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上老君的青牛和牛魔王做對比,究竟誰厲害?

大新榮耀


青牛精和牛魔王來一場公平的打鬥,究竟誰厲害?如果兩人拿兵器打,青牛精贏,不拿兵器,牛魔王贏,青牛精雖然是太上老君的坐騎,主人的實力可以開天闢地,三界之內沒有對手,包括西天的如來佛祖,可青牛精的實力卻一般般,而青牛精之所以這麼厲害,完全是太上老君煉製的金剛琢,金剛琢可以收任何武器,而且還可以遠程打擊對手,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太上老君就是用金剛琢遠程把孫悟空打暈的,可想而知,金剛琢是多麼厲害的一件武器。

如果青牛精不拿兵器,只能勉強算一個大妖,而牛魔王卻是妖怪之王,就連孫悟空都未必打得贏他,但是如果青牛精配上了金剛琢,在妖怪圈子完全可以橫著走,沒有那個妖怪敢得罪他,就算是獅駝嶺的三頭大妖碰上他,也得叫一聲青牛哥,雖然實力不如這三頭大妖,但金剛琢在手,實力就會大增,而且一開打,三頭大妖的武器就被收走了,沒有武器的三頭大妖就算一起上,也未必能打贏。

在西遊記裡面,武器是非常重要的,孫悟空請來救兵,武器被收走後,各路大神也就無可奈何了,只能停止進攻,最後還得如來佛祖出手,如來佛祖為了完成西天取經的重任,下了血本,送了十八座金山給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收了這十八座金山後,才把這事給平息了,所以說,如果青牛精帶著金剛琢和牛魔王打,牛魔王就算是妖怪之王,沒有武器想打贏青牛精,幾率很小,如果青牛精不用金剛琢,牛魔王會很輕鬆打贏青牛精。






經典電影電視劇


幾年前,筆者在網上看到了一些分析牛魔王家族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有一個共識性的觀點是,牛魔王家族來自魔界,是魔界曾經的貴族。神魔大戰之後,作為俘虜,牛魔王的父親被賣到了天庭,做了老君的奴僕。

  由於牛魔王的父親比較會來事,所以在兜率宮混得很好,得到了老君的特殊照顧。所以,孩子們都得到了差不多的安置。老大青牛繼承了父親的職位,繼續為老君服務;老二白牛學了一身本事,隨後來到人間,變出了稱霸一方的妖王,即大名鼎鼎的牛魔王;老四黃牛做了地痞流氓,在女兒國賣藥。

  後來,老君研發仙丹拿自己做實驗的時候,誤吞了生丹,導致體內火氣過旺,於是拿身邊的童女出火,最終把她的肚子搞大了。於是,青牛精就找打了牛魔王,讓他娶了這個童女。老君給他們安排了火焰山為地盤,同時給了牛魔王做大王的很多資本。

  這個童女就是鐵扇公主,而紅孩兒就生在火焰山,他是老君的兒子。這個故事講得很圓滿,然而畢竟是後人腦洞的,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牛魔王與青牛精的物種問題,他們到底是不是一個物種?

  毫無疑問,他們不是一個物種。牛魔王是大白牛,就是一頭普通的牛;而青牛精是兕,所以他下界後號稱兕大王。什麼是兕呢?這種物種應該已經滅絕了。在中國的古代典籍中,兕是一種類牛的猛獸。

  兕的特點是隻有一隻角,同時是食肉的猛獸,類似於牛,但是體型比牛還大,極為兇猛。兕不僅可以在陸地上走,還可以下海,入河,是一種罕見的獸類。兕與牛僅僅是外形上類似而已,他們並不是一個物種。差別比駱駝與駝羊還大。

  所以說,牛魔王與兕大王不可能是兄弟,甚至說不可能存在任何血緣關係。他們倆都是《西遊記》中極為罕見的大牛,遺憾的是他們從未交過手。如果交手的話,他們誰更厲害呢?其實,他們的真實實力是比較好區分的。

  首先,牛魔王有七十二變,而青牛精並沒有。青牛精的變化法很簡單,也很粗糙。其次,牛魔王力大無窮,拳腳功夫極為流暢,這點是青牛精沒法比的。再次,青牛精的金剛琢對付牛魔王不好使,因為牛魔王可以不借助兵器就可以打敗他。

  就他們倆的綜合能力來看,牛魔王與青牛精對陣,青牛精完敗。如果青牛精不借助金剛琢,僅僅靠兵器與牛魔王對陣,他也沒有多少勝算。牛魔王使用混鐵棍的時候,連孫悟空都接不了多少招。所以說,牛魔王的綜合實力遠在青牛精之上。


文史號


 在《西遊記》中,牛魔王與青牛精是兩個罕見的妖怪,能力都很強。收服他們的時候,天庭、佛界都派出了聯合軍隊。最終的收服,都廢了很大的勁兒。

生在同一個時代,牛魔王與青牛精如果想見面的話,肯定會有機會。他們應該知道彼此的存在。甚至很多人將他們說成是兄弟倆。

關於這兩個妖怪的戰鬥力,也出現過很多說法,各種觀點都有。有人說,牛魔王更厲害。也有人說,青牛精更厲害。到底誰厲害,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解說一下。

第一、論法寶。青牛精的法寶金剛鐲,能將一切兵器收入囊中,所以這個法寶應該是《西遊記》中排名較為靠前的寶貝。那麼牛魔王呢?牛魔王手上能叫得上的法寶也就芭蕉扇了。更何況,這個扇子遇到定風丹也就廢了。不過,這個扇子有個特異功能,那就是可以克金剛鐲。

第二、論變化。牛魔王懂七十二變,而青牛精只有基本的變化。變個普通人,變個普通物件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說變得比較複雜,青牛精就不會了。在《西遊記》中,並沒有青牛精展示覆雜的變化之術的任何描寫,可見在這個方面,他不如牛魔王。

第三、論個人打鬥。青牛精先後跟孫悟空大戰三次,不論拳腳、兵器、還是鬥法,都不輸孫悟空。不過在一旁觀戰的托塔天王說過:那妖怪拳腳比大聖有所不及,只是那金剛琢太過厲害!

  青牛精之所以能把孫悟空打的沒有脾氣,躲在山上掉眼淚,那主要是得益於他從太上老君那偷來的金剛鐲。靠這個法寶,不論孫悟空弄什麼神通,請什麼救兵,都能把人家的兵器法寶統統收走。而且,就是這個金剛鐲,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跟二郎神大戰的時候,被太上老君用這個偷襲,打倒了孫悟空。

  所以,綜合考慮來看,精鋼鐲對青牛精的戰鬥力有至少百分之兩百的加成,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金剛鐲,孫悟空對付青牛精不是太大問題。而牛魔王與孫悟空論拳腳的話,孫悟空不是牛魔王的對手。牛魔王身材高大,力大無窮,人稱大力王,所以孫悟空打不過他。那麼就可以推理出,青牛精的拳腳也不是牛魔王的對手。

第四、論戰鬥力。打擊牛魔王的勢力來自多方面,包括:佛界的,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以及如來佛祖密令四大金剛率領佛兵,於四面八方佈下天羅地網;天庭的,玉皇大帝命李靖並哪吒太子率天兵天將來剿;其他勢力,過往虛空一切神眾都留步幫打。牛魔王跟孫悟空前後交手不下四次,連續打鬥幾天幾夜不曾停歇。用劍、用棍、用拳,先比拳腳,後比變化,再比神通。可謂打的是翻天倒海、驚天動地。而且牛魔王一沒有厲害的法寶,二沒有強大的背景,三沒手下幫忙,自己單挑孫悟空、群戰眾天兵。牛魔王在神佛聯軍合擊之下最終被擒的。況且,牛魔王也不是被打敗的,而是力竭被擒。

青牛精呢?打擊青牛精,天庭派的是哪吒父子,沒有打勝,又派了火德星君,還是沒有打勝。後來,如來佛派了十八羅漢,依然沒有打勝。沒有勝利的核心是,他有金剛鐲。後來孫悟空到天庭,找來老君收回了金剛鐲,青牛精馬上就被收服了。

綜合評比一下可以發現,論綜合實力,牛魔王明顯在青牛精之上。遺憾的是,牛魔王沒有一個好的靠山。

  但是從孫悟空大戰牛魔的章節來看,孫悟空的這次出戰是最辛苦的,因為他算是第一次全力出手,既沒有去哪請救兵,也沒擔心害怕的法寶,更不用擔心唐僧被吃、被捉等,可以說是毫無顧忌,毫不保留的跟牛魔王真正打了一場。這也是孫悟空在西遊記中唯一的一次火力全開。但即使這樣,以及很多神仙的幫忙,才艱難拿下牛魔王。那牛魔王的厲害,就可想而知了。

  那麼,從上面對比的情況來看,青牛精和牛魔王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如果青牛精不用金剛鐲,那估計跟牛魔走不了幾個回合就要落敗。即使青牛精用了金剛鐲,能打贏牛魔王的幾率也不高。因為牛魔王本就不靠神兵利器,即使武器被套走,他也能憑拳腳和神通完勝青牛精。

  所以,大力牛魔王才是西遊記中的第一“牛”,中國神話傳說中武力值最強的“妖”確實名不虛傳。妖界大佬的位置果然不是誰都可以坐的。



小福仙


牛魔王更強一些,下面為大家分析原因:

在《西遊記》原著中,太上老君的青牛和牛魔王從未交過手,如果單純的去對比青牛和牛魔王誰更強,恐怕很難得出結論。但有趣的是,青牛和牛魔王,都曾和孫悟空交過手,所以我們只需把牛魔王、青牛精和孫悟空對戰的結果分析出來,此題便可迎刃而解。

牛魔王VS孫悟空

一、法器對比:金箍棒VS芭蕉扇

孫悟空從鐵扇公主處,得到芭蕉扇,又被牛魔王變作的豬八戒,從孫悟空手裡騙了回來。


在原著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原文寫道:“那魔王使扇子扇他一下;不知那大聖先前變蟭蟟蟲入羅剎女腹中之時,將定風丹噙在口裡,不覺的嚥下肚裡,所以五臟皆牢,皮骨皆固,憑他怎麼扇,再也扇他不動。”

本來牛魔王手持芭蕉扇,是穩操勝券的,但孫悟空因吃了定風丹,所以芭蕉扇奈何不了孫悟空,所以在法器上,牛魔王算是和孫悟空打了個平手。

二、牛魔王與孫悟空戰力對比

因孫悟空借扇遲遲未歸,唐僧等的心焦,就問火焰山土地道:“敢問尊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魔王神通不小,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唐僧料定孫悟空和牛魔王因鬥法,不能脫身,讓豬八戒和沙僧去一人,助孫悟空一臂之力,好早時拿到芭蕉扇。

原著寫道:“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鬥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

由此可見,豬八戒的到來,扭轉了戰局,但這並不能代表八戒很強。因為給孫悟空足夠的時間,孫悟空未必就不能打敗牛魔王。值得一提的是,牛魔王和孫悟空打鬥了一日,就有些支持不住了。那青牛精能和孫悟空打鬥多久呢?

青牛精VS孫悟空

一、法器對比:金鋼琢VS金箍棒

其實這個就不用比了,因為孫悟空的金箍棒,完全不是金剛琢的對手。青牛隻需祭出金鋼琢,金箍棒就會被金鋼琢套走。


二、青牛與孫悟空戰力對比

青牛和孫悟空戰至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又打鬥了二十回合,青牛把自己一洞的小妖叫了出來。可見,青牛最多能和孫悟空打鬥五十回合,就支撐不住了。

牛魔王VS青牛精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確定:牛魔王在戰力上,要強於青牛精。但孫悟空有定風丹,青牛精卻沒有。太上老君的芭蕉扇,可以扇火,能剋制金鋼琢,是因為五行相剋的原理,但牛魔王的芭蕉扇,扇出的是風,所以不能剋制金鋼琢。只要牛魔王拿出芭蕉扇來對付青牛,青牛就會拿出金鋼琢收走芭蕉扇。

金鋼琢雖說可攻可守,但當年老君用金鋼琢打孫悟空時,屬於偷襲。孫悟空在有防備的情況下,就不一定能偷襲成功了。所以牛魔王應該也能避開金鋼琢的進攻。

總結:牛魔王和孫悟空雖打了一日,不分勝負。但青牛和孫悟空只打鬥了五十回合,就支撐不住了,而且五十回合,也不至於打一天。青牛精在兵器上稍占上風,但戰力上,就差的多了。牛魔王打敗青牛,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牛魔王要比青牛厲害!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在下方留言,我會加以改正。喜歡的話,幫忙點個贊,謝謝大家的支持!

小劉侃西遊


他們倆都是《西遊記》中極為罕見的大牛,遺憾的是他們從未交過手。如果交手的話,他們誰更厲害呢?其實,他們的真實實力是比較好區分的。

首先,牛魔王有七十二變,而青牛精並沒有。青牛精的變化法很簡單,也很粗糙。其次,牛魔王力大無窮,拳腳功夫極為流暢,這點是青牛精沒法比的。再次,青牛精的金剛琢對付牛魔王不好使,因為牛魔王可以不借助兵器就可以打敗他。

就他們倆的綜合能力來看,牛魔王與青牛精對陣,青牛精完敗。如果青牛精不借助金剛琢,僅僅靠兵器與牛魔王對陣,他也沒有多少勝算。牛魔王使用混鐵棍的時候,連孫悟空都接不了多少招。所以說,牛魔王的綜合實力遠在青牛精之上。




九月看看看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先來討論一個很有趣的話題,牛魔王是什麼牛?黃牛?犛牛?水牛?黑牯?

在小說中,牛魔王是一隻大白牛。“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然而有趣的是,在87版電視劇《西遊記》以及電視劇《魔幻手機》中,牛魔王都是以一隻黑牯的形象出場的。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現代人的想象中,牛魔王牛魔王那是“魔”,表示著奸詐殘忍,表示著狠毒暴虐,而中國的牛裡面,只有黑牯符合這種想象。黑牯好鬥易怒,容易同伴打架,這不就是個魔嗎?

而在小說中,牛魔王雖然有個“魔”字,但他身上卻具有濃厚的佛性,是如來青睞有加的人物。只要一看為了逮捕牛魔王,如來親自下令,命令四大金剛帶領眾多佛子參戰,玉帝也讓托塔天王、哪吒等率領天兵天將參戰,在八十一難中,誰能有這個大排場?唯有牛魔王一人而已。





詩詞細讀


太上老君是古代神話書《封神榜》裡的,玄元皇帝,他的座騎是板角青牛,是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的哥哥,老三叫,通天教主,說三弟兄老三太攪,要和兩位哥哥比高下,爭奪人間的管理權,三人分別拿三個黃金做的瓜,並排各位拜金瓜,比法術,金瓜先開花者為勝,四方護法守護,眾神監看,拜瓜開始,很短時辰老大,玄元皇帝老君爺金瓜開花,不一會元始天尊玉帝的金瓜開花也開花,老三通天教主金瓜不開花,他心又虛面又羞,修道偷工減料,道行太差,趁眾人不注意,把自己沒開花的金瓜拿上,偷換了他大哥老君爺玄元皇帝的開花金瓜,眾人慾說,老君爺阻,只言一句話:人間將遍佈賊,鬼,鱉,煞。牛魔王是神活小說《西遊記》九妖十八洞,洞洞出妖精,一個洞裡的妖精,牛魔王應是老子(老君爺)的板角青牛,不能持戒俢行,偷開情竇,讓鐵扇公主勾去了,大家切記,這些都是不可信故事裡的事,只當做笑談。


包強中


牛魔王有實力,但沒背景,一切靠自己努力打天下,狐朋狗友一堆但沒有能拿的住事情的。

青牛雖然武力值不如牛魔王,後天努力也不行,但人家有背景,道祖太上老君在後面撐著可以彌補甚至超過其他人的苦修,再加上靈寶加持,那真的是牛的不要不要的了。

換個說法兒,悟空八戒哪吒可以聯合起來收拾牛魔王(牛魔王好像也沒做啥可恨的事情),但他們卻不敢把青牛怎麼樣!這就是背景後臺的力量!


柏瀾6


太上老君的青牛厲害。

為什麼呢?因為後臺硬呀!縱觀整本西遊記,比孫悟空厲害的妖怪多了去,沒後臺要麼被打死,要麼被各路神仙收了。

比如說唐僧吧,沒成佛前,肉眼凡胎,可人家是十世金禪子轉世,如來大神的弟子,球本事沒有,動他的,可有好下場?

雖說牛魔王看上去應該比青牛厲害點,真的卯上了,還不是一個死字?


潼南陽木匠


若論真本領,很明顯牛魔王更厲害:托塔天王帶著哪吒等眾多天將,再加上孫悟空、豬八戒,以及四大金剛、金頭揭諦、六甲六丁、護教伽藍,以多敵一,鏖戰良久才打敗了牛魔王。

青牛精手裡有金鋼鐲,套走了孫悟空的金箍棒,眾多天仙的兵器,以及十八羅漢的金丹砂,最後太上老君親自出馬,用芭蕉扇收服了青牛精。

若是二牛相爭,肯定牛魔王更厲害。芭蕉扇牛魔王家裡也有,他還真不會把青牛精放在眼裡。牛魔王是一方豪強,他看不起青牛,青牛估計也不服牛魔王:青牛的後臺是太上老君,雖沒有神職,但他終究是天上的人。

私企白領一月十萬,機關普通人員一月五千,白領的精彩機關人員趕不上,機關人員能辦成的事白領辦不到。不比較雙方都挺牛,一比較雙方都成了失敗者,小說中是這樣,生活中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