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庖丁解牛”典故,解讀莊子《養生主》思想,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庖丁解牛”典故來自莊子一書中的《養生主》篇。

《養生主》是《莊子》一書繼《逍遙遊》、《齊物論》名篇之後,又一名篇。

一直以來,眾多學者對莊子解讀都呈現一個趨向:只認可莊子思想的一半價值,因為他們認為莊子的另一半是消極避世的。

同樣,在對《養生主》篇的解讀上也有這樣的情況。很多學者認為莊子《養生主》的思想核心是“養神”,即拋棄對物質層面的追求,獨養精神,因此認為莊子有“消極避世”的一面。

比如開篇首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很多學者解讀說莊子的意思是說人生有限,而知識無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是徒勞的。

其實,這完全是對莊子思想的誤解。如果這樣解釋,跟後面的幾個寓言故事內涵就是矛盾的、毫不相干的,尤其是與緊接著莊子舉例的“庖丁解牛”典故具有相當的矛盾:如果庖丁不追求知識,他怎麼知道牛的身體結構,從而能使刀15年不碰到牛骨呢?他又怎麼可能在消極的狀態中達到“神乎其神”的技術極致呢?所以這種解讀是有問題的。

同時,如果這樣解讀,明顯就悖離“養生主”這個概念:當一個生命呈現消極頹廢狀態,就是不健康、不合乎自然的。

其實,在這裡,我認為這一句的本意應該是告訴我們,不要在“有限的狀態”中追求“無限的狀態”,而應該在有限狀態中追求獨屬於你的價值狀態,即至誠專一於你的天賦、使命,或者把你擅長東西發揮到極致,而不是被貪慾迷失了心竅: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也追求,那也追求,這也做一下,那也做一下,最終“殆已”,即陷入人生困局之中。

因此莊子緊跟著說,“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意思是既然已經陷入困局中,我們再怎麼追求都是在困局中而已。

下面,我們通過莊子的“庖丁解牛”典故,就能很好的認識這個真理。


從“庖丁解牛”典故,解讀莊子《養生主》思想,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一、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yǐ,足之所履lǚ,膝之所踦qī,砉xū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莊子說,庖丁為文惠君殺牛,手觸肩頂、足踩膝抵等各種動作,牛的骨肉分離所發出的砉砉響聲,還有進刀解牛時嘩啦啦的聲音,都符合音樂的節奏,與舞的節拍,曲的韻律相和諧。

莊子在這裡用殺牛這件事來舉例,可以說是“道無處不在”的另一種闡述。你看,庖丁殺牛居然可以像開演奏會一樣,充滿音樂節奏感,這就是一種心無旁騖、至誠專一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在道中、得道提拔的藝術生活境界。

見了庖丁殺牛的表演,文惠君讚歎不已,其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意思是你為什麼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接下來,莊子借庖丁的口回答了文惠君的疑惑,也是回答我們的疑惑。

庖丁開口就說:“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意思是我平生追求的是道,超過技術或說進而成就技術而已。

然後,庖丁闡述了他是如何追求道的,他先說他和世上的那些屠夫不同,他們殺牛是用割、用砍,所以再好的刀用不到一個月兩個月就壞了,但他因為追求“道”的緣故,知道“道”的所在,從而遊走於“道中”,最後拋去了我的感官(自我),全憑心神在運作,所以他的刀不會碰到筋骨,用了十五年依然如當初一樣鋒利。

在這裡,莊子通過庖丁的闡述,再次對應了逍遙遊“無己”的境界,也就是我這個軀體最後不屬於我來操作,而屬於“道”來操作,所以他就能“神乎其神”。在西方《聖經》中有一種說法,說人是器皿,什麼意思呢?即人是神(或說道)的器皿,用來彰顯神(道)的工具。

從“庖丁解牛”典故,解讀莊子《養生主》思想,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當然,莊子在這裡,還有另外一種寓意,即每一個生命,同樣的是十五年,有的沒幾年就把身體毀壞了,而有的十五年好像如初一樣,這又對應了道家人活幾百年不是問題的邏輯;

此外,其實那把刀,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張好牌,有的因為不識道,而打了爛牌,就好比我們本來有很好的天賦,但因為我們陷在“自以為是”中,所以沒有發現,就像換工作一樣,不停的換來換去,而這個過程就消耗。

而有的人,因為追求道,從道認識了自己,所以知道如何讓自己活在道中,而減去不必要的折騰,這就是養生的基本道理。

二、

但儘管庖丁這樣,莊子仍借庖丁的口提醒我們,“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意思是遇到筋骨盤結、錯綜複雜的地方,我依然惶懼警惕、如履薄冰,目光盯住此處,動作放慢,才能不偏離道。

那麼,在這裡,莊子的意思又包含了好幾層,一層是儘管一路暢通,但我仍然充滿敬畏心,仍然不敢驕傲,緊緊抓住“道”的出路;一層是成功之道,很窄,我唯有至誠專一,凝神專注,才能最終無所阻礙的將一頭牛“如土委地”,即像土一樣落地,寓意我才能完整而圓滿的過完一生。

然後,我方“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此舉又是一筆神來之筆,本來按理寫到“如土委地”就算是完了,但莊子沒有結束,而是又有了這麼一句,這一句是不是顯得多餘,不多餘,這表現了莊子“性情”中人的一面,也表現了莊子積極應對人生的一面——可以說,這又是對那些認為莊子消極避世的說法一擊。

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是一個人志得意滿的表現,以及人生價值達到最大綻放的快慰。而這份滿足來自他付出了一番“求道”的努力之後得來的,所以哪有“消極避世”的說法,根本沒有。

從“庖丁解牛”典故,解讀莊子《養生主》思想,這才是真正的養生

所以文惠君聽了庖丁的言語,不由得佩服說道:“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意思是聽了你殺牛的道理,我才懂得了養生。

從常識來說,殺牛跟養生有什麼關係?但文惠君聽了殺牛的過程,居然知道養生的道理,可見文惠君的悟性和慧心的確非凡。

在這裡,所謂的養生就是一種正確的活法,而這種正確的活法就是至誠專一於道中,在道中尋找到實現人生價值。

也就是說,莊子用這個告訴我們成功之道,就是先求道、在道中體察路徑。這就是養生的真諦!

如果想更全面瞭解莊子《養生主》思想,請點擊【 】觀看詳細講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