,其它985、211、雙一流名校紛紛跟進,以下為2017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名額分配情況分析:

這些數據代表了大學招生的一個趨勢,清華北大在我國高等教育界有著最高地位,它們的趨勢,也代表著未來的趨勢。

清華、北大的招生規則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2014年甚至更早之前,清華北大有70%—80%的名額都放在裸分裡面進行招生,但現在裸分佔比只有15%到20%。清華北大的招生方式變了,而學校的教育方式沒變,所以很難有清華北大的學生了。

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的浙江和上海,裸考上清華北大已經不足三分之一,而浙江考生裸考進北大的僅6%。

教育的方式沒變,招生的方式變了,想要裸考進清北,從數據來看難度增加二三倍。

同樣的對於上海,裸分上本地9所211,也是如此,現在的招生方式更注重綜合評價,也就是綜合素質的培養,目的是逐步改變“一考定終生”的狀況。

願望是好的,現實很殘酷

一線城市的家長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更高,培訓、競賽、培養特長等,考生步入名校的機會更多;

而二三線城市開外的考生,大多數家庭還堅持著傳統的進名校方式,無論是在課外培訓、學科競賽、特長培養等都與一線城市拉開較大差距,只能通過最終的高考來爭奪僅剩的名額,難度可想而知!

雖然說“專項計劃”是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但是這僅是針對農村,按個人理解特殊招生解決的是“頭尾問題”。

放眼全國,2017年已經有90所具有自主招生資格高校,而這些學校給的名額也基本都放到高中名校裡,中等和中等以下高中機會全無......

而在高考人數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少了那麼多招生名額,裸考難度極大,所以近幾年很難有一些高中出現“黑馬學生”、也很難在縣城出現“黑馬高中”。

老師作為三四線城市的考生,深有體會,還記得我們上初高中的時候,會有報到“xx中學”(縣高中排名中等)今年考了個北大真的沒想到。

作為縣中的母校每年也能出三四個清華北大,可是近幾年,高考成績出來基本只有學校的文理科狀元有機會,現在整個縣城也就三四個而已......

難道與自招名額過多,裸考名額缺失沒關係嗎?畢竟自招名額基本都是給市級高中,縣級高中只能“撲空”。

只能說名校越來越有名,普高就讓它一直普通下去吧!

作為考生的你們,面對武漢如此多的名校,家長雞血就非常正常了,為了你們的升學,只想讓你們踏進高中名校,而這時基本一隻腳就踏進了大學名校校門。

因此理解家長萬歲,都是為你們好!

這是我在一年前在微信公眾號發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劉濟物理


確實是這種情況,現在的小縣城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越來越少。

之所以能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這幾方面的原因

1.人往高處走

成績不好的學生,父母發愁可以上哪個學校;成績好的學生,父母操心的是去哪個學校更好;這就是實際情況。

成績好的學生想去升學率高的學校,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被升學率高的學校挖走了,人往高處走,好了還想更好。

2.現在的學習不單單是拼成績

城市越大機會越多,見得越多,眼界也就寬了。通過近幾年高考狀元不難發現,這些學生不僅僅是成績優異,不少考生在不少比賽中得過獎。小縣城這樣的機會不多。

3.對比的對象不一樣

在一個小縣城的重點高中對比的是全縣的成績排名,如果一個市或者一個省的重點高中,那麼對比的就是全市或者全省,這樣更容易看出差別,也就更能產生動力。

個人見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學生自己,只要學生願意學,小縣城也是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的。我老家就是個小縣城,縣城的重點高中曾經也考出過清華北大的學生。


然規教育說


我覺得小縣城重點高中學生越來越難考上清華北大是因為有省內的超級中學的存在。

超級中學吸引優秀生源

省內的一些超級中學往往是為了打出名校招牌,每年會出資吸引全省各個縣的中考尖子生前去它們學校讀書;因為有名校光環、考名牌大學、獎勵金、生活補貼等條件,這些小縣城的尖子生一般禁不住誘惑會選擇去省城高中讀書。這些超級中學的做法相當於是一種釜底抽薪的做法,從源頭上掐斷了縣城高中的優秀生源。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會放棄這樣的機會,也有學生會覺得壓力大中途返回縣城高中讀書,但是這些畢竟是個別情況。


優秀師資加持

這些超級中學往往會吸引到全省最優秀的那批高中老師;有時候這些超級中學是大學附屬中學,大學的部分老師可能還是高考試題出題人,所以這些附屬中學有著天然的優勢(猜測,個人之言)。最優秀生源、最優秀師資,這兩者加在一起往往就是很厲害的成績,這些學生基本上都能考600分以上,這些學這方面的經驗很豐富,學校的所有生中考出十幾個、二十幾個清華、北大也是正常。

變態管理

這些超級中學的管理也是很牛的,學校的所有管理活動都是有利於學生們學習的,所以這樣的學校想不出成績都難。



饕餮視聽


嗨!我是江右老王,關注老王不失望!


老王對此現象一點都不驚訝,十年前就聽說過寒門難再出貴子。當時也做過分析,等到老王到社會上闖了那麼些年後。更能肯定了。想知道為什麼嗎?

且看老王細細道來。

第一,信息的掌握決定著命運

在以前信息不流通的時代,不管富與窮,在學習這條大道上。大家掌握的信息是對等的。那個時候拼的是才華與勤奮的汗水。人生下來都是光著膀子,都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張嘴。沒啥區別,頂多是有的人家裡有礦,有的人家徒四壁。但是學習知識幾乎是平等的。

今時不同往日啊,在信息流通如此快速的時代,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命運。想一想你一個窮光蛋能懂什麼,即使有心也無力。你要天天上班,你能有時間獲取信息嗎?沒錢的人就要用時間去換錢,沒時間去思考去收集信息。

而有錢人不同啊,他有時間而且也很在意信息的收集。他知道的信息越多他賺的錢越多。甚至有的有錢人都會請一批人專門幫他收集信息。這樣就能認為造成信息不對稱。

比如老王老早就聽過清華北大自主招生,但是關於它怎麼招生至今這渠道都不知道。只知道要參加一些競賽,怎麼報名這些競賽。不知道!說老王是一問三不知我一點兒也不生氣。確實是如此。關於要參加了競賽才能報名自主招生,老王還是前段時間才知道的。試問一些小縣城的高中有幾個老師會知道?老王敢說一個巴掌是可以數的清的。

第二,知識的獲取需要經濟支撐

前面說到自主招生需要參加競賽,這裡那些偏遠地區的娃算是直接篩選出去了。競賽是需要專門的培訓,而培訓肯定是需要資金來支撐。沒錢還學個毛線。只是靠裸分上位了。你得與一千萬的學子競爭。這種競爭無疑是非常殘酷的。比如努力比你聰明的人肯定多如牛毛。這種考的是大腦的開發程度。正常來講,有錢的人家見世面廣,在教育孩子這一塊有自己的方法,沒有還可以花錢來培訓自己的孩子。智力是可以開發的,老王一直都鑑定這一點。而窮人家的孩子,除了靠自己的還是靠自己。你的家長,你的老師在小地方眼界就那麼大。牛人一般得要有牛人來引導,注意這裡說的是引導。你說靠老師教出來,那簡直天方夜譚。是靠引導和孩子的天賦加成。

一位老師如果比較牛,那就是有能力。被大城市盯上了,定然要把他挖走。留下的老師不是能力不拔尖,就是被上面看不起。(這裡有點過分,罵了很多老師,老王說聲抱歉!為了突出效果得犧牲一大批兢兢業業的老師了。)前段時間還看到老師犯錯了,調往偏遠地區這是一種處罰。見微知著是我們的先人告訴我們的,從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我們能挖掘出什麼來,那就是偏遠地區的師資不用懷疑是堪憂的。也許會出現體育老師教數學的情況。一點都不奇怪。

第三,有能耐的人往外面跑

這不,第一堂課的董阿姨,教窮人家的孩子要好好愛國。然後把自己的孩子生在國外,入了美國籍。這雖然是一件不足為道的小事情,不也正反應出,有錢的人們想的是怎麼逃離故土,去往生活更好的地方。就像老王常跟朋友打趣道,中國是一群學渣努力奮鬥建立起來的。看一看國難當頭的時候,逃得最快的是那些有錢人,有渠道的人。留下來的都是窮光蛋,想逃不知道往哪逃。在縣城也差不多是這種情況,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能力不允許他往外跑。那些思想先進的跑光了,誰來帶領那些天賦異稟的孩子。肯定得靠自己 。而在大城市,那就是一群人圍著那個孩子轉,誰更容易誰更難。一看便知了。

不要去怨天尤人了,如果生在寒門,那就拿出比別人努力一萬倍的魄力。不要去怨恨父母沒錢,只怪你上輩子造的孽太多了。今生來受苦!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歡迎熱評,點贊+關注!


江右老王


根本無希望,原因:1生源,尖子生都被市級重點高中錄取,2師資,優秀教師都在市級重點高中,3,競賽降分,自主招生佔大頭,錄取裸分極高。縣級高中高水平競賽輔導老師幾乎沒有,4學校社會資源都集中在市級以上重點高中。


手機用戶53155554264


我們老家江蘇蘇南小縣城,每年八九個清北,以後可能越來越少,縣城沒有競賽生,三位一體的也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