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史
宋安之覺得回答這個問題,倒不如說說西夏是如何崛起獨立的。
說來也諷刺,西夏崛起於宋朝初期,一般來說,每個朝代開國初期是軍隊戰鬥力最巔峰之時,結果依舊是搞不定西夏,還讓人家獨立,也難怪終北宋乃至兩宋三百多年,都搞不定人家西夏。
下面大概說說西夏崛起史。
在宋太祖開國以後,西北的李氏表示臣服,成為宋朝名義上的臣子,從此李氏首領的官職是“定難軍節度使”。
到了宋太宗趙光義時期,這位一直想證明自己比哥哥強的奇葩皇帝,想徹底收復李氏,統治西北,結果沒想到翻船了。
李氏一族的李繼遷可不想這樣被人統治,李繼遷是個奇人,一方面尋求遼國的支持,先後被遼國封為定難軍節度使,乃至夏國王。對待北宋跟耍猴子一般,打贏了就擴大戰果,打輸了就馬上假裝投降,然後又反叛。
到了宋真宗時期,經過幾番大戰,懦弱的宋庭為了邊境和平,李繼遷之子李德明進了一個沒什麼用的誓表,就封其為西平王、定難軍節度使,給內地節度使俸祿,並賜銀萬兩、絹萬匹、錢二萬貫、茶二萬斤,實際上已經默認了李氏在西北的割據。
到了宋仁宗在位時期,西夏更是正式稱帝獨立,都不是名義上臣服了。
大家想想,西夏自李氏一族自宋太祖時期就沒有被搞定,到了宋太宗和宋真宗時期更是被李氏打的灰頭土臉的,不得不默認人家的割據,開國初期軍隊最巔峰的時候,都是這樣,以後自然更搞不定了。
宋安之
關於北宋滅不了西夏的原因,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不妥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第一個原因,從北宋自身體制方面談一談。
重文輕武,武將地位低下,軍事人才逐漸減少。這個很好理解,一個領域,社會地位高、收入可觀,自然會有大量的人才流向這個領域,反之,這個領域的人才必然會大量流失。北宋的政權起源於趙匡胤的兵變,所以,對武將的忌憚比其他朝代更加嚴重,為了預防武將專權,北宋採取了大量的限制措施,造成了所謂的“積弱”。
2.分權過於嚴重,冗官冗兵現象嚴重,國家財政日益枯竭。北宋不但對武將進行限制,對文官也採取了分權措施,一個職位有很多人來擔當,宰相之間吵吵鬧鬧,相互扯皮推諉,行政效率非常低下。由於官員增多,按照祖制,北宋又採取高薪養廉的模式,國家財政支付工資都很困難,這就是“冗官”;軍事制度僵硬,禁軍本來是國家的精銳部隊,但兵員卻越來越多,越來越濫,缺乏統一的選拔標準,甚至很多農民起義軍也被編入禁軍,北宋末年,禁軍數量的龐大已經令人咋舌,但戰鬥力卻大打折扣,還耗費了國家大量經費,這就是所謂的“冗兵”,國家沒有錢,哪裡還會大規模興兵作戰呢?
第二個原因,從地緣政治方面談一談。
北宋的國土面積非常有限,北方有強大的契丹族政權——遼朝,北宋末年,又添上一個崛起的女真人——金朝,如此一來,北宋的防守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輕易抽出大量兵力去攻伐西夏,萬一北方戰事又起,恐怕有滅國的危險。
北宋的首都在汴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封,這裡防守困難,需要長期保持大量的邊防軍隊。這個問題有很多人研究過,北宋由於沒有幽雲十六州做屏障,北方几乎一馬平川,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的機動作戰,如此一來,北宋必須長期保持警惕,北方的軍事防守壓力一直很大,不敢掉以輕心。
西夏位於北宋的西北地區,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佔據了地利之便。看一下地圖就明白了,西夏把持著西北一大片區域,北宋要想進攻,一般需要從現在的陝北一帶出發才可以,那邊地理情況複雜,不利於速戰速決。
第三個原因,從軍隊構成方面談一談。
眾所周知,北宋對幽雲十六州沒有控制權,這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缺乏戰馬。北宋所處的時期正是騎兵無敵於天下的時期,失去了重要的產馬基地,北宋只能用步兵來對抗遊牧民族的騎兵,長期以來,吃了不少大虧。
反觀西夏,佔據著河套平原一帶,正是放牧的好地方,戰馬補充起來非常方便,所以,西夏以騎兵為主。北宋用步兵對戰西夏的騎兵,防守起來尚且可以一戰,但進攻起來就麻煩多了,因為步兵機動能力太差,對後勤的要求也高,要命的是,後勤線還容易被別人機動性強的騎兵偷襲,所以,步兵遠征騎兵,絕非易事。
第四個原因,從後勤線方面談一談。
打仗就是打後勤,這無需多言,餓著肚皮打仗,即使能勝,也只是僥倖,長期的勝利還是需要強大後勤來做保障的。西夏位於西北邊陲,而宋朝的國度卻遠在開封,後勤供應起來有多難可想而知。有些朋友肯定好奇,為什麼非得從開封運送物資呢?這個就得從封建時期的實際情況說起了,從北宋開始,封建時期幾乎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城幾乎享有所有的優先權,全國的糧食、工匠、錢財幾乎都要先集中到都城才能向邊疆供應。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吸取了唐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如果邊疆的將軍能夠自主籌集軍需,會有割據的風險,所以,北宋的體制就變成了這個情況。這麼一來,不但耗費了不少財力,後勤線拉得太長了,也不容易供應不輟。
而且,深入西夏腹地之後還要保持較長的後勤線,這樣,後勤線的安全也不能保障,所以,攻打西夏,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第五個原因,西夏的力量不容小覷。
不要覺得西夏是個弱小的割據政權,如果真的是想象的那麼弱小,強敵環伺,西夏早就滅亡了。西夏的軍事力量也是令人膽寒的。
平夏鐵鷂子,西夏重騎兵威力巨大。鐵鷂子就是披重甲的騎兵,實際上是西夏騎兵的敢死隊,騎兵把自己與戰馬連在一起,即使陣亡也不會落馬,如此強大的衝擊力,對於以步兵為主的北宋來說,無疑是噩夢。漫說北宋步兵,即使契丹人、女真人也在鐵鷂子面前吃過大虧,後來蒙古人滅亡西夏也吃了不少苦頭,所以,西夏的重甲騎兵威力不容小看。
橫山步跋子,西夏擁有成熟的山地作戰部隊。看到這個名稱,估計很多朋友都以為這是步兵,但,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他們也有馬騎,但只是作為代步工具。遇到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地形,他們就會發揮重要作用,翻山越嶺蒐集情報、搞偷襲,這種戰法適合多山的西夏地區。
潑喜軍,西夏的特殊兵種。看到這個名稱,肯定覺得古怪,大約是當時的音譯,至於究竟是什麼意思,很難說準了,只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潑喜軍就是駱駝大軍的意思。西夏多山、乾旱,駱駝的能力就不用我來多做贅述了吧,所以,潑喜軍可以長期駐守在乾旱的戈壁灘、沙漠旁,而北宋軍隊卻難以達到這樣的作戰意圖。
其實,還有一條重要原因,那就是北宋錯失了最佳滅西夏的時機,這一條就不再展開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討論。
好了,以上就是鄙人的粗知淺見,希望只是拋磚引玉,期待高手能夠留言討論,但謝絕語言攻擊哦,再次感謝邀請。
貓叔說歷史
看到“滅掉西夏難於登天”,我笑了。
提問者的天是不是指的是天花板?
現在梳理一下宋夏戰爭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夏勝宋敗
這一階段最為我們所知,因為拜教科書所賜,很多人一提起宋夏戰爭章嘴就萊: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三大敗仗,宋朝被戰魔李元昊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北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原宋朝的藩屬党項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宋朝君臣大怒,宋夏戰爭爆發。
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三戰宋朝慘敗,但西夏也是慘勝,雙方議和,史稱“慶曆和議”。
2宋夏相持
治平元年(1064年),西夏侵略慶州,被宋軍擊敗,夏毅宗李諒祚受傷不久去世,西夏開始由攻轉守。
宋神宗即位以後,任用王安石為相,“奮然將雪數世之恥”。
熙寧年間,王韶率領宋軍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廝羅等政權,拓地兩千餘里,建立熙河路,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對西夏逐漸開始佔據戰略主動。
熙寧四年 ( 1071) ,韓絳統兵建撫寧、囉兀城已取得戰略進攻的據點,但被西夏軍隊攻破二城。
*
元豐五路伐夏
元豐四年 ( 1081) ,西夏內亂,宋神宗趁此發動五路伐夏大戰。宋軍進攻到西夏首都靈州城下,但被夏軍放黃河水,淹沒宋軍營地,宋軍被迫撤軍。
雖然沒有滅亡西夏,但宋軍佔領了銀、石、夏、宥諸州和橫山北側一些軍事要點,使西夏在橫山沿邊地帶不敢耕者二百餘里,戰略優勢更大。
*
永樂城之戰
元豐五年(1082年)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準備一舉滅夏。 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橫山地區,直逼西夏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為了滅夏,徐禧等人在永樂川築永樂城(今寧夏境內)。
西夏兵三十萬圍攻永樂城,截斷流經城中的水源,最終攻破永樂城,宋軍二十萬多士卒役夫陣亡。
*
平夏城之戰
共發生過兩次,第一次夏勝,第二次宋勝。宋取得了對夏在戰略上的完全戰略優勢,控制了橫山地區,夏陷入困境。
3.戰略反攻
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宋軍在大太監童貫、名將种師道的率領下,在古骨龍大敗西夏軍。
宣和元年(1119年),宋軍攻克西夏橫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臨亡國的危險,西夏崇宗被迫向宋朝表示臣服,且恢復舊時賜名曰趙幹順。
宋徽宗同意休戰,下令陝西六路罷兵息戰。
由此可見,如果不是1127年北宋滅亡,少則10年,多則20年,西夏必亡。
燕趙節度使
打不過遼國不丟人,打不過金國不丟人,打不過蒙古更不丟人。
打不過西夏,實在是丟人。
小院認為,宋朝最丟人的就是坐視西夏崛起,這還是在北宋,宋軍尚堪一戰的時候。可以說丟人丟到家了。
為何始終幹不掉西夏,從表面上看,是宋軍戰鬥力不強。
從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五路伐夏起,到大安七年(1081年)宋神宗五路伐夏為止,中間還有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重要戰役,宋夏戰爭歷時近百年,西夏曆經李繼遷、李德明、李元昊、李諒祚、李秉常等數位統治者,宋朝耗費無數國力,勞民傷財,始終無法滅掉西夏,反而被其坐大,不得不承認西夏的獨立地位。趙匡胤要是看到弟弟、侄子侄孫們這般慫樣,棺材板怕是都要按不住了。
表面上看,宋軍戰鬥力不如西夏軍,所以屢次被擊敗,但真是這樣嗎?要知道,宋軍的戰鬥力,是階梯式下降的,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手下的宋軍是戰鬥力最強的一代,是開國的百戰精兵,到了真宗、仁宗朝,雖有下降,也沒有到不堪一擊的地步,而且北宋最精銳的就是西北的邊軍,那是全國最能打的軍隊,為何打個小小西夏,會如此吃力。
背後的原因,是宋朝主兵的文人不知兵。
文人主兵,被認為是宋朝積弱的重要原因。實際上,文人主兵本身並不能說錯,關鍵要看主兵文官有沒有軍事能力,是否有足夠軍事經驗,有沒有學習過軍事理論,也就是說,主兵的文官有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在這點上,宋朝做得太差,比同是文官主兵的明朝相差太遠。
拿悲壯的三川口之戰來舉例。
康定元年(1040年),李元昊舉國入侵,發動三川口之戰,宋軍應對失據,被稱為鐵壁的金明十八砦被攻破,守將守將都巡檢李士彬被活捉,西夏軍兵鋒直指延州。
環慶副都部署副總管劉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孫率軍救援延州,在三川口與西夏軍遭遇,經過苦戰,勇將郭遵陣亡,宋軍全軍覆沒。
當時負責鄜延路軍事行政的,是範雍,他是名義上和事實上的一把手,所有軍隊都要聽其節制。範雍,並不懂軍事,李元昊入侵前,早有預謀,故意向範雍示弱,哄得範雍信以為真。隨後李元昊派出大批西夏奸細以投降的名義安插到金明寨中,範雍還相當高興,認為是他的懷柔政策取得了效果,結果到了戰爭開始時,這些人在內部作亂,號稱鐵壁的金明寨就此失守。
得到金明寨失守的消息,範雍炸了,因為他駐守的延州城內此時只有不到一千人馬,於是他下令轄區內所有能動的部隊緊急增援延州。
於是,劉平、石元孫帶著兵來了,行軍到了三川口附近,此處裡延州城已經不遠,由於行軍太急,士兵需要休息,劉平的計劃是在這裡紮營過夜,第二天早上進城。結果又收到範雍急報,軍情緊急,必須馬上進城,而且為防止西夏人跟著大隊人馬乘機入城,要把軍隊化整為零,一批批開進延州城,劉平只好照辦,先後放出50個小隊,3000多人馬,結果全被埋伏的西夏軍吃掉。
範雍的瞎指揮,嚴重打擊了宋軍的士氣和戰鬥力,他緊密默契地配合了李元昊,把宋軍耍得團團轉,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範雍只是一個代表,宋朝的軍政命脈全部掌握在文官手裡,要打仗,必須用,也只能用文官主兵。但同時,文官又並不知兵,只能邊打邊摸索,沒有軍事經驗的文官,在戰略戰術上,當然不是狡黠成性的李繼遷、李元昊的對手,即使手下軍隊再能打,也架不住主帥的失誤,所以一再遭遇失敗。
再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皇帝的態度。
對西夏問題,首先是皇帝的不夠重視。
在李繼遷還沒有發跡時,如果趙光義堅決打擊李氏,堅持強硬手段,很可能不會發生後面的西夏問題,當時的宋朝,要滅掉李氏大概跟踩死一隻螞蟻差不多。
而等到李繼遷崛起後,宋真宗不是堅決進剿,卻一再忍讓,甚至割讓了夏、綏、銀、宥、靜等五州給他,事實上承認他的獨立地位,簡直是莫名其妙。
禍根,就是在這兩朝埋下的,換句話說,就是皇帝的不思進取,導致了西夏的坐大。
到了李元昊正式稱帝,西夏已經尾大不掉,擁有了幾十萬兵力,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幾十個人的小混混了,這時再想要滅掉西夏,宋朝必須要有舉傾國之力,打一場長期戰爭的準備,這時候的宋朝仁宗皇帝,同樣沒有這個決心。
那就只好任憑西夏發展了,只要不太過分,我大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小院之觀
北宋是滅不掉西夏的。
究其原因,北宋自身首先有三個制約條件:
1、“北宋無將”。宋太祖趙匡胤算是五代十國亂世的親歷者,見識了藩鎮割據的危害。又靠陳橋兵變起家,他怕自己的統治也會重蹈覆轍,為防止兵變,北宋部隊是各地方臨時抽調的,將領是臨時空降的,這樣一來將不熟兵,兵不知將,指揮、臨陣、執行大打折扣,軍隊戰鬥力大降。
2、當時北宋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今天的河北、山西大片地區是遼國領土,面對北宋國都汴京(河南開封)真是一馬平川,遼國騎兵可隨時來去自由,北宋的心腹大患不是西夏,也導致北宋無暇全力針對西夏。
3、北宋最為缺乏的戰略物資——戰馬。大規模依賴於進口,最主要還是得和遼國進行貿易獲得,而西夏雖然軍隊人數少,但不缺乏精銳騎兵部隊,驍勇善戰,迅疾如風。
簡單說完北宋無法滅西夏的自身制約條件,我們再看西夏。這個政權在當時面對遼宋,顯得最為弱小,可它卻在與宋,與遼的戰爭中屢爭主動,享國一百八十多年,其強悍風格可見一斑。
西北胡塵,兵鋒犀利。其相對北宋的絕對優勢可以概括為兩點:
1、全民皆兵。古老氏族社會形成的傳統習慣,使得西夏軍隊動員效率達到最大化,而且如臂使指,作戰效率極高。
2、後勤補給優於北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補給是制約軍隊戰鬥力的最大環節。西夏後勤補給之所以損耗小,速度快,就是因為全民皆兵,平時駐地屯墾,戰時倉儲供應。北宋戰時後勤需要徵發民夫,而西夏有專門的物流體系——負贍兵。不光專門負責運輸,還能隨時補充前線人員損失。又能送貨又能砍人,堪稱“戰場最佳第六人”……
綜上所述,北宋無法消滅西夏,只能與其長期共存了。
發條鳥編年史
宋和西夏多次戰爭,開始因為宋朝更戍法等軍事制度弊端,再加上澶淵之盟後再也沒有打過仗,人才匱乏,戰鬥力低,而西夏相反,再加上元昊軍事才能非常高,所以打不過,只能用經濟外交手段解決。
後來宋朝經過范仲淹王安石軍事改革,部隊戰鬥力增強,再加上元昊死了,西夏長期內亂,國力衰落,宋多次發動對西夏戰爭,西夏被打敗,只好請遼國幫忙,遼國希望用西夏牽制宋朝,總是破壞。再加上後來金國崛起,西夏投靠金得以生存。可以說和複雜的國際形勢有關。
一代天驕光武大帝
歷史上北宋雖然綜合國力遠超西夏。但是始終無法滅掉西夏,最多打下點西夏的地盤設立了隴右都護府。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西夏軍隊戰鬥力很強
西夏類似今天的朝鮮,國力不夠軍力來湊,先軍政治是歷代西夏統治者的國策之一。
由於西夏國土處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党項族不得不採取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西夏文書《貞觀玉鏡統》和《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記載:西夏實行全民皆兵的國策,男子年15歲成丁,至60歲止。每家凡二丁取體壯者一人為正軍,另一丁為負贍,擔任隨軍雜役,組成為一抄。凡家有四丁的,抽兩抄,其餘的壯丁都叫做空丁,可不服役,但可以頂替別的丁男當負贍兵,也可以頂替正軍之疲弱者擔任正軍。於是西夏可以隨時聚集起數十萬的大軍以應對北宋和遼國的入侵,同時在古代,騎兵的戰鬥力要遠遠超過沒有火器的步兵,而党項人又善於騎射,自然難以被消滅。
2.北宋的重文輕武功國策
北宋建立後,趙匡胤鑑於唐朝藩鎮割據的情況,對將領們“杯酒釋兵權”,從此宋朝重文輕武 以文官掌軍,北宋軍隊分禁軍和廂軍,禁軍戰鬥力強而在開封,廂軍就各個路府州縣的常備軍,實際上也使得北宋的軍隊過於龐大,多而戰鬥力不足。將不掌兵,兵不替將賣命,將軍和士兵的不默契也是北宋軍隊戰鬥力不強的原因。
3.國際形勢
當時的國際情況與三國類似,對於西夏而言,如果遼滅宋後,再滅西夏沒有懸念,宋滅遼後也能滅了它,它是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國家。但是這也使得宋遼互相忌憚,都不願意在它身上浪費太大的力量,於是乎它便幸運的成為了二者聯合而不是消滅的對象。於是形成北宋、遼國、西夏三足鼎立的局勢。
經世致用小百科
我覺得三方面
一,大小相制,異論相攪。沒有總負責人,軍事行動,總是互相爭功甩鍋,虎頭蛇尾。
二,對於武人的防備。
三,後勤,槽糧到洛陽白波,再千里轉運,消耗太過。
但是就這樣,橫山戰役後,其實對西夏已經有了戰略優勢。基本上算贏了,但皇帝死了,章丞相悲劇了,良好的政策執行不下去了……
換上了一個除了皇帝這個職業,什麼都能幹的大藝術家……然後……完顏家的敢達們實在是太逆天了……
有句話叫北宋無將,南宋無相。讀懂就明白了。
補充一下關於騎兵的問題。
直接甩鍋給儒家……
因為儒家關於方法論的欠缺,哲學工具的缺失。所以沒有總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實證論。
所以培養不出專業人才。
所以不知道圈養的馬比散養的馬更好。
(現代人有的還覺得野馬比家養的馬更優秀,野馬王馴服後就是神馬……戰場上如履平地)
養戰馬得科學育種,最少十多年的時間來定型,然後再推廣。
西夏的戰馬叫龍種馬,據說是將選好的大馬送到一個島上(青海湖中?)然後自然定型,所以出的好馬,契丹是以量取勝,部落也注重育種。宋就悲劇了,牧監管理不到位,出不了幾匹戰馬,保馬法害民,就是不害民,老百姓也願意養小馬,吃得少,還好養活,所以一直沒有良好的馬匹供應。
因為本人也不是太懂畜牧,拋磚引玉吧,反正我騎過的馬,除了海拉爾旅遊區的蒙古馬外,都是圈養的高頭大馬,都有血統記錄。
救國軍十五集團軍司令
怎麼沒有 王安石變法初 中期宋朝財政好多了
當時狄青鎮遼國 一位大將鎮西夏 請原涼我才能有限 那個名子字我寫不出來 不但收復失地更佔了西夏五分之一國土 司馬光和儒家搬倒王安石後 也撒下了那位大將 並將那位大將也撤了說維護宋 西夏兩國關係 主動還了土地給西夏
後面的事就不說了 頭條裡面有學者是知道清楚的 要不然你去查宋史 裡面也有記載 我看了一下宋史 情況屬實
超超9918
宋朝的失敗無外是用金錢衡量人命的結果。老是以為自己錢多,沒看過單單有錢的,就能打贏戰爭。